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长平之战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揭秘:长平之战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83 更新时间:2023/12/18 23:23:22

长平之战的背景,是战国末期,秦赵两个最强国家的国运之战,秦国在这一战中,击溃了东方六国中唯一在军力上能与秦国抗衡的赵国,为其霸业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而这一场大战的引子,则是历史上著名的上党地区。

上党为天下脊,地势高险,《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而且位于中国东西部的交汇处,自古就是战略要地和兵家必争之地。

更不要说,在战国末期,对于双雄争霸的秦赵两国,上党更是两国布局的棋眼。

由于上党地区地形的优势,可以直接对东西两侧的平原进行俯冲。

秦国一旦得到上党,赵国起家的大本营晋阳,乃至国都邯郸,整个华北平原都将直接面对秦国的兵峰威胁。

而赵国一旦控制上党,则可以居高临下威胁秦国的重镇安邑,借此复制当年魏国的吴起,轻松横扫秦国的河西之地。

因此,在上党的地缘特色之下,西侧的秦国很难攻上去,东侧的三晋也很难杀过去,因此也就在这里形成了胶着的态势。

如果把上党之于中国,放大到整个欧亚大陆,就会发现“上党高原”与欧亚大陆的中心,伊朗高原非常的相似。在古代,无论是地中海文明向东扩张,还是黄河文明向西扩张,基本都是打到伊朗高原为止。

因此,上党地区被赵国控制,秦国将面临“一马平川”,就像在伊朗的威胁下,特朗普在中东的能源布局将受到严重的制约。(这也是特朗普背后犹太势力、石油势力以及军工势力所不能接受的)

而上党地区一旦被秦国控制,赵国的腹地将直面威胁,就像伊朗一旦失控,则平坦的中亚五国势必难守。

因此就像上党的地位一样,地缘中心的伊朗,自然也就会成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之间的“世界岛”。在和平的时期,各大势力都会向其中伸手维持平衡,而一旦国际开始矛盾激化,这里也将会是矛盾爆发的主战场。

就像前些年风轻云淡,伊核的美中俄英法德六方,都在伊朗有利益,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同样,战国时的上党,也分别控制在秦赵魏韩四国手里,形成了均势。尤其是国力最弱的韩国,反而控制了上党地缘优势最大的那块地。

这也是因为韩国不仅臣服于秦国,同时又与赵国魏国同出三晋,有着血脉的关系,因此最险峻之地由最弱也最容易控制的韩国掌控最为平衡。

这种围棋棋眼对于战略平衡有着事关重要的作用。就像当年我军打赢的上党战役,成为国共和谈中最重要的筹码。同样,这种战略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卷起东西方之间巨大的地缘冲突,1953年开的美苏冷战,就是因为伊朗一边倒而爆发。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特朗普打破六方会谈,撕毁伊核协议,封锁伊朗,就像当年秦国打破了这个平衡,开始了对韩属上党地区的包围和封锁。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在战国七雄当中,韩国虽富,但是没啥军力,再加上韩国也不愿意惹秦国,内部想认怂,因此韩国的地方派决定引祸水东流,将上党以跳楼价甩给了与秦国有能力对掐的赵国,这也导致了秦赵之间,因为上党而开战。

恩,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的来源......

考虑到上党一旦被秦国包围,日久时候发生变故。而赵国又不能眼睁睁看着秦国占领上党,致使腹地暴露,因此,赵国却是不得不战......

但是,不打一定输,打却有机会赢,说到这里,我们分析一下当年秦赵两国的优劣势。

这场战争赵国的战线虽然更近,但需要翻山越岭路运成本较高,秦国掌控着水道,因此路程虽远,但成本能够打平。

而打仗拼的是国力论国力,拥有巴蜀大平原,以及更先进的冶炼技术的秦国,在国力上对赵国拥有相当大的优势。

因此,赵国想要打赢这一战,一方面,要靠大规模的底层群众动员,另一方面,还需要依靠东方五国的盟友帮助。

但是,在过程中,赵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一方面,赵国的大地震导致了农业崩盘,极度匮乏军粮。另一方面,赵国盟友齐襄王突然去世,齐王建年幼,其母君王后听政,拒绝出兵和援助。

嗯,从这两点上看,我们最近打击各种泡沫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以及对欧洲和非洲以及东亚的大规模外事活动,是不是明白了一点啥意思呢?

想要明白如何打赢长平之战,就要明白当年长平之战是输在外交上面。

一方面,赵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派遣了高规格的使团出访秦国,结果秦王趁机将赵国愿意认怂的消息传播给山东六国,在加上秦王之前放话,谁援助赵国下一个就打谁,使得原本骑墙的山东五国无人愿意支援赵国。

另一方面,在援军迟迟和援助迟迟不到的情况下,赵国将打防御战,一直抻着秦军的廉颇换下,换上了赵括,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能打赢。结果被秦国切断了粮道,四十万大军功亏一篑。没有等到信陵君率领的魏国援军到来。

所以呢,对比一下历史,同样是打逆风局,外交没玩明白的长平之战试图“梭一把”最终丧师辱国,而外交玩明白的晋阳之战,赵国拼老命一直抻到最后,联合魏韩两国,大逆转干掉了实力强大的智伯,一举成为超级列强。

这就是外交水平的差距。

好了,历史讲完了,虽然,历史不会重复,但是历史过程中的人性与思考,却是值得我们借鉴。

而更多的吸收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标签: 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帝陵墓建完后,最后一个工匠是怎么出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人们对于鬼神之说是比较信奉的,对于他们而言,人们死后是会进入另一个世界的,人们的陵墓则关系了一个人死后的生活水平。倘若一个人的陵墓修得十分完美的话,此人死后还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甚至享受到如同前世一般的尊贵生活。而对于一国之君而言,他们信了这个理念,于是便开始打造起了一座又一

  • 在自然界的生物中,九带犰狳最喜欢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动物(Animal)是生物中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或能够活动之物。而且动物还有着各种行为,这些行为可以看作是动物对刺激的反应。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比较有名的行为理论是康纳德·洛伦茨提出的本能理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九绊犰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出类拔萃是什么意思?关于出类拔萃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出类拔萃的意思: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

  • 古罗马阿克提姆海战简介:屋大维建立了庞大的罗马帝国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古罗马阿克提姆海战简介:阿克提姆海战经过是怎样的?阿克提姆海战有什么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罗马阿克提姆海战简介公元前31年9月2日,阿克提姆海战爆发。罗马统帅阿格里帕率领260艘战船,在希腊西海岸迎战安东尼率领的220艘战船。由于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弃军而逃,

  • 郑成功的亲弟弟为何会在日本?助兄长成就千秋功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田川七左卫门,日本,历史解密

    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完成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壮举,在后世备受称颂,大文学家郭沫若曾为他题词道“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驱除荷虏,一代英雄”,可谓非常中肯。但鲜为人知的是,郑成功之所以能立此奇功,跟一个人的大力资助密切相关,此人,便是他的亲弟弟,永久留居日本生活的田川七左卫门。田川七左卫门的父亲是郑芝

  • 东晋王导的小三遭老婆带20婢女拎刀去砍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如今的娱乐圈不仅是被名利笼罩同时也是被丑闻弥漫。这个明星出轨了,那个明星劈腿,那个导演叫外围,这个导演有小三......上了头条引起关注,民众多了谈资,明星又可以利用炒作博上位。现如今,见怪不怪的是民间的平凡女子肉搏小三上了头条的视频也时常播出。当然,那些明星为了体面不会选择肉搏

  • 历史上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于公元1368年登基,建元“洪武”。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元璋出于自己独特的理解,想通过分封诸子为王的方式,来达到藩屏帝室的目的。可是他心里也清楚,诸子同皇帝之间很有可能不是一条心的,很有可能最终诸子非但不藩屏帝室,反而去为了争夺这个皇帝之位而大打特打起来

  • 欧洲有十三种猫头鹰,其中最大的猫头鹰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鸮形目中的鸟被叫做猫头鹰,总数超过130余种。在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目下分3科:、草鸮科和鸱鸮"chīxiāo"科。原鸮科已灭绝;草鸮科世界有10种,中国有3种;鸱鸮科世界有126种,中国有24种,如雕鸮、鸺鹠、长耳鸮等。中国鸮形目的所有种,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萨尔浒战役双方的兵力如何?11万打不过5万,这就是所谓的命运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萨尔浒战役,明朝,战史风云

    萨尔浒战役,是1619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的反击之战,也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那么,11万的明军为何会大败与努尔哈赤的5W后金军?无将可用,财政败坏萨尔

  • 关羽死后被追封了13个谥号,分别有何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人物,若论后世风光程度,就连被神化的诸葛亮恐怕都无法和关羽相比。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后世皇帝给关羽追封的谥号。所谓谥号,《逸周书·谥法解》说:“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说白了就是后人根据其生平事迹或特点,用一个字或几个字给出一个评价。但是这个评价有好有坏,因此谥号也是分类别的,一般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