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缺少个人魅力还情商低,晴雯走不出怡红院,黛玉走不出贾府

缺少个人魅力还情商低,晴雯走不出怡红院,黛玉走不出贾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应作如是观 访问量:3966 更新时间:2024/3/2 13:38:12

如果要给红楼中的女孩做一个低情商排名,黛玉和晴雯一定是并列第一。所谓情商,指的是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即情绪控制能力、抵抗挫折能力等。黛玉和晴雯在情绪控制、抵抗挫折方面的能力极低,加上她们缺乏吸引人的个人魅力,导致她们的人缘极差:黛玉在与宝钗结金兰前,只有宝玉愿意与之交往;晴雯到处树敌,在贾府多年,没交到一个朋友。

这不免让人疑惑:黛玉和晴雯都是绝顶聪明之人,智商极高,为什么情商这么低呢?

原因是一致的:在贾母和宝玉的保护下,她们的生活条件太过优越,不需要培养情商。

情商是环境的产物,受约束太多的人才需要培养情商。

智商是先天的,是与生俱来的,情商却是后天的,是环境的产物。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越高,越不需要情商;反之,所处的位置越低,则越需要情商。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所处的位置高,大家都不敢惹他,他便可以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大家都来迁就他。反之,所处的位置低,必须处处小心翼翼,生怕出错而被指责甚至失去容身之地。

黛玉和晴雯是贾府的特权人物,黛玉的特权是贾母赋予她的,晴雯的特权则是宝玉赋予她的。因为拥有特权,她们便能用真性情在环境中生存,不想做的事可以不做,脾气来了想发就发,伤心了想哭就哭,完全不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因为大家都让着她们,惹不起只能躲。

与之相反的是宝钗和岫烟。

宝钗因哥哥薛蟠无人管束不得不依附于贾府,虽然“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但毕竟属于依附,不得不谨言慎行,不敢行差踏错,更不敢得罪人,哪怕是贾府的下人都不敢得罪,体现出了极高的情商。

岫烟的处境比宝钗更艰难,全家投奔贾府而来,吃穿用度都要依赖贾府,加上贾府无人待见她,使得她不得不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被下人欺负也不敢声张,只想通过退让来获得安稳。这样的环境,把她逼出了“雅重”的高情商。

黛玉的低情商,决定了她走不出贾府。

黛玉曾经拥有过高情商,就在她初入贾府的时候。

因为独自来到陌生的环境,又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贾府的一切对黛玉来说,既陌生又充满着压力,于是她拿出高情商,“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进退和应答都堪称完美。

进入贾府不久,当贾母对她“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之后,黛玉就摒弃了情商,回归了放任自由的真性情。

有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贾母为她撑腰,还需要什么情商呢?

这就导致了黛玉从高情商走向了低情商,从而也决定了她走不出贾府,走不出贾母的权力范围。

第五十七回,紫鹃试玉后,苦口婆心地劝黛玉“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其中有这样一句:“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

这句话明确指出了黛玉的处境:有老太太在,她才有好日子过;一旦失去了老太太的保护,她就只能“凭人去欺负了”。

注意这句话的潜台词,黛玉毫无让人信服的个人魅力,长期形成的个性又决定了她容易得罪人,如果没有贾母的保护,必然会受人欺负。

紫鹃的担忧不无道理,与世无争的二小姐迎春娘家有势力,依然被孙绍祖折磨致死,黛玉如果外嫁,浑身是刺的她,不吃亏才怪。

由此可知,黛玉根本走不出贾府,走不出贾母的权力范围。只有在贾母的保护下,她才能安稳地活着。

晴雯的低情商,决定着她走不出怡红院。

黛玉和晴雯都是善于投机取巧的人,知道宝玉最受贾母宠爱,于是紧紧抓住宝玉不放,以获得优越的生活和特权地位。不过,晴雯知道自己只是个奴仆,而且深知当家主母王夫人不喜欢她的做派,所以她一直躲在怡红院,很少走出来,以至于在宝玉身边呆了五年多,王夫人却不认识她。

这是晴雯的小聪明,因为她知道,只有在怡红院这方小天地里,才是她放飞自我的世界。

在这里,她可以自由散漫,随意打扮、留三寸长的指甲,以玩乐为日常,本职工作说不做就不做。脾气来了,连宝玉都敢顶撞,俨然就是怡红院的女主人,享受着丫头婆子的侍候和宝玉的宠爱。

正是这样唯我独尊的环境,导致晴雯不需要情商,从而也决定了她走不出怡红院,走不出这一方自由天地。

事实也正是如此,当她被迫走出怡红院,被迫面对王夫人,她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在王夫人面前,宝玉的保护力丧失殆尽,“不敢多言一句,多动一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晴雯被人从病床上拖出去。

这就是过度保护造成的后果:情商为零,抗挫力极弱。失去保护就无法生存,遇到挫折就迅速凋零,毫无个人能力,更无个人魅力,注定了小小年纪就走向人生的末路。黛玉如此,晴雯亦如此。

标签: 黛玉晴雯贾府怡红院宝玉宝钗

更多文章

  • 晴雯为什么招人怨?两大原因:狐假虎威,仗势欺人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晴雯,袭人,贾琏,宝玉,贾母

    一个绣春囊,引发“抄检大观园”,谁也没想到,抄检还没开始,王善保家的就在王夫人面前靠了晴雯的状。如果只是一个人告状,那么有可能是告刁状,是恶意针对。但是,接下来,王夫人接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这些人还给晴雯封了个“祸害妖精”的称号。这就是引发众怒了。晴雯只是宝玉的丫头,平时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怡红院,

  • 晴雯被撵走,宝玉痛哭,袭人流泪,其眼泪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猫猫太阳标签:袭人,宝玉,晴雯,贾宝玉,怡红院

    《红楼梦》中,晴雯被王夫人以勾引宝玉的罪名撵出大观园。宝玉哭得稀里哗啦的,袭人也默默流泪。他们为什么哭泣呢?他们的哭泣有何不同?透露了什么信息?袭人的哭泣是猫哭耗子吗贾宝玉为什么哭得稀里哗啦的?透露了什么信息?1.贾宝玉舍不得晴雯。晴雯伺候宝玉6年了,贾宝玉已经习惯了晴雯的照顾。而且晴雯开朗活泼,很

  • 安雯:红楼梦晴雯扮演者,被丈夫宠爱23年,晚年砸锅卖铁无家可归

    历史解密编辑:昕梦倾城标签:安雯,晴雯,爱情,才女,宠爱,红楼梦

    幕起,花开,谁能想到,一个悲剧舞台上的角色,竟能在现实生活中经历如此辉煌与坎坷的命运。她是红楼梦中那个撕心裂肺的晴雯,被世人誉为扮演得最为入木三分的演员。然而,在现实中,安雯的命运却更加曲折离奇,她在丈夫的宠爱中度过了23年的美好岁月,却在晚年不幸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是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故事,一

  • 宝玉如何才能救下晴雯?

    历史解密编辑:亦水寒标签:晴雯,贾琏,贾政,宝钗,狐狸精,尤二姐,贾宝玉,中国古文献

    我的答案可能让你很绝望:宝玉怎么做,也救不了晴雯。有人用贾琏在小花枝巷买房子安置尤二姐,来替宝玉出主意,这根本是两回事儿。宝玉和晴雯的关系,不能跟贾琏尤二姐比。贾琏已经成人了、结婚了,理论上他应该在正妻之外,还有几房侍妾。但是由于王熙凤的嫉妒和泼悍,他只有平儿这一个挂名的屋里人。这样的婚姻模式,在那

  • 晴雯掐尖要强,袭人温良恭俭,为何李嬷嬷总骂袭人,却不骂晴雯?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袭人,李嬷嬷,晴雯,狐媚,宝玉,贾府

    宝玉的奶娘李嬷嬷,为何从不为难掐尖要强的晴雯,却多次辱骂袭人这个老好人呢?红楼梦书中宝玉身边两个最让读者们印象深刻的丫鬟就是袭人和晴雯了,这两个人的性格和做事风格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李嬷嬷为何总骂袭人先看晴雯,她算得上是怡红院中最掐尖要强,最张狂的丫鬟了,在书中74回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告黑状,就

  • 读《红楼梦》:晴雯之死,贾母没有问责,是她最大的让步?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晴雯,宝玉,丫环,怡红院,贾府

    作者:韩雪丽其实晴雯是谁的丫环,大家都明白,可是从王善保家的告状开始,这个丫环的命运,基本上就下线了,除非她有鸳鸯的勇气,求助于贾母,躲开怡红院这个是非区,先调整回贾母的部门,再待时机。不过鸳鸯那样的智慧与勇气,不是一般人有的,有的人平素特别嚣张,可是到了危机时候,到特别的安分了,晴雯的性格,本是爽

  • 宝玉对袭人失望——晴雯被撵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袭人,宝玉,晴雯,怡红院,丫环

    作者:韩雪丽天津杨柳青年画红楼梦怡红院宝玉和袭人的关系,有些特别,有些依赖,他完全习惯了袭人的体贴与周全,所以他对袭人是有担待的,宝袭相处的模式,别看宝玉是主子,不过掌握节奏的到是花袭人。这样错位的关系,和袭人有心,宝玉单纯有关。1、王夫人清理怡红院,宝玉不敢怨恨别看宝玉和王夫人母慈子孝的,不过,王

  • 《红楼梦》中死得最冤枉的人,不是晴雯,而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宝玉,贾环,贾政,晴雯,金钏儿,红楼梦

    金钏儿,是《红楼梦》中死得最为莫名其妙、阴差阳错的一个人。这个观点,很多人不会接受:她勾引宝玉,受到王夫人的严厉处分,羞愤自尽。简单地看,这话说得没错。不过细究起来,里面有太多阴差阳错。先说“勾引”。如果给《红楼梦》里所有的“勾引”排个名,金钏儿逗宝玉吃她嘴上的胭脂,应该不会出前三名。但这样简单的结

  • 《红楼梦》|王夫人为什么要把晴雯火化?真的是因为恨吗?

    历史解密编辑:应作如是观标签:晴雯,尤二姐,罗玉凤,贾琏,贾母,宝玉

    晴雯“寿夭”后,书中提到王夫人命她哥嫂:“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因这一句话,读者群中流言四起:王夫人是有多恨晴雯啊,死了还要把她锉骨扬灰,还造谣说她是女儿痨。其实,真正造谣的,恰恰是书外的读者。那么,王夫人为什么说晴雯是女儿痨?又为什么要把晴雯火化呢?我们可以从贾母身上找到答

  • 红楼梦中袭人和贾宝玉翻云覆雨,晴雯为何没有?曹雪芹说命比纸薄

    历史解密编辑:黑白文章泽渊诗标签:贾宝玉,曹雪芹,袭人,晴雯,林黛玉,薛宝钗

    红楼梦离开女人,红楼就没有梦,红楼梦有了女人,红楼才有了女人的梦。这里的梦是缥缈的幻觉,也是遐想的浪漫,唯独少数人得到了想要的结果。比如说袭人,近水楼台先得月,终究成为了贾宝玉的人,林黛玉就不一样,最后在纯洁中流干了眼泪。贾宝玉这个土皇帝,身边有个不简单的丫头,太虚幻境的时候,她的判词第一个出现在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