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尤二姐为啥急着嫁妹妹?红楼作者给出了世间两种难嫁女子的样板!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贾敏刚刚去世不久,为啥史太君就急着把外孙女林黛玉接到贾府去呢?前科探花林如海又为啥与贾府一拍即合,同意了此事呢?
《红楼梦》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作者给出了答案。林如海已择了出月初二日林黛玉入都,让贾雨村同路而往,又对着独生女儿林黛玉说了这样一番话。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看官听说,林黛玉留在林府,林如海有啥顾盼之忧呢?为啥林父要强调亲母教养这件事呢?因为古代女子肩负着相夫教子的重担,母亲的学识和教养,决定了女儿以后出嫁的高度。
无母难高嫁,所以,一向最疼爱女孩儿的贾母,把荣国府的几个女孩儿都接到自己膝下抚养,便是宁国府的贾惜春,也跟着得到了眷顾,因为跟着贾母一起生活起居的女孩子,将来的夫家,必然会高看她们一眼。
子兴道:“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听得个个不错。”
无母无人敬,相对应的是——无父遭人欺。尤二姐为啥急着嫁妹妹?家中无父兄做主的穷家女太悲哀!
《红楼梦》故事里,尤二姐自从嫁给贾琏当了二房之后,见琏二爷凡事倒还知疼着痒,便以贾琏为自己的终身之主,接下来,她便开始急着催着尤三姐结婚。
二姐在枕边衾内,也常劝贾琏说:“你和珍大哥商议商议,拣个熟的人,把三丫头聘了罢。留着他不是常法子,终久要生出事来,怎么处?”
贾琏听了,便拿贾珍舍不得放手说事,又说自己对此事也是无可奈何,爱莫能助。尤二姐却甚有主张。
二姐道:“你放心。咱们明日先劝三丫头,他肯了,让他自己闹去。闹的无法,少不得聘他。”贾琏听了说:“这话极是。”
《红楼梦》故事里,尤二姐让尤三姐自己闹去,为自己争取幸福,本是一番好意、一桩好事,尤三姐也拣了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怎料柳湘莲冷心冷面,最后因为一场误会,尤三姐拔剑自刎,尤二姐失了臂膀,也被王熙凤算计得没了孩子,最后吞金自杀。
为什么尤三姐要上赶着嫁给柳湘莲,以至于冷二郎自己都起了疑心呢?就如柳湘莲所说,这桩婚事,是贾琏再三主动要求定亲,是尤三姐这个女家一反常态地上赶着要嫁人。
湘莲道:“既是这样,他那里少了人物,如何只想到我。况且我又素日不甚和他厚,也关切不至此。路上工夫忙忙的就那样再三要来定,难道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成。我自己疑惑起来,后悔不该留下这剑作定。所以后来想起你来,可以细细问个底里才好。”
《红楼梦》故事里,尤氏的这两个妹妹,原是她的后妈尤老娘带来的女儿,尤二姐和尤三姐的亲爹早已经死了不说,就是养父也已经去世了,家里又没有兄弟,家业凋零,孤儿寡母,现如今这是寄人篱下,寄住在贾珍这里呢,尤三姐又被贾珍惦记上了,哪有功夫慢慢选婿呢?且看尤二姐嫁人事件,尤老娘的态度。
贾蓉又说他父亲此时如何聘,贾琏那边如何娶,如何接了你老人家养老,往后三姨也是那边应了替聘,说得天花乱坠,不由得尤老娘不肯。况且素日全亏贾珍周济,此时又是贾珍作主替聘,而且妆奁不用自己置买,贾琏又是青年公子,比张华胜强十倍,遂连忙过来与二姐商议。
靠贾府周济过日子的尤氏姐妹,自然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急着出嫁,想要有个家,有个依靠,这样的念头,再合理不过了。尤三姐若是不赶紧出嫁,可不就落入贾珍手里给他当二房了吗?也许有人说,尤三姐嫁给贾珍当二房也不错,那只能说,人各有志吧!
女孩子究竟应该选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在一起呢?是选择那个最爱你的男人,还是选择那个你最爱的男人呢?聪明的女人,会选那个最爱自己的男人,因为女人多半会因为感动,慢慢爱上一个人。
但是,若是有追求者提问,聪明的女人会说,当然是选择我爱的男人。因为,你若是选择爱你的男人,那么,十个信誓旦旦说着最爱你的男人,十有八九都会毫不客气地以爱你的名义,索取你的身子,你的子宫,你的劳动力,剥削你的一切。而你本可以说,你会爱上一个有钱大方舍得为你付出的男人。
天呐,这么神奇的吗?没错,大部分男人,对“爱”以及“对你好”这两个词,好像完全没有任何理解能力似的。就如《红楼梦》作者所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人生,还是要保留一点辩证思维的,不然会很吃亏的。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