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与大小周后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纠葛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与大小周后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纠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月亮迷路了 访问量:3883 更新时间:2024/1/22 15:38:32

“双眸永隔,见镜无波。皇皇望绝,心知如何!暮树苍苍,哀摧无际。历历千欢,多多遗致。”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病逝于瑶光殿,李煜悲痛万分,写下长篇诔文《衣昭惠周后诔》来怀念妻子,其中一字一句,句句诛心,感人肺腑。

纵观“千古词帝”李煜的一生,既是风流浪荡的才子,也是命运凄凉的亡国之君,在他短暂的41年生命中,有两个女人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两个女人都是风华绝代的大美女,还是一起长大的亲姐妹,因都是司徒周宗的女儿,并在一前一后嫁给了李煜,后人多将其区分为大周后与小周后

一、始于情深,终至负心

大周后,字娥皇,南唐功臣司徒周宗的大女儿,19岁那年,她嫁给了小自己一岁的李煜为妻,其容貌美丽,通晓音律、精通书史,还与李煜有着一样的文学追求,两人很快便你侬我侬,成为了一对璧人,在建隆二年(961年)被正式册封为国后,从她19岁嫁给李煜起,到29岁病逝,一共陪伴李煜十年光阴。

靠着无与伦比的美貌与惊人的才情,大周后在宫中的风头一时无两,李煜也对这个妻子颇为喜爱,在此期间创作出多首词赋来表达两人之间的甜蜜爱情,更是用一首《玉楼春》将夫妻之间的浓浓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而该词中提到的“霓裳”便是大唐时期盛行的《霓裳羽衣曲》,但是自从唐朝灭亡后,乱世中风云变幻,这首曲也不知道去往了何处,民间曾一度流传“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曲”。而李煜自小便对音律情有独钟,他大费周折,终于找来了《霓裳羽衣曲》的残卷,可惜的是,这首曲子的音调已不复当年,宫廷中的乐工都束手无策。

周娥皇得知了此曲后,便着手开始了《霓裳羽衣曲》的复原,没想到,天资聪慧的她,居然凭一己之力,复原了该曲的全部内容,还赋予了这首曲子新的生命力,引得世人无限赞叹。

可惜的是,该曲却成了周娥皇的“催命符”。

病来如山倒,短短几年时间,周娥皇的身体状态急转直下,一度病到卧榻不起,身体干枯。而李煜则日日衣不解带地照顾爱妻,亲自为其喂服汤药,本想着娥皇的身子会有所好转,哪曾想,一个噩耗又传到了周娥皇的耳朵里:他们的次子仲宣因受惊得疾而亡。

本就身体虚弱的大周后,再次受到丧子之痛的打击,日日以泪洗面,病情更加严重,但这还不是最让她痛苦的事情。

真正让周娥皇”一命呜呼“的原因,便是她得知了自己的妹妹与丈夫李煜之间的私情,往日种种已不复存在,这边周娥皇病重不起,那边李煜却背弃自己病榻上的妻子,与小周氏偷偷约会,周娥皇心如刀绞,很快便撒手人寰了。

周娥皇去世后,李煜心里既痛苦又愧疚,除了那首有名的《衣昭惠周后诔》外,还写下多首词赋来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其中就包括《书琵琶背》:“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天香留凤尾,余暖在檀槽。”将对妻子的思念都书写到了其最心爱的琵琶背上。

二、错误的开始,悲惨的结束

小周后,司徒周宗的小女儿,名字不详,后人根据其姐姐的“娥皇”猜测其可能名为“周女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二任国后,其貌美丽,是五代十国后期闻名于天下的绝色美女,丝毫不输姐姐周娥皇。

周娥皇与李煜成亲时,周女英才5岁,彼时的她完全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可能李煜也不会想到,自己未来会和眼前这个年仅5岁的孩子纠葛一生。

都说帝王的爱从来不会停留在一人身上,但在周娥皇嫁给李煜并与他相爱的几年中,李煜眼中再无他人,与小周后更是无任何情感瓜葛,转折发生在周娥皇病重的那年。

当时的周女英已经年方十五,出落得亭亭玉立,像极了初入宫的娥皇,她性格活泼可爱,深受周围人的喜爱,而李煜也不例外。

[图片15]

娥皇病重后,不能再日日陪伴李煜吟诗作对,讨论诗词歌赋,他一人苦闷无处排解,恰好这时,一位美丽的少女走进了他的视线,周女英的一颦一笑时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为了和小周氏约会,李煜曾写过多首词赋表达自己对其的爱慕,其中最出名的当属《菩萨蛮》。

[图片17]

自古美女爱才子,周女英也不例外,此时的她情窦初开,当时的李煜虽是她的姐夫,但却也是南唐最尊贵的君主,少女的心思显露无疑,慢慢的,两人便瞒着大周后频繁约会。之后,李煜又在《菩萨蛮》中加了几句词来表达两人幽会的情景:“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在周娥皇病逝后,周女英便被立为了国后,但好景不长,她仅当了七年国后,南唐便亡了国。

[图片19]

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打金陵,李煜率文武大臣出城门递上降表,南唐灭亡。李煜与小周后被宋军带到了东京,过上了寄人篱下的日子。

几年后,大宋皇帝赵匡胤“暴毙而死”,其弟赵光义接替他的位置,成为大宋的第二任皇帝,哪曾想,在一次元宵宴会中,赵光义却看中了美貌的小周后,将其强占,之后更是多此召其进宫侍奉。

[图片21]

李煜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悲愤写下:“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既表明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又为自己无能保护爱妻而悔恨。

虽说小周后也十分不满赵光义的所作所为,但为了丈夫李煜的安全,她也只能乖乖照做,但每每她从宫中回来,都会对着李煜又哭又闹,李煜那也是心里有苦说不出啊,自己已经是寄人篱下,又哪有能力保护妻子呢?在生活的凄凉与亡国之痛交织中,李煜写下多首词句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图片23]

其中一首《虞美人》更是将他的生命画上了句号:“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当赵光义听说这首词后,本就多疑的他坚持认为李煜是还有“复国之心”,赐他牵机药而亡,“千古词帝”自此陨落。

李煜死后,小周后悲痛欲绝,整日郁郁寡欢,无心梳妆,即便赵光义多次召见也坚决不再进宫。她整日在灵位前守着李煜,身体日渐消瘦,短短几个月,便决心追随他而去,年仅28岁。

[图片25]

小结

大小周后,南唐后主李煜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一个占据了他的前半生,一个跟随着他度过凄凉的后半生,我们无法评价李煜到底最爱的是谁,但因果循环,小周后去世的年纪,正是大周后重病,她与李煜初次幽会的那年。

更多文章

  • 李煜眼里的光-小周后:未婚侍君,倍享宠爱,却又受尽屈辱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宠爱,小周后,宋太宗,宋太祖,周娥皇,长平公主,五代十国,李煜眼里的光

    978年,42岁的李煜在生辰当天,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宋帝赵光义读后将他毒死。李煜死后,他的皇后小周后将何去何从呢?小周后,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二任皇后。是先皇后周娥皇的亲妹妹。正史中没有留下名字。后来,有学者考证,是为周佳敏。她出身名门,又是皇后的亲妹妹,本可以嫁一

  • 身为大周后的妹妹,小周后与李煜的爱情,为何得不到祝福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煜,小周后,娥皇,刘彻,爱情,宋太宗,唐玄宗,大周后,五代十国,宋朝

    南唐后主李煜被誉为“一代词宗”,但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他的词,而是他的爱情。在李煜身边,有两个女人不得不提,一个是大周后,一个是小周后,她们是姐妹俩。大周后去世之后,李煜册立其妹妹为后,称为“小周后”。这在古代封建王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事实上,李煜和小周后却并没有得到大众认可。在历史上,皇帝

  • 宋太宗强幸小周后,命画师当场作画,为此李煜写了一首诗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宋太宗,李煜,小周后,宋太祖,后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后主李煜的一首《虞美人》流传千古,而这辉煌的背后却是无尽的悲哀。题中虞美人所指李煜之妻小周后,国家灭亡后,帝后敌人被迫屈尊宋太宗麾下,殊不知,这才是他们悲剧的开始。当年

  • 宋太宗强幸小周后,让画师当场作画,为此李煜写了一首诗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煜,皇帝,后主,声乐,古典乐,五代十国,宋太宗强幸小周后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名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虞美人》是一首绝命词,太平兴国三年,李煜已经在大宋都城做了三年的阶下囚,虽然人身自由并没有受到限制,但心理的落差还是加重了他对故乡的想念。那天正值七夕,是他的生日,借着酒劲就把心里的苦闷写了下来,结果就成了他的催命符。

  • 小周后被宋太宗当众“强幸”?后世文人做了件不道德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快乐就是我呦呦标签:宋太宗,小周后,李煜,宋太祖,周娥皇,后主

    南唐入宋之际,诸事颇多,除了金陵城破,李煜奉表投降等事外,还有一个女人掀起了无数波澜。这个女人就是有着花容月貌的小周后。小周后是南唐司徒周宗的二女儿,名不详,一说为周嘉敏,一说周薇。小周后,小之为小,是相对于他的姐姐周娥皇而言的。周娥皇十九岁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不出数年便册封为后,后人称之为

  • 南唐小周后有多荒唐?气死姐姐后当上皇后,最后下场却如此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小周后,李煜,周娥皇,宋太宗,皇后,宋太祖

    “亡国皇帝”李煜,他早年的情感经历可是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他在位期间有过两位皇后,一位是被后世尊称为大周后的周娥皇,另一位则是周娥皇的妹妹,人称小周后。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绣鞋。每一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物就是小周后,作为南

  • 宋太宗强幸小周后,命画师当场作画,李煜作的《虞美人》流传万世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宋太宗,李煜,小周后,虞美人,宋太祖

    公元前960年,经历了五代十国后,动荡多年的中原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了,他带着本来应该拉去对抗契丹的军队却返回了后周的首都,逼迫当时的皇帝将皇位禅让给自己,之后改周为宋,建立了大宋政权。北宋的国内环境逐渐稳定下来,于是赵匡胤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统一全国的活动,当时定下的国策为由南向北

  • 作为亡国后妃,小周后被多次欺辱,花蕊夫人却差点当皇后,谁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甜腻小猫迷PLUS标签:孟昶,李煜,皇后,皇帝,后妃,诗人,小周后,宋太祖,宋太宗,小说家,五代十国,花蕊夫人(后蜀)

    花蕊夫人和小周后谁更悲惨?作为亡国后妃,小周后被多次欺辱,花蕊夫人却差点当皇后。可算起来,花蕊夫人更惨,因为她从未得到过自己想要的东西。小周后,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二任皇后。李煜,就是那个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皇帝。他的第一任皇后是小周后的姐姐周娥皇,为了区分姐妹俩,后人就将

  • 狈论南唐(六章)赵光义并未强幸小周后,谣言背后却藏着汹涌暗潮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宋太宗,小周后,强幸,李煜,宋太祖

    历朝历代的皇室都流传出不少宫闱丑闻,而且民间的老百姓对这些事情也是趋之若鹜,于是被演绎成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在宋朝数百年的国祚中,也有不少宫闱秘事流传出来,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宋太宗赵光义强幸小周后的故事。这个故事流传很广,数百年来被发展成无数个不同的版本,民间说书人讲起来也是津津乐道。甚至还流传出赵

  • 赵光义强幸小周后,让画师当场作画,为此李煜写了一首诗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宋太宗,李煜,小周后,宋太祖

    汴京城内,月明星稀笼罩着寂静幽深的皇宫,深宫太监李神福垂手而立,面色冷漠地看着跪在地上接谕旨的狼狈男人。李神福是宋太宗赵光义身边的太监,在宫内地位尊崇,这个男人半夜被几个太监叫起来,头发散乱面色枯槁地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去看他。寂静中李神福突然说道:“传太宗口谕,罪臣李煜,妖言惑众,犯上作乱,特赐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