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才女,大部分人第一反应肯定是李清照,她的宋词绝妙,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但是今天要说的这位才女也十分传奇,她和武则天关系十分要好,祖上三代都在朝为官,被武则天器重后,她忠心耿耿,将自己的才能尽展,甚至被称为“巾帼宰相”。今天就来谈一谈这位特殊的才女,上官婉儿。
第一,14岁被武则天召见
上官婉儿的曾祖父曾经在隋朝做官,祖父是唐高宗的宰相,只因替唐高宗写了废武则天的诏书而被武则天所杀,后来上官婉儿和母亲便成为了奴仆。虽然地位骤降,身份卑微,但是上官婉儿的母亲依然不放弃培养自己的女儿,她一边在宫内做仆人,一边培养上官婉儿读诗书。上官婉儿十分聪慧,学得很快,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聪敏过人,甚至被武则天召见。
第二,紧密追随武则天
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十分感兴趣,就当面给她出了考题,上官婉儿非常从容地就写出了答案,文不加点,辞藻华丽,令武则天十分欣喜,立刻下令免去了她奴仆的身份,并且将宫内的诏令起草一事交给了上官婉儿。武则天称帝后,上官婉儿的地位也跟着提升,出自上官婉儿之手的诏书数不胜数,但是她有一次背叛了武则天的旨意,下错了诏令,这本来是大逆不道应该处死的,但是武则天十分赏识她的才华,便赦免了。在生死边缘被救回的上官婉儿从此以后只忠心于武则天,并曲意迎合,慢慢地二人关系便更加亲密了。
第三,自身才华也非常出众
武则天对上官婉儿十分信任,后来又让她处理百司奏表,上官婉儿的势力日盛,皇宫内的生杀大权甚至也掌握在上官婉儿手中。后人对于上官婉儿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赏识她的才华,认为她是巾帼宰相,但也有人却说她阿谀奉承,只会讨武则天欢心。但是上官婉儿的才学是不可否认的,而且上官婉儿能够在宫中风生水起,也绝不是单单是因为武则天的器重,而是上官婉儿自身的才能出众。
第四,被李隆基斩杀,香消玉殒
后来武则天被迫禅让,女皇退位,但上官婉儿却依然是宫中的明星,中宗封她为昭容,掌握生杀大权,在皇宫地位依旧。在宫中权力庞大的女性不只上官婉儿,还有一位太平公主,她是武则天的女儿,十分受宠,因而权力也极大。上官婉儿依附于太平公主,两人关系也十分不错。
后来中宗驾崩,韦皇后将宫中大权都置于自己人手中,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共同拟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佐,但是宰相修改了遗诏,劝韦后效仿武则天。李隆基 得知此事,便和太平公主一起谋划发动政变,李隆基杀掉了韦后等人,上官婉儿从政多年,明白自己的处境,便在宫内等候李隆基,并拿出了遗诏,表明自己和李隆基是一伙的,都反对韦后效仿武则天,但是遗诏上写的李重茂为皇太子,而非李隆基的父亲李旦,这就意味着如果这份遗诏有效,那李隆基就没有做皇帝的机会。因此上官婉儿即便表达了立场,最后还是被李隆基斩杀。
太平公主得知此事后十分伤心,但是她也深知自己是李隆基的姑姑,因而才幸免,便也不好说太多。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留下许多传世之作,只可惜她的政治才能被文学才能掩盖,她在宫内权倾朝野,利用身边的人巩固自己的权力,比起才女的身份,她更是一位十分杰出的政治家,但无奈最终还是被李隆基所杀,传奇的人生也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