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好一个“开国者”李渊!

好一个“开国者”李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外管理传媒 访问量:1419 更新时间:2024/2/1 12:19:54

“开国者”李渊非常英明、非常大气地选择了彻底放手,彻底退出。

文:中外管理传媒社长、总编 杨光

优秀的历史正剧,可以让我们通古达今,短时间即感悟时空智慧。

《贞观之治》便是这样。变革,不是当今最泛滥、最理直气壮的词汇吗?而该剧在高度尊重史实基础上,充分展示了一位变革者究竟该如何去做,并且做好,并且持续做好,并且流芳百世,而不是劳苦一生反留骂名(比如清雍正),或倒行逆施自误误国(比如明崇祯)。

是的,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千年来广受老百姓发自内心拥戴的皇帝(柏杨评语)。秦皇汉武、唐玄宋祖、武曌康乾,都是有为精英,但他们都没能做到。仅此一条,就足以值得我们唏嘘赞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李世民既是一位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位变革者。不过,本文想说的,还不是李世民,而是他的缔造者——爸爸唐高祖李渊。

第一位“创业太上皇”

没有多少人关注李渊。不论他的能力还是政绩,不论他的操守还是口碑,比起他的次子李世民,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实则不然。在我眼中,李渊相当了不起。

只举一个史实就可说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退居太上皇的开国者。而且比起后来那个缔造盛世却自毁长城的情场太上皇李隆基,以及再后来那个风流下江南的诗人太上皇乾隆,那两位分别只坐了6年和3年,而李渊则坐了足足9年(他此前在位也恰好是9年)。最主要的是,李隆基的太上皇,已物是人非,是孤苦伶仃、国破家亡的6年;乾隆的太上皇,虽大权在握,却一塌糊涂、国运衰败的3年。而李渊让位的9年,却是中国国力走向空前强盛的9年!因此我说,李渊之不凡,恰恰是在他退居二线之后。

有人说,那都是“执行”皇帝李世民的功劳,与李渊这个“名誉”皇帝何干?实则并不那么简单。请注意,李渊是乱世而起的“开国者”。这决定了李渊或许平庸,但绝非无能。一个打下天下的开国者,在突遭骨肉相残之后,能立即选择彻底退位,而非仅仅另立太子,可见其洞察时务之敏锐与战略决策之果敢。其后,又能稳居幕后长达9年,并且国事始终平稳向上……这难道是每个英雄盖世的“开国者”都能做到的吗?

有足够理由放不下

“开国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一定首先有胆识,贪生怕死的窝囊废是不敢揭竿而起的;意味着他一定屡经风雨而坚韧,心理脆弱者也早就被乱世群雄吞噬了;意味着他一定善于识人用人,否则天下也轮不到由一个山西地方官来坐。

而“开国者”李渊在打下天下后又稳健经营了9年,意味着他必然有大批出生入死、志同道合的追随者。比如裴寂。只不过“玄武门之变”的突然发生,李渊“识时务者为俊杰”地选择了退位。但很显然,皇位是退了,但他“武德朝”的追随者与人脉势力还在,他“武德朝”的既得利益者还在,他李渊与老臣们的乱世交情还在,甚至我们揣测:李渊作为开国皇帝却被迫退位的愤愤难平,或许也在。

但是,“开国者”李渊非常英明、非常大气地选择了彻底放手,彻底退出。

李世民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改革者,因此改革的对象必然就是前朝旧弊,必然就是前朝老臣,必然就是那些蒙恩李渊多年的旧势力。也因此,抵触改革的“武德势力”必然会反弹,必然会时时思念深宫里那个“老爷子”。于是,有些胆大妄为者一边进宫讨好寂寞孤独的李渊,一边在外面积极运作“老爷子”重新出山;有些与李渊有过命交情的老臣,比如裴寂,则更怀柔凄凉地进宫向李渊哭诉“冤情”,一副替老主李渊忧国忧民的模样,大打“怀旧”牌。

那么李渊怎样对应的呢?

“你们就忘掉我吧!”

他孤独,他寂寞,他失落,他郁闷……但对前面的谄媚讨巧者,他却反而大声斥问:“你能不能别再来看我,你让我清静清静好不好?!” 从而令前者悻悻而去,继而自食其果;对后者的故交哭诉,他同样大声斥问:“你怎么还——记得武德的事?!那都是哪年头儿的事了?!”以致于裴寂仰天哀叹自己真的彻底完了……

要知道,他所申斥的,是与他有一辈子私交的裴寂啊!是一个能够开诚布公密谈宫闱立嗣等大事的裴寂啊——可以想象,一个皇帝与大臣有私交并且众所周知(甚至见诸于裴寂寥寥数语的个人简历!),已是多么不同寻常的事;而面对这样一份珍贵难得的乱世友谊,李渊竟然如此“健忘”,如此绝情,更是多么不容易啊!

我们知道,老人最害怕的,是孤独。特别是曾经叱咤风云却走下巅峰的老人,寂寥晚景更是常人难熬……我们不难想象:在大家都去逢迎新君时,李渊内心是多么希望有人还记得他,来看看他,特别是旧交前来一起弹琴聊天啊……但是,他没有选择“满足”自己,更没有老糊涂,他非常清楚他的儿子在做什么,非常清楚他儿子的改革将对大唐江山意味着什么,也因此,他必须为儿子在最后去做些什么,为社稷发展而在舍弃皇位之后再次舍弃什么!而他能为儿子做的,能为江山做的,就是强行控制自己作为一个人,特别是成功者都会有的种种冲动,非常难得地做到彻底不再干预朝政,真正而彻底地退休,给儿子一片无垠的天空去放蹄驰骋……

“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结果,事实毫无保留地回报了他!在他瞑目之前,苍天就慷慨地回报了他的一片苦心!

当李世民一举荡平常年边患(要知道,李渊在位时甚至曾因此差点儿迁都!)时,“老爷子”兴奋地感慨:“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庆功宴上,“老子”李渊自弹琵琶,“儿子”世民随音起舞,所有大臣迭起恭贺,通宵方罢。

而这,不仅是汉高祖刘邦,更是“大名鼎鼎”的乾隆“太上皇”终其一生所望尘莫及的。看看乾隆之于和珅,再看看李渊之于裴寂,我们怎能不对“非知名人物”李渊由衷地赞叹呢?!而李渊在他生前和身后获得的丰厚回报,又何尝不是我们所有创业者最梦寐以求的呢?!

当今,众多经营了近二十年的民营企业都相继进入了传位期。创业者老了,累了,局限了,需要下一代跟上来,顶上去。然而一片江山、一番事业如何有效传代,并且持续发展壮大,仍是困扰众多企业的棘手难题。

那么,我们身经百战的老创业者们,是否应该从才能并不出色的李渊身上深深反思:我究竟该如何当好“太上皇”?其实说白了就是:我如何在自己辉煌人生的夕阳,最后一次地战胜自己?

标签: 李渊李世民裴寂开国者唐玄宗武德

更多文章

  • 李渊起兵建立唐朝后为何一直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天际云标签:李渊,李世民,王世充,窦建德,李建成,刘文静

    隋朝末年,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在此情况下,太原留守李渊于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于晋阳,南下攻取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后逼杨侑禅位于己,建立唐朝,在立长子李建成为储君后,一直让二

  • 公元635年,太上皇李渊驾崩,唯有一人因李渊之死悲泣呕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花芷兮标签:李渊,武士,皇帝,唐朝,太上皇,李世民,隋炀帝

    公元635年,太上皇李渊驾崩,儿子李世民却并没有感到有多悲伤,即使有,也只是转瞬即逝。此时的他更关心西北战事,当西北传来捷报,他长吁一口气。举国上下都在欢呼雀跃,唯独有一个人却因李渊之死,悲泣呕血而亡!这个人就是武则天的父亲,时任荆州都督的武士彟(yue)。武士彟的父亲武华从小就不甘于在家种地,立志

  • 都说喝酒误事,唐高祖李渊却喝出一个皇帝大位!

    历史解密编辑:东湖说文史标签:唐高祖,李渊,皇帝,裴寂,隋炀帝,李世民

    公元617年,裴寂在晋阳宫设宴招待李渊,两人开怀畅饮,期间喝了很多酒,突然门外窗帘一动,走进两个美人。李渊被酒色冲昏了头脑,也不问明两个美人的来历,就左拥右抱,喝到酩酊大醉。两美人随即搀扶着他,前去就寝。第二天裴寂笑嘻嘻的来到李渊跟前:皇上的妃子咋样啊?李渊吓的冷汗直流,才知道昨天那两个姑娘是宫里的

  • 李渊:盛世的起点,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渊,李世民,隋炀帝,王世充,窦建德,李密

    贞观八年,大唐已步入盛世。傍晚的长安城,孤鹜与落霞齐飞。在唐皇城太安宫门口,李渊望着夕阳,思绪万千。自杨广失道,天下群雄逐鹿,多少风流人物,一时豪杰,俱往矣。和他们比起来,自己无疑是成功的,但作为一代开国帝王,晚年却是充满了落寞和不甘。想起自己年少成名,一生戎马,统一天下,李渊的病躯不禁挺了挺,苍老

  • 安史之乱为何会瘫痪大唐?李渊埋雷,武则天点火,被李隆基引爆了

    历史解密编辑:仰天微笑只为泪回眼眶PLUS标签:李渊,南唐,唐朝,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乱,女皇武则天

    谈到中国历朝历代,唐宋元明清估计是绕不开的几个朝代。每一个朝代都缔造了不一样的盛世境况,而每一次的盛世都将中国往前推进,让古代的中国一直领先世界的发展。唐朝开创的盛世更是不止一个,而“开元盛世”将唐朝的各方面都推向顶峰的同时,也标志着唐朝开始走向衰败。所谓盛极必衰,唐朝兴盛了上百年,而这场似乎早有预

  •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看,就暴露了李渊隐藏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小囧萌宠标签:李渊,皇帝,杨坚,唐朝,李世民,隋炀帝,李建成,女皇武则天

    李渊的四个儿子,如果把他们的名字放在一起,就暴露了李渊隐藏的野心王朝,也统一了瓜分了数百年的中原,也死在了二帝之下。之后,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汉唐两个王朝,分别打出了汉人和唐人的“旗帜”。“LumpStreet”在西方国家仍然盛行。如果说汉朝打响了国威,那么大唐的盛世举世闻名。唐朝的创始人李渊功不可没

  • 家乡骄子!榆林籍现役军人李渊再立一等功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报阳光网标签:李渊,一等功,榆林市,榆林,双拥

    阳光讯(慕春雨 记者 李源)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掌声雷动....8月19日下午16时,一支由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榆林军分区、榆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军地各单位组成的送喜报队伍在榆林市靖边县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只见他们抬着“一等功臣之家”的牌匾,拿着“一等功臣家庭”的绶带和立功喜报,大步走

  • 李世民为啥不等李渊去世了再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李渊,皇帝,唐朝,隋朝,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唐太宗,书法家,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发生的两天后,也就是武德九年(公元626年)7月5日,唐高祖李渊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之后在当年9月3日,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整整两个月后,李渊正式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至此,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而在李渊退位之后,又足足活了九年之久。要知道,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已经取得成功,也诛

  • 李渊晋阳起兵:建立大唐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求知所标签:李渊,晋阳,突厥,唐朝,隋炀帝,唐高祖,李世民,大唐王朝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对于后人来说,繁荣的大唐是人人心之所向的盛世。那时不仅是经济和文化得到快速发展,包容、多元的审美观念更是诞生艺术的摇篮。做为大唐的开国君主,唐高祖李渊以其战略家的雄才大略,卓绝的远见,在乱世之中

  • 李渊有4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读,暴露了李渊隐藏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李渊,皇帝,唐朝,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之变

    前言在中国将近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封建时期的汉朝和唐朝一直都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两个朝代之二。汉朝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同时也为我们后续的民族认同和历史发展走向打下了根基。而唐朝作为中国封建历史的顶峰,其万邦来朝繁荣的景象也让人神往。如果说中国在哪个时期是世界上绝对的第一的话,那么相信唐朝肯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