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中行氏

中行氏

  • 豫让:士为知己者死,我是有气节还是只会愚忠?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8:28:00阅读:3088

    豫让(生卒年不详),姬姓,春秋时期晋国正卿智瑶的家臣。晋国自献公,文公之后一直是个强国,但文公去世之后,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相继把持着晋国的政权,史称晋国六卿。春秋末年,晋国内部发生权力斗争,只剩下智氏、韩氏、赵氏、魏氏最强。春秋末年智瑶继承了智氏家产和地位,史称智襄子。智襄子长得很

  • 士为知己者死——东周四大刺客之豫让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7 9:58:03阅读:4414

    春秋时期的刺客,与如今我们简单理解的杀手不同,那个时候,刺客们基本以“士为知己者死”作为信条,因此带有一些侠士的气息。有人曾说:刺客之道,以寡敌众,是勇气!刺客之道,杀身成仁,是忠义!刺客之道,三尺直剑,五步之内,血染金殿,王者畏惧,是勇气!刺客之道,舍身报恩,是忠义!本篇我们说说《史记·刺客列传》

  • 赵襄子如厕时,心中咯噔一下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8 4:50:02阅读:3137

    赵襄子如厕时,心中咯噔一下,命人抓来整修厕所的人,就是豫让,而且在工具上装着刀刃,豫让说:“我要为智伯报仇。” 赵襄子身边的人要杀死豫让,赵襄子却说放了他。豫让是什么人呢?豫让是春秋战国著名的五刺客之一。“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史记》)

  • 晋国智氏灭掉了中行氏,最后头颅被赵氏当酒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6 13:52:57阅读:681

    在当时晋国仅剩的四家:知、韩、赵、魏里,知氏是最强大的,可能是因为四家在灭中行氏、范氏之时,由于知氏与中行氏本为一家,所以中行氏的领地为知氏所得的原因。晋国荀氏本来为姬姓,原氏。周文王第十六子原叔被封到原地(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为伯爵,建立原国,文王第十六子被称为原伯,后人为原氏。晋国荀氏第一位人物

  • 晋国智氏和中行氏本出一家,为何后来却“窝里斗”?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9:57:27阅读:4748

    “晋国六卿”(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赵氏)中有两家其实是从一家分出来的,那就是中行氏和智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原黯。原黯是晋武公时候的大夫,因为灭荀国有功被封于荀地,其后改为荀氏。荀氏在晋国发展得很好,原黯的孙子荀林父后来任中军将(正卿),开辟了中行氏一脉;荀林父的弟弟荀首后来任中军

  • 晋国智氏和中行氏本出一家,为何后来却“窝里斗”?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20:04:46阅读:2416

    “晋国六卿”(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赵氏)中有两家其实是从一家分出来的,那就是中行氏和智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原黯。原黯是晋武公时候的大夫,因为灭荀国有功被封于荀地,其后改为荀氏。荀氏在晋国发展得很好,原黯的孙子荀林父后来任中军将(正卿),开辟了中行氏一脉;荀林父的弟弟荀首后来任中军

  • 揭秘:晋国兴盛百年的中行氏是怎么消亡的?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23:44:11阅读:3136

    齐国临淄。当齐景公得知弦施的军队在太行山被伏击的消息后,当场晕了过去。这可是他人生中最后的一场大战了,这一次决定着他能否在临死前当上中原的霸主,以了却人生之宏愿。虽然弦施打了败仗死了那么多的士兵,但是齐景公还是没有杀他,还是将他的命留了下来,现在是大战时期正是用人之际,临阵杀将军总不是什么好事。更何

  • 东周时期晋国六卿之一:中行氏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时间:2024/1/6 12:06:25阅读:3879

    中行(háng)氏,东周时期晋国六卿之一,前632年成立,前490年败亡。中行氏的直系先祖是中行桓子。中行桓子,姬姓,中行氏,名林父,因中行氏出于荀氏,故多称荀林父(生卒年不详),谥号曰桓,史称中行桓子。荀林父为纯臣荀息长孙,大夫逝敖之长子,智氏始祖智庄子的兄长。由来晋文公称霸,设三军三行,城濮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