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巧姐”市集在第21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2号馆盛大开集,活动现场设置展位80个,分为手工产品市集和农特产品市集两大区域,来自全省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手工艺创业者和巾帼创业致富带头人、女性创办的企业、女农民合作社的万余件手工制品和农特产品参加展示展销。
草编、刺绣、剪纸、钩编、布艺、雕刻、泥塑……“吉林巧姐”手工艺品将传统手工艺经由现代创意、包装,以“集市”方式向公众呈现,成为了本届农博会的一大亮点。野生榛蘑、甜糯玉米、窖藏老酒、煎饼、鹿茸、香油等优质、低价吉林好货,也纷纷在市集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争相购买。
姐妹们,让我们相约农博园,一起去“赶集”!淘佳品、学技艺、品美食,共同感受“吉林巧姐”背后的成长故事吧!
8.大安市鸿图巧姐
培训基地展位
大安市鸿图巧姐培训基地成立于2017年,由多名市级草编非遗传承人组成,经过多年深耕,目前已有高级教师10名,培训妇女近千人,培养巧姐带头人100余人,是省级“吉林巧姐”培训基地。为更好带动女性致富,建立起长期回收制度,与学员签订长年订单回收合同。近年来,已回收坐垫、收纳筐、靠背枕、草帽、拖鞋、蒲团、笔筒等草编作品成品达2万余件,实现销售收入20余万元。
草编小产业,环保大文章。大安市鸿图巧姐培训基地坚持将传统的草艺、布艺、刺绣相融合,创始人宋文静多次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草柳编手工艺传承研修,把传统文化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相结合,传承了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品牌。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鸿图基地正试图将手工编织业融入吉林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充分发挥妇女独特优势,为推进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9.敦化市春妮手工艺
培训学校展位
敦化市春妮手工艺培训学校成立于2021年2月,距敦化市区27公里,注册资金50万元,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以手工艺品、家居饰品等棉麻编织培训为主营业务,目前已承接山东、浙江、江苏、德国、韩国等地订单40余笔,订单收入50余万元,带动80名农村妇女就业增收。
学校负责人李海静是集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也是妇联组织培树的返乡创业女能人、市巾帼致富带头人。2020年,市妇联深入合作社服务时,在企业员工中发现了一位具备手工棉麻编织技能的新巧姐,市妇联协调人社、就业等部门,指导创办了敦化市春妮手工艺培训学校。学校成立后,已先后到红石、贤儒、额穆等9个乡镇和延边雨花爱心公益协会,为800余名农村妇女和30余名残疾儿童送去免费手工棉麻编织技术培训,带动周边百余名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有效拓宽了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渠道。今年,春妮手工艺培训学校的作品获得了2022年“吉林巧姐”大赛布艺组优秀奖。
10.梅河口市李芦乡吉木
手作工作室展位
2021年,梅河口市李炉乡吉木手作工作室成立,主要经营纯手工毛线钩编的玩偶、挂件、头饰、包包等,产品各具特色、种类繁多、造型精巧。一直以来,创始人李敏、王玉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通过各级妇联组织大力开展“吉林巧姐”妇女手工技能培训,发展适宜妇女增收致富的“炕头经济”,带动几十名妇女为美好生活奋斗,实现就业创业,尽己所能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她们的作品热销在梅河口市“爱心大集”、不夜城景区、海龙湖景区,“梅梅 河河”“知北村”吉祥物等深受大家喜爱。“梅梅 河河”还获得了2022年“吉林巧姐”大赛布艺组最佳创意奖。
本次市集活动将持续到8月27日,小伙伴们快来购买你心仪的产品吧!
来源/省妇联发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