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光义强幸小周后,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吗?

赵光义强幸小周后,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1894 更新时间:2024/4/11 12:01:10

小周后是北宋初期有名的美女,她生得花容月貌,国色天香,神情端庄安静,思绪敏捷,有才情。她的姐姐是大周后周娥皇,南唐后主李煜的国后。周娥皇去世后,小周后也嫁给了李煜,被李煜立为国后,备受李煜的宠爱。

小周后出生于950年,是南唐司徒周宗的第二个女儿。小周后5岁时,因为姐姐周娥皇是李煜的国后,就经常出入李煜的内宫,深得钟太后的喜爱。964年,大周后周娥皇去世。968年十一月,19岁的小周后被李煜立为国后。

小周后生性奢侈,在她与李煜居住的后宫宫殿中,富丽堂皇,奢华至极。以玳瑁龟的背甲为钉子,用嵌有金线的红丝罗帐来装饰墙壁;用绿宝石来镶嵌窗格,把红罗朱纱糊在窗户上;屋外花园内种植着大面积的梅花,在花园里设置了多处彩画小木亭,仅容两个人就坐,李煜就经常和小周后在此赏花饮酒。每当春暖花开之时,他们就以瓷器隔筒,插上鲜花,放在梁栋、窗户、墙壁和台阶上,号称“锦洞天”。

小周后比较痴迷绿色,她的被子、枕头、帘帐、裙子、裙带、衣服、饰品、钗簪、耳环、珠宝,甚至是室内观赏的物品、玩物,都是青碧色。宫中的妃子、宫女们都受她的影响,纷纷效仿小周后,争着穿碧色的衣服,亲自动手染绢帛等丝织布品。

有一个宫女,染成了一匹绢布,晾晒在花苑内,夜里忘了收取,被早晨的露水沾湿。第二天一看,颜色更加鲜明,李煜和小周后看见了,都觉得非常美丽。从此以后,宫中的妃子、宫女们都争着收取露水,用露水将衣服染成碧色,号称“天水碧”。

小周后擅长音律、好焚芳香,她曾经亲自制作了点香用的器具,派宫女专门来负责点香的事,称为“主香宫女”。白天的时候,小周后垂下竹帘,点上芳香,满殿中都是芳香的气息,小周后端庄安静地坐在里面,如同坠入云雾之中;在睡觉时,她就用皮薄多汁的鹅梨汁来蒸沉香,放置在纱帐中,香气散发开来,沁人肺腑,号称“帐中香”。

李煜见小周后制成了帐中香,也要和小周后争奇斗艳地比赛一番。他在妃子、宫女们的装束上,想出了一种新奇的饰品,用建阳(福建南平建阳)进贡的茶油花子,制成花饼,形状各异,或大或小,让妃子、宫女们化上淡妆,穿上素衣,把金丝系在鬓发上,把这花饼布施在额头上,号称“北苑妆”。

自此,李煜的妃子、宫女们一个个都去了浓妆艳抹,穿白绢素色衣裳,鬓发上戴上金饰品,额头上布施花饼,走起路来,衣衫飘荡飞扬,远远看去,好像是月宫中广寒仙子嫦娥一样,别具风采。李煜看见了,十分高兴,兴致勃勃地与小周后天天在一起研究新鲜法儿,以此消遣时光。

小周后和李煜日夜研究,把茶乳做成片,制成各种香茶,用水煮沸,清香扑鼻。小周后和李煜又将外国出产的芳香食品汇集起来,或烹调成可口饭菜,或制成香甜的饼干糕点,或煎制成美味的菜汤,都芬芳扑鼻,入口清香。李煜对每种菜肴,都亲自起名,并让人记载在食谱中。他让宫中御厨将这些新制的食品配备齐全,备下盛宴,召集大臣们入宫赴宴,号称“内香筵”。

小周后情窦初开时,就喜欢上了姐夫李煜,发誓长大后也要像姐姐一样嫁给李煜。周娥皇生病了,小周后便以探病为名经常出入宫中。李煜也爱慕小周后的美貌,就暗中与小周后偷情。周娥皇发现后,非常地气愤,面朝墙壁躺着,至死都没有再回头看小周后一眼。

李煜还写下了《菩萨蛮》的艳情词,专门描写他与小周后偷情幽会的事。“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李煜的这首词写的是,在一个鲜花盛开、月光暗淡的夜晚,四周起了轻雾,天气正适合和情人偷情,还是少女的小周后在姐姐周娥皇睡觉后,主动前去赴约。两个人偷情幽会后,小周后又害怕被姐姐发现,来不及穿上鞋,只穿着香袜,提着自己的金缕鞋,幸福而激动地踏上台阶跑走了。

小周后虽然跑开了,但还沉浸在刚才和情郎偷情的情景,她走到约会的地点画堂的南边,一眼瞥见等待她的情郎,赶紧扑身上前,两个人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再也不想分开。小周后颤抖着身子,享受着难得的欢乐。因为她偷偷地跑出来的机会很难得,便任由情郎恣意爱怜,她只珍惜这幸福的时刻。

在李煜和小周后两个人情意绵绵,恩爱至深之时,北方的赵匡胤发动了陈桥之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政权。后来,赵匡胤采取了“先南后北”的策略,先后平定了荆湖,攻灭了后蜀,平定了南汉,矛头直指南唐。

974年九月,赵匡胤发兵三路,东路由吴越王钱俶率军数万自杭州北上,中路由大将曹彬、潘美率水陆军10万由江陵(湖北荆州)东进,西路由王明率领牵制湖口(江西九江)的南唐军,三路大军水陆并进,大举进攻南唐。975年十一月,宋军攻破江宁,李煜上表投降,南唐至此灭亡。

976年正月,李煜与小周后及后宫后妃、群臣共45人,被押送至北宋京城汴梁。赵匡胤封李煜为违命侯,拜他为左千牛卫将军,封小周后为郑国夫人。

976年11月14日,宋太祖赵匡胤在万岁殿逝世,享年五十岁,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为帝。赵光义即位后,改封李煜为陇西公。

978年8月13日,七夕佳节,李煜在汴梁自己的府中去世,时年四十二岁整,赵光义追赠他为太师,追封为吴王,葬于洛阳北邙山。李煜去世后,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与世长辞。

在民间传闻,赵光义很好色,早就对国色天香的小周后垂涎已久。赵光义当了皇帝后,在小周后随从有封号的妇女一起入宫朝拜时,便将她强留在宫中。小周后誓死不从,赵光义便让五个宫女抬着她,当众强幸了小周后。

此后,赵光义又多次强留小周后在宫中,一待就是好几天的时间。有一次,赵光义还让画师将强暴小周后的场景画下来,留下了《熙陵幸小周后图》。小周后精神和肉体上都忍受了巨大的折磨,每次回到家中,都只能以泪洗面,还对李煜破口大骂。小周后的骂声很大,外边很多人都听见了,都婉转地避开此事。

李煜也得知了小周后被赵光义强暴的事,在七佳节,他42岁的生日之时,在府上与后妃们聚会。他痛苦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虞美人》一词,词中写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以此追思往事,怀念故国。赵光义听说后,非常地愤怒,又想长期霸占小周后,就赐给李煜含有牵机药的御酒喝。李煜被迫喝下毒酒,不久便全身抽搐,毒发身亡。

以上所说只是民间传闻,并不见于史料中,可信度不大。因为在赵光义身上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如“金匮之盟”、“烛影斧声”,说他为了尽快登上皇位,暗害了自己的哥哥赵匡胤。还说他看中了花蕊夫人,但被赵匡胤抢先一步纳入宫中,赵光义出于羡慕嫉妒恨,他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别想得到,便找机会一箭射死了花蕊夫人。以及强暴小周后的传闻,那么这些传闻是不是真实的呢?

“金匮之盟”确有此事,当年961年,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病重,临去世前,担心赵匡胤去世后,传位给自己年幼的儿子,导致社稷不稳,重蹈北周皇帝柴荣的覆辙。便劝说赵匡胤让自己的弟弟来继承皇位,赵匡胤是个大孝子,便听从了母亲的劝说,并立下了“金匮之盟”。

此后,赵匡胤一直到死都遵守着对母亲的承诺,始终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他两次杯酒释兵权,都没有拿掉赵光义的兵权,反而一直在提拔赵光义。最后赵匡胤又任命赵光义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封晋王,位列宰相之上,他几个儿子的地位都不如赵光义的地位高。

赵匡胤立下的“金匮之盟”,下面的大臣都知道此事,只是没有亲眼见过“金匮之盟”的内容。在赵匡胤死后,忠心于赵匡胤的大臣们也没有出面反对赵光义登基。从这几点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确实是让赵光义来继承皇位的,“金匮之盟”确有此事。

至于“烛影斧声”,也确有此事。在赵匡胤有病之时,召见了赵光义,两个人一起饮酒。赵匡胤又说起了他死后让赵光义来继承皇位的事,赵光义表面文章肯定要做足,谦虚退让,赵匡胤却不肯,便有了“烛影斧声”。其中,并没有什么血腥的事件发生,只是兄弟之间的相互谦让。

赵匡胤武艺高强,天下无敌,徒手的时候十个赵光义也不是对手,更别说赵匡胤手中还有玉斧。赵光义又贪生怕死,后来在一次战场上,他中箭受伤了,便乘着驴车仓皇撤退了,导致此次北伐的失败。赵匡胤言而有信,让赵光义继承他的皇位,是板上钉钉的事,借给赵光义十个胆,他也不敢冒险暗害赵匡胤。

只不过,在赵匡胤去世后,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赵匡胤的宋皇后也知道在赵匡胤去世后,要由赵光义来继承皇位,但她却产生了私心,想着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

她便让太监王继恩去叫她的儿子赵德芳前来商议,王继恩却没有听从她的话,而是找来了赵光义。宋皇后以为自己的私心败露了,所以心虚的大吃一惊,并请求赵光义原谅她。在得到赵光义一起保证富贵的答复后,她也就心满意足了,不再有其他的妄想了。

至于说赵光义一箭射死了花蕊夫人,更是虚构的事,赵光义一直处事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引起哥哥的不满,剥夺了他继承皇位的权力。他没有胆量在赵匡胤面前如此放肆,不经赵匡胤同意,就将赵匡胤的心爱之人一箭射死。

何况花蕊夫人和赵匡胤之间是清清白白的,并没有发生过什么事。赵匡胤并不是好色之人,他志在天下,千里送京娘就是赵匡胤流传千古的佳话。

赵匡胤年轻时,从一群强盗手里救下了赵京娘,赵匡胤便与赵京娘结为兄妹,并亲自护送了一千多里路,将赵京娘送回到家中。一路上赵匡胤对赵京娘关怀备至,但他坐怀不乱,始终未对赵京娘做出出格的事来。

赵匡胤当了皇帝,在位16年,他后宫里的妃子并不多,结发妻子贺氏在他当皇帝之前就去世了。后来他又续娶了王氏为妻子,963年,王氏也去世了。赵匡胤又续娶了宋氏为皇后,直到他去世。

赵匡胤只有4个儿子、6个女儿,都是以上这几位妻子为他所生。如果赵匡胤是个好色的人,他的后宫中后妃不会有这么少,他的子女也不会有这么少。这足以说明赵匡胤并不是好色之人。

赵匡胤并没有杀死后蜀后主孟昶的心思,也没有霸占花蕊夫人的想法。孟昶虽然昏庸,但蜀国人对他的看法还是不错的,从数万人给他送行就能看出来,他在蜀国还是颇得人心的。赵匡胤如果杀死孟昶,将会激起蜀国人的叛乱。赵匡胤如此雄才伟略,他会做如此愚蠢的事吗?

那时候还有南汉、南唐、吴越、北汉、大辽等各地势力没有被平定,如果赵匡胤做出出格的事来,将会增加平定各地的难度,激化他们抵抗北宋的决心。赵匡胤不仅不会杀害孟昶,还要尽一切努力来笼络他。

孟昶的死,只是一个巧合,进京七天就死了,很容易让人觉得就是赵匡胤将他毒死的,但他却是暴病而死,并非赵匡胤的暗害。既然孟昶的死成为无法挽回的事实,那赵匡胤也只有更加厚待他的家人,才能让人消除误会。

对孟昶的妃子们,赵匡胤也只是更加小心地对待,绝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来。赵匡胤确实是召见过花蕊夫人,只不过是在议事的大厅上,守着众多的大臣。孟昶死后,他为了安抚孟昶的家人,召见了花蕊夫人,听说花蕊夫人有才情,就让她做了一首诗。

花蕊夫人做的是《述国亡诗》,说:“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赵匡胤听了后,对她大加赞赏,又说了些安抚花蕊夫人的话,便让她回家了。此后花蕊夫人一直安居在孟昶的家中,直到终老。

在真实的历史上,赵光义确实有很多缺点,他好大喜功,总想着超越哥哥赵匡胤的丰功伟绩,两次攻打辽国均遭失败,他没有赵匡胤那样的才能,更没有赵匡胤那样的雄才伟略。

赵光义还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直接导致战争的失败。赵光义的私心也很重,登上皇位后,就想着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把“金匮之盟”的事隐藏起来,导致四弟赵廷美的不满。最后,赵廷美忧郁而终。

但赵光义并不好色,他只是对皇权有很大欲望,对美女没有太大的欲望。他在位二十一年,相比起其他的皇帝,他的后妃并不多,子女也不多,足见他不是很好色之人。

史书上没有记载过一次赵光义欺男霸女的事,只是在民间野史上流传了两件事。那就是赵光义一箭射死花蕊夫人的事,赵匡胤霸占花蕊夫人的事都是虚构的,他一箭射死花蕊夫人的事更是无稽之谈。

另一件就是小周后被赵光义强暴的事,还留下了《熙陵幸小周后图》。但此图只是在明朝时期才流传出来的,从赵光义去世以后,至明朝数百年间对此事都没有任何记载,因此此事更是不足为信,纯属后人虚构。

如果小周后真的被赵光义强暴过,以小周后的性格,势必会当场自杀而死,而不会苟且偷生。从李煜去世后,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与世长辞,可以看出,小周后对李煜爱得太深,以至于殉情而死,可以说,她并不怕死。

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李煜因为失去了国家,失去了地位,虽然宋朝对他待遇不错,但反差还是太大,他还是忧伤不已。从李煜写的词中,就可以看出,没有亡国之前,他就多愁善感,等他亡国了,更加地悲伤,长期的悲伤压抑使他得了很重的心病。

在978年8月13日,七夕佳节,他的生日宴会上,他与众后妃聚会,写下了著名的《虞美人》一词,他本已重病在身,油尽灯枯,又在悲伤之中喝下很多酒,导致他暴病而死。

他与大周后生下了两个儿子,次子夭折,只有长子李仲寓成人了。在李煜去世后,赵光义任命李仲寓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后又拜他为郢州刺史,生怕他过得不好,还经常派使者前去慰问他。37岁时,李仲寓病逝,留下了一个儿子,但儿子还没成年就夭折了。因此,李煜的后代便断绝了,但这怨不得赵光义。

小周后在李煜去世后,因为没有给李煜生下子女,一个人孤苦伶仃。可以说,李煜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在她深爱之人死去之后,世上再无牵挂,她便殉情而死,这就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对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更多文章

  • 宋太宗多次将小周后留在宫中,一次,床边竟有几名男子探头探脑

    历史解密编辑:凌云文史阁标签:李煜,后主,宋太宗,小周后,周娥皇,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76年,宋太宗赵光义屡次将小周后,强留在宫里。为了丈夫李煜,小周后不得不闭眼承受。谁知,一次,床边竟有几名男子探头探脑,她吓得尖叫起来,一脚将宋太宗揣到床下。宋太宗猝不及防滚到地上,他来不及发火连忙起身。而此时,床边正有几名画师在“采风”…小周后,南唐后主李煜的第2任妻子,大周后的妹妹。她比姐

  • 宋太宗与小周后之间的传闻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否真的有强幸一事?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宋太宗,小周后,李煜,后主,陈后主,宋徽宗

    978年元宵节,小周后被赵光义宣入入宫,半个月后才被放出来。此时的小周后双目呆滞,形槁心灰,回去之后就对南唐后主一顿臭骂。此后小周后经常被召入宫中,一去就是好几天,直到李煜写了那首著名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被赐死,小周后也终于得到了解脱。南唐后主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有艺术细胞的不少,最著名的

  • 小周后是如何气死姐姐大周后并上位的?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李煜,皇帝,后主,气死,小周后,周娥皇,宋太祖,赵合德,大周后,五代十国

    “夺情”自古以来都是骂名,抢占他人所爱,这是不道德的行为,而姐妹之间若存在与同一个男人的感情纠葛,那么将是家庭的悲剧,可矛盾的是,古代并不克制男人三妻四妾,对于帝王而言,后宫三千更是一件值得别人羡艳之事,因此所谓夺情,似乎又不成立。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甚至还把妹妹赵合德带进宫中,丝毫不担忧赵合德瓜分自

  • 小周后:为了爱情背叛姐姐,最终沦为亡国奴,惨遭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木槿文学标签:李煜,宫女,后主,小周后,宋太宗,宋太祖,大周后

    公元976年,宋太宗强幸小周后,并让画师一旁悄悄作画,小周后吓得大惊失色,一脚将宋太宗踹到床下。宋太宗大怒,让宫女按住她手脚强行侵犯。之后小周后哭着跑回家,把丈夫李煜大骂一顿。此画就是民间流传的《熙陵幸小周后》,熙陵是宋太宗死后所葬之处。小周后原本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皇后,为何落魄到如此地步?这要从她与

  • 李煜的两个老婆大周后和小周后

    历史解密编辑:千层琳琅标签:李煜,小周后,后主,宋太宗,周娥皇,宋太祖

    大周后叫周娥皇,生于公元936年,比李煜大一岁。他是南唐开国元老、大司徒周宗的女儿,在李煜还不是太子的时候就和李煜结婚,时年19岁。大周后多才多艺,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其善于弹琵琶,曾与后主雪夜畅饮。娥皇举杯请后主起舞,李煜说:“若要我起舞,除非你能为我新谱一曲。”娥皇随口吟唱,挥笔而就,写成《邀醉

  • 宋太宗赵光义多次强幸小周后,不仅出了一幅名画,还有一首词传世

    历史解密编辑:宠物不求人标签:宋太宗,小周后,李煜,强幸,宋太祖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造就了不少帝皇,他们有的勤政爱民,殚精竭虑为社稷谋福祉,成为令后人敬仰的伟大皇帝;有的则荒淫无道,坑害百姓,在史书上留下千古骂名;还有一类皇帝就比较奇葩,他们钟情于自己的独特“爱好”。南北朝时期,北齐皇帝高纬喜欢唱歌,整日躲在后宫填词作曲,全然不顾北齐国势衰微,快要被他国吞并的现

  • 小周后被赵光义欺负,回去大骂李煜无能,最后为什么又随他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李煜,宋太宗,小周后,宋太祖,周娥皇

    “行则并肩,寝则叠股”,赵光义对小周后是怎么讨厌怎么来,其目的就是为了刺激李煜,以试探李煜是不是真心归服。对比宋太祖赵匡胤来说,赵光义在格局方面都要弱于他哥哥,从“斧声烛影”事件再到之后赵匡胤那那几个儿子陆续死于非命,赵光义如果说自己是清白的,谁爱信谁信,反正我是不信。赵光义作为一个弟弟,能够最终将

  • 小周后被赵光义临幸后没自杀,为何要在李煜死后殉情?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煜,宋太宗,小周后,宋太祖,死后,赵廷美

    说起历史其实也有很多的遗憾,这其中对于李煜来说其最大的遗憾就是为什么生在一个帝王之家呢?本身他是没有任何机会当上皇帝的,可惜的是一些因缘巧合最终让他登上了帝位。他登基之后,就将自己的结发妻子大周后立为皇后。大周后年长李煜几岁,可是李煜对此毫不在意,相反他对这个“姐姐”非常满意,而他也专门为大周后创造

  • 宋太宗强幸小周后,不仅出了一幅名画,还有一首词作流传万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宋太宗,小周后,李煜,宋太祖,后主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世人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唱《虞美人》却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作。被誉为“千古词帝”的他在历史上是一位风华绝代的诗人,却称不上是励精图治的好君主。李煜生活的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混战,烽火连天,大国吞并小国,政权更迭频繁。弱肉强食成王败寇是亘古不变的法则,而依附于权势的女子其命运总是与

  • 小周后被赵光义侵占后大骂李煜无能,最后为什么又随他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煜,宋太宗,小周后,宋太祖

    李煜是一位有才情的皇帝,虽然不济朝政成了亡国之君,但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有才情的人总是向往浪漫的爱情的,大小周后把自己全部的爱和珍贵的未来全部送给了李煜,李煜却因为自己的纵情和懦弱一次次的令两个女人为之伤心。大周后因为李煜的无情不忠了却了残生,小周后却因为李煜而死,这又是为何呢?李煜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