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本该成为王者的窦建德,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成为李世民的垫脚石

本该成为王者的窦建德,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成为李世民的垫脚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阴雨天讲故事 访问量:2120 更新时间:2024/1/30 19:27:44

隋末唐初这段历史,最让人惋惜的人物之一,莫过于窦建德:因为窦建德出身草根,但却凭借自己的才干,在隋末乱世中,成为割据一方的豪杰,甚至在唐朝初年,窦建德一度可以和李渊王世充这些人物分庭抗礼。

而且,窦建德在自己的地盘上坡得人心,颇有当年汉高祖刘邦的既视感。但是,和刘邦的不同的是:窦建德在和唐朝交战过程中,被唐军俘虏,最终被唐朝当时的皇帝李渊处决。这便是:本该成为王者的窦建德,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成为李世民的垫脚石。

1、草根子弟窦建德

北齐武平四年,西元573年,北齐的漳南县境内出生了一个新生儿。那时候的天下,处于北齐、北周、南陈三方鼎力的状态。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新生儿会在几十年后,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物。而这个人,就是窦建德。

窦建德生于南北乱世后期,在窦建德成长的过程中,窦建德见证了太多的变故:从北齐被北周吞并,到隋朝取代北周,再到隋朝吞并南陈,统一天下。就这样,窦建德的身份也随之变化。在四岁之前,窦建德是北齐的老百姓,四岁之后,则成了北周的百姓。又过了几年,自己又成了隋朝的老百姓。

当然这些对窦建德来说没有区别。因为不论是北齐还是北周,或者隋朝,他们家都得依靠劳动来为生。

虽然出身平常,但是窦建德却善于经营自己,因此在草根子弟中,窦建德赢得了好名声。或许,从少年时候,窦建德就渴望做一个有成就的人吧!而窦建德的经营,也让他有人回报:隋炀帝在位期间,隋朝频繁发动对外战争,因此,隋炀帝的朝廷不断征兵,窦建德也为此被征发当兵。因为在草根子弟中有威望,所以,窦建德被官府委任为二百夫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连长(当然,我也不确定这么对比是否正确)。

虽然这个职务也是草根职务,但不可否认,这也是有点能力的人才能做到。

2、高光到衰败

隋炀帝在位后期,明眼人都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隋文帝时代留下来的财富都被隋炀帝消耗殆尽,而隋炀帝还没意识到危机。隋朝的崩溃只在旦夕之间。因此,当了二百夫长的窦建德决定不能继续和隋朝朝廷胡折腾,于是窦建德带着自己的击败兵士,上山起义,和隋朝军队开始打起了游击战。同时,窦建德也寻找能接纳自己的起义军,把反隋起义,视为自己的事业。

通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在隋炀帝大业十三年(西元617年),窦建德在河北地区自封自己为长乐王,并建立了自己的小朝廷。窦建德的行为,引来了隋朝军队的讨伐。而窦建德依靠自己的才干,顶住了隋朝的讨伐军,并且还在之后不断进攻隋朝的州县。就在窦建德扩张的时候,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隋朝崩溃了。隋朝的各地官府也随之瓦解。

隋朝灭亡后,各地豪杰或者称帝(比如李渊),或者称王。窦建德此时也是一番强悍的势力,因此,窦建德也宣布称王,定国号为夏。这便是隋末唐初的夏王窦建德。

不过,成为夏王以后的窦建德,不足之处也显露出来:比如在团队管理方面,窦建德出现过若干次失误,并且因为失误的缘故,杀死了夏国的骨干人才。这位窦建德后来的败亡埋下了伏笔。同时,在决策方面,窦建德也因为能力局限,处处失误。

终于,随着唐朝对王世充等人发动讨伐,窦建德的夏国和唐朝发生冲突,虎牢关一战,窦建德之前的错误积累也同时出现爆发,窦建德被李世民俘虏,并被李渊处决。

不过,夏国故地的百姓还是十分怀念窦建德的。所以窦建德被杀以后,夏国故地还是爆发了反对唐朝的起义。这也让唐朝统治者感到头疼。

3、结语

窦建德本也是一方豪杰,但终究因为出身的局限性,限制了自己的发展:见识的不足、能力的有限以及性格缺陷,导致了窦建德事业的溃败。

更多文章

  • 没有三大将坐镇,李世民尉迟敬德一弓一槊,敢挑衅窦建德大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大军,李勣,唐朝,李世民,窦建德,王世充,唐太宗,书法家,尉迟敬德

    正史记载李世民曾经夸下海口:“远处的我用箭射,近处的尉迟敬德用长槊戳,试看天下谁能耐我何!”李世民这不是乱吹大气,这件事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但是看正史我们也会产生一个疑问:要是没有这三位大将在后面盯着撑腰壮胆,李世民真敢带着尉迟敬德,凭着手里的一弓一槊挑衅窦建德的千军万马吗?如果捅了马蜂窝,他们两个

  • 虎牢关大战后,李渊为何选择处死窦建德,却放过了王世充?

    历史解密编辑:闲聊看史标签:李渊,隋朝,窦建德,王世充,李世民,国防部门,虎牢关大战

    李渊选择赦免王世充、杀窦建德,其实是因为两人归唐的过程不一样。王世充相当于是主动投降,而窦建德则是被生擒的。不过最终,王世充其实也没逃过一死,而是被离奇的刺杀了。要想说明白这事,其实还得从之前的三方大战说起。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在太原正式起兵。因为准备比较充足,短短三个月内,就一路打到了长安。然后在

  • 窦建德:隋末出身最低的枭雄,手握十万大军,为何会败给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菜就关起来标签:窦建德,李世民,隋末,王世充,李密,宇文化及

    公元621年,七月,长安。当窦建德被五花大绑,推到长安街头的时候,目之所及,周围是一片黑压压的前来围观的唐朝百姓。然后,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窦建德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直到此时,窦建德仍是没想明白,为何他会落到这一步。相比隋末群雄中的其他人,窦建德其实更像是那种真正的乱世枭雄。出身底层,为人纯良,却

  • 窦建德:手握三十万大军,为何会在最巅峰时,被李世民三千人打垮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窦建德,李世民,王世充,李密,宇文化及,隋军

    公元621年,七月,长安。当窦建德被五花大绑,推到长安街头的时候,目之所及,周围是一片黑压压的前来围观的唐朝百姓。然后,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窦建德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直到此时,窦建德仍是没想明白,为何他会落到这一步。相比隋末群雄中的其他人,窦建德其实更像是那种真正的乱世枭雄。出身底层,为人纯良,却

  • 隋末一代枭雄王世充,最后为何会死的不明不白?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王世充,隋末,窦建德,李密,宇文化及,李世民

    在很多演义小说当中,王世充这个人,往往是以一个奸诈狡猾的形象出现,并不算什么正面角色。正是因为他性格太过狡诈,导致很多有才能的人,都不齿于他的人品,不愿为他效力。这也是他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相比演义小说里的王世充,正史上的王世充,可就要厉害太多了。虽然性情一样狡诈阴狠,但其人生经历,却是无

  • 历史上王世充的罪行当死,为什么李渊赦免王世充,却杀了窦建德?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王世充,窦建德,李渊,李世民

    按照常理,王世充的罪行当死,但最终窦建德当了替罪羊,同为窦家人,怕是和窦娥一般冤,莫非是李渊老糊涂了?还是此中另有隐情呢?(王世充剧照)李渊不杀王世充仅仅是缓兵之计或许大家只知李渊不杀王世充是因为李世民的承诺,但其实并非如此,当时窦建德和王世充一同被押解进京,同样作为枭首将领。(李渊剧照)但却同运不

  • 随末农民起义:李密起兵早实力大,只因死磕洛阳失去战略先机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李渊,关中,唐朝,军衔,王世充,洛阳市,宇文化及,随末农民起义,李密(隋朝)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离开洛阳,驾临江都。这宣告着心比天高的杨广应对各地叛乱和内部贵族离心的失败,并彻底放弃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挣扎。杨广跑了,有志者就该崛起了。于是,在他跑掉的第二年,即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雌伏在太原的李渊起兵了,雌伏在瓦岗寨的李密也雄起了。当时的天下反

  • 细说邙山之战:李密拥兵十余万、猛将如云,却被王世充两万人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香茗史馆标签:李密,王世充,宇文化及,王伯当,单雄信,杨侗

    大业十四年(618年)初,历经两年多的努力,此时的李密不仅拥兵三十余万,麾下更是拥有着裴仁基、罗士信、程咬金、秦叔宝、王伯当、徐世绩、魏征等猛将谋士,而且占领了隋朝最大的粮仓洛口仓,连败隋朝各路兵马的他,夺取东都洛阳亦是指日可待。作为隋末枭雄,此时的李密可谓风光无限,兵多粮广、猛将如云的他,可以说是

  • 梁师都和梁师泰都是一类人,看不清形势注定没有好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良家说说标签:梁师都,梁师泰,梁师,突厥,唐军,李元霸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逐鹿中原,涌现出非常多的英雄人物,可谓是天下风云出我辈。在这个改朝换代的过程中,曾发生过许多精彩的故事,并在民间流传开始,于是有人灵机一动将其改编,最终编撰成《隋唐演义》一书。因此,虽然书中有大量历史人物,但都带有一定的艺术成分。比如书中的李元霸,他是李渊的第四子,但正史中

  • 战北平枪挑北番猛将的罗家将,拜师学姜维枪法大败韩擒虎勇斗杨林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韩擒虎,杨林,姜维,罗家将,赵子龙,罗成

    罗家枪开启了一个英雄家族的勇武时代,演义中的杨家枪与岳家枪都融入了这套枪法的精华,而这套枪法的创立之人,就是罗家第一代英雄的罗艺,根据三国姜维传下来的枪法改创而成的。凭着这套精奇的枪法挑杀了北番五员猛将,罗艺从此成为了名扬天下的北平王,潼关一战中他更是战败了隋军八员战将,罗家枪在罗艺的手中也成为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