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温连唐朝皇帝都敢杀,却对两个人十分敬畏,被骂也不敢还口!

朱温连唐朝皇帝都敢杀,却对两个人十分敬畏,被骂也不敢还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阴雨天讲故事 访问量:2727 更新时间:2024/1/6 10:22:11

唐朝末年,朱温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朝廷。天祐元年(904年),朱温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唐昭宗杀死,并册立唐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又称昭宣帝)。

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并且,朱温还派人杀害了唐哀帝。不过,对于连唐朝皇帝都敢杀的朱温,却对两个人十分敬畏,甚至被骂也不敢还口。

一、元贞皇后张惠

元贞皇后张惠,是后梁太祖朱温的爱妻。张惠与朱温是同乡,出身富裕,其父张蕤曾是宋州刺史。朱温还没有起家的时候,就爱慕张惠的姿色。唐中和二年(882年),朱温夺取同州的时候,与张惠相遇,遂结为连理。

文德元年(888年)九月十二日,张惠为朱温生下儿子朱友贞。虽然朱温的地位和权力与日俱增,但是,朱温对这位结发妻子却是十分尊重,甚至可以说是敬畏了。朱温常年领兵在外,经常沾花惹草,但是因为畏惧张惠,他从不敢将那些人带回开封。每当朱温大动肝火要降罪无辜人等时,只有张惠敢于反对,继而进言规劝,挽救无辜。

张惠不但内事做主,外事包括作战也常让朱温心服口服。凡遇大事不能决断时朱温就向妻子询问,而张惠所分析预料的又常常切中要害,让朱温茅塞顿开。因此,朱温对张惠越加敬畏钦佩。并且,张惠的儿子朱友贞排行第三,但是,张惠却对朱温的其他儿子一视同仁。

朱温的长子朱友裕奉命攻打朱瑾,但没有追击俘获朱瑾。朱温非常恼怒,怀疑他私通朱瑾,意欲谋反,吓得朱友裕逃入深山藏到伯父家躲了起来。张惠为让父子和好,就私下派人将朱友裕召了回来,向父亲请罪。正是在张惠的努力下,朱温、朱友裕之间的得到恢复。

天祐元年(904年),张惠去世。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张虎被追封贤妃。乾化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914年),追册曰元贞皇后。对此,在笔者看来,张惠和朱温的关系,可以类比之后的马皇后和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同样对马皇后言听计从,这不仅是畏惧,也是因为对方的能力值得尊重。

二、长兄朱全昱

朱全昱(?—916年),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后梁太祖朱温(又名朱全忠)的长兄。唐朝末年,朱温与次兄朱存离开家乡后,朱全昱与母亲在刘崇家当佣工,并承担了照顾母亲的重任。朱温成功后,立即将母亲和兄长接到身边。

根据《新五代史》等史料的记载,天祐四年(907年)朱温正在接受唐哀帝禅让。朱全昱看到后,对朱温喊道:“朱三,尔砀山一百姓,遭逢天子用汝为四镇节度使,于汝何负?而灭他唐家三百年社稷,吾将见汝赤其族矣,安用博为!”因为对唐朝的认同感,朱全昱难以接受朱温取代唐朝的结果。所以,他直接将朱温痛骂了一遍。

如果是其他人这么做,不用朱温动手,手下就会将其斩杀了。但是,长兄如父,不仅后梁的文武百官默不作声,朱温也只能老老实实聆听兄长的教诲。后梁建立后,朱全昱也不愿住在京城,常常回到砀山故乡居住。对此,朱温将他的三个儿子都封王:朱友谅封衡王,朱友能封惠王,朱友诲封邵王。

乾化元年(911年),朱温卧病,朱全昱来探病,二人拉着手痛哭。贞明二年(916年),朱全昱病逝,衡王朱友谅袭封广王。

标签: 朱温张惠唐昭宗皇帝唐朝唐哀帝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的刺儿头—河朔三镇,是如何被朱温制服的?方法简单粗暴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朱温,李克用,节度使,魏博

    提起大唐王朝的衰落,很多人都会想起天宝年间那场动摇社稷的安史之乱,大唐王朝当年被这场叛乱给折腾得不轻,差点儿被搞趴下。后来拼人头、拉壮丁、求外援,经过费时费力的死磕,才最终将这场叛乱给按了下去。 但这场叛乱也给大唐留下了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安史叛军虽然名义上投降了,但残部依旧盘踞在河朔之地,

  • 梁帝朱温:以极其残暴的手段终结大唐,又拉开五代乱世的黑暗大幕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朱温,昭宗,李克用,节度使,唐昭宗,黄巢

    大唐天祐四年(907)三月,洛阳城中花明柳媚、草长莺飞,而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曾经无比强盛的王朝,却在万物复苏的春季,匆匆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在完成对李唐王室的血洗和公卿重臣的残害之后,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傀儡皇帝、唐哀帝李柷的禅位,随即于开封登基称帝,建立后梁。霓裳

  • 朱温敢连杀两个皇帝,却对两个人十分敬畏,这二人有何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皇帝,张惠,唐朝,唐哀帝,节度使,唐昭宗,朱温敢,五代十国

    公元904年,朱温派人乘夜杀入皇宫,当军队冲进内宫,先杀了唐昭宗的河东夫人。接着在何皇后的椒兰殿发现唐昭宗,后者仓皇出逃,可还是被追上杀死,时年38岁。公元907年,朱温接受唐哀帝禅位,建国号大梁,改元开平。他将唐哀帝废为济阴王,幽禁在曹州。第二年,朱温派人将唐哀帝杀害,后者年仅18岁。朱温敢连杀两

  • 大唐王朝的颠覆者——杀人无数,荒淫乱伦的朱温

    历史解密编辑:糖不天呀标签:朱温,黄巢,唐昭宗,宦官,宰相,崔胤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统一时间最长,而且是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289年的历史,先后出现了21位皇帝。就算在今天,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还被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国际上也是影响深远。就是这么一个庞大强盛的帝国,却被一个名叫朱温的人亲手扼杀,百年帝国,终成烟云。那么,

  • 中原烽起逐唐鹿——后梁太祖朱温的用人得失

    历史解密编辑:倚剑御宸标签:朱温,节度使,李克用,黄巢起义,黄巢,张全义

    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失败后,各藩镇节度使乘机扩充土地和人口,彼此之间尔虞我诈,攻伐不已。唐宣武节度使朱温(又名朱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以一弹丸之地的汴宋地区一跃成为拥有二十一镇、七十二州的中原霸主,呈现了“今天下之势,归朱梁者什七八,虽强大如赵、魏、镇、定莫不附之”的局面。一黄巢起义失败后,出现了

  • 历史的错觉,灭唐的朱温一直是好下属,而复唐的李克用却是大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朱温,李克用,唐僖宗,唐昭宗,黄巢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温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在清人严遂的诗词当中,晋王李克用被塑造成了一个为了维护大唐危亡社稷,即便在跋扈的奸臣朱温大军威逼之下,却依然苦苦支撑局面的忠臣形象。 作为大唐王朝的终结者,朱温的

  • 斗门之战,一场差点儿改变历史的坑爹剧,救子心切的朱温掉入陷阱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朱温,节度使,李克用,朱友裕,后梁

    熟悉晚唐五代史的小伙伴们,一定对那个灭掉大唐的枭雄——朱温不会陌生,特别是这位最终的悲惨结局——被子弑杀,更是令不少同情大唐的唐粉们纷纷拍手称快。 历史上,后梁朱家的儿子们不争气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且从人品上来看,他们大多数人还都不是什么好鸟。这些王爷们精力都挺旺盛,不是造反被擒,就是走在造反的路

  • 被妖魔化的朱温:我们不能只记得他的恶迹,无视他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朱温,宦官,唐昭宗,黄巢,张全义

    前言:禽兽不如的朱温说起曹操,很多人记得他多疑,但求才若渴,任人唯贤,文韬武略,统一北方,为当时天下第一。说起朱元璋,很多人记得他滥杀,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铁腕治国,肃贪反腐,百姓拍手称快。说起朱温,我们还记得他什么?翻看各大自媒体,不外乎以下内容:滥杀,制造“白马驿之祸”,屠杀清流士大夫。乱伦,

  • 花见羞母子自尽而亡,刘知远格局还是小了

    历史解密编辑:走走道就疯了标签:刘知远,后唐,李嗣源,刘裕,萧道成,五代十国

    在郭聪义的逼迫下,花见羞母子在汴梁自尽而亡。花见羞历经了后梁、后唐、后晋,死在了后汉的开国第一年。李从益从登基到退位,不足两个月,史书上多不承认这个皇帝,毕竟太短了。刘知远这事做的很不地道,毕竟自己曾经也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臣子,非要赶尽杀绝,格局也太小了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五百年前,也是乱世,南

  • 浅析残唐(终章)刘知远留下五位顾命大臣,被刘承祐搞得国破人亡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郭威,皇帝,高祖,刘知远,刘承右,节度使,刘承祐,宋太祖赵匡胤

    后汉是五代的第四个朝代,也是沙陀人建立的第三个王朝。这虽然是个短命王朝,却成为了乱世的转折点。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是,这个转折点不在于政治清明和军队强盛,而是在于它亡国的时候捧上了一个足以改变历史周期律的人物。可以说这样一个结果既是出中原各藩镇的意料之外,也是后汉高祖刘知远没有想到的。也许这就是历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