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宪宗的功过是非

唐宪宗的功过是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烽火长河 访问量:2003 更新时间:2023/12/22 19:58:09

唐宪宗名李纯,为唐顺宗的长子。在六七岁时有一则故事:祖父唐德宗因他聪慧,很是宠爱,有次将他抱坐在膝上,逗着玩地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坐我怀中?”回答出乎唐德宗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我是第三天子。”唐德宗心里很高兴,对李纯刮目相看。李纯当上皇帝后,打击藩镇,加强中央集权。他严厉地制裁了“二王八司马”革新集团。然而,他并非全面否定革新的内容,实际上他改革的步子走得更远,采取的措施更为凌厉,获得的效果也更为瞩目。

唐宪宗平藩最为辉煌的,当是平定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人称“淮西大捷”。这场战争足足打了四年,影响波及全国。元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宰相裴度悲壮出征,亲自抵达淮西前线。制定了两项重要决策,一撤销宦官监军。二、重用大将李愬。李愬雪夜袭蔡州,是中国历史上经典的长途奔袭。十月十八日,李愬命人将吴元济押送京师。淮西各州的叛军余部两万多人相继归降。脱离了李唐中央整整三十多年的淮西,终于克复。在吴元济兵败身亡后,各藩镇再度向朝廷献忠心,纷纷表示质子割地。

唐宪宗平藩的巨大功绩,使他成了安史之乱后最伟大的君主。公元806年,刘辟提出了得陇望蜀的要求,唐宪宗一口拒绝了他。刘辟对此作出的反应是,调兵遣将,将前东川节度使李康坐镇的梓州团团围住,准备自命他的僚属卢文若为东川节度使。唐宪宗立刻批准了对西川的战争,对刘辟的叛乱行为,唐宪宗决定出重兵讨伐。可朝中的公卿百官,绝大多数认为巴蜀地势险要,难以攻取。

唯有宰相杜黄裳力排众议,支持唐宪宗讨伐,并推荐虽资望稍浅的神策军使高崇文领军。唐军以压倒的优势在推进。在高崇文的指挥下,唐军兵分二路,与山南西道部队相呼应,直捣西川的治所成都。全线溃败的刘辟慌不择路,在逃往吐蕃的途中被生擒,被押往长安斩首。西川归于中央后,唐宪宗调河东节度使严绶,讨伐抗拒朝廷的夏绥节度使杨惠琳,再次获得了连锅端的大捷。西川与夏绥问题的解决,并产生了极大的威慑力。

元和中兴,使唐王朝一度回光返照。但因为宪宗提拔了不少宦官将军,而且拥有很高的军权。这种做法开了恶例,使原本只掌握禁军的宦官,又掌握了出师作战的权力,由于宪宗的上位是宦官逼迫老皇帝退位获得的,所以他过于信任宦官,从而错失了唐朝解决宦官问题的最好时机,为大唐的衰败埋下伏笔。使宦官此后成为了操纵李唐王朝的重要角色,把唐王朝一步步推向了覆灭的轨道之上,李纯在这点上负有很大的历史责任。

宪宗除了留下了宦官专权的隐患,还留下了不立皇后的恶例。《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宪宗说,“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侥幸,以是册拜后时。”这一时期史书上所称的皇后,其实都是她们的儿子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的。宪宗不立皇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不让皇后争风吃醋,干涉自己宠幸他人。从宪宗开始,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也都没有立皇后,原因与其类同。

宪宗统治后期却崇尚佛道,骄奢放纵起来。大兴土木追求神仙之术,经常吃长生不老药以及壮阳药,可是物极必反。越吃身体越虚弱,性情变得暴躁无常。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这天晚上,唐宪宗突然在大明宫中死去。皇帝猝死,当时说是太监陈弘志谋杀了皇帝,但史官却隐讳了这件事不记录,以致于详情不得而知。宦官当道身边亲信人人自危,自己竟因此死于太监之手,何其悲也!

更多文章

  • 唐宪宗最尴尬的一仗:派出二十万大军,却打不过一个藩镇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唐宪宗,节度使,宦官,王承宗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中期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开创了“元和中兴”的局面。不过,唐宪宗的中兴之路并不顺利,甚至一度颜面尽失。为了重振唐朝朝廷的权威,唐宪宗派出二十万大军去征讨一个藩镇,战争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可是却未见成效。那么,唐宪宗这场最丢脸的败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剑拔弩张806年,刚刚即位不久的

  • 唐宪宗平定淮西后,为何不趁势将“河朔三镇”连根拔起?

    历史解密编辑:鹏哥爆笑视频标签:唐宪宗,唐王朝,平定,藩镇,河朔,淮西,河朔三镇,唐朝

    在中晚唐历史中,唐宪宗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代雄主。这是因为,自“安史之乱”结束后,藩镇割据的局面第一次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并且唐王朝也在唐宪宗元和年间也一度呈现出了中兴的局面。以至于,历代史学家对唐宪宗也都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其中尤以《新唐书》对唐宪宗的描述最为深刻,《新唐书》中记载唐宪宗“刚明果断”、

  • 唐宪宗李纯死的刚刚好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纯,唐朝,唐宪宗,节度使,唐德宗

    属于李纯的公元815年有这么个故事:为了盖一栋大楼,小德努力盖了一半,塌了……于是他吸取教训,重头开始,好好打地基,直到死。小宪在小德的基础上继续盖,前几层盖得很顺利,到后面为了进度,匆匆赶工,留下隐患,可惜他还是在完工前死了。小穆继承了这栋大楼,开始最后的收尾工作。结果隐患爆发,大楼塌了…这个故事

  • 在依山为陵的大唐,为何唐敬宗李湛庄陵平地起冢且规模很小?

    历史解密编辑:背阴里的李子标签:李湛,庄陵,皇帝,大唐,南唐,唐朝,唐敬宗,唐穆宗

    在陕西省三原县陵前镇柴窑村东约200米,有一座唐朝帝陵,封土规模略小,也是唐朝第二座封土为陵的帝陵,甚至封土规模小于盛唐时期的陪葬墓。这就是大唐王朝第十一位主人唐敬宗李湛的庄陵。庄陵底边长约五十多米,高目测有十多米,陵园周长不足500米。周围种植着风景树,如紫叶李等,很是静谧。神道位于陵前的果园中,

  • 人说玩物丧志,他却玩物丧命:唐敬宗的荒唐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敬宗,李湛,唐僖宗,宦官,宰相,唐穆宗

    中国历史上不务正业的皇帝有很多,家喻户晓的有宋徽宗赵佶,就是《水浒传》里的那个皇帝,多才多艺,就是当不好皇帝,他的书画青史留名,创下了瘦金体,他的画作《写生珍禽图》后世还拍出了6000万人民币的高价;还有明熹宗朱由校,喜欢做木工,制作的东西精妙绝伦,如果不当皇帝的话,可能成为鲁班第二;就在唐朝也有一

  • 被太监谋害的唐敬宗,发生了离奇又滑稽的叛乱,目的让人哭笑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宦官,皇上,宰相,太后,李湛,唐朝,唐敬宗

    穆宗死后,他的长子、十六岁的李湛即位,就是唐敬宗。敬宗依然宠信宦官。他即位之初,就下诏赏给神策军军士每人绢十匹,钱十千。在嬉戏废政方面,敬宗比穆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敬宗即位的第三个月,就在中和殿、飞龙院和宦官们击急,还在中和殿大摆乐队,唱歌跳舞,极兴而止。长庆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文武百官已经到朝很久

  • 年仅18岁、在位3年,因为一场"猎狐行动",如何要了唐敬宗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棠棣说史标签:裴度,皇帝,宦官,太监,文宗,唐朝,唐敬宗,猎狐行动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唐敬宗李湛,仅仅活了十八岁,在位不到三年,就被宦官杀死。他既属于短命皇帝,又属死于非命,将这双重不幸集于一身了。敬宗最终死于他十分宠信的“家奴”——宦官手中,无意中应了“养虎为患”这句老话。1、猎狐行

  • 唐朝帝王中寿命最短的皇帝唐敬宗李湛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唐敬宗,李湛,皇帝,宦官,唐穆宗,李德裕

    唐朝第十四位皇帝: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先因父亲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穆宗于公元824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历”。在位2年,被宦官谋杀,终年18岁。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30里)。人物简介唐敬宗李湛(809

  • 唐敬宗遭弑杀,唐文宗被拥立,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唐敬宗,唐文宗,宦官,弑杀,李湛,唐穆宗

    唐敬宗李湛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他十六岁继承皇位,成为唐朝历史上第一位少年天子。唐敬宗的父亲唐穆宗是位正儿八经的昏君,一生沉迷于声色犬马,结果不到三十岁就把自己给玩完了。唐敬宗遗传了父亲的“优良”传统,从登基伊始就沉醉在打马球、看戏、宴饮、游乐等娱乐项目中,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在强烈的兴趣趋势和大量的时

  • 志大才疏唐文宗:以阉制阉铲除宦官,终因所用非人而功败垂成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宦官,宰相,皇帝,仁宗,唐朝,唐文宗,仇士良

    年轻的皇帝问大臣:你觉得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大臣回答:天下人都说陛下是尧舜那样的贤君。皇帝苦笑:朕其实是想问你,朕和周赧nan王、汉献帝相比如何?大臣惶恐地回答:陛下的德行,是周朝的成康、汉朝的文景都比不了的,怎么能和赧献那样的亡国主类比?皇帝自嘲地说:周赧王、汉献帝不过是受制于强臣,朕却受制于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