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书对唐文宗的评价,为何会是“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

史书对唐文宗的评价,为何会是“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妈耶冯宝宝 访问量:1073 更新时间:2023/12/8 11:59:10

所谓“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虽旰食焦忧,不能弭患,异哉!——《旧唐书·文宗本纪》

公元840年,大唐开成五年,这一年的正月在帝国都城的太和殿中,做了许久傀儡皇帝的唐文宗李昂,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中晚唐一百五十二年的历史中,唐文宗李昂在位的十四年时间,可以说唐朝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时期。因为,在这十四年时间里,唐文宗有九年的时间受到宦官的制衡,而有五年的时间文宗则完全成为了宦官的傀儡。纵观整个中晚唐的历史,文宗的遭遇可以说是最为悲催的。以至于,在“甘露之变”后,唐文宗本人还自叹境地不如汉献帝、周赧王

可见,处在晚唐历史拐点的唐文宗,所面临的是一个宦官乱政的历史困局。历史上中晚唐宦官乱政的情况,实际上早在唐肃宗、代宗时期便已经出现,而后经过时间发展到文宗时期,宦官于朝政的影响力则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能发现,唐文宗的悲惨境地,实际同宦官问题的根深蒂固的有很大的关系。可如果换个角度,从历史的细微处来看,唐文宗的命运实际同自身也有很大的关系。

史书在对唐文宗的一生做总结的时候,对唐文宗曾有过这样一个入木三分的评价。援引《旧唐书》中对唐文宗的评价,史料记载文宗本人“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由此可见,史书对于唐文宗的一生功过全部拍板了,那就是唐文宗虽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有道之君,但却缺少治理朝政的才能。那么,史书为何会对唐文宗有这样的评价?

首先,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是,唐文宗所以有这样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同唐文宗的性格有关系。根据史料对唐文宗性格的记载称其“性仁孝”,而从文宗皇帝的个人事迹来看,就是相对于唐宪宗、武宗的那份“雄谋勇断”来说,唐文宗在性格方面则要宽和柔仁一些。将这样的性格放在盛唐时期的话,唐文宗多半会成为一代贤主。而如果将文宗的这个性格放在中晚唐这段纷乱的时期,则注定了其傀儡皇帝的命运。

因为,对于中晚唐的衰败来说,唐朝所需要的是能够当机立断且有勇有谋的皇帝,而唐文宗的性格使得唐文宗根本不具备处理混乱局势的能力。这样的情况下,史书自然而然的会对唐文宗有这样的评价。当然,除了唐文宗的性格外,唐文宗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主要还在于其“甘露之变”前后的表现。

对于铲除宦官势力这件重大事情来说,“安史之乱”后的皇帝,一直都采取柔和的权术。如培植一方宦官势力来架空当前的威胁或是提升中书省的职能等等,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成为了唐文宗之前遏制宦官势力膨胀的一个常态。而到了唐文宗时期,文宗皇帝则致力于一劳永逸的解决宦官问题。以中晚唐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唐文宗的出发点本来是好的,但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却缺少周密的计划,以至于最终酿成了一场惨祸。

要知道,在唐文宗时期,宦官实际已经掌握了唐王朝全部的禁军,若想要除掉宦官就不能有一点疏忽。而我们回顾“甘露之变”的始末,却能发现,这次行动之中有太多的疏漏。以至于,潜藏在府院的兵士轻易的就被宦官所发现。这样的情况,虽然是文宗手下大臣的失误。但从一定角度上来看,实际上也是唐文宗缺少谋划以及用人方面的失误。可见,唐文宗于“甘露之变”前后的表现,同史书所说的“无帝王之才”十分符合。那么,唐文宗自然也就会收到史书这样的评价。

历史上的唐文宗,可以说是一位十分复杂的皇帝。这份复杂在于,唐文宗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如太宗、宪宗那般孜孜以求治,但现实的他却成为了一代傀儡皇帝。以至于,史书对唐文宗的评价也多是哀叹之语。

标签: 唐文宗宦官帝王史书唐宪宗唐肃宗

更多文章

  • 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唐文宗,甘露,宦官,仇士良,宰相,皇帝,甘露之变,唐朝

    唐文宗继位的时候皇权基本已经被分的差不多了,朋党之争、宦官专政、藩镇割据是大唐皇帝最头疼的三大问题,但又无力解决,唐文宗试图解决宦官专政的问题,于是有了甘露之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甘露之变却是进一步削弱了皇权,直接后果就是,唐文宗被宦官软禁起来,一代天子,在屈辱中郁郁而终。唐文宗对宦官的排斥早在没登

  • 唐文宗想除掉宦官,为何以失败告终,还忧郁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唐文宗,宦官,仇士良,宰相,李世民,王守澄

    唐文宗李昂是唐朝后期一位颇有理想的皇帝,他经常阅读《贞观政要》,以唐太宗作为自己的榜样,力图扭转不断衰败的大唐王朝。当时,宦官专权是朝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这些人原本只是宫廷奴仆,可是却专擅朝政,甚至废立皇帝。作为唐朝的皇帝,唐文宗想要除掉宦官集团,但是他却失败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出师不利有人可

  • 铲除宦官的“甘露之变”为何成了一场反杀?因为唐文宗充当了叛徒

    历史解密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宦官,宰相,皇帝,唐朝,唐文宗,仇士良,节度使,甘露之变,官宦世家

    大唐太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大臣们正在紫宸殿上早朝,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突然闯进来报告:“左金吾后院的石榴树上昨夜降了甘露。”“甘露”字面意思就是“甜美的露水”,它不同于一般的露水,有点粘稠,味道香甜,古人认为这是“祥瑞”。所谓“祥瑞”,就是上天对皇帝施行善政的一种嘉奖。老天颁发奖状,这份

  • 黄巢失败后, 唐僖宗是怎么处置他的妻妾的?为何说让后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亮子看蛇剧标签:黄巢,唐僖宗,唐军,朱温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出身于一个盐贩人家,算是一个中产或者富豪。因为在那个年代盐基本都是官营,盐贩卖的基本那都是私盐,很赚钱。百度一下黄巢,我们会发现,黄巢不仅有一个军事家的头衔,还有一个诗人的头衔。黄巢姑且算是一个文化人,因为数次应试不中,感觉自己空有一腔报复无处

  • 唐僖宗曾经组建一支“驴鞠”球队,你知道唐朝驴子价格是多少吗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唐僖宗,驴子,唐朝,宋徽宗,高俅,张果老

    宋朝时期,曾掀起了一场“蹴鞠热”,蹴鞠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踢足球,据说大奸臣高俅就曾因蹴鞠玩的好,才被宋徽宗提拔做了太尉。其实您可能不知道,蹴鞠只是唐代“马球和驴鞠”游戏的变种,今天小编就说说驴鞠,而唐代用于驴鞠的驴子,价格也让您想不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别看唐僖宗不

  • 臭名昭著的击球赌三川,唐僖宗把大唐的国运都赌丢了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唐僖宗,节度使,宦官,三川,唐玄宗,唐懿宗

    自称为“击球状元”的唐僖宗李儇,谥号中的“僖”字,就直接总结了他游戏人间的人生态度。作为晚唐时期的皇帝,唐僖宗12岁的时候,在普王位置上,接替死去的唐懿宗李漼,被宦官田令孜、刘行深、韩文约等人拥立为皇帝。在晚唐时期,皇帝因为忌惮武将,不得不依赖宦官,把禁军神策军交给了自己信任的宦官掌握。而宦官一旦掌

  • 臭名昭著的“击球赌三川”,唐僖宗把大唐的国运都赌丢了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宦官,皇帝,南唐,唐朝,唐僖宗,节度使,唐玄宗,唐王朝,官宦世家,击球赌三川

    自称为“击球状元”的唐僖宗李儇,谥号中的“僖”字,就直接总结了他游戏人间的人生态度。作为晚唐时期的皇帝,唐僖宗12岁的时候,在普王位置上,接替死去的唐懿宗李漼,被宦官田令孜、刘行深、韩文约等人拥立为皇帝。在晚唐时期,皇帝因为忌惮武将,不得不依赖宦官,把禁军神策军交给了自己信任的宦官掌握。而宦官一旦掌

  • 打马球亡了大唐?荒唐的唐僖宗“击球赌三川”,埋下了亡唐的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三川,王建,皇帝,长安,西川,南唐,唐朝,唐僖宗,节度使,打马球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上这两句话是在谴责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苦恨,竟然还在江那面高声歌唱着《后庭花》。实则是诗人杜牧在讽刺当朝权贵们不知勤于国事、只顾吃喝玩乐的行为。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权至高无上。世人皆要服从于皇帝的旨意,皇帝勤政,则国泰民安;反之皇帝昏庸,则天下动乱,国家离灭

  • 唐僖宗为了巩固与西魏的关系,派一个名叫唐僖宗当使者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唐僖宗,西魏,出城

    唐僖宗为了巩固与西魏的关系,派一个名叫唐僖宗的人前去,此人与天有约,故而不顾前来的使者劝阻,即刻出征。这一日,他已经准备入城参加会试,就在其准备出城时,他突然不见了,不仅如此,还听从了使者的吩咐,他不仅让人守在城里。唐僖宗刚刚入城,忽然就听到天上地下有说话的声音,一看,是天上掉下一个金光。唐僖宗感到

  • 唐朝最后一次和亲:受到西南小国威胁,唐僖宗被迫嫁妹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唐僖宗,唐朝,南诏,唐玄宗,唐懿宗,唐宣宗

    在唐朝的帮助下,蒙舍诏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起了南诏政权。可是没过多久,南诏就与唐朝爆发战争,先后两次击败唐朝的征讨大军。此后,唐朝与南诏的关系时好时坏、时战时和。到了唐朝后期,双方又爆发了冲突。为了维持西南地区的安定,唐朝被迫进行了最后一次和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十余年的战争859年,唐宣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