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晋国兴盛百年的中行氏是怎么消亡的?

揭秘:晋国兴盛百年的中行氏是怎么消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36 更新时间:2024/1/20 23:44:11

齐国临淄。当齐景公得知弦施的军队在太行山被伏击的消息后,当场晕了过去。这可是他人生中最后的一场大战了,这一次决定着他能否在临死前当上中原的霸主,以了却人生之宏愿。虽然弦施打了败仗死了那么多的士兵,但是齐景公还是没有杀他,还是将他的命留了下来,现在是大战时期正是用人之际,临阵杀将军总不是什么好事。更况齐国的主力在朝歌一带,那里有齐国的十万兵马,只要这支兵马在,他齐景公就有当霸主的资本。

几天后当赵鞅攻克邯郸,赵籍逃出邯郸城的消息传来之后,齐景公即刻下令派弦施带兵前往边境接应赵籍,他不想失掉这么一位坚定的反赵鞅分子,反赵鞅就是反晋国,这些人留下来对于齐国总是有用的。当弦施把赵籍接应到临地城后,齐景公也着手调整战争的思路,他的思想开始转变,现在晋国已经打败了邯郸的赵籍中行寅,朝歌的范吉射也肯定支撑不了多久,与其帮助这些人还不如齐国从中多的一些好处,于是齐景公给上卿国和将军陈乞下令要求他们尽可能多的占领晋国的土地和人口,借机入侵晋国进行抢夺。

齐国上卿国夏接到齐景公的命令后,即可下令所有齐军加大攻城略地的脚步,短短一个月时间连续攻陷晋国邢、任、栾、鄗、逆畤、阴人、盂、壶口等城池,并一直打到北边的鲜境地,在那里找到了已经逃到此地的中行寅,并护送中行寅至柏人城。同时陈乞的大军开到朝歌之后没有见到赵鞅的大部队,于是改变策略开始从南边进攻晋国,在接到齐景公的诏令后更加大了对晋国的掠夺。春秋晚期中原大地上最强大的国家晋国此时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痛苦,齐国部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到处都是尸横遍野的景象。

面对齐国的残暴行径晋国国君晋定公一边调集晋国仅有的军队进行抵抗,但这必定是非有限的,因为晋国的精锐都在赵鞅手里;另一方面一道又一道的诏令发往赵鞅的军营,要求他率军抵挡。此时赵鞅也是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晋国人民在遭受齐国的蹂躏,晋国国君的诏令又一道接一道的催战,他该怎么办是继续追击二卿还是回师与齐国较量。这一次赵鞅坚定了信念,不管齐国如何疯狂,他都坚信这时黎明前的黑暗,他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范吉射和中行寅,这一次不管有天大的事他也要将二贼彻底肃清,以绝后患。

当国夏的军队将中行寅接到柏人之后,赵鞅的军队就跟着打了过来。柏人城是一座不大的城池,城墙也没有邯郸、朝歌那么坚固。为了防止赵鞅的大军,齐**队和中行寅带来的少量军队一起在柏人城外筑起了三道防线,准备与赵鞅展开战斗。公元前490年春,赵鞅的十万大军很快就打到了柏人,与齐国和中行寅的军队遭遇。面对强劲的对手,齐军将领国夏下令将从晋国掠夺来的财物和人口撤回齐国,同时组织军队与赵鞅边打边撤,尽量避免遭受赵鞅的包围。

经过大约一个月后,国夏所带领的齐国部队以及中行寅的军队显然不是赵鞅的对手,最后中行寅不得不撤离柏人城,跟随着国夏撤回到齐国境内。当一辆破败的战车上拉着灰头土脸须发皆白的中行寅离开柏人城时,已经是年老体衰的中行寅失声痛哭,他太清楚了这一次的离开将成为永别,再要想回到晋国那只有在梦里了,中行寅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离开晋国,一次又一次的回头望一眼越来越远的故乡,从此在晋国兴盛百年的中行氏彻底从晋国的大地上消失。

标签: 中行氏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孝和睿皇后贵为满清皇后,为何要助情敌儿子称帝?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孝和睿皇后,清朝,野史秘闻

    满清皇宫中有严格的尊卑之分,比如说,只有皇后生下的女儿才能被拥有“固伦”的封号,而其余妃嫔生下的女儿最高也只能拥有“和硕”的封号,以此来分别“嫡出”和“庶出”。不过,也有极少数被皇帝特别看重的公主,会破格拥有“固伦”的封号。而在皇子身上,这样的差别就更大了。皇后和妃嫔所生的皇子不仅平时的吃穿用度不同

  • 攻进北京前。李自成向崇祯帝提了什么样的条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李自成,小字硙生,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鏖战中原,席卷天下,部队最高峰时发展到一百多万人,声势浩大,势不可挡,李自成一路转战,一直攻到北京城下,崇祯皇帝放弃逃走,选择留守北京,当李自成率军到达昌平时,派投降

  • 乾隆皇帝所作的诗都不怎么出名,他为什么还这么爱作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那么,疑问是,乾隆皇帝为什么这么爱作诗,作的都是什么诗呢?为啥没流传下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落入梅花都不见。”“远看城墙齿锯锯,近看城墙锯锯齿。若把城墙倒过来,上边不锯下面锯。”完全都是一些纪实诗,记当天或某个时期的事件以

  • 长平之战让赵国实力大伤,为何却仍能击败燕国呢?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导语:赵国在长平之战后一年的时间又经历了邯郸之战,在这两场战争中,赵国元气大伤,轻壮几乎一空,赵国岌岌可危,但在这种时候,赵国仍然将图谋不轨的燕国打的满地找牙。公元前251年,也就是长平之战,邯郸保卫战之后九年左右,赵国发生了三件事情,后来影响深远。第一:赵孝成王任命名将廉颇做了相国,并封信平君,也

  • 汉景帝答应窦太后,传位给弟弟梁王,为何还是反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作为“文景之治”的缔造者之一,汉景帝刘启在我国历史上可以算作是一位有作为、有能力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延续文帝的治国方略,与民休养生息,释放社会生产力;他大胆削藩,加强朝廷的控制能力。然而,他依然得不到一个人的认可,这个人就是他的生母窦太后。窦太后共生了两个儿子,相比而言,她更喜爱次子刘武。实际上,刘启

  • 乾隆有一位“外国妃子”,连生四子最后葬入皇陵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清朝,乾隆,野史秘闻

    满清皇室非常注重血统的纯正,所以皇帝的妃子基本都是从八旗中选择,汉人女子很少有入宫为妃的机会,最多也就是充当宫女的身份,所以令妃能够当上皇后,算得上是打破了皇室的传统。因为她不仅是汉人出身,而且还是身份低微的包衣奴才。其实包衣奴才出身的后妃还不止令妃一人,乾隆宠妃金佳氏也是同样的出身,虽然她没有令妃

  • 李凤娘到底有多凶悍?出身卑微祸乱后宫,玩弄三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凤娘,宋朝,风云人物

    男权社会一直以来是各个朝代的主旋律,皇家更是象征着一个帝国的尊严。皇室的一举一动皆可影响黎民百姓的处事方针和整个社会的风气。一位才华出众的皇室女性往往更能引起现代人的关注,譬如西汉吕后、大周皇帝武则天、宋后刘娥之类的厉害角色。她们将大权牢牢地握在手中,天下如同掌上玩物一般。在她们执政的巅峰时刻,向世

  • 在关羽被杀之时,刘备为何要在登基称帝之后才挥师伐吴?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后世有人评价刘备,说早在关羽被杀之时,他并没什么强烈反应,只是在登基称帝之后才挥师伐吴,这很奇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一点也不怪。概因战争这个东西,最是耗费社会资源,必须要把全社会组织起来,男人当牲口推上战场,女人当男人推下田地,各地官员都要做工作忽悠老百姓,但凡哪个老

  • 刘邦在楚汉战争前期还处于下风,为何却将项羽彻底打败?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在公元前206年,即汉王元年的五月,刘邦让萧何任丞相,负责管理后方巴蜀地区,他亲自和韩信领兵从陈仓(现在陕西宝鸡东)偷渡,迅速占领了关中全部,至此,著名的楚汉战争正式爆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楚汉战争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刘邦处于下风,屡次被项羽杀得大败而归。后来,刘邦离

  • 明末时期清军入关占领天下,满洲八旗算不算入侵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公元1644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十分独特且关键的年份,在这一年,大明王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得国最正、享国200余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1644年地图接下来,在北京这个中国的政治中心,接连上演了让人应接不暇的悲欢离合,先是攻破北京城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迫不及待的登基称帝。紧接着,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