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古凌 访问量:1525 更新时间:2024/1/24 1:29:37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曾在《藏书》一书中,用“千古一帝”的至高评价点评了三个历史上统一王朝的传奇皇帝,他们分别是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

三个千古一帝荣耀的获得者,其中有两位是开国皇帝。

而李世民虽然不是开国君主,却依旧以其所打造的太平盛世和不朽功绩,荣获了这一称呼。

提及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便绕不开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他明明是这一盛世皇朝的初创者,可偏偏是儿子立下不世威名。

甚至有些人认为,大唐之所以能够建立,真正占据最大功劳的是李世民。

事实上,虎父无犬子,反过来,能生出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李渊也不会是平平之辈。

从李渊为四个儿子的起名,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看,就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四子取名背后的王霸之心

《易经》中有一卦叫做潜龙在渊,李渊的前半生,做的便是这件事。

公元566年12月,李渊在长安出生。

在那个混乱的南北朝时代,李家尽管历经了几个朝代,却依旧保持着较高的政治地位,受到当权统治者的受封和重用。

而李渊的前半生,也是借着祖上的余荫,在隋朝拿着俸禄,为隋朝皇帝做事。

李渊的祖父在西魏时期官至太尉,为西魏八柱国之一。

等到西魏倒台,北周建立后,李渊之父李昞又搭上了北周皇帝,受袭封为唐国公,李虎同样受到追封为唐国公。

而李渊的母亲,则是北周外戚杨坚之妻独孤伽罗的姐姐。

这位北周外戚后来的所作所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隋代北周,杨坚成了隋朝天子。

而李家因为独孤伽罗的关系,也是搭上了杨坚的车,李渊七岁父亲去世后便受袭封唐国公,并深得隋文帝和文献皇后的厚爱。

直到617年以前,李渊都是表现出一副忠臣模样,其辗转谯、岐、陇三洲刺史,又升至太守。

一直到617年,李渊已经官至太原留守,成为太原一地的最高军政长官。

而此时的李渊已经五十多岁,正是应了那句“潜龙在渊”,李渊为四个儿子取名的背后,便暗藏了一颗王霸之心。

古时候奉行嫡长子制,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这是封建社会家天下的世袭规矩,乱了规矩便是乱了礼。

李渊一生有过22个孩子,可是他真正重视的还是四个嫡子。

所以,他在四子的取名上狠下了功夫,并暗暗在四子名字中透露了自己胸怀天下的抱负。

李渊长子李建成,也就是后来的唐朝初代太子。

他是李渊和正妻窦氏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名副其实的嫡长子,其出生于公元前589年,字毗沙门。

李建成的建成之名,拆分开来就是建功立业,事业大成。

而李渊的这般期许,便是希望儿子未来可以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

倘若从臣子的角度看,那自然是为国为君;

但倘若从造反的角度来看,建功立业的最大成就,就是改朝换代,自立为帝。

从李渊的经历来看,有这种想法倒也不是不可能。

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短暂的统一王朝,虽然止步于两代,但依旧留名于史册。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残暴不仁,以至于天下刚刚没享受多久休养生息日子的百姓们群情沸腾,群起而攻之。

这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是隋文帝受位不正也是隋朝加速灭亡的重要原因。

毕竟,杨坚摆出了接受北周禅让的幌子,可背后真相如何世人皆知,难免不会有人想:杨坚做的,难道我做不得。

李渊虽然世袭了父亲唐国公的名号,但是其祖上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

这般身世,倘若有一日大鹏一日随风起,那李渊搏一搏那个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正是这般想法,让李渊给长子取了李建成之名。

而李建成的字毗沙门则是佛教中的称呼,象征着四大天王或者十二天王之一。

为儿子取这么一个字,也不难看出李渊背后的心思,倘若一日自己为帝王,那嫡长子为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李渊次子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8年,其名世民,有着济世救民之意。

结合当时天下局势,已经到了隋文帝晚期执政,此时的隋文帝也不复当年的英明神武,毕竟帝王迟暮,自然难以维持圣明行事。

在隋文帝晚年,曾经的一代明君,却也开始荒唐行事。

杨素曾受隋文帝之令修建仁寿宫,杨素耗费巨资,并且有将近万人劳工因为督役催促过劳或是鞭打而死。

可隋文帝却因为独孤皇后的满意,而对杨素大行嘉奖。

除此之外,晚年的隋文帝好猜忌苛察,虞庆则史万岁这些早年的功臣,到了晚年却被曾经的兄弟帝王下令诛杀。

正是因为晚年的文帝失德失民心,李渊心中开始有了别样想法。

他希望自己有机会改变这局面,打造一个人民幸福的太平盛世。

李渊的第三个儿子名为李玄霸。

倘若说李渊为前两个儿子取名是求建功立业,人民幸福,那么为第三子取名时,李渊已经有了称霸天下,逐鹿中原的想法。

所谓玄霸,指的是称霸天下之意,显然李渊开始意识到,想要靠皇家仁慈,恐怕是不可能。

而渐渐手握重权、坐上高位的他,有了以霸道之业,行仁慈之事的想法。

李渊四子名为李元吉,出生于公元前603年。

李元吉出生时,距离隋文帝驾崩已经仅剩下一年。

而隋文帝的昏庸和荒唐也是愈发加深,天下之人苦不堪言,急需要一个突破口。

可以说,当时的天下人,各个都巴不得隋文帝早点死。

这样的背景下,李渊难免不会动别样心思。

李元吉的名元吉,象征了万事吉祥,天下安康,李渊希望天下可以太平下来,人民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和时间。

这隐隐透露了李渊在改朝换代之后,对于未来天下的布局和施政的方针。

倘若将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连在一起,我们也不难看出李渊对于未来的布局,果然是当得上“潜龙在渊”四个字。

“建成”“世民”“玄霸”“元吉”四个名字连在一起,无疑就是李渊步步为营的一个长期规划。

为达到天下元吉的目的,李渊以玄霸手段,济世救民,最终成就一番大业。

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李渊的确是做到了自己曾经的规划。

靠子上位还是闷声干大事?

作为大唐的开国君主,李渊却被世人公认没有野心,能够坐上皇帝之位,不过靠着李世民心够狠,将父亲逼到了造反之路上。

可是,李渊当真无能到只能靠子上位?

或许,比起靠子上位,李渊更多的是闷声干大事,在几个儿子和文臣猛将背后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担任太原留守,为太原一地最高军政长官,而这也正是李渊参与到造反大业的根基。

李渊对儿子李世民说:“唐本就是我的封国,太原就是唐所在之地。如今我来到此处,是为天赐良机,赐予却不取,灾祸将要来临。”

从这番言论中,不难看出李渊的踌躇满志。

而在此之前,在受隋炀帝之命镇守弘化郡时,李渊广结天下豪杰。

在时人眼中,李渊得到了“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的高度评价。

甚至隋炀帝也察觉到其不恭,派人叫李渊来见自己,李渊称病不去。

隋炀帝直接找到后宫,问李渊的外甥女,也是自己的妃子:“你舅舅病的要死了吗?”

所以,李渊的反意绝不是被儿子李世民逼的,而是他本就胸怀大业。

这才有了李渊让长子李建成到河东暗自结识英俊,让次子李世民到晋阳结交豪杰,网罗各类人才。

李渊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深藏于幕后,调度几个儿子在外面纳才,自己则是统筹调度,做大方向的决策。

作为一个皇帝和管理者,李渊倘若冲锋陷阵,将自己置于危险,才是最大的鲁莽。

他充分调动资源,用各方面的势力助力自己上位,这才是他为皇帝的本事。

在李家起兵反隋这件大事上,李渊才是真正的主心骨。

战场之上,是李世民和李建成这些儿子和部将打下的天下,可是在战场外的政治、外交博弈,却都是李渊在操盘。

至于李渊为什么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无能,靠子上位的刻板印象,则要归功于他的“好儿子”李世民。

李渊错就错在了对于几个嫡子过于疼爱,以至于下不了狠手,为太子扫清上位的一切阻碍。

李渊的想法一直都是李建成当皇帝,李世民这些嫡次子镇守边疆,自己这些嫡子都可以尝到自己造反成功的胜利果实。

因此尽管李建成是太子,可弟弟李世民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实力,却丝毫不弱于李建成。

这就导致了两者之间矛盾渐渐加大,曾经的兄弟之情也化为乌有。

在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杀害自己的哥哥弟弟,将父亲李渊赶下台。

为了皇位,李世民可以说是已经无所顾忌。

而李渊因为几个嫡子全部被李世民所杀,心灰意冷。

他不愿做过多挣扎,直接坦然将皇位交给了次子李世民,自己当起了高高在上却手无寸权的太上皇。

李世民上位后,难免也会怕天下人议论自己的所作所为。

他可以删减当时的有关记载,掌握天下人的言行,将这段历史渐渐掩盖下去。

在李世民的修正下,李渊成了靠儿子上位的无能父亲,而兄长李建成则是无德无才,单仗着嫡长子之位,要和亲手打天下的弟弟强夺皇位。

正是因为被儿子泼脏水,李渊才会在后人心中成了个无能的开国皇帝。

被逼提前退休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与长安宫城玄武门设下伏兵,由此爆发了唐初期著名的玄武门事变。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渊完全就是一个配角的形象,几个儿子闹得兵刃相见,李渊却只能在宫中瑟瑟发抖。

而正是因此,他也意识到了,自己身边被渗透得无人可用,以至于这般大事,自己事先却没有收到半点风声。

最后,李渊无奈,只能下达了“诸军并受秦王处分”的手令,平息了这一场事变。

在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甚至得了一份诏令,往后关于国家大小事务全部交予太子决断,后才是皇帝得奏。

此时李世民已经为了皇位冲昏了头脑,至亲情于不顾。

而李渊也因此看淡了权力,在同年八月九日,李渊正式禅让于李世民,提前退为太上皇。

当了太上皇、住进太极宫后,李渊似乎真的不再愿意多管国事,而是一心享乐。

从李渊当太上皇一直到去世,不过九年。

尽管已经是六十三岁高龄,可他依旧老当益壮,每日忙于和美女寻欢作乐,给李世民生下了三十多个弟弟妹妹。

贞观三年,距离李渊当太上皇已是三年,李渊又从太极宫搬到了大安宫。

自此除了李世民的一些宴会,他几乎没有离开过大安宫。

李世民每年去九成宫避暑期间邀请父亲,这位太上皇也不愿应邀出行。

或许,对于李渊来说,曾经志存高远,到了晚年却是每日寻欢作乐,这背后最大的原因还是玄武门事变带来的痛楚。

亲子相互残杀,这让李渊看透了权力的本质,也丧失了对权力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任晔.北周隋唐王朝禅代研究——以禅让文书为中心[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04):75-83.

[2]何静苗.前朝“故事”与李唐开国史之构建[J].唐史论丛,2021(02):3-16.

[3]郅永果.唐朝“玄武门之变”事件的起因探微[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9):117-118.

[4]孟宪实.李世民重视历史评价[J].文史天地,2012(11):4-8.

标签: 李渊李世民李建成杨坚隋炀帝

更多文章

  • 李渊退位后生下30个孩子,李世民头痛不已,武则天一狠招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复杂说历史标签:李渊,皇帝,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建成,唐太宗,女皇武则天

    故事从李渊的晚年开始,他已经退位让位于自己的儿子李世民,但生活却不如意。李世民不仅监禁了他的自由,还限制了他的生活享受,让他感到无比的沉闷和失落。为了打发时间,李渊决定给自己制造点乐子,他开始饮酒作乐,过着荒唐的晚年生活。他甚至不顾李世民的反对,生下了30个孩子,让李世民非常头疼。但是,李世民并没有

  • 李渊52岁之后再生30个子女,李世民如何对待弟弟们?

    历史解密编辑:混沌录标签:李渊,刘邦,皇帝,李世民,李建成,唐太宗,书法家,军事政策,玄武门之变,黄易小说人物

    玄武门之变的三天后,武德九年六月七日,李世民被李渊册立为皇太子。虽然李世民还没有登基,可朝野上下都很清楚,从这一天起,李渊已经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皇帝,李世民才是大唐帝国真正的掌舵者。李世民没有对原太子李建成手下的东宫官员们斩尽杀绝,而是利用招抚政策,将魏徵、薛万彻、冯立等原太子集团中的骨干人物招

  • 好一个“开国者”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中外管理传媒标签:李渊,李世民,裴寂,开国者,唐玄宗,武德

    “开国者”李渊非常英明、非常大气地选择了彻底放手,彻底退出。文:中外管理传媒社长、总编 杨光优秀的历史正剧,可以让我们通古达今,短时间即感悟时空智慧。《贞观之治》便是这样。变革,不是当今最泛滥、最理直气壮的词汇吗?而该剧在高度尊重史实基础上,充分展示了一位变革者究竟该如何去做,并且做好,并且持续做好

  • 李渊起兵建立唐朝后为何一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天际云标签:李渊,李世民,王世充,窦建德,李建成,刘文静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此情况下,太原留守李渊于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于晋阳,南下攻取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后逼杨侑禅位于己,建立唐朝,在立长子李建成为储君后,一直让二

  • 公元635年,太上皇李渊驾崩,唯有一人因李渊之死悲泣呕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花芷兮标签:李渊,武士,皇帝,唐朝,太上皇,李世民,隋炀帝

    公元635年,太上皇李渊驾崩,儿子李世民却并没有感到有多悲伤,即使有,也只是转瞬即逝。此时的他更关心西北战事,当西北传来捷报,他长吁一口气。举国上下都在欢呼雀跃,唯独有一个人却因李渊之死,悲泣呕血而亡!这个人就是武则天的父亲,时任荆州都督的武士彟(yue)。武士彟的父亲武华从小就不甘于在家种地,立志

  • 都说喝酒误事,唐高祖李渊却喝出一个皇帝大位!

    历史解密编辑:东湖说文史标签:唐高祖,李渊,皇帝,裴寂,隋炀帝,李世民

    公元617年,裴寂在晋阳宫设宴招待李渊,两人开怀畅饮,期间喝了很多酒,突然门外窗帘一动,走进两个美人。李渊被酒色冲昏了头脑,也不问明两个美人的来历,就左拥右抱,喝到酩酊大醉。两美人随即搀扶着他,前去就寝。第二天裴寂笑嘻嘻的来到李渊跟前:皇上的妃子咋样啊?李渊吓的冷汗直流,才知道昨天那两个姑娘是宫里的

  • 李渊:盛世的起点,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渊,李世民,隋炀帝,王世充,窦建德,李密

    贞观八年,大唐已步入盛世。傍晚的长安城,孤鹜与落霞齐飞。在唐皇城太安宫门口,李渊望着夕阳,思绪万千。自杨广失道,天下群雄逐鹿,多少风流人物,一时豪杰,俱往矣。和他们比起来,自己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一代开国帝王,晚年却是充满了落寞和不甘。想起自己年少成名,一生戎马,统一天下,李渊的病躯不禁挺了挺,苍老

  • 安史之乱为何会瘫痪大唐?李渊埋雷,武则天点火,被李隆基引爆了

    历史解密编辑:仰天微笑只为泪回眼眶PLUS标签:李渊,南唐,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乱,女皇武则天

    谈到中国历朝历代,唐宋元明清估计是绕不开的几个朝代。每一个朝代都缔造了不一样的盛世境况,而每一次的盛世都将中国往前推进,让古代的中国一直领先世界的发展。唐朝开创的盛世更是不止一个,而“开元盛世”将唐朝的各方面都推向顶峰的同时,也标志着唐朝开始走向衰败。所谓盛极必衰,唐朝兴盛了上百年,而这场似乎早有预

  •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看,就暴露了李渊隐藏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小囧萌宠标签:李渊,皇帝,杨坚,唐朝,李世民,隋炀帝,李建成,女皇武则天

    李渊的四个儿子,如果把他们的名字放在一起,就暴露了李渊隐藏的野心王朝,也统一了瓜分了数百年的中原,也死在了二帝之下。之后,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汉唐两个王朝,分别打出了汉人和唐人的“旗帜”。“LumpStreet”在西方国家仍然盛行。如果说汉朝打响了国威,那么大唐的盛世举世闻名。唐朝的创始人李渊功不可没

  • 家乡骄子!榆林籍现役军人李渊再立一等功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报阳光网标签:李渊,一等功,榆林市,榆林,双拥

    阳光讯(慕春雨 记者 李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掌声雷动....8月19日下午16时,一支由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榆林军分区、榆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军地各单位组成的送喜报队伍在榆林市靖边县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只见他们抬着“一等功臣之家”的牌匾,拿着“一等功臣家庭”的绶带和立功喜报,大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