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储光羲以垂钓作掩护等待情人,写下的一首情诗,读后让人浮想联翩

储光羲以垂钓作掩护等待情人,写下的一首情诗,读后让人浮想联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豁然书斋 访问量:3169 更新时间:2023/12/13 8:43:05

储光羲是唐代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他的诗从题材上看,多写农村生活田园风光,从风格上看,大都质朴淡雅。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论他的诗作说:“格高绸逸,趣远情深,削尽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气。”

这首《钓鱼湾》便是储光羲的代表诗作之一。这首诗正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全诗犹如一幅别致有趣的山水风景画。

《钓鱼湾》

储光羲 〔唐代〕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岸。

这首诗的大意是:

春天在一湾绿水中垂钓,春色正浓杏花纷纷飘乱。潭水清澈疑是水浅,荷叶摇晃就知鱼儿在游窜。黄昏日暮等待情人,把舟系在绿杨岸边。

“钓鱼湾”具体地点不详,据诗意,大约是一个春日艳阳天,钓鱼湾边,绿柳依依,红杏几树,杏花逐波。一根钓竿伸湖面。湖水清碧,荷叶田田,鱼戏荷叶,湖水漾起一圈一圈的波纹。

在水色碧明的绿湾边,一个青年小伙子正在悄然垂钓。只是他的眼睛没有盯着钓丝,却是深情地凝望着远方。直等到红日西斜,仍不见情人践约而来,于是系舟绿杨之岸,继续等待。

“钓鱼”,是我国民间象征男女相互追求的隐语。汉乐府民歌《白头吟》:“竹竿嫋嫋,鱼尾何簁簁(xi隰)”,说的是男女情投意合,有如竹竿钓鱼,竹竿柔长,鱼儿欢快。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这两句犹如是一组远镜头,仿佛是一个优秀的画家,站在较远的地方,画出了钓鱼湾的全景。

“春”字点出了约会的季节及水湾迷人的意态,同时青年借“垂钓”待情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怀人念春之意,得到了巧妙的暗示。

“乱”,这里是花叶繁盛的意思,也当是“垂钓”者急切心情的写照。一个“乱”字,一笔两到,语意双关,写出了物态人意。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二句是一个特写镜头,写的是钓鱼湾中的景致。诗人以富有民歌风味的诗句,句句写垂钓的情景,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青年在爱情的期待中那种既充满憧憬,又略带疑惧的微妙心理,以景语写心语,创出另一番意境。

一个“疑”字,一个“知”字,颇能写出生活的情趣,潭水其实很深,但因其清澈澄碧,可以见底,故使人顿生潭水清浅之疑;潭水为荷花覆盖,水中鱼儿极多,只有当荷叶猛地一阵摇动时,垂钓者才能知道是鱼儿游散开去了。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这两句点明了题意,渲染出一幅“人约黄昏后”的精美画图。

在嫣红的晚霞中,绿杨依依,莺啭花香,一个青年人驾着一叶扁舟,来到了钓鱼湾,他把船缆轻轻系在绿杨岸边,便悄然地整杆垂钓,等待着情人的到来。诗就在袅袅的情、浓郁的春光中结束了。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这简直是一幅永恒的图画,一个最具美感的镜头,将深深印在读者的脑海中。

这首诗先写垂钓,篇末才点明爱情,结构艺术委婉而有韵致,意脉承转极尽变化之妙,写感觉细腻入微,写景语偏含情韵,从而避免了气脉尽露之嫌。这首诗的诗境非常美,绿湾、春水、杏花、清潭、动荷、散鱼、绿杨,意象鲜明。结句“维舟绿杨岸”,尤足以入画,给人极深刻的印象。

更多文章

  • 最美诗词 |《钓鱼湾》储光羲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钓鱼湾,储光羲,戴叔伦,诗人,维舟,绿杨

    钓鱼湾(唐·储光羲)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注释】1.春深:春意浓郁。2.乱:纷繁的样子。3.情人:志同道合的人。4.维舟:系船停泊。维:系。储光羲(约706—763)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

  • 储光羲一首趣远情深的五言诗,以山泉自比,诠释了恬淡自然的境界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储光羲,山泉,泉水,王维,孟浩然,诗人,五言诗,唐朝,艺术家

    储光羲是唐代的诗人,二十岁时考中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就干脆辞官归隐于终南山。也许是没有看破凡尘,后来储光羲又复出,在京城当差,一直累官到监察御史。可惜安史之乱时被俘,被迫接受伪职,动乱平定后他也被贬到岭南。储光羲与王维、孟浩然等都有交往,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

  • 盛唐诗人储光羲十首古诗,五言山水田园诗成就最高,首首质朴古雅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储光羲,五言,陶渊明,范成大,钓鱼湾,田园诗,唐朝,艺术家

    储光羲,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为“江南储氏之祖”。开元十四年进士,与崔国辅、綦毋潜同榜。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宜、下邽等县尉。仕宦不得意,隐居终南山的别业。后出山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天宝末,储光羲奉使至范阳。当时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强兵劲卒,正

  •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460、骂贼不怕割舌的颜杲卿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颜杲卿,安禄山,史思明,颜真卿,郭子仪,太守

    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有个名句:“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他赞颂的两个人,一个是恨敌咬碎牙齿的张巡;一个是骂敌被割去舌头、惨遭杀害的颜杲卿。两唐书记载,颜杲卿,山东人,是孔子七十二贤之首、复圣颜回的四十代孙。其堂弟颜真卿,是唐朝名臣、著名书法家。颜杲卿从小受到优良的家庭教育,为人忠义,性情

  • 黄庭坚58岁《颜师古幽兰赋》,奔放壮美!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行书,拓片,诗词,明月,宋朝,诗人,黄庭坚,散文家,书法家,颜师古幽兰赋

    黄庭坚《颜师古幽兰赋》,行书诗词,碑刻拓本,书于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春,黄庭坚时年58岁。《颜师古幽兰赋》碑共十二通,每通高2.08米、宽0.60米、厚0.18米、行书三行,碑现藏于河南叶县明代县衙文物展厅。此帖字体奔放壮美,章法连绵,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原迹已不传,但由宋至清,似有拓片流通

  • 隋唐演义·第九十四回·安禄山屠肠殒命 南霁云啮指乞师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安禄山,南霁云,张巡,隋唐演义,引兵,逆贼

    隋唐演义第九十四回·安禄山屠肠殒命 南霁云啮指乞师安禄山屠肠殒命 南霁云啮指乞师词曰:逆贼负却君恩重,受报亲生逆种。家贼一时发动,老命无端送。 渠魁虽珍兵还弄,强帅有兵不用。烈士泪如泉涌,断指何知痛?调寄“胡捣练”君之尊犹天也,犹父也。而逆天背父,罪不容于死。然使其被戮于王师,伏诛于国法,犹不足为异

  • 被遗忘的名将南霁云:睢阳之战居功第一,名气却不如张巡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张巡,南霁云,李光弼,郭子仪,唐军,燕军

    说起安史之乱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张巡等三人名气最大,也最为人所熟知。郭子仪、李光弼自不用说,中学历史课本介绍“安史之乱”时,就强调郭子仪、李光弼率军平定了安禄山、史思明叛变,为唐朝中兴大业立下赫赫战功。有关唐朝影视剧,汾阳王郭子仪出镜率也相当高。张巡呢?后世争议不断,却不能否认其历史功绩。张巡70

  • 隋唐演义·第八十五回·罗公远预寄蜀当归 安禄山请用番将士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安禄山,公远,杨国忠,李林甫,杨妃,玄宗

    隋唐演义第八十五回·罗公远预寄蜀当归 安禄山请用番将士罗公远预寄蜀当归 安禄山请用番将士词曰:仙客寄书天子,无几字,药名儿最堪思。汉戊忽更番戍,君王偏不疑。信杀姓安人,好却忘危。调寄“定西番”从来为人最忌贪、嗔、痴三字,况为天子者乎。自古圣帝贤王,惟是正己率物,思患防微,励精图治,必不惑于异端幽渺之

  • 方燮《跋李思训碑》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文同,米芾,墨竹,方燮,书法作品,跋李思训碑

    方燮(xiè),生卒年不详,字子和,号台山,江西南安人,侨居吴中(今江苏苏州)。工诗古文,擅八法。行楷师法二王,姿致魄力俱胜。尤工迳丈大字。年七十后益臻老境。少曾习画,既弃去,间以篆隶法写墨竹,清挺洒落,得石室老人(文同)意。后又写米芾、高克恭墨戏,浑古简厚,尤非画家可及。晚年尝戏颜所居室曰:“第十

  • 高清经典|唐代 · 李邕《李思训碑》宋拓本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李邕,李思训,李思训碑,拓本

    国家图书馆藏《李思训碑》宋拓本此碑宋拓本流传很少,是册纸色醇古,墨似乌金,传拓精工,笔势锋颖尚凌厉可见,“并序”二字未剜,“精虑众艺”等字不损。共二十二页,每页纵31.6厘米,宽22.2厘米。为宋拓中极佳本。公元720年立,李邕撰文并书。铭文记述李思训生平事迹。现存陕西蒲城,已残。是李邕书法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