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青青子衿|悲情茉莉贾迎春

青青子衿|悲情茉莉贾迎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研究 访问量:1309 更新时间:2024/1/7 23:16:18

公众号ID:hlmyj001

迎春穿茉莉,是曹公给迎春最悲悯最诗意的一个场景。许多读者和文章都注意到此。本文更是细挖茉莉的意象内涵,旁征博引。此中有深意,正待解人言。

作者冬菁,大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国学,喜欢阅读,喜欢写作,挚爱《红楼梦》。曾获“为学杯”作文竞赛二等奖,“语文报杯”作文大赛二等奖。浅见拙识,班门弄斧,恳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教。

作者

冬菁

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命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扔在水面,引的那游鱼洑上来唼喋。湘云出一回神,又让一回袭人等,又招呼山坡下的众人只管放量吃。探春和李纨惜春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宝玉又看了一回黛玉钓鱼,一回又挤在宝钗旁边说笑两句,一回又看袭人等吃螃蟹,自己也陪他喝两口酒。袭人又剥一壳肉给他吃。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作者对迎春的着墨不多,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了,一个“懦”字,概括了迎春的性格。大多数时候的人物群像里,迎春都是一副懦弱顺从的样子,很少有个性化的言行。

而第三十八回里,“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这独立完整的一句,难得地描摹出迎春不一样的姿态来。况心思缜密者如曹公,为何在此处单单选择茉莉一花?私以为此中必有深意可寻。

这句话中的“又”,不作“重复”解,而是表示几种情况同时存在。即黛玉、宝钗、湘云等人,在这一时间段里,各具情态。可以推测,迎春并非经常穿茉莉花,至少从作者的笔墨下看来,这是唯一的一次。

细读这段文字,可以发现,此中“独”字用得的确有理有据,绝不是空穴来风。在这休息的间隙里,黛玉钓鱼,有宝玉来看过;宝钗掐桂逗鱼,有宝玉来说笑过;湘云和袭人,和山坡上的众人,有过交谈;探春、李纨和惜春,三人相伴着看鸥鹭;宝玉除了与钗黛有互动外,还与袭人一同喝酒吃螃蟹;袭人,也与湘云、宝玉有过接触。似乎或多或少,众人都与自身以外的他人发生了一定的联系。而唯有我们的迎春,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安静地独立于热闹之外。

“独”,从他人的眼里看来,迎春大概是孤独的,是不合群的,是与人疏离的,于是乎,大家对她的态度有:同情(如探春,累金凤事件中,探春极力为迎春讨公道——第七十三回),或忽视(如宝玉,“二姐姐又不大作诗,没有他又何妨?”——第四十九回)。

但从迎春自身的角度来看,焉知她内心一定孤独?而非乐在其中、不足为外人道也?是不是可以猜测,在热闹之中,迎春独自穿着茉莉花环,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恬静美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迎春此时究竟是何心思,我们已不得而知。毕竟,想象和亲历永远有距离。再海量高清的图片,也无法给你山花水月的真实。所以你的经历,旁人再怎么设身处地,也无法感同身受。因为人的处境太复杂,人本身,也太复杂。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真正的理解啊,如天边的地平线,可望而不可即。

穿茉莉花的地点,选在“花阴下”。背“阳”则为“阴”。可以想见应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除了迎春在“花阴”处以外,其实还有探春、李纨、惜春也在“垂柳阴中”。

喜欢躲在“阴”处的人,大抵是有些自卑情结的。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曾写道:“自卑情结甚重的人,会想要和生活中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保持距离,并将自己局限于他觉得能够主宰的环境之中,为自己筑起一座窄小的城堡,关上门窗,并远隔清风、阳光和新鲜空气。”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因为那天太阳太晒了。

而“拿着花针穿茉莉花”这个动作,又有什么样的意涵呢?

一方面,再次印证了迎春的“懒于诗词”从上下文来看,当时这个休息的空暇并不是无所事事,表面上大家是在悠闲地欣赏美景,实际上内心里不知为了菊花诗怎样搜肠刮肚呢。虽然迎春惜春只是负责“出题限韵、誊录监场”,但是李纨也说过,“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可是此处迎春“拿着花针穿茉莉花”,这分明是急需心思的活儿,哪里还容她去构想诗句?只能说明她根本无心作诗。

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迎春对美的追求和她的娴静温婉。《本草纲目》里有“女人穿为首饰”之句,清朝王士禄也有“花向美人头上开”之语,明清时期将茉莉花穿成花环戴在头上是当时的风尚。时至今日,江南一带还保有将茉莉花制成花环手环或胸花的习俗。

此外,贾连的小厮兴儿评价迎春“二姑娘的诨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我们似乎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迎春一不小心扎到了手指,鲜血丝丝缕缕地渗了出来,可即便是疼得眼泪直掉,她也只是失语一般,一声不吭,微微偏过头去,轻轻拂掉眼泪,小心翼翼地完成了这一整套动作。”长期的“温柔沉默”,发展成了“逆来顺受”,生怕为他人带来困扰,所有的血泪都往自己肚里咽。

我们的生命的确需要“安静”,但不是这样的“沉默”,正如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中所写——“安静是祥和,是平静,是降下生命音量的旋钮。沉默是把那个按钮关掉,把它旋下,全部旋掉。”

现在我们来谈谈“茉莉花”。第七十七回里,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了:

“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若用大题目比,就有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千古不磨之物。世乱则萎,世治则荣。几千百年了,枯而复生者几次,这岂不是兆应?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

既如此,这“茉莉花”与迎春之间,想必也是有着某种联系的吧?

《本草纲目》记载道:

“时珍曰∶稽含《草木状》作末利,《洛阳名园记》作抹厉,《佛经》作抹利,《王龟龄集》作没利,《洪迈集》作末丽。盖末利本胡语,无正字,随人会意而已。”

所以“茉莉”一词乃梵语音译而来。

一曰“末利”,将名利放在末位,淡泊名利之心,与迎春不问累金凤、不因猜错灯谜而羞恼似有些许关联;一说“抹丽”,据宋朝张邦基的说法,谓能掩众花也,迎春虽比不上钗黛,没有绝代姿容,没有稀世俊美,但其“腮凝新荔,鼻腻鹅脂”的长相气质,也绝对是名媛闺秀一枚了;而一曰“末丽”,又是否可以理解成“末世的美丽”呢?这些青春的少女们,不正是衰落的贵族家庭里最后的美丽吗?

“时珍曰∶茉莉原出波斯,移植南海,今滇、广人栽莳之。其性畏寒,不宜中土。弱茎繁枝,绿叶团尖。初夏开小白花,重瓣无蕊,秋尽乃止,不结实。有千叶者,红色者,蔓生者。其花皆夜开,芬香可爱”。

“畏寒、弱茎”,美人如花,迎春的懦弱、多病与此相映照;“其花皆夜开”,暗合迎春的内敛含蓄;茉莉花“芬香可爱”,亦舒在《小郭探案之茉莉花香》中这样形容茉莉花香——“那是一种很高贵飘逸的香气,有点似茉莉花香,若隐若现,非常动人”,“一闪而过,就似一个女郎轻轻走过,无意中留下体香”。

茉莉花是高贵优雅、迷人美丽的,一如迎春的尊贵身份和闺秀气质;茉莉花香是似有若无、转瞬即逝的,一如迎春在大观园里可有可无的微弱存在感,和她短暂的悲剧生命。

茉莉并非原产中国,而是来自西方,是佛教的吉祥物。宋朝王十朋有诗云“没利名嘉花亦嘉,远从佛国到中华。老来耻逐蝇头利,故向禅房觅此花。”而迎春常看的《太上感应篇》,其中就杂糅了儒释道的思想,如佛教的因果轮回说。

茉莉,隐喻小家碧玉、安分柔顺的迎春。柳永的《满庭芳·茉莉花》“环佩青衣,盈盈素靥,临风无限清幽”,描出了茉莉的清纯质朴;姚述的《行香子·茉莉花》“天赋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独逞芳菲。轻盈雅淡,初出香闺”,摹出了茉莉的美丽芬芳。

茉莉的花语是美丽质朴,这没错,但另一方面,茉莉也显得柔弱苍白,禁不住日晒雨淋,受不起风刀霜剑,像极这金陵贵族闺阁里的迎春。面对命运,好也好,坏也罢,她既无力抗争,也无心抗争。让她限韵,她选择“抓阄”;她的灯谜,有“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之句。对待人生,她选择做随风的茉莉,听天由命,被动接受,不追求,不反抗,最终难逃“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的厄运。

茉莉花,大概还有些悲情色彩。张爱玲的《茉莉香片》写聂传庆的母亲嫁到聂家后,“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迎春又何尝不是绣在贾府这块富丽屏风上的一朵娇弱的白茉莉?一旦屏风碎得四分五裂,茉莉花也随之香消玉殒。

还有电影《Blue Jasmine》(《蓝色茉莉》),讲的是也是名媛落难记,与几百年前迎春“误嫁中山狼、一载赴黄粱”的悲剧不谋而合,而“blue”这个词,本身也有“忧郁”的意思,所以我想,也许茉莉本身就带有些悲情的色彩?

贾迎春,宛若一朵悲情的白茉莉,开在热闹的大观园里,开在清静的紫菱洲上,幽微纤弱,素洁淡雅,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梦研究

公众号: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更多文章

  • 金陵十二钗之贾迎春:被欺负错不在自身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贾迎春,贾赦,贾政,贾琏,司棋

    作者:甘棠迎春作为贾府有名的二木头,一直被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认为迎春丝毫没有大家小姐的风范,一直懦弱胆小,受人欺凌。同样是庶出的探春,却勇于维护自己的利益,敢于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的对比下,迎春变成一个非常不讨喜的姑娘,觉得都是迎春的问题,根本不值得同情。迎春是受害者,凭什么要一个受害者完美

  • 林黛玉说打抱不平是男人的事,贾迎春说连男人都缩了头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贾迎春,林黛玉,史湘云,荆轲,薛宝钗

    题:唐山女子拿酒瓶砸头是以暴制暴吗?连男人都缩了头,又有谁敢充荆轲聂政呢?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

  • 人生隐喻大观园、“佛系少女”贾迎春?如何从心理学读《红楼梦》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贾迎春,大观园,贾宝玉,林黛玉,曹雪芹,佛系少女

    ▲《红楼梦》剧照 林黛玉与“潇湘馆”相得益彰, 贾宝玉与“怡红院”相映成趣,李纨和“稻香村”心意相通。薛宝钗呢,恰同 “蘅芜院”香在一处……人生犹如《红楼梦》里的大观园,环境的选择,是心境的投射。如何从心理学的视角重温品读经典《红楼梦》?近日,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主席刘广迎新著《红楼心解,由中国工人出版

  • 一则荒唐的寓言故事,害了贾迎春一生,孙绍祖把贾赦玩弄股掌之间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迎春,贾赦,孙绍祖,贾宝玉,林黛玉,香菱

    趣侃红楼553:紫菱洲歌,宝玉悲叹手足情,谶喜冤家,迎春错配孙绍祖上一回讲到贾迎春定亲给孙绍祖,除了贾赦邢夫人,贾家基本无人看好这门婚事。主要原因有二。一,孙家是军户,终究要离去,贾迎春嫁给孙绍祖,相当于失去一个女儿。二,孙家门风不正。当日是宁荣二公门生,却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让人鄙视。如今还是孙家

  • 贾迎春死得有多惨?“作贱得,公府千金似下流”就是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繁华过客标签:贾迎春,贾赦,贾府,探春

    前言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红楼梦》是难得的一本为女子立传的小说。在曹公的笔下,众女子的命运早已在他的判词当中被规划好了。金陵十二钗各有各的命运,其结局都逃不过一个惨字,但要论最惨,必定有迎春之名。子系中山狼,

  • 贾母撵走贾迎春的奶妈,四个人求情未成,是谁将她弄回贾府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迎春,贾府,贾赦,贾探春,林黛玉,薛宝钗

    贾府家大业大,奶妈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占据着重要地位。奶妈中有好有坏,有的德高望重,有的嚣张跋扈,贾迎春的奶妈无疑属于后者。1.贾母查赌,严厉处罚了贾迎春的奶妈王熙凤病重期间,王夫人启用王熙凤、李纨、贾探春三人共同管理荣国府。虽然三人很敬业,工作也很勤勉,但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贾府已经千疮百孔,各种问

  • 贾迎春是庶出却不能小觑,论出身和父亲的地位,她都是贾家第一等

    历史解密编辑:君笺雅侃红楼标签:贾迎春,贾探春,贾赦,贾政,贾元春,贾琏

    贾迎春是庶出还是嫡出,按说是没有疑问的。但却也有不少的争议。有观点认为迎春既然不是邢夫人所出,邢夫人又是贾赦续弦,就不能排除迎春是嫡出的可能。这显然是看书不仔细造成的误判。贾迎春毫无疑问是庶出,邢夫人就曾当着迎春的面说过一番话,证明贾迎春庶出的事实。(第七十三回)邢夫人道:“……我想天下的事也难较定

  • 四女安慰贾迎春,三个女孩妙语连珠,薛宝钗一个动作“秒杀”三人

    历史解密编辑:爱写作的老于标签:贾迎春,薛宝钗,贾探春,林黛玉,薛宝琴

    自古以来,赌博都会带来危害。01荣国府夜间聚赌之事曝光后,贾母深知其害,于是采取雷霆手段,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厉处罚。聚赌的三个大头三个大头家之一是贾迎春的奶妈,贾母处罚时一视同仁,将她打了四十大板后撵出,不允许再进入大观园。林黛玉、薛宝钗和贾探春为了保会贾迎春脸面,于是当众求情,没想到贾母坚决不同意

  • 贾迎春老实懦弱,她的两个丫头司棋和莲花可真不好惹

    历史解密编辑:木槿读书标签:贾迎春,司棋,芳官,怡红院

    红楼梦中二小姐迎春,有名的懦弱,人称“二木头”。遇见事情的态度就是息事宁人,哪怕自己吃亏,也不会说出什么。有人说她是就算是针憷到她身上,她也不吭一声。虽然她很懦弱,但是她房里的两个丫头司棋和莲花都不好惹。司棋最初和她的表兄潘又安大胆相爱,她和潘又安交换信物,甚至买通了看门的婆子,把潘又安引入了大观园

  • 悲叹贾迎春:不带锋芒的善良,最终必将自己刺伤!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探春,司棋,黛玉,宝钗,惜春,李纨,贾迎春

    文:夕又(读史专栏作者)《红楼梦》里的女子,个个都是性格鲜明、色彩娇丽的,黛玉才高、宝钗世故、凤姐精干、李纨自矜、迎春懦弱、探春聪敏、惜春孤介。这些多彩的性格,多数带着与外界的主动抗争,除了迎春。懦弱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被严酷的生活逼迫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会真心喜欢懦弱。而,侯门千金贾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