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马争槽, 南楚国马殷儿子们内乱亡国

五马争槽, 南楚国马殷儿子们内乱亡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吃货王小王 访问量:1454 更新时间:2024/1/18 23:43:46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这个时代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人间地狱,短短五十多年就没有停止过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哀嚎遍野。然而这个乱世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机遇,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建立楚国政权的马殷就是其中一个。

马殷出生在晚唐时期,这个时候的唐朝早就没有了开元盛世的景象,反而是一片凋敝战乱民不聊生的场景。

马殷是个普通老百姓,为了谋生他学了一门手艺去当木匠,这个工作如果是太平盛世的话,生存下下去不成问题,可是现在战乱,人都活不下去,谁还有心思做木工,因此很快马殷就快饿死了。

马殷感到不能这样下去了,为了生存他选择了当时最有前途也最危险的工作,就是去当兵。没想到马殷一如军队如鱼得水,凭着自己骁勇善战和优越的战略思想还有好运气,居然一步步成了独霸一方的统帅,最后成功的占据了湖南全境,最后被后梁太祖朱温册封为楚,于是五代十国中的南楚国正式建立。

马殷是开国之君,经历过战争的艰辛,他知道凭着自己的实力也就能达到如今的成就了,因此他没有盲目的四处作战,采取了\"上奉天子,下奉士民\"策略,他不兴兵戈,主动保境安民,兴修水利,促进生产,于是在他在位的三十年间湖南老百姓安居乐业,整个湖南成为了五代十国乱世中的世外桃源。

马殷虽然治国有方,但是教子无能,就因为他的对儿子的放纵,最终造成他的儿子们兄弟内斗,让马殷辛苦几十年建立的楚国覆灭。

马殷一生一共有三十多个儿子,不过被记录下来的只有十五个,而兄弟内斗的儿子就是这十五个儿子中的五个,因此被称作“五马争槽”。

按照中国传统的继承方式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他的长子马希振是最合适的人选,而且马希振为人精明能干,在当时有贤王的美誉,可惜的是马殷不喜欢马希振,他认为马希振为人太懦弱,因此直接跳过马希振,而剩下的儿子里,他最喜欢的就是宠妃袁妃生的二儿子马希声,因此早早地封马希声为武安军节度使,判长沙府,长沙是楚国的都城,这个职位就是宣告了马希声是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马希声并不是什么好人,为人残暴嫉贤妒能,为了小利居然以世子的身份公开抢劫杀害过往客商,并且联合弟弟杀了马殷信任的大臣高郁。

马希声的残暴,让马殷感到了不安,如果这样下去自己辛苦创建的基业很可能保不住,而且就连马氏一族都没有可能留存,而且自己的儿子们很有可能会为了争夺王位互相残杀,然而此时年近八十的他已经无法改变马希声继位的现实,他只能尽最大努力改善出现这种可能,为此他临死前找来儿子和大臣,立下誓言以后楚国的王位必须兄弟相传,哥哥死了弟弟继位,谁也不用抢夺,只要活着大家都有份,兄弟们一定要齐心合力保卫楚国(这个继承方式后来在国外也被人实践了一次)。为了防止有人改变继承方式传给自己的儿子,他下令将自己的宝剑挂在马家祠堂,表示“违吾命者戮之。”

马殷带着不安离去了,享年七十九岁,在五代十国这样寿终正寝的君主不多,但是马殷一定是死不瞑目,因此他死后二十年楚国就灭亡了,准确来说是被他的儿子们自作孽亡国的。

马殷死后,马希声利用自己的实际世子的地位夺取了楚王的权力,并且争取到了后梁王朝的册封。老大马希振看到大局已定知道自己弟弟的秉性,为了活命直接辞去一切官职出家当了道士,表示自己无意王位,这样躲过了马希声的猜忌最后善终。

马希声继位后,并没有继承其父治国才能,他对如何治理国家完全没有兴趣,反而发展了一个特殊的兴趣就是吃鸡。

本来作为一国之君吃点喝点倒也无所谓,马希声喜欢吃鸡也很正常,但是他最后因为吃鸡居然留名史册。

马希声当了楚王后,听说册封他的为楚王的后梁太祖朱温十分喜欢吃鸡肉,十分羡慕,认为这才是帝王身份的体现,在别的方面他比不上朱温,但是在吃上他绝不会落后,于是马希声下令自己每顿饭必须有鸡,而且最少五十只,因此马希声从此就不干别的了只要看到他就是他在那抱着鸡在啃,甚至于连给父亲发丧,他这个孝子都不忘了吃鸡,于是楚国上下马上传开了马希声吃鸡肉的笑话。

马希声不理朝政,这让他的四弟马希范产生了觊觎之心,毕竟二哥就是个酒囊饭袋,楚王的位子就应该自己来坐,因此他开始策划一场夺位政变。

没想到马希范还没动手,马希声居然死了,他在位两年估计是吃鸡撑死的。

马希声死了,让马希范省了事,按照马殷的安排,马希范继承了王位。

马希范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铲除异己,首先对付的就是父亲的宠妃已经当了太后的袁太后,因为听说袁太后想在马希声死后立另一个儿子马希旺,他直接幽禁这对母子,最终让这对母子抑郁而死。另一个弟弟马希杲才能卓越,名声很好,马希范害怕这个弟弟将来会和自己争夺王位,于是直接毒死了马希杲。

在接连弄死两个弟弟后,马希范放心了,在他看来没有人可以威胁自己,于是他开始纵情享乐,在长沙广兴土木大造楼台殿阁,没想到马殷当年木匠的那点才能都遗传给了马希范。

在马希范的主持下,这些楼台殿阁巧夺天工,气势如虹,富丽堂皇。

由于兴建土木工程需要大量金钱,很快就将马殷几十年积攒的国力挥霍殆尽。为了搜刮钱财,他巧立名目盘剥百姓弄得民怨沸腾。

不过马希范命是真好,他成功的在火山爆发前退出了,在位十五年将楚国祸害的差不多了就死了。

按照马殷的兄弟相传的规定,马希范死后能够继位的是他此时最年长的弟弟马希萼,可是马希范不喜欢马希萼,他选择自己最小的同母弟弟马希广继位。

马希萼本来既盼着马希范死了自己继位,没想到被最小的弟弟马希广沾了位子,自然怒火中烧,本来父亲说了兄弟依次相传,排行三十五的马希广凭什么继位?

马希萼的不满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因此大臣们为了国家稳定,都劝说马希广尽早除掉马希萼,为此还自作主张抓了马希萼。

马希广却犯了妇人之仁,他认为自己不能杀哥哥,于是主动放了马希萼。

马希萼知道自己实力不足,无法对抗马希广,于是只能忍气吞声回到了自己的领地,结果他的另一个弟弟马希崇却来拱火了。

马希崇早就盯上这个王位了,他没有实力对付马希广,于是怂恿马希萼挑头,他坐山观虎斗,看马希萼与马希广火并,他坐收渔翁之利。

马希萼在弟弟的怂恿下马上起兵,最终马希萼反败为胜,直接攻入长沙,杀了马希广,自立为楚王。

马希萼做了楚王后,并没有除旧布新,他同他的两个哥哥一样,残忍嗜杀,再杀了所有反对自己的人后,就开始了自己的享乐生活,他同前两位不同,他的爱好就是喝酒。为了有时间喝酒,他将朝政都交给了马希崇,自己躲在后宫大喝特喝,醉生梦死。

此时的马希崇看到马希萼不理朝政,认为时机成熟了,于是决定取代马希萼自己当楚王,于是他唆使兵变将马希萼抓了起来发配到了衡山县,自己自立为楚王。

但是他没想到,被发配衡山县的马希萼居然得到了手下拥戴自立为王,同时由于派士兵重修长沙城引起士兵不满,王逵周行逢等人在朗州拥戴马希振的儿子为王,一时间湖南三足鼎立。

马希崇处于前后受敌的状态,为了摆脱这种状态,他没有办法只能求助于外人,为此他找到了南唐,希望南唐出兵帮助自己消灭马希萼等人。

南唐自称唐朝皇室后人,早就有一统天下恢复大唐的野心,因此对于身边的楚国觊觎已久,只是找不到出兵理由,这次马希崇借兵求之不得,马上出兵。

由于马氏兄弟不得人心,南唐大军直扑长沙,马希崇万万没想到南唐没有去消灭马希萼与周行逢,反而杀到自己这里,万般无奈下只能开城投降。

马希崇投降后,南唐统帅边镐将马希萼骗回长沙,最终马希萼投降,马氏一族被迁往金陵居住,在长沙登船时去金陵时,马氏族人流泪满面,哭声震天,场面十分凄惨,好在南唐皇帝李璟还算宽厚,没有屠杀马氏一族,就连马希萼马希崇都没有被杀,马希萼依然被封为楚王,病死在金陵,而马希崇因为住在扬州,被后周世宗带到开封最后病死。

马殷历尽艰辛建立的楚国至此灰飞烟灭,在短短二十年时间里就因为兄弟们间的争权夺势一步步衰亡,最终落了个国灭的下场,不知道马殷九泉下知道这个结局会不会被气的七窍生烟,后悔生这么多儿子。

最后说一句南唐并没有占到好处,虽然他灭了楚国,但是之后几年湖南大部分地盘都被周行逢割据,南唐劳师远征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更多文章

  • 楚王马殷留下来了哪些铸币?

    历史解密编辑:周周说收藏标签:马殷,后唐,朱温,李世民,马希

    之前分享了十国纷争之下,雄踞天府的两蜀,称霸江淮的杨吴南唐的钱币故事,今天我们把目光锁定到长江中游洞庭之南,看一看作用湘湖的马楚在十国乱世中的表现,他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铸币呢?今天分享开府天策,冶铸兴商,湖南取义洞庭湖之南,历史上因处长江中游,远离中原政治文化中心,区域内蛮夷难制,故而少有割据政权,

  • 李处耘与慕容延钊互相弹劾,慕容延钊看似胜利,实际却大败亏输

    历史解密编辑:你的独一无二啊标签:宋朝,李处耘,节度使,李继隆,慕容延钊,五代十国,宋太祖赵匡胤

    宋初名将李处耘是宋朝的开国元勋,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心腹,他是陈桥兵变中发起拥戴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主要将领之一。作为赵匡胤的从龙之臣,宋朝建立后受到了赵匡胤的重视,进入枢密院做枢密副使,成为有数的手握宋朝兵权的核心将领之一。然而正准备大展宏图的李处耘并没有迎来自己的人生巅峰期,反而因为与山南东道节度使慕

  • ​慕容延钊周太祖好朋友,慕容延钊担任过宋太祖的副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起读书分享知识标签:慕容延钊,宋太祖,周太祖,周世宗,平定

    慕容延钊周太祖好朋友,慕容延钊担任过宋太祖的副手我们都知道宋太祖在后周末年担任殿前都点检的职位,掌管禁军,周世宗察觉到点检作天子,将后周太祖的女婿张永德调离,让宋太祖担任殿前都点检,最终发生陈桥兵变。慕容延钊(913年~963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

  • 【人物】欧阳炯:繁华暗逐逝波声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国家历史》标签:欧阳炯,花间集,温庭筠,孟昶,花间集序,黄筌

    全文共5240字 | 阅读需11分钟花间词派产生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前蜀,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其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大一统的唐宋帝国之间,插着十个短暂的割据政权,其中的后蜀对成都文脉的贡献,绝对不可以一笔带过或者大而化之。事实上,这个割据小王朝,对成都文脉的贡献,相比那些相对历史

  • 欧阳炯的一首花间词,全词句句三字,以景染情,情景相融颇具韵味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相思,孟昶,枕函,彩笺,诗人,欧阳炯,花间词,古典乐,花好月圆

    欧阳炯,益州人,五代十国时后蜀词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欧阳炯的词,艳而质,质而愈艳,行间句里,却有清气往来。大概词家如炯,求之晚唐五代,亦不多觏。下面这首《三字令

  • 一城好人丨潘佑娥:女村医坚守十余载 留下只因牵挂

    历史解密编辑:汤包TV3标签:潘佑娥,潘医生,卫生室,卫生院,医生

    东西湖区新沟镇街涢口大队是武汉市西南边一个比较偏远的村湾。村湾的卫生服务站有一位医生名叫潘佑娥。她像女儿一样照顾着村里的老人们,从医20多年来,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一个乡村女医生的大爱无言,成为村民眼中的“最美女村医”。每天早上涢口大队村卫生室一开门,常常就能看到老人们结着伴儿来找潘佑娥。他们有

  • 苏轼《石恪画维摩赞》高清附释文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石恪画维摩赞,苏轼,菩萨,三十二,维摩

    苏轼《石恪画维摩赞》,此《赞》先依《维摩经》夸维摩诘之神力,归结为石恪以笔端画出维摩,则神力自然过之。若有人说维摩画像非实相,那麽毗耶城中一切尽非实相,则此画像自可与维摩本人等量齐观。东坡这是妙悟,亦是诙谐!《石恪画维摩赞》苏轼【 1】《石恪画维摩赞》我观众工工一师,人持一药疗一病。 风劳欲寒气欲暖

  • 碑帖:苏轼《石恪画维摩赞》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艺术收藏标签:石恪画维摩赞,苏轼,菩萨,维摩经,维摩,笔端

    苏轼《石恪画维摩赞》,此《赞》先依《维摩经》夸维摩诘之神力,归结为石恪以笔端画出维摩,则神力自然过之。若有人说维摩画像非实相,那麽毗耶城中一切尽非实相,则此画像自可与维摩本人等量齐观。东坡这是妙悟,亦是诙谐!《石恪画维摩赞》苏轼【1】《石恪画维摩赞》我观众工工一师,人持一药疗一病。风劳欲寒气欲暖,肺

  • 苏轼行书《石恪画维摩赞》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石恪,石恪画维摩赞,苏轼,菩萨,黄庭坚,行书

    苏东坡行书《石恪画维摩赞》欣赏释文:我观众工工一师,人持一药疗一病。风劳欲寒气欲暖,肺肝胃肾更相克。挟方储药如丘山,卒无一药堪施用。有大医王抚掌笑,谢遣众工病随愈。问大医王以何药,还是众工所用者。我观三十二菩萨,各以意谈不二门。而维摩诘默无语,三十二义一时堕。我观此义亦不堕,维摩初不离是说。譬如油蜡

  • 狈论南唐(二三)王全斌祸乱蜀地并非自污保命,而是趁乱养寇自重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王全斌,平定,宋军,宋太祖,曹彬

    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后很快就平定了内乱,然后拉开了宋朝统一天下的大幕。在此过程中,赵匡胤采取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首先把矛头对准了南方十国之一的后蜀。他派出大将王全斌统领北路大军,从凤州路入蜀,刘光义统领东路军,从归州沿长江西进,以两路大军合击的形式征讨后蜀。这场战争进行得非常顺利,仅花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