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溥仪退位后,他的禁卫军去了哪里?是什么下场?

溥仪退位后,他的禁卫军去了哪里?是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00 更新时间:2023/12/14 12:20:47

1900年,5万多人的八国联军打进大清国,西太后和光绪帝在护军的保护下仓皇出逃。

平时在皇宫里,护军是大爷,到了外面世界,才发现护军娘西皮的都是孙子

慈禧和光绪西逃途中,遭遇乱兵抢劫,光天化日之下,都抢到太后眼皮底下来了,护军大老爷们连个屁都不敢放。这一次,金枝玉叶的慈禧和光绪帝可被这一群群无法无天的乱军吓懵逼了。

最后,还是仰仗着“将二代”岑春宣带着兵,把慈禧一行安全送到西安。

慈禧回到京师后,对护军非常不满,一怒之下,将宫里的护卫权,转由北洋六镇和一镇轮流担管,这就是大清禁卫军雏形。

直到1905年,编练禁卫军的事才提到议程上。但是真正开始编练,是从宣统元年才开始,编练这事由摄政王载沣不满20岁的弟弟载涛负责。

一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夕,这支迟来的皇家禁卫军才算编成。

清末的皇宫禁卫军成军于1911年7月,禁卫军军官多数来自以满族为主的新军第一镇,兵源也主要是满族人,蒙古骑兵等,最多时编有一师二旅12000余人,装备当时中国以至亚洲国家仅有的先进野战重炮和马克沁式重机枪。

虽然这些人身上有不少八旗子弟的旧习,但这支军队还是很有力量的。

武昌起义后,冯国璋袁世凯任命为禁卫军总统官,掌握了京畿防务大权。

冯国璋被袁世凯委任为主掌皇宫禁卫军的统领,清帝退位,如何处理2万人的禁军是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禁卫军大多都是是满人,他们忠于清廷,担心清帝退位后军队会被解散,从而影响到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引发兵变,进而影响到清帝退位的进程和京城的稳定与安全。

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时,遭到禁卫军官兵的反对,致使议和条件迟迟不能发布。

1912年初,冯国璋来到禁军驻地,亲自向官兵们宣布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和禁卫军的安置问题。

禁卫军顾虑的问题有两点:

一是皇太后和皇帝的安全能否保证;二是禁卫军的编制会不会取消;

冯国璋答复说:第一皇帝和太后安全今后仍由禁卫军负责,;第二,无论自己将来走到哪里,调到什么位置,永远不和禁卫军脱离关系。并让禁卫军选出两名代表,给他们分配了手枪。冯国璋让这两名禁卫军常伴左右,如果发现自己与革命党有勾结,可以直接将自己打死。

也就是说冯国璋保证对禁卫军的编制及军饷仍维持不变,冯国璋以性命担保,并保证无论个人调任何职,必仍以禁卫军自随,阻碍清帝退位的禁卫军风波由此被平息。

就这样,冯国璋解决了禁卫军心中的两大顾虑,兵不血刃的就解决了阻碍清帝退位的禁卫军风波,自此后,原大清禁卫军也安心在他麾下为他所用。

从此事件来看,冯国璋确实也是个重信守诺的人。

民国成立后,根据清室优待条例,禁卫军保留原编原饷,划归陆军部编制,冯国璋继续兼领禁卫军。

1914年,禁卫军改编为北洋陆军第十六师,王廷桢任师长,禁卫军自此摇身一变成了冯国璋的一支直系军阀,宣告大清禁卫军历史正式结束。

1914年后,原禁卫军拔出一个老弱团其继续留在紫禁城保护清室贵族,直到1924年末代帝溥仪被赶出皇宫为止。

1920年直皖战争中,十六师战败,被张作霖的奉系军阀捡了便宜,彻底把这支老禁卫军吞并。

再后来,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他们又临场倒戈,又成为了直系军阀的一部分。还有一些分散在东北的八旗骑兵,经过一番辗转,成了狗肉将军张宗昌旗下的兵。在后来北伐战争中,这群“咸鱼部队”算是被彻底消灭了。

这群禁卫军也挺不容易的,本是为保护满清而生,结果刚一出来,满清就亡了,这下好了,无事可做了,但他们硬是兜兜转转坚持了十五年的战斗。兵逢乱世,战斗在所难免,有战斗就有牺牲,消失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在炮弹下面熬了那么多年,娘炮也变成英雄了。

标签: 禁卫军商朝退位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光绪是大清最不幸的皇帝?38岁还生不出一男半女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光绪,清朝,野史秘闻

    1、童年不幸按照正常的传承序位,是轮不到光绪的,他父亲是醇亲王,光绪其实是慈禧的侄子,他本可以做个逍遥自在的王爷,但因同治帝英年早逝,膝下没有子女,出于太后的私心,要选的皇帝必须和她有血缘关系,而且这个人年纪得小,这样从小才好管教,于是就选中了当时4岁的光绪,在他父亲得知这一消息后,悲痛欲绝,几近昏

  • 南宋吏部郎中王称简介:父子两代人编撰《东都事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纳豆自秦汉以来开始制作,它有着怎样的营养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纳豆,秦汉,文史百科

    纳豆,起源于中国古代,自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以来开始制作,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K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

  • 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究竟是谁?赤壁之战对汉末的局面有何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赤壁之战,汉末,战史风云

    到达江夏后,刘备渡江驻军长江南岸的樊口(今湖北鄂州西北),刘琦驻扎北岸夏口。关羽水军,作为刘备唯一的依靠,应该在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封锁江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很快,风流倜傥、意气风发的东吴周瑜大都督就率领麾下程普、黄盖、鲁肃、吕蒙、甘宁、凌统等一拨东吴猛人共三万军队来到了

  • 一代才子章士钊,也是个著名的风流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章士钊,民国,历史解密

    章士钊是个多姿多彩的人物。他学贯中西,是个思想家,但是在感情问题上,常为人诟病。他留恋风月场,结识杜月笙。洪晃也证实,章士钊在重庆就干过和杜月笙换情人这样的荒唐事……章士钊是个著名的风流人物章士钊是个多姿多彩的人物。他学贯中西,是个思想家,但不是书呆子。他为人颇知变通,但未必没有原则。他年轻时赶上清

  • “家妓”是妓女吗?古代土豪为什么养“家妓”?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野史秘闻

    “家妓”是妓女吗?古代土豪为什么养“家妓”?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土豪养“家妓”是一种被认可的风雅之风,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无论是能臣还是奸臣,或多或少的都会养些家妓供自己及家人和客人取乐。另外纠正一个认知,“家妓”不是妓女,“家妓”是一些从小培养的具有琴棋书画等才能的年

  • 苏武19年后汉朝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武,汉朝,风云人物

    苏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西汉大臣。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

  • 在20岁的时候,曹操人生中担任的第一个官职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官职,文史百科

    曹操,姓曹,名操,也有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乃曹参之后。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他是汉臣,也是权臣;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但终究没取而代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20岁的时候,曹操被推举为孝廉,随后入京都洛阳,担任郎官。这是曹操人生中担任的第一个官职。所谓郎官

  • 出河店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出河店之战,金国,战史风云

    出河店之战的原因:大辽帝国从太祖耶律阿保机开国到末代皇帝耶律延禧亡国止已经延续了209年。由于契丹政体的不健全和民族自身的劣根性导致了大辽帝国的江山每况愈下特别是到了末代辽帝耶律延禧执政时举国上下已经是怨声载道人心相背了。 辽天庆二年即公元1112年2月耶律延禧从上京临泉府一路行“春捺钵

  • 慈禧太后为什么会颁布黄龙旗当国旗?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龙旗,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与中国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原本并无法定的国旗与国歌。近代当前,随着东方国度用武力翻开清朝国门,清朝逐步引入东方国度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国旗与国歌。晚清重臣李鸿章在同东方国度会谈、签约、通商、互派内政人员等内政活动中,看到东方列国庄严悬挂国旗,而中国却无旗可挂,深感有失“天朝威仪”。于是上奏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