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宰相以死相逼,才让王彦章掌权,出师前说:等我回师,必杀尽奸臣

宰相以死相逼,才让王彦章掌权,出师前说:等我回师,必杀尽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深秋浅巷白衬衫 访问量:2496 更新时间:2023/12/6 16:49:44

在后梁灭亡之前,王彦章基本没有得到任何才能上的展现。朱友贞亲小人,远忠臣,十分重用一些无用的人,忠志之士却得不到重用。直到923年,后唐南下到黄河以南,才在宰相敬的谏言下,起用了王彦章.

从后梁到后梁灭亡之前,王彦章不是二把手就是小将领,冲锋陷阵是不错,但基本没有任何的统领职权。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立后唐,(之前一直沿用其父晋王之称)。

这时,后梁与晋之间,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斗争也接受尾声。后唐之主李存勖派李嗣源带5000精兵袭取了重镇郓州,令后梁上下一片恐慌。

已经不受重用的宰相敬翔找到朱友贞,声泪俱下的说:“现在战事紧急,非王彦章不能挽救危亡局势!”甚至以自杀威胁,才起了作用。

面对即将破灭的后梁天下,朱友贞任王彦章为许州匡国节度使,封开国候。让其担任北面行营招讨使,任段凝为副职,对唐军进行最后一博。

受任就被朱友贞催着,赶紧出兵,王彦章马上就带兵从杨村砦顺黄河东下,水陆并进,阻击唐军。

王彦章根据情况,在黄河上联接德胜南北浮桥,接着攻占下了南城。

然后,王彦章对士兵说:“大家把南城给拆了,把所有的木料都做成筏子,军士站上去,我们去夺取杨刘城。”

李存勖在知道德胜南城被占后,命唐军放弃北城,也和王彦章一样,扎木筏顺黄河而下,去救援杨刘城。

一路上,两军交战不止,特别是弓箭基本不停,到杨刘城这个地方时,两军已经交战达百次之多。

杨刘城虽然是个小城,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让唐军占领,那么就能捣后梁首都。所以,王彦章急攻杨刘,打得唐军以只能拼死守护。

期间,也有过几次攻克,但没多久就又被攻了回去。最后,王彦章将杨刘城用重垒围困住,后唐军才无法进入。

这时,李存勖手下有个叫郭崇韬的说:“我们在东面的博州附近,黄河南边再筑一个渡口,建城固守,牵制王彦章的杨刘军队。”后唐采用了这个方法,王彦章几天后才知道消息,就赶忙要去拔掉这个据点。

从早上到中午,快要打下的时候,后唐的援兵到了,王只能退兵。

正在两军打的正热闹的时候,昏庸的后梁国主朱友贞,竟然罢免了王彦章的兵权,任段凝为帅.

可想而知,直接加速了后梁的灭亡,这个段凝根本就不是一个会打仗的主,但有一点,就是会行贿。没多久,这家伙就投降了,但却被李嗣源给赐死了。

朱友贞,我们都知道,他上任后,用的全是废物,像姐夫赵岩等。

如果不是宰相敬翔以死想逼,估计朱友贞也不会让王彦章主权这么一次。

王彦章此人,军士出身,性情耿直,说话也不知避讳,在出征前,对手下说:“等我立功回师后,一定杀尽奸臣,以谢天下!”

而后梁基本掌权的全是奸臣了,这让赵岩张汉杰知道后,就说:“我们宁愿死沙陀人(指李存勖等人)之手,也不能让他王彦章杀了我们。”

于是,就想法害王彦章,多次在朱友贞面前诬陷王彦章,而朱友贞也听信这些话,结果就临阵换帅。

王彦章回去后,更是在殿上给朱友贞分析说当前局势,但遭到驱逐!

到9月时,后梁听说唐从兖州出兵,就派王彦章从汴州东进阻击,王彦章带几千侍卫而去,但已经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去的同时,朱友贞还派张汉杰作为监军以牵制王彦章。

监军对军队调动是有一定的权力的,这也直接导致了没有权后的王彦章被俘。

王彦章进军后,想拿下唐军占据的郓州,为此他领兵北上,却被唐军所袭,退守中者。没多久,李存勖大部队攻上来。

部队中有个唐将,名为夏鲁奇,原是朱温的旧将,和王彦章关系也不错,在王彦章兵败时,听到王彦章的声音,就说:“这个王铁枪!”

然后趁王彦章没防备,一枪刺去,将王彦章刺成重伤,从马上跌了下去,受伤被俘。

被俘后,李存勖一心想招降,并亲自为其包扎伤口,但王彦章说:“我出身平民,在本朝屡受提拔重用,而且和你们对峙作战达十五年之久,今天兵败被俘,死也很正常。皇帝(指李存勖)纵然看重我,宽恕我,我又有何面目见人!哪有为臣为将,朝事梁而暮事晋的道理!死也很荣幸了。”

之后,李存勖让人抬着王彦章随军而生,多次劝降无果,在兴城时,就下令将其杀死了!

标签: 王彦章李存勖唐军宰相李嗣源后唐

更多文章

  • 挑战李存孝的九大战将:忠心护主的猛将庞师古,两次挑战的王彦章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存孝,庞师古,王彦章,黄巢,猛将

    残唐时代出现的李存孝是演义故事中堪比李元霸的人物,身世凄惨的他受名师澹台誉的教导,从此成就了一位精通兵法的智勇李存孝,八百斤的禹王神槊与万斤神力无人能挡,靠着三十六路霸王神槊在阵前勇猛无比。李存孝有着马上无三合的称号,成为了残唐最强实力的人物,在残唐这个武艺称雄争霸的时代,挑战李存孝是一种真正实力的

  • 实力远胜王彦章的李存孝,战绩不亚于李元霸,战高家将勇败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王彦章,李存孝,李元霸,黄巢,李克用

    群雄并起的残唐时代,出现了一位堪比李元霸的人物,他们在神力、实力与形象都极为相似。称雄天下的王彦章与高思继都不是他的对手,黄巢及五虎将之勇夺下了大唐半壁江山,却被他的谋略与神槊之勇杀得大败,三千飞虎军大破四十万大齐军的神勇,堪比四平山之战的豪情与霸气,他就是被称为马上无三合的残唐第一高手李存孝。【禹

  • 杨家将鼻祖名扬残唐:会无敌将李存孝,怒骂梁王朱温,逼死王彦章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李存孝,朱温,王彦章,杨家将,刘知远,李存孝(唐朝),中国军事制度,唐朝

    在残唐之时,天下英雄以李存孝最无敌,手中禹王开山槊无人可敌。李存孝死后,又有铁枪将王彦章,宝鸡山下日不移影连挑唐军三十六将,回马枪挑高思继,一时无敌。再之后,就要数火山王杨衮了,杨家枪法无敌,英名扬残唐五代。说起火山王杨衮,就要提下杨家将了。杨家将的故事为人所熟知,有着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大

  • 从这几次战役中来看,王彦章只可为斗将,不可为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肤浅世觅标签:王彦章,李存勖,后唐,节度使,李嗣源,晋军

    五代时,王彦章是一个不可不说的名将,有人说其为五代第一将,也有人说其能力正如史中所评,并无出奇之处,今天我们从可考的史料中,来看一下王彦章此人。王彦章生于公元863年,字贤明,郓州寿张人,人称王铁枪,923年被后唐所俘,宁死不降,享年61岁。五代史中,是这样说王彦章的:“彦章少从军,隶太祖帐下,以骁

  • 残唐八杰共聚鸡宝山,高家将杨家将大战无敌将,五龙二虎斗王彦章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王彦章,杨家将,龙二虎,李存孝,刘知远,李嗣源

    李存孝的遇害让残唐天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两次败给李存孝隐退的王彦章出山了,为了回报朱温的知遇之恩,他在忠诚与正义面前选择了对朱温的忠诚,当朱温灭掉大唐王朝建立梁朝之后,晋王李克用率领群雄在鸡宝山与梁军进行了决战。世上没有李存孝之后,铁枪无敌的王彦章在阵前挑杀了三十六员唐将,与王彦章枪法齐名的高思

  • 他的铁枪神勇堪比王彦章,挑杀唐军六员虎将,鸡宝山却遇到李存孝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王彦章,李存孝,唐军,李克用,朱温,王彦

    李存孝的亡故让李克用无比的悲痛,却也让群雄是喜出望外,曾经立誓隐退的王彦章重出江湖,屡战屡败的朱温也灭唐称帝了,就这样百万大军陈兵集结于鸡宝山前。同样有着铁枪将之称的王彦竜也投到了梁军之中,勇猛无敌的他勇斗鸡宝山,一场悲壮的大战就这样开始了。【传奇的十三太保】隋唐英雄中的靠山王杨林,忠勇无比的他一生

  • 浅析残唐(二十)铁枪王彦章言过其实,后梁最强名将为银枪杨师厚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王彦章,杨师厚,银枪,李克用,李存勖,节度使

    虽然王彦章参加朱温的军队很早,但在唐末和后梁初期并没有出色的战绩,他的成名是在于后梁末期对李存勖大军的抵抗上。所以王彦章在之前并没有和李克用直接交手的记录,所以小说中他大破李克用军,杀十六员大将的故事完全是小说家杜撰出来的。从历史上来看,王彦章和李存孝很相似,都是以作战悍勇出名的将领。史书上说他手持

  • 罗绍威、夏鲁奇、王彦章、高思继,残唐十大用枪高手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北梦一标签:罗绍威,夏鲁奇,王彦章,高思继

    在残唐演义之中,天下英雄以残唐十六杰最为出众。十六杰又以十三太保李存孝为首,手中禹王开山槊天下无敌。不过,在残唐的英雄之中,还是要以用枪的最多,这时也集合了众多有名的枪法。在十六杰之中,就有九位用枪的猛将。这九人分别是王彦章、高思继、黄巢、杨衮、王彦竜、史敬思、葛从周、邓天王、张归霸。不过,真要说前

  • 火山王杨衮马踏万安山,横扫唐将的王彦章如何被五龙二虎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侠歌快看标签:唐将,杨衮,唐朝,王彦章,龙二虎,李存孝,刘知远,万安山,李克用,五代十国

    少年杨衮想二次挑战李存孝,他叫结拜兄弟卢家四杰帮忙打听看“李总”在哪里。这卢家四杰又叫万安四棍将,老大叫卢士英,使一根金棍;老二叫卢士雄,使一根银棍;老三叫卢士豪,使一根铜棍;老四叫卢士杰,使一根铁棍。当年,杨衮四处挑战名枪高手,行经万安山的时候,在万安山和他们有一场“不打不相识”的交战。话说多年前

  • 残唐演义161:高思继大战王彦章,5天不分胜负,交手1500个回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王彦章,高思继,李克用,李嗣源,李存孝,武艺

    大太保李嗣源去请白马银枪高思继,到鸡宝山帮兵助阵。高思继中了李嗣源的激将法,答应去会战王彦章。高思继与李嗣源收拾停当,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到鸡宝山下晋王李克用的大营。李克用得到禀报,亲自率文武官员迎出辕门。他见了高思继,寒暄已毕,高兴地说:“高将军到了这里,那王彦章就死期临头了!”他将高思继接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