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遗忘的名将南霁云:睢阳之战居功第一,名气却不如张巡

被遗忘的名将南霁云:睢阳之战居功第一,名气却不如张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509 更新时间:2024/1/16 18:59:35

说起安史之乱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张巡等三人名气最大,也最为人所熟知。郭子仪、李光弼自不用说,中学历史课本介绍“安史之乱”时,就强调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平定了安禄山史思明叛变,为唐朝中兴大业立下赫赫战功。有关唐朝影视剧,汾阳王郭子仪出镜率也相当高。张巡呢?后世争议不断,却不能否认其历史功绩。张巡7000兵马力战燕军18万,死守睢阳城10个月,阻止燕军南下江淮,确保东南平稳。如此,唐朝得以借助江淮财力,续命一百余年;南方稳定,北方破坏严重,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且趋势不可逆转。

相对郭子仪、李光弼、张巡而言,本文主角南霁云名气则小很多,不关注唐朝历史的朋友也许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南霁云名气小,原因很简单,睢阳城守将是张巡,南霁云是他麾下一员战将,其光环被主角掩盖了不少。其实,南霁云功绩很大,因为他是张巡麾下头号猛将,彪悍无比;张巡凭借7000人,力战叛军18万,南霁云功不可没。要知道,每次出城偷袭叛军,与叛军厮杀血战的,都是南霁云。张巡呢?策划高手,也得有南霁云执行,否则玩不转。南霁云,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之名将,他用生命诠释了大唐之风骨。没有南霁云搏杀,张巡坚持不了10个月,叛军势必攻入江淮,唐朝历史都要改变。

南霁云,河南清丰人,出身农民家庭,排行第八,人称南八。因家境贫困,南霁云投奔行伍,谋求生路,后在睢阳保卫战中大显身手,一战成名,并封神,称二龙大王。756年12月,叛将杨朝宗率5万大军追击张巡,进至宁陵,截断唐军退路。此时,众将畏惧燕军(叛军,下同),不敢嘤其锋芒,南霁云则主动请战,要挫其锋芒。张巡敬佩南霁云,于是让他带兵迎敌。南霁云不负众望,夜袭燕军大营,激战一昼夜,斩杀燕军将领20余人,斩首士兵10000余级,杨朝宗被迫逃亡,连夜拔营而去。不久,安庆绪派尹子琦率14万大军前来增援,与杨朝宗溃兵汇合一处,燕军兵力增加到18万,声势十分浩大。

安庆绪目标是攻取睢阳,截断从江淮送粮食到关中之通道,掐住唐朝命运之咽喉。拿下睢阳之后,挥师南下,攻取江南,摧毁唐朝立国之基础,成就霸业。睢阳地位重要,张巡自然知道。所以,宁陵击败燕军后,张巡、南霁云退守睢阳,与知府许远一起守卫城池,抵御尹子琦大军。张巡前脚进入睢阳城,尹子琦后脚就跟上来,并出动大军攻城。唐军立足未稳,众人大惊失色,不知所措。此时,南霁云带千余人冲入敌阵,与燕军厮杀。尹子琦未曾料到南霁云如此生猛,短暂交锋后,停止进攻,就地扎营。关键时刻,南霁云挺身而出,稳住了阵脚,避免了唐军溃败,为睢阳保卫战立下第一功。

吃了南霁云的亏,尹子琦非常恼火。扎营后,尹子琦发起猛烈进攻,燕军拿出云梯、吕公车等武器,疯狂扑向睢阳。张巡命令士兵用弓箭还击,猛射攻城燕军;敌军攀登城墙时,则用木块、石头猛砸,放火焚烧吕公车等攻城设备。尹子琦仗着人多势众,连续发起20余次冲锋,守城唐军倍感压力。此时,事先埋伏在城外的南霁云偷袭燕军大营,纵火焚烧,尹子琦被迫从城下撤兵。张巡乘此机会修筑城墙,为下次激战做准备。次日,尹子琦继续攻城,并亲自上阵督师,在第一线指挥。南霁云是神箭手,看到尹子琦上阵督师,想玩“斩首行动”,便弯弓射击,一箭射中对方左眼,唐军士气大战。尹子琦疼痛难忍,只好下令休兵。

睢阳拿不下,还被南霁云射瞎一只眼,尹子琦只好挖掘壕沟,构筑栅栏,凭借后勤优势困死城内守军。此时,关中已经沦陷,朝廷很难派出援军运送军粮,想要守城,就只能靠自己想办法了。死守城内不是办法,南霁云主动请缨,率敢死队突围而出,去外地搬救兵。南霁云突围后,第一站去彭城(徐州),向御史大夫许叔冀求援,谁知被拒绝。许叔冀之理由是:睢阳守不住,不要做无畏牺牲。许叔冀拒绝出兵增援,南霁云大骂一顿,说他没有忠义精神,缺乏大局观。南霁云直言:睢阳失守,江南生灵涂炭,你也无法幸免。没能获得援兵,南霁云只好率30骑兵跑去临淮,向贺兰进明求助。谁知,贺兰进明也是一样,不出一兵一卒。

临淮与睢阳很近,唇齿相依,睢阳陷落,临淮也守不住。但是,贺兰进明打自己小算盘,就是不得罪燕军,免得遭受战祸之苦。所以,招待南霁云宴会上,贺兰进明不提出兵,而是建议南霁云留在自己身边,不要回睢阳送死。南霁云没能搬到救兵,自然无心思吃饭,于是辞别贺兰进明。此时,南霁云拔出佩刀,砍断中指,留给贺兰进明,直言:“请留此指以示人之心,归报主帅,与城池共存亡。”真乃忠义之士也。离开临淮时,南霁云弯弓射佛塔,箭入半箭,并发誓:“叛军平定后,必杀进明,此箭乃我志也!”没能搬来救兵,却也有意外收获。南霁云遭遇燕军运粮队,劫掠牲畜数百头,也算是给守城部队找到一点食物吧。

757年11月,睢阳城陷落,张巡、南霁云被俘虏。尹子琦很欣赏南霁云,不但不记恨他射瞎自己左眼,还劝降他,希望他能为大燕皇帝效力。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大喊:南八,大丈夫何惧生死,不能屈从不义之人。南霁云笑道:本想有所作为,您这么一说,敢不死吗?于是拒绝投降,从容赴死。那么,南霁云有所作为是什么呢?从他守卫睢阳以及搬救兵之表现而言,南霁云应该是想暂时妥协,而后寻机逃回朝廷,继续与燕军作战。就此而言,南霁云是条硬汉子,用生命诠释了大唐之骨气:不屈服、不放弃。《新唐书》

标签: 张巡南霁云李光弼郭子仪唐军燕军

更多文章

  • 隋唐演义·第八十五回·罗公远预寄蜀当归 安禄山请用番将士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安禄山,公远,杨国忠,李林甫,杨妃,玄宗

    隋唐演义第八十五回·罗公远预寄蜀当归 安禄山请用番将士罗公远预寄蜀当归 安禄山请用番将士词曰:仙客寄书天子,无几字,药名儿最堪思。汉戊忽更番戍,君王偏不疑。信杀姓安人,好却忘危。调寄“定西番”从来为人最忌贪、嗔、痴三字,况为天子者乎。自古圣帝贤王,惟是正己率物,思患防微,励精图治,必不惑于异端幽渺之

  • 方燮《跋李思训碑》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文同,米芾,墨竹,方燮,书法作品,跋李思训碑

    方燮(xiè),生卒年不详,字子和,号台山,江西南安人,侨居吴中(今江苏苏州)。工诗古文,擅八法。行楷师法二王,姿致魄力俱胜。尤工迳丈大字。年七十后益臻老境。少曾习画,既弃去,间以篆隶法写墨竹,清挺洒落,得石室老人(文同)意。后又写米芾、高克恭墨戏,浑古简厚,尤非画家可及。晚年尝戏颜所居室曰:“第十

  • 高清经典|唐代 · 李邕《李思训碑》宋拓本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李邕,李思训,李思训碑,拓本

    国家图书馆藏《李思训碑》宋拓本此碑宋拓本流传很少,是册纸色醇古,墨似乌金,传拓精工,笔势锋颖尚凌厉可见,“并序”二字未剜,“精虑众艺”等字不损。共二十二页,每页纵31.6厘米,宽22.2厘米。为宋拓中极佳本。公元720年立,李邕撰文并书。铭文记述李思训生平事迹。现存陕西蒲城,已残。是李邕书法代表作。

  •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 : 唐·李思训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绘画,李思训,展子虔,山水画,李昭道,董其昌,顾恺之,书法作品,江帆楼阁图

    唐朝宗室、官员、书画家李思训(653年-716年),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官员、书画家,唐太祖李虎玄孙、华阳县公李孝斌之子。李思训出身宗室,起家常州参军,二十岁前后任江都县令。武周时期,避祸隐居。唐中宗复位后,累授宗正卿、岐州刺史,封陇西郡公。唐玄宗开元初年,进拜

  • 李思训:国朝山水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蓝鹰书画标签: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山水画,画家,绘画

    唐朝的许多画家,大多也精通书法和作诗,比如王维,但是李思训是一个例外,他不但是出身于皇家宗室的著名画家,而且因为战功卓著而更加地位显赫。 《江帆楼阁图》这是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属于绢本青绿设色画。画面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江面上,几艘渔船在自由地游来游去;江岸上,树木新芽吐绿、茂盛苍翠,有两个人站在树

  • 《李端端落籍图》等一级文物亮相香港:中国古代女子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南方都市报标签:中国,陈洪绶,花蝶图,一级文物,南京博物院,李端端落籍图,古代仕女行乐图

    2022年11月30日起,南京博物院精选118件(套)古代女性文物,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举办“众里寻她——中国古代女性文物展”,向今人展现古代女性形象、生活和才艺。展期将持续至2023年2月27日。本展的展品具有漫长的历史跨度,其年代上起商周,下至20世纪初;展品类别丰富,涵盖了书画、刺绣、饰物和生活用

  • 校园定制公交专线开进李端棻中学和贵阳九中!

    历史解密编辑:张汶话剧社标签:李端,驾校,学校,中学,公交专线,贵阳九中

    日前,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贵阳九中定制公交专线正式开通,定制公交将为学生们提供定时、定点、定线的专车服务。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坐落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龙水路与龙洞堡大道立交北侧,与贵阳九中为邻,距离中心城区10分钟车程,两所学校均为寄宿制学校,共有学生3080人,教师338人。每逢周五晚高峰时段,学

  • 平明亮接受李端棻研究院专访

    历史解密编辑:商界要点标签:先生,平明亮,孙中山,研究院,李端棻,辛亥革命

    平明亮老师是近代贵州杰出的民主革命人士、教育家——平刚先生的孙子。基于近代贵州地方文化研究的需要,基于戊戌维新与辛亥革命关系研究的需要,2023年3月7日下午,贵阳学院李端棻研究院院长周术槐教授与贵阳学院退休教师陈立生教授前往贵阳市五里冲星宸国际小区平明亮老师的住处专访平老师。平明亮老师出生于上世纪

  • “自导式”课堂教学改革专家到李端初中开展调研会

    历史解密编辑:都市播客标签:李端,课改,教学,初中,学校,教育,调研会,新学期

    为深入推进“自导式”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5月18日上午,翠屏区师培中心副主任、凉水井实验学校校长吴舸,原翠屏区师培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正高级教师唐元毅,四川省教育学会教学改革专委会副理事长杨宏一行到李端初中开展“自导式”课堂教学改革调研会,学校行政班子全程陪同参与。吴舸一行首

  • 济公活佛的高祖李端愿居士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高祖,和尚,济公,李端愿,长公主

    济公的名字在我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人们心目中他是一位惩恶扬善,救世济民,善良正义的化身,而深受群众爱戴。济公是历史上南宋时期的真实人物,原名李修缘,生于南宋(1148年)。浙江天台永宁村人氏。李家世代仕宦,为官清正,积善崇佛,乃台邑名门望族。椐史料记载其祖辈的家世为:父亲李茂春,祖父李涓,曾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