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第五十七回,薛宝钗探望林黛玉,恰巧遇上邢岫烟也去潇湘馆探病,两人走在一处,就说起了体己话,宝钗这才得知,邢岫烟在紫菱洲的日子,过得很是凄苦:
岫烟道:“因姑妈打发人和我说,一个月用不了二两银子,叫我省一两给爹妈送出去,要使什么,横竖有二姐姐的东西,能着些儿搭着就使了。姐姐想,二姐姐也是个老实人,也不大留心,我使他的东西,他虽不说什么,他那些妈妈丫头,那一个是省事的,那一个是嘴里不尖的?我虽在那屋里,却不敢很使他们,过三天五天,我倒得拿出钱来给他们打酒买点心吃才好。因一月二两银子还不够使,如今又去了一两。前儿我悄悄的把绵衣服叫人当了几吊钱盘缠。”——第五十七回
从这段描述可知,邢岫烟是大观园众姊妹里,生活过得最紧巴的,生活费已然不足,还得花钱笼络紫菱洲的下人,眼下冬尽春初,空气里还透着寒意,她却不得不典当了自己的冬衣,换钱来给下人们买点心吃。
邢岫烟为何会陷入这种尴尬的困境里?综合论来,原因自然是复杂的,其中客观原因为主,主观原因为辅。
《红楼梦》里的荣国府,上上下下几百号人,几乎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而要在社会里生存,就必须要有与虎谋皮的觉悟。
这里必须要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的身份和处境,虽然与邢岫烟有差别,但她身上有一些优点是值得邢岫烟学习的。
红楼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林黛玉因周瑞家的最后给自己送宫花,当即甩了脸色,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我就知道,别人不剩下的,也不给我!
初读《红楼梦》时,很多读者会把林黛玉的这种做法归结为耍脾气,其实这个脾气耍的很有水平。
周瑞家的在《红楼梦》众多小人物里,算是个人精了,无论是阅历还是心机,都属于是“人上人”的级别。
甚至前八十回末尾,连王熙凤都曾被她利用——贾母生日期间,周瑞家的假传圣旨,怂恿王熙凤捆了邢夫人的两个婆子,导致邢夫人当众给凤姐脸色瞧,因为这件事,凤姐当晚委屈得大哭了一场。
周瑞家的最后给林黛玉送宫花,黛玉当即甩脸色,这就造成一种很神奇的现象——一个圆滑世故的中年老油条,居然被一个小姑娘拿捏,而且她还不敢跟黛玉顶嘴。
林黛玉这种做法是所有贾家小姐们应该学习的,一旦发现奴才有逾矩的苗头,立即震慑敲打,这样才能保持住主子的款儿,若是一味作好人,后期一定会出现大问题。
就比如王熙凤,她何尝不想温文尔雅地做个“老好人”,但现实不允许,底下人个个都是人精,你不雷厉风行,他们摸准了主子的好性,慢慢就会算计到你的头上。
从主观方面来看,邢岫烟就没有林黛玉、王熙凤这样的觉悟,这当然和她的处境有关,她不像林黛玉那般,有贾母作后台,也没有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她只是暂居贾府,所以很多事能忍则忍,但典当冬衣换钱,以此取悦紫菱洲的奴仆们,这种做法显然善良得有些过头了,甚至趋近于怯懦。
邢岫烟在荣国府没有后台,从现实角度来看,她能依赖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姑妈邢夫人,一个是同住紫菱洲的迎春。
可邢夫人对这个侄女置若罔闻,不但不给予帮助,还从岫烟原本就不够用的二两月钱里,扣了一两银子。
邢夫人这种做法的内在心理,我们也不难猜测:如果不扣邢岫烟的钱,邢夫人就得自己出钱资助邢家父母,而从为人苛吝的邢夫人口袋里掏钱,那比登天还难,所以邢夫人理所当然地牺牲了自己的侄女邢岫烟。
从邢夫人的所作所为来看,她并不在意这个侄女,自然也就不会保护她,由着岫烟在紫菱洲生活,具体生活成什么模样,她是不在乎的——底下人只要接收到这个信息,就会开始肆无忌惮。
在这种情况下,邢岫烟唯一能依赖的,就是紫菱洲的主人贾迎春。如果贾迎春是个有权威的主子,在和邢岫烟一起生活期间,能成为她的后盾,那么底下奴仆照旧也是不敢如此欺负岫烟的。
可她偏偏遇上了整个大观园中最懦弱的小姐。
迎春天性善良软弱,导致底下的奴仆们个个纵横捭阖,明里争吵,暗里偷窃,迎春的奶娘王嬷嬷,甚至敢偷走迎春的累金凤去赌钱, 而且还给输了——这累金凤是贾家小姐们在重大节日要佩戴的官方首饰,直到八月十五中秋节,丫鬟们到处寻找,才发现早被偷走了。
迎春对此并非不知道,可她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意与人发生争吵,也不想问责。可以想象,迎春的这种态度自然也用在了邢岫烟的身上。
对于同住的邢岫烟,她自然不会吝啬,但底下人对邢岫烟的欺负,她也不会过度关注,由着客人被奴仆们欺负。
更为关键的是,邢岫烟既然住在紫菱洲,那么其他人即便想帮她,也不好多说什么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强行帮助只能让迎春没脸,所以只能在小事上多援助她,比如平儿送给岫烟一件猩猩毡斗篷,探春送给岫烟一个碧玉佩。
可以试想,当初邢岫烟搬进大观园时,没有住在紫菱洲,而是住在了探春的秋爽斋,她的生活将会是另一番局面——以探春的实力和性情,一定会好好招待客人,最次也不致让底下人欺负岫烟。
因此上,邢岫烟在大观园内的困境,从客观来看,是外界环境导致的的必然结果,邢夫人、贾迎春的不作为,将岫烟置于水火,加上邢岫烟本身掣肘于客居身份,为人太过善良,立不起丝毫威严,就只能任由众奴仆刁难。
本文乃“红楼不红”首发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八十回本,图片来源于清代孙温《红楼梦》全绘本,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