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温篡唐时将李世民后裔斩尽杀绝,最终他自己也被亲子朱友珪所杀

朱温篡唐时将李世民后裔斩尽杀绝,最终他自己也被亲子朱友珪所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4621 更新时间:2023/12/7 1:02:14

朱温在篡唐建梁的过程中,手段狠毒,几乎将唐太宗李世民的后裔及忠于李唐的文武大臣斩尽杀绝,最终自己也没有落得好下场,竟死于亲儿子朱友珪之手。是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朱温(后改朱全忠,朱晃)建立梁朝后,使北方黄河流域实现了局部统一,而且,梁太祖朱全忠在称帝建梁之初,为了笼络人心,也能实行一些相对宽松的政策,比较注重恢复农业生产,减轻税赋,与民生息,即使这只是表象,但比起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民变此起彼伏、兵戈不休,毕竟要强些,这使梁朝社会比晚唐有了一些起色。

史载,开平元年(907)正月,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唐朝所封)病死,由其子李存勖 继任。当年9月,梁太祖朱全忠亲自率军北上,欲一举平定这一割据势力(后唐), 但李存勖坚壁清野、死守不出,梁军求战不得,无功而返。11月,朱全忠引军撤回洛阳,心中不快,抑郁成疾。

乾化二年(912)年初, 李存勖率河东兵大举进攻幽州,刘守光(自称大燕(史称燕)皇帝 )向梁国求救。2月,朱全忠病情稍好了些,决定再次亲率大军北上,讨伐后唐李存瑁。但途中遭到河东军偷袭,大败亏输,朱全忠悔愧交加,病情又加剧起来。 4月,他率残兵败将返回洛阳,因屡次被后唐军挫败,情绪低落,病情急剧恶化,梁朝上下都认为太祖来日无多,纷纷议论嗣君(继承人)问题。

朱全忠长子朱友裕已经病死,另有子朱友珪、朱友贞、朱有敬 ,还有一个养子朱友文。此时老三朱友贞和义子朱友文均在汴州(今开封),朱友珪在洛阳。

梁太祖朱全忠称帝后,尤其是晚年时夫人张氏病逝 ,日益沉溺女色,甚至做出些有悖人伦的丑事,常召几个儿媳妇入宫侍寝,将儿子们的老婆视作自己的嫔妃,干些禽兽不如的勾当。几个儿媳妇中数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容貌最漂亮,深得全忠宠爱,因这层不伦关系,抑或因心中有愧疚, 朱全忠对朱友文十分看重,对养子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几个亲儿子,并有意立朱友文为太子,对此,嫡子朱友珪愤愤不平。

5月底,朱全忠病入膏肓,自知不久于人世,令儿媳王氏去汴州召朱友文速回洛阳。当时,朱友珪的夫人也在场,见状马上出宫将此事告知友珪。朱友珪本以为哥哥朱友裕死后自己在全忠嫡子中年龄最长,被立为太子是顺理成章之事,不曾想老爹爱屋及乌、却中意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朱友文,因嫉恨、失意常感愤愤不平。得知这一消息后,直到老爹要将皇位传给朱友文,忙召集左右心腹暗室密谋,商议对策。最终,他们决定铤而走险,篡夺大位。

6月1日,宫里传出诏令,将朱友珪贬为莱州刺史,并勒令他即日出京赶往任所。按当时的惯例,凡是被贬逐的官员,大多在途中会接到赐死诏。朱友珪心知父亲为了友文顺利继位,竟不惜诛杀自己这个亲儿子。他见情况紧急,暗中加快了活动的步伐。

次日清晨,朱友珪易装悄悄进入皇宫卫军——禁军左龙虎大营, 把实情毫无保留地一一告诉左龙虎营统军韩勍,希望他派禁军帮助自己。此时的韩勍也因为亲眼目睹诸多功臣宿将动辄得咎,许多同僚因一些小小过错就被太祖诛杀,常恐不能自保,见朱友珪亲自前来相求,便痛快地满口答应出禁军配合行动。

当日深夜,韩勍派500龙虎营军士随朱友珪闯入皇宫,众人见他们全副武装,气势汹汹,不敢阻拦,旋即突入朱全忠的寝宫。朱全忠病的昏昏沉沉,恍惚间见有人手持兵器闯将进来,便强撑病体喝问道:“反者是谁”?朱友珪答:“非他人也”。朱全忠定睛一看,竟是亲儿子朱友珪,厉声责骂道:“汝悖逆如此,天地岂容汝乎”!朱友珪闻声反骂老爹道:“老贼(碎尸)万段” 。命自己的奴仆冯廷諤持刀向前刺死全忠。朱友珪令人用一床破毯子将朱全忠的尸体胡乱裹起来,秘不发丧。他马上派一亲信供奉官星夜驰往汴梁(开封),命亲弟朱友贞带人将朱友文杀害。

6月3日,朱友珪谎称朱全忠下旨命自己权主军国大事。6月5日,奉命去汴梁的供奉官返回,说朱友文已经伏诛,朱友珪才宣布太祖朱全忠病逝,由自己即帝位。

朱友珪杀父继位后,将朱全忠葬于伊阙县(今河南伊川县)宣陵,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高祖”。朱全忠死时61岁。

朱友珪弑父篡位后,自己登上了皇帝宝座,改元风历。朱友珪后被亲弟朱友贞所杀,并被逐出宗籍,贬为庶民 。史称梁冥帝。

【插图源自网络】

标签: 李世民朱友珪朱友朱温李存勖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的后梁朱温,为什么能首先立国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朱温,节度使,黄巢起义,张全义,秦宗权

    唐末农民起义的爆发,中央权力的式微,地方藩镇的混战,都加剧了时局的恶化。朱全忠本名朱温,原本是黄巢起义军将领,投靠唐朝之后,依靠宣武镇迅速发展起来,最终成为唐末最强大的势力,最终创立五代的梁朝,史称后梁政权。作为唐末北方最大的军事集团,后梁集团的发展壮大起来,有其自身的特殊的原因。一、朱温的起家朱温

  • 无赖头子朱温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专家:大唐的这项法律要背锅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朱温,皇帝,无赖,大齐,黄巢,南唐,节度使,五代十国,军事政策,中国军事制度

    朱温的早年生活转折朱温在萧县度过了他人生的青少年时期,由于父亲早亡,母亲带着他寄人篱下,这也是他性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朱温自幼较为伶俐,但颇有些无赖名声,此时的朱温尽管年幼,天性乐观,但已能感觉到人间冷暖,孤儿寡母,寄人篱下,成长中的苦难与冷暖,所以年幼的朱温只能以"凶悍"的外表将其掩盖,在表面的

  • 同样是裹挟天子,朱温却做了曹操都不敢做的事,最终被马夫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朱温,曹操,马夫,宦官,黄巢,皇帝,中国军事制度,汉朝,军事政策

    虽说于乱世之中开国称帝,但朱温却是中国古代众多帝王中,名气最差,被后世抨击最多的那一位。翻阅史料可得知,自秦始皇灭了六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统治政权以来,华夏大地上先后涌现出了大大小小近百个封建王朝,数百名皇帝。在这其中,出身草根、白手起家的皇帝也有多位,比如:汉高祖刘邦、匈奴皇帝刘渊、后赵皇帝石勒

  • 草根皇帝后梁太祖朱温:他是如何一步步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朱温,皇帝,宦官,黄巢,刘邦

    朱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惊天动地的人物,不可一世的枭雄。他是继刘邦之后集流氓、无赖于一身的草根皇帝。但是说起人品,朱温比刘邦更次,人性也更加的残酷。朱温有兄弟三人,父亲早死,母亲带着兄弟三人在萧县大户刘崇家做佣人。兄弟三人老三,也就是朱温是最凶悍和无赖的。因此,常常遭到主任的翁打。公元877年,朱温参

  • 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因滥杀无辜、好色无度被冠以“禽兽皇帝”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他和她的事标签:朱温,皇帝,梁开国,唐昭宗,黄巢,张全义

    作为终结大唐统治,后梁开国皇帝,朱温可谓唐末风云人物。其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后又叛主降唐,在实力壮大之后则诛杀李唐宗室和朝中大臣,最终篡位称帝。如果仅仅如此,朱温或许还算是一代雄主,然而其不仅德行有亏,且私德败坏极为严重,不仅滥杀无辜,而且好色无度,连大臣之妻和儿媳都不放过,正因如此,朱温被冠以了“禽

  • 五代皇帝“素质榜”,郭威和石敬瑭值得称赞,朱温的儿媳会伺候人

    历史解密编辑:风尚论说标签:郭威,朱温,皇帝,唐朝,石敬瑭,刘知远,五代十国

    NO.1 后周太祖郭威(904年-954年)。五代中出身最卑微的皇帝,一生蛮劲无人能敌。先是帮助刘知远建立后汉,成为后汉重臣。后汉隐帝刘承祐不喜欢郭威先找机会将其处死。郭威一不做二不休把后汉灭掉建立后周。此人一生十分节俭,讨厌奢侈,能够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针对五代的积弊进行改革,使得五代社会有很大的改

  • 后梁朱温麾下十大悍将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朱温,节度使,黄巢,黄巢起义,唐昭宗,大军,秦宗权,后梁朱温,悍将,唐朝,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军事制度

    黄巢起兵反唐,功败垂成,身死名颓。然其麾下大将朱温,因缘际会,网罗笼络黄巢阵营一班悍将,东征西讨,鞭笞天下,竟颠覆唐室三百年社稷,建号称帝。以下十将,早年皆追从黄巢纵横驰骋。后改换门庭,归附朱温,际会风云,脱身巨盗之流,宣力兴王之运,为一代开国元勋,功在当代,名留青史。十、胡真胡真是湖北江陵人,体貌

  • 五代时期的大恶人朱温,作恶无数,唯独对一个女人深情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赵林云教授标签:朱温,张惠,黄巢,部下,唐朝,大恶人,军事政策,中国军事制度

    “大人,您先挑吧!”部下又趁战乱抢回一些年轻女子,依照旧例让小头目朱温先挑,可谁知朱温扫了一眼后,竟然“腾”地一下站起身来。五代时期的大恶人朱温,到底看到了谁,才会如此激动呢?朱温快步来到一个女子面前,只见女子神情茫然又紧张。朱温大手一挥,部下超级有眼色,赶紧把其抢来的他女子都带了下去,给二人留下了

  • 皖北纪事之后梁太祖朱温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朱温,张惠,黄巢,皇位,皖北,唐朝,张全义,五代十国

    后梁太祖朱温赵汗青·刘欣华朱温,唐朝宋州砀山(今安徽宿州市砀山县)人,父亲朱诚是乡村的私塾教师。朱温在家中排行第三,长兄为全昱,次兄为朱存。父亲早亡之后,因为家贫,兄弟三人随母亲一同投靠萧县刘崇家。在低人一等的环境中,朱温没有形成软弱的性格,反而变得狡猾奸诈,再加上他和次兄朱存都蛮勇凶悍,时常在乡里

  • 故事:梁太祖朱温三戏文人

    历史解密编辑:爱宠物爱生活标签:朱温,梁太祖,节度使,杜荀鹤,唐朝

    梁太祖朱温灭唐之前,担任过唐朝的节度使,性格刚烈勇猛,功名显赫,然而性情凶残狠毒,对待手下呼来喝去,拳脚相加,一丁点儿不如他的意,就会立马将他们杀了。为此,朱温的手下每日如履薄冰,早上上班跟家里人告别,如果晚上能够平安回来,则会庆贺。有一天,有个诗人名叫杜荀鹤,前来拜见朱温,献上自己写的诗文。朱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