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中有个设定,叫做厌胜之人,“厌胜”意思是“厌而胜之”,以前的意思是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而在雪中,这个“厌胜”就是压制克制的意思,天道会冥冥之中设定命数以一个人来克制另一个人,从而使人无法一家独大。
白话点说就是天道会诞生一个针对性的克星,使得没有人能够一直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大家都会被互相克制。就像忘忧天人高树露屠戮江湖,却被一个无名道人以开山符封山四百年。而王仙芝之所以会败,多多少少也跟徐凤年是他的厌胜之人有关。
而王仙芝也是李淳罡的厌胜之人,一甲子前李淳罡无敌于江湖,打得江湖人都心服口服,其中就有王仙芝。王仙芝从金刚境开始六年挑战了李淳罡六次,爬到了天象境。再次与李淳罡一战后,李淳罡寻常招式也奈何不了王仙芝,但是他又不想使出剑开天门,那样的话王仙芝必死无疑。所以他让王仙芝夹断了他的木马牛,将胜利让给了王仙芝。
在败给了王仙芝后,李淳罡的气运似乎也受到了影响。先是与绿袍儿一战,绿袍儿自愿死在李淳罡剑下,让李淳罡的心乱了。再是与齐玄帧在龙虎山斩魔台一战,剑开天门也奈何不得齐玄帧,让李淳罡的道也乱了。最后是与隋斜谷在龙虎山下互换一臂,李淳罡仿佛丢了魂一般,将自己镇压在了酆都旧址,也就是未来的北凉王府之下。
画地为牢二十年后,因为徐凤年而再度出江湖。在徽山大雪坪看到轩辕敬城的经历还有徐凤年与轩辕青锋的身影有感,终于破开自己的心障,入陆地剑仙境,前往武帝城与已经无敌江湖一甲子的王仙芝一决高下。
相比起李淳罡颓废了二十余年,王仙芝这一甲子经历一千四百多场战斗,修为不断的精进,心境也成就了无敌心境。所以在东海武帝城外,李淳罡纵然是使出了剑开天门,也不是王仙芝的对手,不过也逼出了王仙芝九成的实力。
这个时期的王仙芝差不多可以算是巅峰时期,相比起天花板的吕祖来说,大概就是对于“道”的领域上还有所不如,对上过天门而返的吕祖也有三成胜算,对上转世的齐玄帧或者洪洗象也能够五五开。但是这个时候的李淳罡还算不得是巅峰时期。
李淳罡在离开了武帝城之后来到了广陵江畔,为了保护徐凤年,也是为了告诉天下剑士剑道的无限可能,李淳罡与广陵王赵毅的三千铁甲厮杀。李淳罡一气流转千里又百里,境界再做突破,成为了陆地天人境,而后一气一剑斩杀了离阳王朝东南部里最精锐的一支精锐广陵背魁军两千六。
李淳罡以一气一剑破甲两千六,并非是不能再战了,而是他不屑于使用换气的手段,说一剑就一剑,这个时期应当是李淳罡战斗力最巅峰的时期了吧。在陆地神仙境的时候,就能够与陆地天人境的王仙芝九成实力一战,那与王仙芝同境界的时候,两个人又是谁更强呢?
后文中,也已经是天人境的徐凤年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气之长,千里之外又百里,解开心结的羊皮裘老头,那么轻轻松松就成为了天下第一,江湖这么大,不过是你手中剑三尺的距离,天下无敌的头衔这么重,也就是你李淳罡,想拿起就拿起,说放下就放下。
至少在徐凤年看来,天人境的李淳罡轻松成为了天下第一,也是天下无敌,只不过李淳罡不在乎这些,想拿起就能拿起,说要放下那马上就放下了。
不过以个人来看的话,巅峰时期的王仙芝、邓太阿、李淳罡、拓跋菩萨大概是同境界的存在。也就是境界、体魄、心境这三要素当中,都有些是未到完美境界的。拓跋菩萨被开了外挂后,破绽在心境,但是书中写到关键时刻还能胜过王仙芝。王仙芝、邓太阿、李淳罡都是走的武夫证道的路子,在境界上会弱天道一点,这也是王仙芝败给徐凤年的原因。
所以李淳罡和王仙芝在最巅峰时期的差距可以说是非常小了,体魄熬练得都不差。心境还是王仙芝要更强一些,毕竟有着举世无敌我无敌的心境,但是李淳罡心境应该也不会差太多,毕竟书中提到是李淳罡让王仙芝悟得了什么是一个人的江湖,也让他走上了这条路。境界上李淳罡在指玄境和天象境都夺魁了,只有金刚境输给了龙树圣人,所以各境界的打磨上李淳罡大概会高于王仙芝。
不过除了这三个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隐藏因素,那就是气运。王仙芝拥有武帝城城主的身份和天下第二的身份,所以拥有朝堂和江湖两份气运,这一点要比李淳罡要强一些。所以综合比较数据面板的话,王仙芝大概要比李淳罡高一些。
图/雪中悍刀行剧照
文/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