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身边好老师 | 杜春燕:科技赋能 筑梦未来

身边好老师 | 杜春燕:科技赋能 筑梦未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现代教育报 访问量:465 更新时间:2024/1/11 8:12:13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本报新媒体平台从本期开始推出“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身边好老师”系列报道,通过对首都大中小学、幼儿园的采访报道,展示首都教师胸怀“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动实践和感人故事。

春燕

理学博士,高级教师,现任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科技教育中心主任,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认证高级科技辅导员。十年如一日,挖掘科技教育独特的育人作用,为推动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培养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荣获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2022“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做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追梦人

2011年杜春燕从中科院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基础教育一线,担任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专职科技教师兼科技辅导员。

十多年前的三十五中,学校的科技教育软硬件资源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为他们提供方法指导、兴趣激发,并让真正具有科学潜质的青少年脱颖而出?这是摆在刚入职的杜春燕和她的同事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学校整体规划下,2010年,学校动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项目,杜春燕和她的同事们作为校内指导教师,与中科院/高校专家一起,为同学们开设了中科院套餐式课程,多年来科技班育人效果凸显。

为了给更多的同学搭建科学实践的平台,她和团队在学校支持下创建了包括纳米化学探索实验室在内的多个中学创新实验室,她个人长期担任纳米实验室首席导师,每天为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纳米科技创新课程,手把手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并定期为校内外学生、老师开展纳米科普讲座。

为一名学生开设一门校本课

为每个学生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坚持下来很难。在杜春燕工作几年后,在一个约定好的暑期科研实践活动中,当她走进实验室时,突然发现多了一个学生,她问这名学生是几班的,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实验室?

这名学生告诉杜春燕,她是正在学化学竞赛的学生,希望能有机会到实验室动手做做实验,感受一下化学实验的乐趣。

杜春燕看着孩子一脸真诚而渴求的样子,就答应了下来,让她和另外一位同学合作完成一个项目。“这个学生非常高兴,兴高采烈地开始了实验。”杜春燕告诉记者,在此后为期一周的科研实践中,这位同学每天都早早来到实验室,从刷试管到洗瓶子,各项实验工作都做得非常认真。她和同学合作的课题进展也非常顺利,已经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后续只需要补充一些数据就可以写论了。

假期结束了,新学期开始了,由于这名学生不是科技班同学,科技校本课没法参加。如何让她继续参与这项课题呢?杜春燕决定学校求助。

于是,在学校课程中心的支持下,单独为这位同学开了一门校本课,与科技课同时进行,这样,这名学生就可以继续参与到这项课题中了。

杜春燕介绍,这个学生再次受到了极大鼓励,在写论文、参加答辩等各个环节都非常积极主动,经常在深夜里还研究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在答辩展示中,这名学生在最后的感悟中说道,“曾经我以为化学就是我学的课本上的各种理论,想要什么化合物直接按照方程式设计就行。真正进行实验后我才体会到化学学科的奥秘,实验结果永远是未知的,从而激发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

“这名同学的经历,让我感觉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杜春燕说,从那以后,她开始关注所有对科技感兴趣的同学,几乎每个假期里,都会有初高中各个年级慕名来到科技实验室想做实验的同学。于是,她就和她的团队一如既往地带领同学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多年来,杜春燕辅导的学生已经遍布北京各区,并为来自河北山区的学生们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课。此外,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的支持下,她和同事们还为贵州、陕西、云南等地的孩子们送去科技活动“大礼包”,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点亮”每个学生的科学梦想

在带领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人问“你们搞这些有用吗?经常把自己的周末和节假日都搭上,高考能加分吗?”每当听到家长的这些话,杜春燕的心里顿感有些五味杂陈,同时,也更加使她坚信面向全体学生做好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这是关系到国民素质整体提升和教育公平的大问题,只有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全面提高了,也才能为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接收记者的采访时,杜春燕表示,科技课程尽管不是高考科目,但对于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其他任何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

“中小学科技老师应该有这样的站位、胸怀和担当,千万不能认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只是大学的事,也不要以为这和自己的工作距离很远!”杜春燕说。

在通过“科技创新班”探索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杜春燕也在思考如何将人才培养从点到面推广、如何让优质科技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只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一切校内外资源都可成为丰富的供给资源。近年来,通过深入挖掘学校科技实验室资源和校友邓稼先等知名科学家的事迹资料,杜春燕和她的团队在学校构建了普惠类、拓展类、项目类及竞赛类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每年举办科技节和科技嘉年华活动,将科学家精神传递给全校每一位同学,为每个有科学梦想的孩子搭建起科学实践的桥梁。

带动科技教师团队共同成长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带领更多的科技教师成长,让科技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杜春燕带领团队教师们深入钻研科技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先后完成国家级、北京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论文几十篇,并编纂出版了《中学生科学探究实验室教程》《科创教育理论与实践》等面向学生和老师的科技教育参考书籍,带动了一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胡静是三十五中航天实验室的一名青年科技教师,在杜春燕老师的帮助下,她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科技老师。“我之前的专业是航天,对于教育,尤其是科技教育不太了解,在杜老师的无私分享和耐心教导下,才慢慢掌握并融会贯通。”不仅如此,在思考如何设置课程、怎样选择内容等问题时,胡静也总是习惯将她的困惑讲给杜春燕听,去寻求她的帮助。而杜春燕总是能够高屋建瓴地给她提出适合的建议,让她茅塞顿开。

十年如一日,杜春燕还通过个人主持的西城区骨干教师研究工作室,带动区域内外的科技教师团队共同成长。每逢自己团队有教师参加展示课汇报时,她都主动帮助老师们修改课件、听试讲、反复研磨。为了提升团队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她还主动帮助老师们介绍课题申报注意事项,指导老师们确定研究思路,制定推进计划,修改课题论文初稿。

在杜春燕的带动下,学校目前已涌现出2位全国认证的高级科技辅导员、5位北京市十佳科技辅导员,还有十几位科技教师被评为西城区优秀科技辅导员和科技园丁称号。学校也因此荣获第32届“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创新之星”称号,还荣获北京市教委颁发的生命科学和机器人两个“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称号。

如今的杜春燕依然早出晚归,不知疲倦地奋战在学校实验室和科技教育舞台上。

“我的实验室就是我的工作室!”回望走过的路,有挥洒的汗水也有艰辛的泪水,但她从没想过放弃。每当谈及自己的工作,她总是说:“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是我的本职工作,就要尽力做到最好!”

文字:苏金柱

编辑 : 张秋颖

编审:郝彬

终审: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标签: 杜春燕科学教育教师辅导员

更多文章

  • 不同的终点决定不同选择:春燕五儿盼着放出去,袭人晴雯宁死不走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晴雯,宝玉,薛蟠,袭人,贾琏,春燕,柳五儿

    最重要的原因是爱情:深爱宝玉的人,宁死也不肯离开他;不爱宝玉的人,只会从现实角度做选择。其次,是“出去”、是“留下”,也不仅仅是“去”与“留”的区别——出去了,终点是一望可知的,而留下,却可能有更好的归宿。春燕五儿盼着“放出去”,是有宝玉的承诺:“将来这屋里的人,无论家里外头的,一应我们这些人,他都

  • 章春燕:春风化雨守护“少年的你”

    历史解密编辑:最高人民检察院标签:章春燕,少年的你,未成年人,区检察院,监督

    从检17年来,党的二十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章春燕坚守在刑事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第一线,共审批、办理各类案件1600余件,涉案2800余人。她先后荣获“守望正义——新时代最美检察官”“CCTV2020年度法治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检察官”等称号。“当上党的二十大代表,荣幸

  • “春燕工作室”:如春风化雨 护雏燕归来

    历史解密编辑:最高人民检察院标签:未成年人,区检察院,春燕,雏燕,检察官

    2012年,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检察院成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春燕工作室”,寓意“春风化雨,雏燕归来”。2018年,“春燕工作室”实现湖州市全覆盖,市检察院和下辖的五个基层检察院全部有了这个品牌。作为这一未检品牌的创设人和“领头燕”,党的二十大代表、现任湖州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章春燕,一直与“春燕

  • 中国公众艺术影响力人物——余春燕

    历史解密编辑:墨川书画艺术鉴赏标签:中国,文博,余春燕,平凡好人,中央电视台,公众艺术影响力

    《平凡好人》余春燕:1992年荣获重庆市“天府可乐”杯十大歌星殊荣。2000年在重庆市委宣传部,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共同拍摄的电视剧 《朝天门》里初露头角。2006年参加由湖南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共同拍摄的电视剧《国家行动》饰演男一号的妻子。2007年--2008年分别参加了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优秀电视剧

  • 春分|╰╰飞╯╯——看北归春燕掠过岭南大地

    历史解密编辑:金羊网标签:春分,燕子,岭南,春燕,赵丹丹

    2023年3月21日5时24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春分亦是暖的伊始一场春雨一场暖此时节春意盎然,莺飞燕舞燕子开始飞越岭南大地返回北方掠过湛蓝的湖面飞过静穆的祠庙越过广阔的稻田穿过古老的村落尾羽

  • 任伯年的春燕图,诗情画意!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燕子,浓淡,任伯年,徐悲鸿,春燕图,著名画家,书法作品

    徐悲鸿 任伯年像 徐悲鸿纪念馆任伯年(1840-1896)名颐,字伯年,浙江山阴人,清末著名画家,海派四杰"之一。“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真正春天的信使。“春燕”是任伯年的经典题材,在任伯年笔下的飞燕,体呈流线,迅疾飞翔,一掠而过,既动感传神,又栩栩如生,“微风燕子斜”的境界跃然

  • 爱生活的春燕

    历史解密编辑:热聞泛观察标签:新疆,美食,调料,羊肉串

    分享图片:今天分享新疆最有名的美食是新疆维族人的绝技,大羊肉串新疆夜市景县,1米5超大的羊肉串。足足有6斤肉,一个人是吃不完的。看着就有食欲。新疆特色美食就是羊肉串选料,边烤边调,麻辣鲜香,回味悠偿。肉串儿考的色泽特别诱人,配上新疆特色的调料美味无穷。非常时期,让大家大饱眼福。

  • 《人世间》乔春燕失身后为什么只找周秉昆算账?她的心思你还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百味伴读标签:周母,周家,周秉昆,乔春燕,程咬金,历史片,人世间(电视剧)

    《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作品,该作品以北方城市中一个平民社区“光字片”为背景,讲述周家三兄妹周秉义(辛柏青 饰)、周蓉(宋佳 饰)、周秉昆(雷佳音 饰)等十几位平民子弟在近五十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全面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平民百姓面对生活困境,始终坚韧拼搏、积极奋斗、永葆乐

  • 《中国青年报》采访杜春燕:科技教育任重而道远

    历史解密编辑:北京科协标签:杜春燕,教育,科学,学校,高校

    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部门组织开展的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揭晓,全国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科技教育中心的杜春燕老师是其中之一。近些年,她一直在探索用“拔尖”和“普及”并行模式推动科技教育的创新发展。近日,杜春燕在北京科学技术协会牵头举办的线上

  • 春燕美诗九首:翩翩双燕画堂开,为谁归去为谁来

    历史解密编辑:初衣胜雪标签:双燕,燕子,鸳鸯,杜甫,桃花,陶渊明,刘禹锡,春燕美诗

    春燕古诗九首:双燕今朝至,如道故乡春仲春时节,春暖花开,是燕子从南方飞回的时候。燕子是一种小巧的候鸟,每年秋天飞往南方过冬,春天又飞往北方,常常巢居在人类的屋檐下。这是唯一亲近人类的鸟类,没有其他鸟类对人类的惊恐和回避。而且飞回的燕子往往记得自己去年的巢穴,仿佛去旅游的朋友,半年归家,带给主人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