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的枭雄朱温,却被初出茅庐的后辈,一仗打服

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的枭雄朱温,却被初出茅庐的后辈,一仗打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大学堂 访问量:1637 更新时间:2023/12/28 11:33:16

作为唐末农民起义军将领之一的朱温,投靠唐朝后,一步步靠着军事征伐成为天下最强的军阀势力,最终篡夺了唐朝江山,将河东军阀李克用的晋国也是压制得死死的。

可是在李克用死后,年仅23岁继位为晋王的李存勖,在潞州一战直接打服了老江湖朱温,让朱温发出“生子当如李亚子”的感慨。李存勖是如何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下做到逆风翻盘的呢?

黄巢起义 _图

大逆风局下的晋国

在唐末黄巢大起义中,诞生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一是黄巢的部下朱温,投靠唐朝后起兵绞杀黄巢;其二是河东地区沙陀族首领李克用,也帮助唐朝对付黄巢。朱温的大本营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受封梁王,任宣武节度使,统领今河南、安徽的大部分地区;李克用受封为晋王,任河东节度使,统领今山西地区。

二人本是一同作战的盟友,结果在一次宴会上,李克用对朱温出言不逊,朱温一怒之下就对李克用发动突袭,李克用仅以身免,从此这两个集团成为死敌。朱温进入长安和洛阳,控制唐廷,弑杀唐昭宗拥立唐末帝。而李克用一家被唐昭宗赐姓李氏,成为唐朝的拥护者。二者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

位于山西西南部的潞州(今山西长治)是朱温的地盘,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李克用想要夺取该地。恰好这时他的死敌、幽州(今北京)的刘仁恭受到朱温的进攻,向他求救。李克用同意了他的请求,派将领周德威和李嗣昭南下进攻潞州。坐镇潞州的是昭义节度使丁会,他十分不满朱温弑君,见晋军来攻就投降了。李克用命李嗣昭为昭义留后,镇守潞州,令其务必要死守此地。

李克用(856年10月24日-908年2月23日),字翼圣,本姓朱邪(又作朱耶),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沙陀族 _图

朱温在沧州听说潞州丢失,就放弃了进攻幽州,赶回洛阳。李克用准备进攻泽州(今山西晋城),被梁军牵制。907年,朱温篡位建立后梁,当上皇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进攻潞州。他派大将康怀贞率领8万大军,同魏博节度使东西两路夹攻潞州。李嗣昭防守严密,梁军进攻被挫败,于是改为围困战术。李克用派周德威等将领试图解围,在潞州附近与梁军形成僵持状态,谁也吃不掉谁。

此时后梁的势力和地盘差不多三倍于晋国,晋国尽管有骁勇善战的沙陀骑兵,还是难以解潞州之围,而朱温也亲自来到潞州前线督战。而李克用一方面为唐朝覆灭而痛苦,另一方面为潞州战局而焦心,竟然一病不起。908年正月,李克用托孤李克宁、张承业李存璋等辅佐长子李存勖继承晋王之位,随后便病逝了。在潞州之战的关键时刻,威望卓著的晋国首脑突然去世,这对晋国来说实在是大逆风局面。

张承业(846年-922年),本姓康,字继元,太原府交城(今山西省交城县)人 ,唐末五代宦官 _图

星夜进军三垂冈

李存勖即位后,李克宁作为李克用的长子,想要篡夺晋王位置,随后投靠朱温。阴谋被张承业发觉,帮助李存勖在一次宴会上拿下李克宁,解决了这场王室政治斗争。而受此次政治斗争影响,周德威被迫从前线撤军,使得李嗣昭在潞州城面临更加凶险的局势。李嗣昭也实在是条硬汉子,守城的时候脚上中箭,拔出来就继续作战。守城军士见守将这样勇猛,也士气大振,继续坚持守城,双方几乎是打了个两败俱伤。

朱温开始时以为李克用死亡是谣言,随后见周德威撤军,知道李克用必然已死。朱温认为手下大将刘知俊将潞州拿下来只是时间问题,同时自己需要分兵防备西边李茂贞的岐国,于是自己回到了大梁。李存勖召集众将商议,说道:“上党(潞州)是河东的屏障。如果上党丢失,河东也就没了。而且朱温老贼唯独害怕先王,见我年轻即位,必然会认为我见识浅薄,没有什么军事能力,肯定会生出骄傲懈怠之心。这实在是难得的拯救局面的机会。如果我们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赶紧率军前去潞州解救,肯定能够成功。消灭梁国,定鼎天下,在此一举。”

众人都认为李存勖说的对,于是按照李存勖的安排下去准备。李存勖约李茂贞出兵在西部牵制梁军,又送礼给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让其帮助自己进攻梁国。908年四月二十四日,李存勖亲自挂帅,带着周德威、丁会等将领从晋阳(今山西太原)出发,昼夜兼程,就是要赶在朱温反应过来之前抵达潞州,赶这个时间差。晋军以骑兵居多,所以在当月二十九日就抵达了距离潞州城45里的夹寨黄碾安营下寨。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_图

五月初一,李存勖率军来到附近的三垂冈今(长治市北郊二冈山)。890年,李克用亲率大军打败梁军孟方立之子孟迁,拿下邢、洺、磁三州,在回军路上于三垂冈,置酒劳军,边鼓瑟边唱起《百年歌》。这是一首魏晋时期流行的乐府诗歌,其中有“二十时,肤体彩泽人理成,美目淑貌灼有荣,被服冠带丽且清。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酒将炙奈乐何,清酒将炙奈乐何”之词,歌词一直唱到一百岁。

当时李克用唱完,指着年仅5岁的李存勖说道:“我马上就要老了,这个孩子十分奇特。往后的二十年,他能够代替我领兵征战吗?”而唐昭宗也曾抚摸李存勖的背,说道能够匡扶唐室的,必然是这个孩子。如今李存勖率军再次来到这个地方,不禁感叹道:“这是先王当年摆酒庆功的地方啊!”他决心要在此再续先王李克用的辉煌,让朱温知道自己的厉害。

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 _图

杀红了眼的守军

五月初二早上,大雾蒙蒙,能见度很低。李存勖率禁军悄悄抵达梁军驻守的夹寨,对还在睡梦中的梁军发起突袭。梁军被惊醒,猝不及防,根本来不及做有效的防御,顿时乱作一团。晋军乘势分兵两路,周德威率兵攻西北角,李嗣源率军攻东北角,填沟烧寨,擂鼓呐喊,统军招讨使符道昭当场被斩杀,将校死亡四十多人,士兵死伤超过万人。

后唐明宗李嗣源(867年10月10日-933年12月15日) _图

夹寨原本是梁军建设用来准备攻城的据点,被晋军一股而下,大量堆积在里边的军资粮饷和旗鼓器械都成了晋军的战利品。梁军总指挥刘知俊仅率百余残兵逃往天井关。周德威抵达潞州城下,向守军传达新晋王来此,求开城门的消息。已经杀红了眼的李嗣昭这时候见谁都想咬,看到周德威到此,想到之前周德威无故退兵,以为周德威投靠了后梁,这是准备来赚开城门的,一怒之下就准备射杀周德威。

身边人连忙劝阻道:“既然周德威说晋王来了,为何不先见到晋王再做打算呢?”李嗣昭冷静下来,派人说自己要面见晋王。于是李存勖亲自来到城下,李嗣昭见状,连忙下令开城迎接。见到李存勖是身着缟素前来的,明白李克用已死,顿时悲痛万分,与周德威也冰释前嫌,共同辅佐新晋王。李嗣昭在梁军退兵后,将已经几乎被打成废土的潞州城好好修缮,恢复生产,用心治理了一番后,潞州成为了晋国南部的一座新重镇。

朱温(852年—912年) _图

朱温在得知了潞州之战失败的消息后,后悔自己没有一直在前线督战,感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克用虽死犹生。我的几个儿子和他的儿子比起来,简直就像猪狗一般。”朱温的这番感叹还真没有说错,他的儿子们没有一个有能力稳住局面。在3年后的柏乡之战,朱温再次领教到李亚子的本事,悲叹到自己恐怕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可以说是被李存勖打得彻底躺平了。

从后来的表现来看,李存勖的军事能力在那个时代就是Top1的存在,强过他老爹李克用许多。别说朱温已老,即便朱温年轻的时候,打仗也很可能打不过李存勖的。

作者:铁骑如风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宋石青 《梁晋争夺潞州的夹寨之战》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朱温连唐朝皇帝都敢杀,却对两个人十分敬畏,被骂也不敢还口!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朱温,张惠,唐昭宗,皇帝,唐朝,唐哀帝

    唐朝末年,朱温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朝廷。天祐元年(904年),朱温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唐昭宗杀死,并册立唐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又称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

  • 唐朝时期的刺儿头—河朔三镇,是如何被朱温制服的?方法简单粗暴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朱温,李克用,节度使,魏博

    提起大唐王朝的衰落,很多人都会想起天宝年间那场动摇社稷的安史之乱,大唐王朝当年被这场叛乱给折腾得不轻,差点儿被搞趴下。后来拼人头、拉壮丁、求外援,经过费时费力的死磕,才最终将这场叛乱给按了下去。 但这场叛乱也给大唐留下了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安史叛军虽然名义上投降了,但残部依旧盘踞在河朔之地,

  • 梁帝朱温:以极其残暴的手段终结大唐,又拉开五代乱世的黑暗大幕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朱温,昭宗,李克用,节度使,唐昭宗,黄巢

    大唐天祐四年(907)三月,洛阳城中花明柳媚、草长莺飞,而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曾经无比强盛的王朝,却在万物复苏的春季,匆匆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在完成对李唐王室的血洗和公卿重臣的残害之后,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傀儡皇帝、唐哀帝李柷的禅位,随即于开封登基称帝,建立后梁。霓裳

  • 朱温敢连杀两个皇帝,却对两个人十分敬畏,这二人有何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皇帝,张惠,唐朝,唐哀帝,节度使,唐昭宗,朱温敢,五代十国

    公元904年,朱温派人乘夜杀入皇宫,当军队冲进内宫,先杀了唐昭宗的河东夫人。接着在何皇后的椒兰殿发现唐昭宗,后者仓皇出逃,可还是被追上杀死,时年38岁。公元907年,朱温接受唐哀帝禅位,建国号大梁,改元开平。他将唐哀帝废为济阴王,幽禁在曹州。第二年,朱温派人将唐哀帝杀害,后者年仅18岁。朱温敢连杀两

  • 大唐王朝的颠覆者——杀人无数,荒淫乱伦的朱温

    历史解密编辑:糖不天呀标签:朱温,黄巢,唐昭宗,宦官,宰相,崔胤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朝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统一时间最长,而且是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289年的历史,先后出现了21位皇帝。就算在今天,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还被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国际上也是影响深远。就是这么一个庞大强盛的帝国,却被一个名叫朱温的人亲手扼杀,百年帝国,终成烟云。那么,

  • 中原烽起逐唐鹿——后梁太祖朱温的用人得失

    历史解密编辑:倚剑御宸标签:朱温,节度使,李克用,黄巢起义,黄巢,张全义

    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起义失败后,各藩镇节度使乘机扩充土地和人口,彼此之间尔虞我诈,攻伐不已。唐宣武节度使朱温(又名朱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以一弹丸之地的汴宋地区一跃成为拥有二十一镇、七十二州的中原霸主,呈现了“今天下之势,归朱梁者什七八,虽强大如赵、魏、镇、定莫不附之”的局面。一黄巢起义失败后,出现了

  • 历史的错觉,灭唐的朱温一直是好下属,而复唐的李克用却是大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朱温,李克用,唐僖宗,唐昭宗,黄巢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温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在清人严遂的诗词当中,晋王李克用被塑造成了一个为了维护大唐危亡社稷,即便在跋扈的奸臣朱温大军威逼之下,却依然苦苦支撑局面的忠臣形象。 作为大唐王朝的终结者,朱温的

  • 斗门之战,一场差点儿改变历史的坑爹剧,救子心切的朱温掉入陷阱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朱温,节度使,李克用,朱友裕,后梁

    熟悉晚唐五代史的小伙伴们,一定对那个灭掉大唐的枭雄——朱温不会陌生,特别是这位最终的悲惨结局——被子弑杀,更是令不少同情大唐的唐粉们纷纷拍手称快。 历史上,后梁朱家的儿子们不争气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且从人品上来看,他们大多数人还都不是什么好鸟。这些王爷们精力都挺旺盛,不是造反被擒,就是走在造反的路

  • 被妖魔化的朱温:我们不能只记得他的恶迹,无视他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朱温,宦官,唐昭宗,黄巢,张全义

    前言:禽兽不如的朱温说起曹操,很多人记得他多疑,但求才若渴,任人唯贤,文韬武略,统一北方,为当时天下第一。说起朱元璋,很多人记得他滥杀,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铁腕治国,肃贪反腐,百姓拍手称快。说起朱温,我们还记得他什么?翻看各大自媒体,不外乎以下内容:滥杀,制造“白马驿之祸”,屠杀清流士大夫。乱伦,

  • 花见羞母子自尽而亡,刘知远格局还是小了

    历史解密编辑:走走道就疯了标签:刘知远,后唐,李嗣源,刘裕,萧道成,五代十国

    在郭聪义的逼迫下,花见羞母子在汴梁自尽而亡。花见羞历经了后梁、后唐、后晋,死在了后汉的开国第一年。李从益从登基到退位,不足两个月,史书上多不承认这个皇帝,毕竟太短了。刘知远这事做的很不地道,毕竟自己曾经也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臣子,非要赶尽杀绝,格局也太小了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五百年前,也是乱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