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一向待人宽厚,心胸宽广,并不以言语刻薄著称,也不多管闲事。王熙凤评价她“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典型的明哲保身性格。
这样的薛宝钗却对贾迎春说出特别恶毒的评价。让人大为诧异。
(第五十七回)且岫烟为人雅重,迎春是个有气的死人,连他自己尚未照管齐全,如何能照管到他身上,凡闺阁中家常一应需用之物,或有亏乏,无人照管,他又不与人张口,宝钗倒暗中每相体贴接济,也不敢与邢夫人知道,亦恐多心闲话之故耳。
邢岫烟住在贾迎春的房中,因被薛姨妈看中,求了贾母做主许配给薛蝌,成为薛宝钗的兄弟媳妇。
因为贾迎春不太会照顾人,致使邢岫烟住在房中常不自如。既然邢岫烟成了自家人,薛宝钗便经常暗中帮衬一二。
然而薛宝钗的帮衬对邢岫烟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是让邢岫烟艰难到要典当衣服度日的地步。
而薛宝钗对邢岫烟的困局也是感同身受,更在心中认定贾迎春是个“有气的死人”,这个评语无论如何都太刻薄了。
贾迎春是贾家四春存在感最低的女儿。但按照嫡长排序,她的地位却是最高。
如果不是迎春父亲贾赦失去了荣国府的继承权,让贾政取而代之成为当家人。贾迎春是妥妥的荣国府长女、大小姐。
即便贾惜春按宗族论是贾家嫡长房嫡长大小姐,但父亲的身份地位比较,还是贾迎春更胜一筹。
只可惜贾赦失去荣国府当家人的地位,贾政上位,让贾元春就“抢了”贾迎春的荣国府大小姐身份。迎春也由此被“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彻底从金尊玉贵的千金大小姐,变成无人问津的“二木头”被边缘。
迎春被家里人称之为“二木头”,就源于她性格懦弱,木讷,不争不抢,不言不语,丝毫没有存在感。
薛宝钗认为她是“有气的死人”,就是基于“二木头”之上的评价。
当初小厮兴儿说贾迎春时,用了“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可知迎春的性格。邢夫人更是形容迎春连探春一半也赶不上。
按说对迎春的评价也算中肯,即便迎春善于下棋很聪明。可不善于表达,终究也是白搭。
只是用“活死人评价贾迎春,薛宝钗多少还是太刻薄恶毒了。
薛宝钗当然不是有意的刻薄之人,她在心中对迎春的评价并没有宣之于口,多少能显露出她对迎春的不以为然。
迎春崇尚道家“无为之治”,她喜好读《太上感应篇》的典故,认为“福祸无门,唯人自招”,这就使得她对待事物的处理比较被动。她认为人的烦恼都因为太过于贪著。
迎春的被动,源于性格的“懒争”并不是窝囊。但她的表现在外人看来,就成了窝囊不争气,恨铁不成钢。
邢夫人骂迎春无能,也就源于此。
薛宝钗的“不争”与贾迎春的“无争”并不相同。她其实也是要强的性格,对迎春的处事哲学并不认可,才会有“有气的死人”的说法。
另外,薛宝钗对贾迎春不管不顾邢岫烟也有点“气”,毕竟邢岫烟住在迎春那里,就是她的责任。
以薛宝钗的周全和面面俱到,让任何人都能够如沐春风,才是好的作为。
可惜贾迎春与她恰恰相反,一切都讲究顺其自然,她对自己都不怎么在意,何况其他人。
邢岫烟住在家里不自在,别人都能看见,唯独迎春并不在意。她认为邢岫烟能自己照顾自己,为什么需要她来照顾。她又没有刻意针对苛待邢岫烟……却忽略了外部环境对邢岫烟的影响。
薛宝钗的周全对上贾迎春的无为,就仿佛针尖对了麦芒,本质上就不能融洽。
薛宝钗在心底对贾迎春的不认可,才会导致“有气的死人”的评语出现,倒也不是恶意针对。只是双方价值观不同,自我要求不同,进而产生的分歧。
只是“活死人”的评价有一点不能否认,就是贾迎春是长房的大小姐,并不是二房王夫人的女儿。薛宝钗作为王夫人的外甥女,还是心中与迎春有一点距离。
这就像她对探春很好,对迎春、惜春差一些,也是人之常情。无法过于计较,也不全是势利眼。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