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温为篡唐弑杀2帝1后,并大肆屠戮皇族,那么他最终结局如何

朱温为篡唐弑杀2帝1后,并大肆屠戮皇族,那么他最终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斯基栀子 访问量:2394 更新时间:2024/2/19 12:32:41

文/格瓦拉同志

后梁太祖朱温是宋州砀山人,在兄弟辈中排行第三,祖父和父亲都是乡间儒士,靠教私塾兼务农为生。朱温自幼丧父,小小年纪便跟随寡母、兄长到萧县地主刘崇家中做雇工谋生。跟老实巴交的大哥朱全昱不同,朱温自幼顽劣狡诈、凶悍无赖,经常遭到乡亲们的鄙视,也没少被雇主刘崇鞭笞,但他却依旧是劣性不改。

黄巢起义

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年),山东地区连年饥荒、饿殍遍野,可当地官府非但没有赈灾救济,反而不停地征索赋税,导致大批无以为生的饥民啸聚山林造反。此时,屡试不第的冤句县私盐贩子黄巢因对朝廷不满,也趁机在曹州、濮州一带聚众造反,饥民自愿追随者多达数万人。乾符四年(877年),朱温便逃离刘家,跑到黄巢军中效力。

此后3年间,朱温追随黄巢南征北战,因屡立战功,逐渐被提拔为高级将领。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攻取长安、僭号称帝,不久便进拜朱温为东南面行营都虞侯、同州防御使,命其防御唐朝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然而朱温镇守同州期间,屡屡被王重荣击败,由此遭到黄巢的斥责、猜忌,数次有被杀的危险。

唐僖宗接受朱温的投投降,并任命他为宣武节度使

在这种情况下,朱温便接受王重荣的劝说,在中和二年(882年)投降唐朝,并被唐僖宗赐名为朱全忠。次年,朱温因参与讨伐黄巢有功,出任宣武军节度使,此后便以大梁为大本营,通过不断地兼并周边中小军阀,由此走上逐鹿中原之路。等到唐昭宗(888-904年在位)即位后,为了拉拢朱温对抗韩建、李茂贞李克用骜不驯的军阀,便屡次对他加官进爵,使得朱温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唐昭宗最终被朱温弑杀

此后20余年间,朱温以大梁为中心,不断地兼并周边的藩镇,并频频插手朝中事务,最终竟能占据大半个中原、挟持唐昭宗,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军阀。随着权势越来越高、地盘越来越大,朱温竟滋生出篡位称帝的野心,并因此派亲信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人弑杀唐昭宗,时在天佑元年(904年)八月。

唐末藩镇割据形势图

唐昭宗遇弑后,朱温将年仅13岁的辉王李柷扶上帝位,是为唐哀帝,随后便以魏王、相国的身份专制朝政,并积极谋划篡位称帝的事宜。3年后,在弑杀何太后(唐昭宗的皇后)并完成对皇族、忠臣们的大清洗后,自认为时机成熟的朱温,便正式逼迫唐哀帝禅位,时在开平(907年)三月。至此,原本是一介无赖流氓的朱温,经过30余年的打拼,竟然变身成为开国皇帝。

然而,朱温的皇位坐得并不舒服,当时公然与其分庭抗礼、称王称帝的人并不少,其中以割据河东的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实力最强,对后梁的威胁也最大。为了消灭李克用父子,朱温屡次用兵河东,起初还能取得一些胜绩,但等到潞州之战(908年)被李存勖完败后,便再无力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此时的后梁,开始对河东采取守势,而朱温也对帝国的未来深感忧惧。

朱温篡位称帝,建立后梁

晚年的朱温除了忧心对河东的战事外,对于选择谁来接班,也是大伤脑筋。由于朱温长子朱友裕早逝,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本应立次子朱友珪为储,但朱温却考虑到他顽劣凶残,加之生母身份低贱(出身营妓),认为朱友珪不堪做皇帝。正因如此,朱温便选中了多才多艺、智勇双全的养子朱友文(原名康勤),并打算跳过其他亲子,将其立为储君。

朱温之所以选中朱友文,还有另外一个龌龊的原因。原来,朱温晚年荒淫至极,经常借故派儿子、养子们在外镇守,而把他们的妻妾召入宫中轮流侍寝,其中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容貌最美,也最会来事,自然也最受宠爱。朱温因为宠爱王氏,自然对朱友文也另眼相看,遂在病重之际将玉玺交给王氏,命她将朱友文召至洛阳,准备正式册立他为太子。

朱友珪弑杀朱温,随后自立为帝

不巧的是,朱温的计划被同样在身边侍寝的儿媳张氏探知,后者出于愤恨、恐惧,便立即派人告知丈夫朱友珪。朱友珪既愤恨父亲不肯传位给他,又担心被贬后会遇害,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率领亲信入将朱温乱刃分尸,时在乾化二年(912年)六月(详情见《新五代史·卷十三》)。朱温作恶多端,最终落得被亲儿乱刃分尸的结局,实属罪有应得。

史料来源:《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

标签: 朱温唐昭宗弑杀李克用黄巢唐僖宗

更多文章

  • 朱温从小混混逆袭成为皇帝,妻子去世后放飞自我,给儿子戴绿帽子

    历史解密编辑:糖不天呀标签:朱温,皇帝,唐昭宗,唐僖宗,黄巢,李克用

    编辑|长鹿前言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过四百多位皇帝,其中有明君,也就昏庸无道的君王,当然奇葩的也不少有的喜欢偷东西,有的还身怀绝技,有着一手一流的木工技术,但要说最奇葩的一位,还的是今天的主角,后梁的开国之君淫魔朱温。他不仅好色,还喜欢给儿子带绿帽子,专宠儿媳妇,而且儿子不但不计较,反而还挺高

  • 朱温遇弑只是意外事件,《旧五代史》对乱张全义之家之事并不认同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朱温,张全义,旧五代史,资治通鉴,李存勖,新五代史

    三部五代时期的正史分别是《资治通鉴》、《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其中前二者有记载说朱温荒淫,不但对大臣妻女下手,还让自己的儿媳侍候。根据其他细节分析,一个年近六十又长期多病的老人,能否有这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存在不确定性。《旧五代史》成书最早,应该是按照最完整的五代时期帝王实录编撰的,虽然文笔可能不如

  • 手拿曹操的牌,朱温打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曹操,朱温,黄巢,汉朝,东汉,李克用,节度使,唐僖宗,军事制度

    文 / 子玉即使曹操转世,他手抓朱温的牌,也不一定会比朱温打得更好。任何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孤本,因为成事的条件不一样,呈现的结果自然也会不同。不得不承认,唐朝末年的朱温手里抓得牌确实和曹操当年的差不多——两人的基本盘都处于四战之地的河南地区;两人都是在乱世中风云际会,迅速崛起;两人都是凭借平叛赚到了

  • 后唐朱温把名字改成朱全忠,是他登上人生巅峰的关键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微声悟网易号标签:朱温,唐僖宗,黄巢,后唐,黄巢起义,皇位

    起名字和事业成功真的有关系吗?后唐朱温把名字改成朱全忠,是他登上人生巅峰的关键吗?如果把起名完全看成迷信,其实有失偏颇。你看历史上那些响当当的人物,名字一般很有讲究。很大程度上,起个好名字,一定程度上属于五行风水学,但是更深层次上是为了迎合心理学、社会学要求。话说朱温从黄巢团队反水到唐僖宗手下,打击

  • 朱温贪婪好色且十分凶残,最终被亲生儿子朱友珪弑杀

    历史解密编辑:鹏哥爆笑视频标签:朱温,朱友珪,唐昭宗,黄巢,张全义,皇帝,唐僖宗,唐朝,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一个受人厌恶的痞子混混,靠着反复无常,不忠不义,心狠手辣,凶残嗜杀等特性和手段一路混到封王拜相,最后还直接把唐朝给灭了,自己当起了皇帝,走上人生巅峰,手掌整个中原江山和千万人的性命,生杀予夺,予取予求。这样的一个人,他做过的事能有多人神共愤一定不难想象!这个人就是朱温。中国历史上有一段七十多年的堪称

  • 还原真实历史上的朱温,告诉你得罪文人到底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朱温,曹操,平定,唐朝,李存勖,安禄山,国防政策,中国军事制度,宋太祖赵匡胤

    提起五代十国,大家脑中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拉开这一乱世大幕的后梁太祖朱温了。对于这位“大唐终结者”,千百年来人们给予他的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例如,欧阳修就痛批他:“自其起盗贼,至于亡唐,其遗毒流于天下。天下豪杰,四面并起,孰不欲戡刃于胸?”(《新五代史》)王夫之也说:“朱温师之以歼清流、移唐祚;

  • 大唐王朝“毁灭者”:朱温,其生性残暴,但对妻子却唯唯诺诺!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朱温,黄巢,皇帝,唐朝,唐昭宗,节度使,唐僖宗,大唐王朝,五代十国

    大唐王朝无疑是中国历史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唐王朝的经济发展迅速且包容!和世界其他民族关系相处也相当融洽,可以说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大帝国。但就是这样一个强大帝国却最终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推倒了!这个人就是:朱温!后梁开国皇帝梁太祖,其还被史载为名声最臭的开国皇帝,此人一直都不被史学家怎么看好,

  • 朱温做皇帝后改名为朱晃,结果只晃了6年,就被亲生儿子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朱温,朱晃,皇帝,黄巢,黄巢起义,唐僖宗

    安徽砀山人朱温有没有做过当皇帝的梦我们不知道,后来却成了后梁的开国皇帝,这是命。朱温年轻时的最大理想就是娶一位美貌贤惠的媳妇,后来他娶了砀山县渠亭里张姓大户的漂亮女儿张惠,这似乎也是命。可是朱温小时候的命并不好,他的父亲朱诚是一位乡里的民办教师,母亲王氏,也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他还有两个哥哥,长

  • 朱温留宿大臣家中,霸占府中女眷、祸其妻女,大臣的做法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朱温,黄巢,皇帝,后唐,大臣,唐朝,张全义,节度使,李存勖,五代十国

    很多人提起中国的朝代,总喜欢直接脱口而出“唐宋元明清”。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唐代和宋代之间,还存在着动荡的73年——五代十国时期。在这飘摇的几十年中,中国处在一个继南北朝之后又一个政权林立的时代。无数的英雄权贵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自己短暂且辉煌的身影,为中国的历史又增添了一笔浓墨重

  • 后梁太祖朱温情爱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瞬间懵懂标签:朱温,黄巢,刘崇,唐朝,张全义,阴丽华,后梁太祖,五代十国,光武帝刘秀

    朱温是宋州砀山县午沟里人,排行第三,小名叫朱阿三,其父朱诚是个私塾先生。相传朱温出生的那天夜里,所居的屋顶上,有红光上腾,几里之外都能看见,乡邻都相顾失色,同声呼叫:朱家起火了!当下汲水挑桶到朱家去救火。谁知庐舍俨然,只有初生婴儿的啼哭声,众人都十分惊异,都说朱家的这个孩子很不寻常。朱温兄弟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