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还原真实历史上的朱温,告诉你得罪文人到底有多惨

还原真实历史上的朱温,告诉你得罪文人到底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2112 更新时间:2024/1/30 16:49:19

提起五代十国,大家脑中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拉开这一乱世大幕的后梁太祖朱温了。对于这位“大唐终结者”,千百年来人们给予他的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例如,欧阳修就痛批他:“自其起盗贼,至于亡唐,其遗毒流于天下。天下豪杰,四面并起,孰不欲戡刃于胸?”(《新五代史》)王夫之也说:“朱温师之以歼清流、移唐祚;流波曼衍,小人以之乱国是而祸延宗社。”(《读通鉴论》)把他和侯景安禄山等乱臣贼子相提并论。不过,在那个纷繁乱世中,朱温居四战之地却渐成天下第一强藩,处凋敝之河南却使百姓“粗为小康”。而且由其建立的后梁,更是五代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这样一位上马征战定天下、下马理政治万民的文武双全式的人物,为何会被后世说的一无是处呢?

01

打仗是把好手

尽管朱温在后世得到的评价非常糟糕,但谁都不能否认的是,此人在军事领域的建树确实相当了得,绝对无愧于一代名将的称号。

处于河南四战之地,东西南北皆是强敌,为此朱温很明智地采取了联合一批、吃掉一个、平定一方、再图其他的方针,有步骤地消灭秦宗权集团、时溥集团、朱瑾朱瑄集团,控制重镇魏博,而后转向西与李茂贞争夺唐帝,基本上做到了平定一处、稳定一处,把周边的威胁陆续清除,建立了稳固的大后方。从战略规划上看,这种部署不仅对朱温的宣武集团(汴军)的发展壮大最有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巧妙抑制了其余藩镇的联合与扩张。曾被评价道:“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就战术执行上而言,朱温从不四面出击,也不长途跋涉、劳师远征,只是在行将灭唐之际,才挥军进入关中。这样,他就能以河南为根据地,打下一处便控制一处,不断扩大势力范围。即便失败,也能够迅速撤军而回,不至于受到太大的损失。纵观他由弱到强的发家史,每逢战事,朱温都能针对敌军的特点施以妙计。比如在降服魏博镇的过程中,深知魏博兵甲精良的他没有硬碰硬,而是先打掉魏博的门户黎阳,而后在政治上向魏博节度使罗弘信施压。罗弘信不得已,遣使厚币请和。朱温见好就收,“止其焚掠而归其俘”,使得罗弘信对其感恩戴德,发誓效命于他。

所以说,朱温在乱世中,完全是靠自己的军事才能一步步拼出了他的帝国。从一个无业小混混,到开国皇帝,这样的华丽转身十分了不起。

02

理政也不赖

朱温身处饱经战火、满目疮痍的河南之地,深知如果不能恢复生产、稳定民生,那么他雄霸天下的宏图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加之其出身社会底层,饱尝人间冷暖,深刻地懂得百姓最需要什么,因此他自掌控宣武镇后,便再三下令劝课农桑、奖励耕织、轻徭薄赋。特别是他重用张全义治理河南,使百姓衣食无忧,这是他能接连战胜强敌的经济基础。更值得称赞的是,虽然是丘八出身且生逢乱世,但和那些坚信枪杆子就是王道的藩镇相比,朱温并不是一个信奉军人至上理念的人。他曾经不止一次严令麾下将帅:不论你军衔多高、有多少人马,在政务方面,一律听从驻扎地地方官的管理,违者严惩不贷。正是因为这道命令,汴军及后来的梁军官兵对地方的滋扰大大减少,这不仅确保了地方的稳定,更为百姓从事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现在人们一提到朱温,总是说他沉溺酒色、大兴土木、荒淫无道、穷兵黩武。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后梁的赋税在五代之中是最轻的。连一向认为后梁属于“伪朝”的宋人,也不得不承认:“梁祖(朱温)之开国也,内辟污菜,厉以农桑,薄其租赋,士虽苦战,民则乐输……河南之民,虽困于辇运,亦未至流亡。其义无他,盖赋敛轻而丘园可恋故也。”(《容斋随笔》)后来,朱温的儿子朱友贞被军事天才李存勖打得满地找牙,谁都看得出后梁要完。可梁国百姓仍拼尽全力、甚至举家出动为梁军运物资、修器械、筑营垒,这是为什么?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百姓知道,一旦让那帮河东沙陀军入主中原,那他们就没活路了!而向来被吹捧得没边的宋朝,其对百姓和李存勖有得一拼。大学者朱熹就直言不讳道:“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朱子语类》)

03

为啥被骂得那么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老朱堪称一代名将,治国治民又不可谓不尽心,可他咋就成了史上评价最差的开国之君?答案是,他得罪了文人!

众所周知,读书人是掌握笔杆子的。尤其是史书史料,几乎就是文人墨客的独家作品。在古代,你可以得罪任何人,就是不能得罪读书人。读书人一旦把你列入“黑名单”,那你就要被踩上一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朱温一生没有受过什么正经教育,加之其出身行伍、久历沙场,整日刀头舐血,使他身上确实有很深的戾气和匪气,对阳春白雪的文人墨客始终是心存偏见的。众所周知,他有一个“宜为车毂”的故事,讲的是有一回,朱温和幕僚坐在一棵大柳树下,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棵树应该做车毂。”有几个文臣想拍他的马屁,于是起身回答:“是应该做车毂。”朱温听罢勃然大怒,骂道:“你们这帮书生就喜欢顺口玩弄别人!车毂必须用榆木制作,柳木岂能做!”接着就让卫兵把这些文臣全部打死。

应该说,朱温在这件事上确实表现出他残暴、嗜杀的一面。但公平地说,他杀的文人,只是他认为对他的事业无用的人。对有真才实学者,朱温向来求贤若渴、极度笼络。比如他的得力谋士敬翔,为让这个“智囊”对自己死心塌地,朱温不惜将宠姬刘夫人赐给刚刚丧偶的敬翔续弦。要知道,朱温好色可是出了名的。

但他关键时刻却能忍痛割爱,其对待人才的态度可见一斑。后梁刚刚建立,朱温就立刻遣人去民间搜寻贤良之人,特别针对那些能力出众却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人,朱温一律拔擢任用;文臣们为改革弊政所上的奏章,朱温全部亲自翻阅,并选择有利建议施行。一次,御史崔沂劾奏朱温的心腹爱将寇彦卿犯法。经有司调查,寇彦卿确属有罪,朱温将之狠罚一顿。恼凶成怒的寇彦卿扬言:“谁把崔沂的脑袋砍了给我,我就赏他一万两银子。”朱温听罢,立即让人把寇彦卿捆了,带到自己跟前,厉声说道:“崔沂要是伤了一根汗毛,我灭你全族!”这些事情,史籍都明明白白记载着,能说朱温薄待文人吗?

诚然,朱温滥杀那些他认为无用的文人,这是他无法洗去的污点。而且在代唐自立前,他一手制造了“白马驿之祸”,对大唐文武高举屠刀,这也让他饱受诟病。但我们应该看到,朱温杀人是多,但曹操杀人少吗?动辄灭人全族的朱元璋,杀人少吗?况且,后世给朱温扣上的那些让他声名狼藉的大帽,有几个算得上真正的罪过?朱温好色荒淫,连儿媳都不放过,这种事貌似唐玄宗也干过,却被传为千古爱情佳话。朱温喜好大兴土木,可秦皇汉武哪个不曾如此?朱温最遭后世痛骂的,莫过于篡了立国近三百年的大唐王朝且大杀唐朝君臣,因而“伪帝”“伪朝”之名令他始终摆脱不掉。但是,如果以篡夺前朝作为新政权合法与否的标准,那么有几个朝代能做正面典型?杨坚得国,是欺负孤儿寡母;赵匡胤建宋,靠的又是什么?如果以残杀前朝君主作为新政权合法与否的标准,那唐朝岂不是也成了伪朝?

朱温,一个文人笔下十恶不赦的恶棍,却在乱世中白手起家,建立起了五代中除去柴荣治下的后周外,对百姓最好的朝代。虽然他算不上明君圣主,其很多做法也难逃后世口诛笔伐。但功是功、过是过,对于他那些值得肯定的业绩,我们不能因其糟糕的名声而一概“自动过滤”。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这才是历史研究应该秉承的原则。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林森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更多文章

  • 大唐王朝“毁灭者”:朱温,其生性残暴,但对妻子却唯唯诺诺!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朱温,黄巢,皇帝,唐朝,唐昭宗,节度使,唐僖宗,大唐王朝,五代十国

    大唐王朝无疑是中国历史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唐王朝的经济发展迅速且包容!和世界其他民族关系相处也相当融洽,可以说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大帝国。但就是这样一个强大帝国却最终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推倒了!这个人就是:朱温!后梁开国皇帝梁太祖,其还被史载为名声最臭的开国皇帝,此人一直都不被史学家怎么看好,

  • 朱温做皇帝后改名为朱晃,结果只晃了6年,就被亲生儿子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朱温,朱晃,皇帝,黄巢,黄巢起义,唐僖宗

    安徽砀山人朱温有没有做过当皇帝的梦我们不知道,后来却成了后梁的开国皇帝,这是命。朱温年轻时的最大理想就是娶一位美貌贤惠的媳妇,后来他娶了砀山县渠亭里张姓大户的漂亮女儿张惠,这似乎也是命。可是朱温小时候的命并不好,他的父亲朱诚是一位乡里的民办教师,母亲王氏,也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他还有两个哥哥,长

  • 朱温留宿大臣家中,霸占府中女眷、祸其妻女,大臣的做法令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朱温,黄巢,皇帝,后唐,大臣,唐朝,张全义,节度使,李存勖,五代十国

    很多人提起中国的朝代,总喜欢直接脱口而出“唐宋元明清”。不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唐代和宋代之间,还存在着动荡的73年——五代十国时期。在这飘摇的几十年中,中国处在一个继南北朝之后又一个政权林立的时代。无数的英雄权贵你方唱罢我登场,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自己短暂且辉煌的身影,为中国的历史又增添了一笔浓墨重

  • 后梁太祖朱温情爱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瞬间懵懂标签:朱温,黄巢,刘崇,唐朝,张全义,阴丽华,后梁太祖,五代十国,光武帝刘秀

    朱温是宋州砀山县午沟里人,排行第三,小名叫朱阿三,其父朱诚是个私塾先生。相传朱温出生的那天夜里,所居的屋顶上,有红光上腾,几里之外都能看见,乡邻都相顾失色,同声呼叫:朱家起火了!当下汲水挑桶到朱家去救火。谁知庐舍俨然,只有初生婴儿的啼哭声,众人都十分惊异,都说朱家的这个孩子很不寻常。朱温兄弟三人,在

  • 朱温喜爱霸占儿子老婆,为何儿子们敢怒不敢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朱温,张全义,节度使,儿子们,大将,朱友

    公元912年的洛阳,一片肃杀之气。大梁皇子朱友珪穿着平常百姓的衣服,混进了朱温的御林军左龙虎军里。他找到韩勍冷笑道:我那个父亲,又偏心又霸占我老婆太久,他也该死了!说服统军大将后,五百军士浩浩荡荡冲向朱温的寝殿,宫人们吓得四散喊叫逃命,惊醒了朱温。他大声问道“造反的人是谁?”“不是别人,是我。”朱友

  • 朱温此乃乱世英豪?专家:胡说,他就是个老流氓!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朱温,李克用,黄巢起义,流氓,黄巢

    简介朱温这哥们咋说呢,本身也是凭借自己本事咱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人。朱温一手结果了大唐王朝,建立了五代第一个朝代——后梁。朱温于公元852年生于砀山县的一个山沟沟里,家境也比较一般,但是朱温出生的那天据说那是天生异象。居住的那小房子上面紫气环绕,红光漫天,离得老远就能看到。村里人看着这漫天的红光,以

  • 史书说朱温奸淫大臣妻女,完全是造谣捏造,是欧阳修泼的脏水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朱温,奸淫,齐王,史书,欧阳修,张全义,李存勖,拨弦乐器,民族乐器

    欧阳修在编写《新五代史》时说,夏天天热,大臣张全义家的节园比较凉爽,朱温在节园避暑十数天,把张全义家的妻女全部奸淫。“幸全义会节园避暑,留旬日,全义妻女皆迫淫之。”张全义的儿子非常愤恨,要干掉朱温,被张全义劝住。这完全是欧阳修的造谣捏造。因为忠于各朝实录的《旧五代史》没有相关记载。朱温在张全义家避暑

  • 朱温父亡后随母亲寄居刘家,因好吃懒做常被打,刘老太却总护着他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朱温,皇帝,黄巢起义,唐宣宗,李世民,军事政策,国防政策,军事制度,中国军事制度

    李渊和李世民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关陇贵族建立起来的大唐王朝会在后来被一个草莽枭雄所灭。朱温的崛起并不是个例,在唐末藩镇林立不时闹割据的时代,武将很容易出头,再来几场大动乱,那么一个毫无根基只依靠勇武和狠绝的穷小子是有机会问鼎权力的最高峰的。朱温的机会就是黄巢起义,而在此之前,朱温就是一名游手好闲不事

  • 朱温的军队为何能迅速崛起,看其施行的军制—跋队斩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左都护卫标签:朱温,黄巢,军制,兵卒

    引言:唐广明三年七月,当唐庭新任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到达汴州城下之时,当其看着眼前的这座低矮破败的城池,差点没有哭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强兵劲卒、武风彪悍的宣武军镇,看着怎么这么不像呢?然而当其真正接手宣武军军镇之后,其才发现,这个宣武军军镇的真实情况,实际上比之前自己想象中的还要烂许多。朱温刚接手的宣武

  • 五分钟了解《梁晋争霸》五代初期以李克用与以朱温的争霸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骑着蜗牛追飞机标签:朱温,黄巢,唐朝,李克用,节度使,李存勖,梁晋争霸,五代十国

    概述梁晋争霸,指的是唐朝末年至五代初期,以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为首的河东势力(晋)与以朱温、朱友贞父子为首的中原势力(梁)长达数十年的争霸战争,最后李存勖灭后梁,统一中原大部分地区,重新建立唐朝,史称“后唐”。背景公元878年,李国昌子李克用杀唐大同防御使段文楚,占据云州(治云中,山西大同市),公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