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
这是花蕊夫人写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是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最宠爱的妃子,姓徐,被封为贵妃。她集美貌与才情于一身。
从美貌来说,她是后蜀公认的第一美女;从才华来说,她满腹诗书、才学过人,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她的《宫词》一百五十多首。可以说,花蕊夫人生来就是让人嫉妒的。
当宋太祖赵匡胤在灭了后蜀处死后蜀皇帝孟昶之后,把花蕊夫人和连同无数的金银财宝一起带回东京。
赵匡胤这个马上皇帝虽然自己读书不多,但是他非常敬重读书人,也是由他开始定下宋朝文人治国的方针,并立下了“不杀士大夫”的誓言。所以这样的皇帝对才情过人的花蕊夫人更是看重,经常让其伴驾左右。
但是,花蕊夫人既不恃宠而骄,也不阿谀奉承肆意迎合赵匡胤。一天,赵匡胤和花蕊夫人聊起她先夫后蜀皇帝孟昶,赵匡胤想向自己的宠妃展现自己的雄才大略和她先夫孟昶的无能。就说起后蜀灭亡的原因,可是花蕊夫人并没有说孟昶一句不好,只是悲戚地吟出一首诗来,就是开头的那首《述国亡诗》,两人最后不欢而散。
花蕊夫人生性秉直,赵匡胤问起他身后应立谁为皇位继承人时,她回答说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而不是当时人气较高的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
在立谁为太子的事情上,虽然后宫妃子不得干政,但是,她们的话或多或少会影响到皇帝的意志。所以,花蕊夫人无心之话竟也成了日后她死于赵光义之手的导火索。
赵光义当时也很垂涎花蕊夫人的美貌,可是却被他的哥哥赵匡胤先一步得到手。但他一直贼心不死,总是找机会挑逗花蕊夫人。
一日,趁赵匡胤出兵打仗时,赵光义竟然威逼利诱花蕊夫人。花蕊夫人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色胆包天的赵光义。
赵光义竟然怀恨在心,在狩猎时借箭失手,一箭射杀了风华绝代的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的死让赵匡胤痛心不己,他从花蕊夫人的侍女那得到花蕊夫人留给他的一首诗:
宠光无限妾深知,恩义如天忍笑痴。隆杀贵贱从远来,厚我唯余一首诗。
看到这首诗,赵匡胤又是笑又是哭。因为从每句诗的第一个字看,他知道花蕊夫人感谢他对她的宠爱,“崇恩隆厚”;从每句诗句的第二个字,他知道是他的弟弟赵光义杀了花蕊夫人,“光义杀我”。
赵匡胤没有因此杀了赵光义,赵光义仍成为继宋太祖赵匡胤之后的皇帝宋太宗。一代才女花蕊夫人就这样白白成为赵氏兄弟政治的牺牲品。
花蕊夫人像花一样盛开芬芳过,又像花一样凋零,但是她的才情、她的人品和她的美貌就和她的诗一样流传后世、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