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人人都怪晴雯懒,人家一勤快,袭人就慌了,宝玉还亲自下场撕人

人人都怪晴雯懒,人家一勤快,袭人就慌了,宝玉还亲自下场撕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姜子说书 访问量:3967 更新时间:2024/3/2 13:37:13

  红楼梦:人人都怪晴雯懒,人家一勤快,袭人就慌了,宝玉还亲自下场撕人!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袭人回家的时候,派了晴雯和麝月在宝玉屋里,结果麝月张口就抱怨晴雯懒,跟个千金小姐似的坐着不动,晴雯也不反对。

  晴雯只在熏笼上围坐。麝月笑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晴雯道:“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

  麝月让晴雯把那穿衣镜的套子放下来,晴雯还抱怨才坐暖和,不愿意动弹,宝玉听了,便自己动手,晴雯此时却想起来还有一件事,却被麝月阴阳怪气地回怼了一句。

  宝玉忽听见晴雯如此说,便自己起身出去,放下镜套,划上消息,进来笑道:“你们暖和罢,都完了。”晴雯笑道:“终久暖和不成的,我又想起来汤婆子还没拿来呢。”麝月道:“这难为你想着!他素日又不要汤婆子,咱们那熏笼上暖和,比不得那屋里炕冷,今儿可以不用。”

  后来,晴雯和袭人两个人对嘴,晴雯自己承认自己又懒又笨,性子又不好,又没用,袭人却不依,酸溜溜地问了她一篇话。

  袭人笑道:“倘或那孔雀褂子再烧个窟窿,你去了谁可会补呢。你倒别和我拿三撇四的,我烦你做个什么,把你懒的横针不拈,竖线不动。一般也不是我的私活烦你,横竖都是他的,你就都不肯做。怎么我去了几天,你病的七死八活,一夜连命也不顾给他做了出来,这又是什么原故?你到底说话,别只佯憨,和我笑,也当不了什么。”

  看官听说,袭人见晴雯病补雀金裘,而自己却不能,立刻就慌了,袭人到底在心虚什么?宝玉亲自下场撕人,说了一番震惊古今的话!

  宝玉谈至浓快时,见他不说了,便笑道:“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红楼梦》故事里,袭人出生于花朝节,以桃花应《桃花扇》中的东林党人,死劝宝玉的袭人,对应的正是死谏之臣。在贾宝玉看来,袭人这些文官或心性高傲,或倚势凌下,或拣衣挑食,或口角锋芒,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其实多是不安分守理者。

  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汙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以孔雀应大明帝王,雀金裘便是大明江山,晴雯在袭人等人口中,是个又懒又笨的暴脾气,却偏偏只有晴雯有此能力和忠心去病补雀金裘,那些天天把大义挂在嘴边的满朝文武却除了沽名钓誉,啥本事都没有,等到恒王死了,他们还跑出来献城,就这样,还对晴雯这样病补雀金裘的忠义之士满脸的不服气。

  恒王遂为众贼所戮。于是青州城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举。

  《姽婳词》:纷纷将士只保身,青州眼见皆灰尘,不期忠义明闺阁,愤起恒王得意人。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

  就如灯姑娘所说,人的嘴一概听不得的。世人料定晴雯与宝玉素日偷鸡盗狗,谁知两人竟还是各不相扰。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终究是世人只看表面,不知底里,错怪了晴雯。又如宝玉一生心性,只不过是体贴二字,然世人却以色魔相看,又哪里说理去?又如袭人之流,亦不过为道德二字所困,却不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警幻道:“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桃花扇》

更多文章

  • 谁将晴雯赶出了贾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研究标签:晴雯,贾府,贾宝玉,林黛玉,袭人,宝玉

    公众号ID:hlmyj001投稿:hlmyj001@163.com作者简介:张黎明,长期致力于《红楼梦》研究,已在《书屋》《文学自由谈》《九江学院学报》《红楼》等报刊以及微信公众号上发出有关《红楼梦》的论文、随笔与杂谈数十篇。作者张黎明谁将晴雯赶出了贾府?大多数读者都会不假思索地说:是王夫人。王夫人

  • 宝玉真的看重晴雯吗?晴雯四五天不吃不喝的时候,他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宝玉,晴雯,贾母,黛玉,贾政

    晴雯被撵,宝玉很伤心,“心下恨不能一死”,并“将一切人稳住”,独自一人偷偷地去看望晴雯;晴雯夭折,宝玉很难过,“一心凄楚”,并郑重其事地为晴雯写下《芙蓉女儿诔》。于是,有读者得出结论:宝玉极为看重晴雯。红楼的妙处就在于,“假作真时真亦假”,作者总是把假象写得相当明显,让读者误以为真,却把真相隐藏在容

  • 最“干净”的晴雯,死在了肮脏的土炕上,那里曾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晴雯,贾宝玉,袭人,贾母,怡红院

    晴雯,《红楼梦》里最洁身自好的女子。她虽然出身卑微,只是侍奉贾宝玉的丫鬟,但是她自尊自爱,恪守着做为人的尊严。晴雯性格泼辣,为人直爽,看到贾宝玉和婢女袭人偷欢,忍不住嘲讽袭人为了攀高枝,竟然连女子的贞洁都抛诸脑后。贾宝玉喜爱并且尊重晴雯,导致晴雯忘了自己的身份,仗着贾宝玉给她撑腰,在怡红院对其他仆人

  • 红楼梦:晴雯拆穿了袭人的姨娘梦,谁又看透了晴雯的小心思呢

    历史解密编辑:姜子说书标签:袭人,晴雯,贾宝玉,平儿,宝玉

    题:晴雯拆穿了袭人的姨娘梦,谁又看透了晴雯的小心思呢?文/姜子说书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源

  • 《红楼梦》里有缺点的好姑娘——最真挚又最任性的丫环晴雯

    历史解密编辑:先生柳眉标签:晴雯,宝玉,香菱,丫环,贾府,罗玉凤,红楼梦

    《红楼梦》里的晴雯,当然是一个可怜,可爱,可亲、可敬的姑娘。她生的模样标致,性格爽利、坚贞纯洁,嫉恶如仇,死得含冤负屈,凄凉痛楚,孤寂悲愤,历来为人们所同情赞叹。晴雯在大观园中是不是一个受苦最深重,品德最可贵、形象最为“高大”,几乎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典型呢?我看并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雪芹笔下

  • 《红楼梦》中晴雯死得到底值吗?

    历史解密编辑:帝王霸朱标签:晴雯,镯子,贾府,贾宝玉,林黛玉,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经典长篇小说,这里的女性角色居多,每个人的最终结局也都是各不相同的。而让人感到叹息的是晴雯的死有些冤枉,那么她死得到底值不值呢?晴雯到底是什么样人物?晴雯其实就是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与其他丫鬟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晴雯具有反抗精神,可以说在她的身上有着林黛玉的风范。不仅长得心灵

  • 为什么说,晴雯死去才是最好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晴雯,贾宝玉,宝玉,丫环,贾府

    晴雯的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是怡红院,乃至整个贾府数一数二的丫环。她的漂亮爽利是贾母盖章认证过的,在贾母看来,也只有晴雯将来可以给宝玉做妾,袭人远远不够格。晴雯的条件之优越,无人能及。包括晴雯自己都认为,总是会和宝玉一处,

  • 晴雯是出头鸟,袭人又何尝不是?

    历史解密编辑:少读红楼标签:袭人,晴雯,贾宝玉,宝玉,丫环

    怡红院是贾府最吃香的部门,多少人挤破了头也进不去,能在这里工作,事情少活儿轻,福利待遇又好,羡煞旁人。怡红院的丫环们,尤其是大丫环们,过得简直比小姐还要好。当然,能在怡红院混到数一数二的位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么,个人条件非常突出,站在那里就能让人眼前一亮,有惊艳之感,这是外在之美。要么,能力强

  • 《红楼梦》|骄横狂妄,晴雯的现世报来得太快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晴雯,李纨,芳官,袭人,宝玉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这是曹雪芹先生赋予《红楼梦》的一大主旨,他通过三个层面来体现这个主旨:一是隔世报,以冯渊为典型,直接指出冯渊遇到薛蟠是“逢冤”,与前世的冤家相逢,一命呜呼;二是隔代报,以李纨为典型,指出李纨因不积阴骘导致儿子贾兰“昏惨惨黄泉路近”;第三则是现世报,以晴雯为典型,而且报应来得太快,

  • 如果贾母派晴雯去服侍黛玉,会是怎样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纵哼四海标签:晴雯,宝玉,宝钗,紫鹃,袭人,元春,贾母,张爱玲,林黛玉

    看到这个问题,我忽然想到这样一句话:“我明儿必回老太太退回去,我不敢要你了。”这句话,是黛玉对紫鹃说的。黛玉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原来紫鹃“情辞试莽玉”(有的版本写作“忙玉”,但我认为还是“莽玉”更好),导致宝玉发痴病倒,紫鹃“日夜辛苦”去照顾他。等宝玉痊愈,紫鹃回到潇湘馆,就悄悄劝黛玉要拿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