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狈论南唐(增七)钱俶纳土归降并非赵光义逼迫,而是国内大权旁落

狈论南唐(增七)钱俶纳土归降并非赵光义逼迫,而是国内大权旁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新史 访问量:1672 更新时间:2024/1/4 2:55:34

吴越国的投降对于北宋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这代表着北宋完成了对整个江南的统一,长江以南没有了敌人。对于这样重大的胜利,北宋的史料上大书特书,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对于钱俶纳土归降的过程,不同的史料中却有着不同的说法,引起了阴谋论者的各种猜测。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赵光义扣留到汴梁朝贡的钱俶,逼迫其献国投降的说法。这个说法在历史上流传很广,很多文人笔记中都有提到,几乎成了历史学界的共识。可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这其中却又存在着很多疑点,让这种说法变得不那么可信。

钱俶纳土归降的事情发生在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很多历史学者都认为是钱俶被赵光义扣留在东京汴梁,这才有了北宋吞并吴越国的事情。这个说法虽然得到很多学者的支持,但实际上是没有证据的,完全是学者们主观臆测的结果。从北宋统一江南的过程看,钱俶很早就与北宋朝廷有着密切的联系了。他不仅仅在北宋攻打南唐过程中出兵相助,而且还进入东京汴梁给宋太祖赵匡胤上贺表。如果宋朝需要通过扣留钱俶来夺取吴越国的领土,那这次是最好的机会。实际上赵匡胤并没有如此操作,而是赐予了大量赏赐,将钱俶礼送回国。

在此后的几年中钱俶对北宋也表现得非常恭顺,每年节假日都要向东京汴梁派出使者,北宋皇帝也是回礼丰厚。看得出来,这段时间他们的关系是很好的。从钱俶北上向宋太宗赵光义上表的过程看,很多细节都说明他在出发前就有了献国的想法。比如他出发前拜会了江南高僧延寿,延寿劝钱俶向北宋献国归降。又比如在当年一月祭祀吴越国太庙时,钱俶失声痛哭:“刑、儿不孝,不能守祭祀,又不能死社穆。”这些事情都是在吴越国发生的,而不是在东京汴梁发生,也没有人扣留和逼迫钱俶,这只能说明他早有归降之意。

既然在出发前钱俶就已经做好了归降的准备,那他在东京汴梁向赵光义提出这个想法,赵光义自然会答应下,这对他来说也是极大的政绩。赵光义当时刚登基不到三年,登基过程又充满了疑点,使得皇位不稳。如果有钱俶献出吴越国的政绩压身,这对他稳定北宋朝廷政治也有极大的作用。所以从各种史料上来看,这次会面明显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并没有谁逼迫谁的成分在。史料上也没有赵光义派兵扣留钱俶的直接证据,所以扣留和逼迫之说是站不住脚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是赵光义逼迫,那钱俶为什么会生出献国投降的想法呢?

有的人认为在钱俶献国投降的过程中,江南高僧延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史料来看,延寿起到的作用不可否认,但要说钱俶因为延寿的话就献国,这显得也太荒唐了。钱俶不是普通人,他是吴越国王,实际上就是吴越国的皇帝。他虽然信奉佛教,但并非昏君,绝对不可能因为僧人一句话就向北宋投降的。在古人看来亡国之君是奇耻大辱,如果不是被逼到没了活路,谁也不会去当亡国之君。就连李煜那样软弱无能的皇帝都做了最后的抵抗,更何况钱俶这样看起来还比较有为的,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君主。

从钱俶和宋初两个皇帝打交道的过程来看,他明显是有着坐拥国中之国的打算。他主动和北宋联系称臣,又配合赵匡胤的大军攻打南唐,这些行为都是为了给自己留下后路。但他并没有主动解除吴越国的武装,实际上吴越国的武装在投降之前都没有任何削弱,这说明吴越国的战斗力是存在的。

南唐和吴越从建立开始就相爱相杀,两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他们互相争夺了几十年,谁也没捞到便宜,可见吴越国在军事方面是丝毫不弱的。而且吴越国有着强大的海上力量,最远到达了日本和朝鲜,与契丹也有海上贸易。凭借这些吴越就算没有把握胜过北宋,偏安一地也是可以考虑的。

实际上当时北宋的水军还没有成型,尤其缺少海上作战的能力。后来宋朝强大的水军,都是在投降的吴越国水军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在拥有水军优势的时候,吴越国完全可以联合北方的契丹共同夹击宋朝,为自己的生存寻找空间。就算最终被打败了,钱俶甚至可以乘坐水军难逃,不至于被宋军抓了俘虏。从这些方面看,北宋并没有给钱俶带来太大的压力,使其到了不得不献国投降的地步。如果抛开北宋这个外部原因,那么钱俶投降的原因只能在吴越国内部。再强的堡垒都容易从内部攻破,只有吴越国内部出了问题,才会让钱俶走投无路。

查阅吴越国的史料可以发现,这个国家在钱俶时代还真有巨大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在钱俶登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到了他的手里陷入了积重难返的境地。钱俶的皇位并非是按照正常的皇位传承做的,而是通过政变从他的哥哥钱倧那里继承的。这个政变还不是他愿意的,而是被权臣胡进思强行拥立的。

胡进思是吴越国的权臣,也是吴越国初代国主钱镠建国时的左膀右臂之一。他在吴越国建立过程中立下极大功劳,被钱镠称为建国功臣第二,并派去辅佐儿子钱元瓘。于是在钱元瓘登基后胡进思权势大增,被任命为大将军。钱元瓘去世后吴越国出现了李景叛乱,胡进思通过平乱掌握了朝廷大权。

后来钱俶的哥哥钱倧继承了国主的位置,对于胡进思独揽大权不满,于是想要将其除去。可是因为设计不够周密,又因为部下的出卖,最终胡进思先下手为强,逼迫钱倧退位,拥立了钱俶。钱俶登基之初的朝廷权力完全掌握在胡进思手里,胡进思还被拜为尚父,当时他已经九十岁了。钱俶并没有像钱倧那么激烈的对付胡进思,而是扶持了大量的文臣士大夫在朝中和胡进思分权。胡进思九十多了,没有精力再争权夺利,于是宣布下野归隐。然而胡进思离开后,吴越国朝廷并不平静,反而出现了“自相图位,内难将作”的乱局。

其实就是钱俶玩火自焚,偷鸡不成蚀把米。钱俶扶持大量的文臣武将掣肘胡进思,可胡进思退出后,朝廷大权却被这些文臣武将把持住了。钱俶并没有如愿地收回皇权,反而出现了被架空的态势。在之后的二十年时间内,钱俶基本上就是在江南文人士大夫划定的圈子里治国,只是比傀儡皇帝的名声好听一些罢了。由于缺乏自主权,所以钱俶并没有主导吴越国的战略方向,只能成为朝廷权臣们的工具人。这种虚君实相的政治格局在和平时期还能维持,可到了战乱时期就会产生巨大危机,钱俶也会成为朝廷权臣们的牺牲品。

在南唐被灭之后,吴越国处于唇亡齿寒的态势。国家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主动投降,要么和北宋刚到底。无论是哪种选择,对于钱俶来说都是很危险的。如果与北宋作战,一旦战争态势不利,朝廷很可能将其作为牺牲品。如果吴越国朝廷主动投降,钱俶就是权臣们向赵光义邀功的礼物。正是出于这种不利的政治局面中,钱俶才有了抢先投降的意图。只要他抢先投降了赵光义,占据了政治上的主动权。为了和平接收吴越国,赵光义一定会保护钱俶,这样他就能从政治斗争中全身而退,获得自保的机会。

由于吴越国的权臣们不是铁板一块,当钱俶抢先投降后反而出现了内乱。有的人主张投降,也有的人主张抵抗。最终赵光义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吴越国的土地,完成了江南的统一。而对于钱俶,赵光义也给予了极大的礼遇,让其享受亲王的待遇,算是延续了吴越钱氏的荣光。而吴越百姓也在钱俶献国投降的操作中获利,避免被卷入兵灾之中,保全了繁荣的江南社会。可以说钱俶的投降的出发点虽然是为了自己,但客观上也给国民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在进退两难无法兼顾的时候,主动放弃利益,选择退一步海空天空,对他是很有利的。

标签: 宋太宗吴越国宋太祖吴越

更多文章

  •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让他看了2样东西,狄仁杰哑口无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狄仁杰,武则天,李治,太后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可谓是风光至极。她以太宗皇帝为楷模,大唐帝国在她的统治之下显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气,也为后世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但历史都是两面的,武则天风光无限的背后,是世人的谩骂。儒生骂她不守妇人之道,骂她违背了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竟以女子之身登上皇位。其晚年好色,拥有众多男宠更

  • 武则天和狄仁杰什么关系?直到狄仁杰死去,武则天才亲口说出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武则天,狄仁杰,宰相

    武则天,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唐朝时期著名大臣,其名人典故数不胜数,为人正直清廉,多为百姓着想,是真正的好官。他在太宗时期入仕,没有受到太宗重用,一直到了高宗时期,才开始被重用。他曾

  • 武则天最为敬重的男人,对他,武则天几乎是“言听计从”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皇帝,后宫,唐朝,武则天,狄仁杰,军事制度,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一位女性皇帝,素来以手段毒辣、出手果断闻名。并且,对于群臣的各种进谏,也是颇为“任性”的,不是谁都敢跟女皇仗义执言,言无不尽的。可以说,在这些重臣中,狄仁杰却是一个例外。武则天非常敬重狄仁杰,常尊称他为国老,从不直呼其名,对他的退休请求始终不予批准。她不让狄仁杰行跪拜之礼,道:“每

  • 大臣写“青鹅”二字被武则天问斩,众人不解,武则天:把字拆开看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武则天,唐中宗,李显,李治,李旦,宰相

    武则天时期,骆宾王曾编了一首童谣,不知诸君可知否,童谣的内容是: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殿上坐。“绯衣”即“裴”字,“两片火”即“炎”字,合起来即为“裴炎”二字;“殿上坐”就是说裴炎要南面称王了。 裴炎是谁?他正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那么,骆宾王为何会编写这首童谣呢?其实这跟武则天夺取李唐江山有关。#

  • 武则天和她男宠之间的真相, 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

    历史解密编辑:陶良说资讯标签:薛涛,唐朝,武则天,张易之,杨国忠,杨玉环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历史上的名人和事件充满了好奇心。而武则天作为唐朝唯一的女皇帝,更是备受关注。除了她的英明神武和才华横溢外,关于她和她的男宠之间的传说更是让人耳熟能详,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看看其中的真相如何。武则天和她的男宠,其实是一个常被搞混的概念。历史上,武则天确实与许多男宠有过

  • 李世民临终前问武则天:我走后,你怎么办?武则天8字保全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天下有警官方标签:李世民,武则天,李治

    武则天绝对算得上是历史上最能忍,也最有手段的皇帝嫔妃。《甄嬛传》里甄嬛出家的经历,都不能跟武则天比。武则天熬过了不受唐太宗宠的日子,以及被唐高宗遗忘的日子,怀孕回宫,又冲破重重阻碍,成为皇后。最后熬死了唐高宗,以67岁高龄登上皇帝的宝座。然而唐太宗驾崩之前,她差点被赐死,好在她聪明,当太宗皇帝问她“

  • 武则天的姐姐带着女儿爬上了高宗的龙床,武则天会如何对待她们?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武则天,高宗,王皇后,李治,萧淑妃

    “如果不是看在你是我同胞姐妹的份上,当年萧、王二人的下场(做成人彘)就是你的今日!”这是武则天得知自己的姐姐带着女儿,一起爬上龙床之后,对她放下的狠话,不久之后,韩国夫人便离世。宫中传言,太子李贤非武后所生,而是韩国夫人所出公元675年,唐高宗与武后的长子李弘猝死,次子李贤被立为太子。不久之后,李贤

  • 1960年武则天孙女墓被挖,拼接其遗骨,发现凶手并不是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武则天,永泰公主,李显,皇位,王皇后,李治

    武则天能当上中国唯一一个女皇帝,可以看出这个女人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男尊女卑的大环境下,她能够一路披荆斩棘走到皇帝的位置实属不易。后来有多少女性都想效仿武则天成为第二个女皇帝都没能成功。就算是之后的慈禧太后她也只是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而已,在名义上她和皇帝还沾不了边。足以见得武则天的地位是没有

  • 狄仁杰劝武则天戒色,武则天给他看了下自己的牙齿,狄仁杰秒懂!

    历史解密编辑:猫眼观史标签:狄仁杰,武则天,李治

    常言道“食色性也”,自古至今多少人因贪色图乐误了终身,就连大唐女皇帝武则天也不例外。作为历史有名的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都令后人议论纷纷。她不仅吃斋念佛,权倾天下,还在后宫眷养男宠供自己享受。为此,贤臣狄仁杰,曾冒死劝过武则天戒色,结果武则天给他看了一样东西,令得狄仁杰当场就无语了,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 李世民去世前问武则天, 朕走了, 你咋办! 武则天8个字救下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穆姿伊数码知识标签:皇帝,隋朝,唐朝,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家,女皇武则天

    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故事充满各种坎坷与传奇。其实如果从最开始的历史来看,武则天的愿望其实很简单,她就想要有一个温暖的家。不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定会给予种种磨难。所以,武则天遭到自己兄弟的排斥,然后又被选入皇宫。来到皇宫以后,她千方百计想要得到皇帝的喜欢,但是皇帝始终对她不闻不问。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