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中国历史上曾有两个大分裂阶段,一个是魏晋南北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这两个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混乱大分裂的阶段,而且两大混乱都是因为引入外部力量导致的结果。当年西晋八王之乱,大家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结果引入了匈奴人刘渊,最终导致北方混乱。后来的唐帝国在唐僖宗时期,为了解决黄巢之乱,结果引入了李克用入主中原,最终也是导致了唐帝国后来的分裂。两次大分裂都是如此的让人心痛,而两次因外人入主中原都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是在历史学界,我们往往讽刺八王之乱,却并没有指责李克用入主中原,这又是为何呢?
五代十国
这个问题过去,笔者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在笔者的历史认识中,两次大分裂都是由于引入外人所造成的结果,当年匈奴人刘渊导致了五胡乱中华,使得北方汉人几乎被沦为少数民族,而至于后来的李克用入主中原也导致了沙陀人建立北方政权的现象。好像看起来,两种行为都非常的错误,而且也导致了惨烈的失败。那么两者之间,一个被讽刺,一个被默认,到底区别在哪里呢?
01后来仔细研究历史才发现,问题不是出在了其行为上,而是出在了他们的背景上。根据晋书记载,当年八王之乱的时候,8个王爷在中原地区混战,他们各自的实力相当,谁也无法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他们把刘渊引入中原,来获得自己的优势。这种行为,其实在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但是仔细了解就会发现问题巨大。因为匈奴人一直不认可晋王朝,但却认可汉朝,所以他们在被压迫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政权,就会疯狂的反扑晋朝甚至把它给毁灭掉。因此当年刘渊一旦站稳脚跟,就会疯狂的攻击晋王朝的都城,到最后展开疯狂的屠杀,因为他们在骨子里面就不认同晋朝。
而且,在魏晋南北朝的记录中,方志远教授曾经不止一次提出,刘渊从骨子里面看不起这些汉人的中原政权,并且还想要,建立起曾经打败了他们的汉王朝的政权,在文化上对晋王朝进行否认,在军事上对中原汉人进行压制。他们喜欢汉人文化,但却瞧不起当时的汉族的诸侯王。所以,他们骨子里面没有对于国家的向心力,一旦引入中央必然会产生以破坏为主的作用。所以刘元等人入主中央,整个北方就彻底失控,引火烧身的王爷们也一个个生死道消,只留下了晋元帝。
唐僖宗
02反过来,当时的李克用入主中原却完全不同,因为当年唐僖宗虽然统治非常的糊涂,但是他却拥有着很强的掌控力,这其中最典型的掌控力就是对于沙陀等少数民族地区,对于中央的认同感的掌握。唐僖宗虽然让李克用统一的沙陀地区,并且让他率领主力进入中原,但是李克用却是从骨子里面认可唐王朝的一切,并且以身为唐僖宗的打手为荣。虽然李克用在攻打黄巢的过程中烧杀抢掠,但是,他却每一次打仗最出力,并且贯穿于整个黄巢之乱始终,可以说是对唐僖宗最忠诚的大臣。
李克用
因此当时虽然后来李克用的家族成为了五代十国的政权之一,但是他们家族对于唐王朝的认可却是无以复加的。即使在后来朱温灭掉了唐王朝,李克用也依旧坚持沿用唐朝的国号,并且战斗到最后。所以,当时李克用入主中原与刘渊入主中原,有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已经从骨子里面认可了这个唐王朝的政权,而且皇帝自始至终,把他们对于中央的向心力拿捏的很稳,即使他们后来成为了分裂势力的主流,但是他们从骨子里面继承了唐朝的精神。
刘渊
结语所以两次大分裂看起来都是外人入主,但是却有完全不同的评价,就是因为两个外来者的状态不一样,刘渊的政权是以摧毁和不承认王朝为目标,而李克用等人则是由衷的敬佩并且继承了唐王朝的外族力量。因此一个入主中央就会以破坏为主,另一个入主中央会继承和传承为主。所以两次大分裂时代虽然看起来一样,但实际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五代十国虽然混乱,但是唐王朝的精神文化保留颇多,反倒是南北朝十六国时期,虽然看起来民族在融合,但其实有很多东西在断代。
对比这两个时期,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教训,任何时候引外援来拯救中原王朝,其实都是非常危险的,不过如果在真的万不得已的时候,还是要看清楚对方是否认可你的文化,否则的话只会引狼入室。当年的李克用和刘渊等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