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于乱世之中开国称帝,但朱温却是中国古代众多帝王中,名气最差,被后世抨击最多的那一位。
翻阅史料可得知,自秦始皇灭了六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统治政权以来,华夏大地上先后涌现出了大大小小近百个封建王朝,数百名皇帝。在这其中,出身草根、白手起家的皇帝也有多位,比如:汉高祖刘邦、匈奴皇帝刘渊、后赵皇帝石勒、后梁皇帝朱温、明太祖朱元璋等等。
朱温,草根出身,年幼时还曾做过偷鸡摸狗的勾当,为人狡猾、慵懒。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唐末乱世中,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政治意识和清醒的头脑,一步一步从一个小混混,最终在乱世之中成就了一番帝业,终结了近三百年的大唐帝国,
852年12月9日,朱温出生在宋州砀山县,其父以教书为生,可惜却寿命不长,在朱温还未成年时便撒手人寰。因家境贫寒,迫于生计,母亲王氏便带着朱温三兄弟在豪绅刘崇做工。
自幼丧父的他,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再加上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过早地懂得了如何保护自己。所以他坚信,乱世之中,人不能软弱,否则只有受欺负的份。在此意识的左右下,朱温便练就了一番骑射的本领。
乾符二年(875年),由于唐朝的昏庸统治,再加上连年不断的饥荒,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眼光独到的朱温,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选择,追随黄巢参加了农民起义军。起初,在黄巢帐下,朱温混得是风生水起,受到了黄巢的重用。
但日子一久,朱温感觉黄巢不是一个好老板,长期下去定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老谋深算的他,又做出了人生中第二个选择——叛齐降唐。
按照他的见解,当时的唐帝国政治腐败、但是其他割据的藩镇还是奉大唐帝王为君,有道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起义军暂时占据了军事上风,但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况且黄巢身边又有小人作祟,如若此时降唐,定可获得大唐皇帝的重用,对自己是百利而无一害。
结果如他所料,得知他叛降后,时任大唐帝国皇帝的唐僖宗,激动地对左右说:“这是上天赐给我的上将啊!”随后,给朱温加官晋爵,并且为了笼络他,并赐名“全忠”。
后来证明,朱温所走的这一步棋,实在是高。不仅摘掉了反贼的“帽子”,还摇身一变成为了唐帝国委任的重臣,为之后割据一方,饮马黄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朱温身份的转变,对于黄巢而言是一种沉痛的打击,成为了压倒起义军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884年,朱温击败了黄巢部将秦宗权,同时收编了黄巢麾下大将李唐宾等人。这时候,朱温打着铲除逆贼的旗帜,积极增强自己的实力。
经过近十年的征战,朱温的势力遍及山东、河南、河北等书省,继秦宗权后,他一举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地方势力。
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朱温兴兵击败了唐末宦官的“保护伞”歧王李茂贞,护送唐昭宗返回长安。在朱温的打击下,自唐代中期以来霍乱朝政的宦官势力彻底消亡。按理说,宦官势力覆灭,唐昭宗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但其实并非如此。
因为,唐昭宗内心十分清楚,宦官集团虽然覆灭,但自己却也成了朱温手掌中的一支“玩偶”,不得已只能对朱温唯命是从。
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五代十国时期时局,和汉末三国一摸一样,都经历了宦官乱政、农民起义、群雄割据的三个特殊时期。此时,朱温和古人曹操一样,都成为了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但,朱温却做了一件曹操都不曾做,也不敢做的事,那便是弑杀皇帝,取而代之。
天佑元年(904年),随着权势越来越高,地盘越来越大,兵马日益强壮,草根出身的朱温已不甘人下,滋生出了想要当皇帝的野心。在谋士的建议下,他派人杀死了唐昭帝,立年仅13岁的李柷当皇帝,史称唐哀帝。
三年后,见时机成熟,朱温便撕下来伪善的面具,强迫唐哀帝禅位,自己称帝,建国号梁,坐上了象征权力的帝王龙椅。但仅做了5年的皇帝,朱温便因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在912年6月22日这一天,被其子朱友珪麾下的一名马夫持刀砍死。身经百战的一代枭雄,就这样死去,且死在了一个马夫之手,真是让人可叹!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