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平之战的失败,为何说赵国名将赵括需要负主要责任?

长平之战的失败,为何说赵国名将赵括需要负主要责任?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99 更新时间:2024/1/7 4:14:40

长平之战,是秦昭襄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秦、赵两国因争夺上党,而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从秦国出兵使韩国割让上党到秦国获胜,耗时三年。而长平之战仅仅持续了5个月,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诚然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赵国一开始就准备不足,被韩国祸水东引拉入战团。而赵国的内部对于长平之战的意见也不统一,比如是联合其他国家与秦国决战,还是与秦国和谈都有争议。这样的意见也反应在是否用赵括为将上。赵国对于长平之战的准备与重视程度,比之秦国远远不如。但即便如此,长平之战,赵括也绝对是难辞其咎,需要负主要的责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来:

首先是战略上的判断,赵括为将,当时是受到了赵国上下众多的反对,甚至连赵括的母亲都反对这个事情。那么很多人认为当时赵国缺粮,不得不速战,赵括此战非战之罪。其实并非如此,赵国缺粮是客观的事实,但赵国上下的高层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作为前线主帅的廉颇至少也应该知道,但为什么他们都反对速战,因为速战的风险太大,其实赵国还有一个选择的,那就是撤兵,上党本来就是秦国与韩国争夺之地,赵国被卷入,实际上是可以及时抽手的。虽然说赵王想打,但如果赵国上下无人愿意采取速战的办法,等到没粮,赵国是不能不退的,这一点恐怕就是赵国高层的目的,放弃上党,避免赵军的风险,从战场上抽身。

在说说秦国那个著名的换将的反间计,其实这个反间计有点夸大其词,长平之战几乎集中了所有的赵国军队主力,如果秦国可以通过反间计就影响赵王做出临阵换将,赵国也不用打了。秦国之所以选择赵括作为反间计的对象,很可能是当时的邯郸赵括就是速战派的代表人物,这一点从赵括为将众多人反对就可以看出来,赵括的作战方案与大多数人的意见是相反的,不是秦国看出了赵括没有能力,而是秦国没有其他的选择。从秦国秘密换将白起,到秦国应对赵国使者的表现,就可以看出,秦国在赵国主力出动的情况下,已经调整了战略目标,从夺得上党到了歼灭赵国的主力,但面对稳守的廉颇秦国做不到这点,所以秦国需要一个能让赵国主力出战的将领,赵括的作战方案正符合这一点,所以秦国就顺水推舟加了一把火,把赵括推上了主帅的位置。

实际上关于这一战,赵括主张速战,恐怕赵括自己都没有几分把握。赵括虽然是初生牛犊,但当几乎所有人都反对的时候,赵括还有充足的信心,恐怕说不过去吧,赵括真的是一个人就自大得超越了所有人之上,就觉得自己远胜于廉颇这样的宿将,廉颇都没把握的事情,自己就十拿九稳,恐怕也不是吧。估计赵括抱的是富贵险中求的概念,此战若胜,赵括的声望将可以凌驾于廉颇之上,直接成为战国最为著名的名将之一。但失败就是万劫不复,恐怕赵括也知道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其中赵括的母亲反对赵括为将这个事情,很可能赵括是暗中知道的,甚至是双方约定的,此战赵括若胜,那么自然没有任问题。但如果赵括败了,那么难保暴怒的赵王不会祸及满门,赵括母亲的话,其实等于在和赵括划清界限,为了赵括兵败保满门做准备,这是大家族的生存之道。可见赵括自己恐怕也没有太大的把握,并不完全看好。

最后在说说长平之战,赵国速战确实是在没粮又不愿意撤退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速战不怪赵括,但让赵军被完全包围,最终突围不成,导致全军覆没。赵括这个主帅难辞其咎,作为实际的指挥者,打出了一场全军覆没的战争不是击溃,是真正的全军覆没,这个主帅是不可能不负主要责任的。

所以长平之战,赵括负主要责任绝对是应该,赵括也许并不是只知道纸上谈兵,但他意图借助长平之战成名,最终却导致赵军全军覆没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揭秘:长平之战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的背景,是战国末期,秦赵两个最强国家的国运之战,秦国在这一战中,击溃了东方六国中唯一在军力上能与秦国抗衡的赵国,为其霸业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而这一场大战的引子,则是历史上著名的上党地区。上党为天下脊,地势高险,《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也。”《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

  • 皇帝陵墓建完后,最后一个工匠是怎么出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人们对于鬼神之说是比较信奉的,对于他们而言,人们死后是会进入另一个世界的,人们的陵墓则关系了一个人死后的生活水平。倘若一个人的陵墓修得十分完美的话,此人死后还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甚至享受到如同前世一般的尊贵生活。而对于一国之君而言,他们信了这个理念,于是便开始打造起了一座又一

  • 在自然界的生物中,九带犰狳最喜欢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动物(Animal)是生物中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或能够活动之物。而且动物还有着各种行为,这些行为可以看作是动物对刺激的反应。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比较有名的行为理论是康纳德·洛伦茨提出的本能理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九绊犰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出类拔萃是什么意思?关于出类拔萃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出类拔萃的意思: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

  • 古罗马阿克提姆海战简介:屋大维建立了庞大的罗马帝国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古罗马阿克提姆海战简介:阿克提姆海战经过是怎样的?阿克提姆海战有什么影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罗马阿克提姆海战简介公元前31年9月2日,阿克提姆海战爆发。罗马统帅阿格里帕率领260艘战船,在希腊西海岸迎战安东尼率领的220艘战船。由于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弃军而逃,

  • 郑成功的亲弟弟为何会在日本?助兄长成就千秋功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田川七左卫门,日本,历史解密

    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完成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壮举,在后世备受称颂,大文学家郭沫若曾为他题词道“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驱除荷虏,一代英雄”,可谓非常中肯。但鲜为人知的是,郑成功之所以能立此奇功,跟一个人的大力资助密切相关,此人,便是他的亲弟弟,永久留居日本生活的田川七左卫门。田川七左卫门的父亲是郑芝

  • 东晋王导的小三遭老婆带20婢女拎刀去砍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野史秘闻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如今的娱乐圈不仅是被名利笼罩同时也是被丑闻弥漫。这个明星出轨了,那个明星劈腿,那个导演叫外围,这个导演有小三......上了头条引起关注,民众多了谈资,明星又可以利用炒作博上位。现如今,见怪不怪的是民间的平凡女子肉搏小三上了头条的视频也时常播出。当然,那些明星为了体面不会选择肉搏

  • 历史上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于公元1368年登基,建元“洪武”。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朱元璋出于自己独特的理解,想通过分封诸子为王的方式,来达到藩屏帝室的目的。可是他心里也清楚,诸子同皇帝之间很有可能不是一条心的,很有可能最终诸子非但不藩屏帝室,反而去为了争夺这个皇帝之位而大打特打起来

  • 欧洲有十三种猫头鹰,其中最大的猫头鹰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鸮形目中的鸟被叫做猫头鹰,总数超过130余种。在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目下分3科:、草鸮科和鸱鸮"chīxiāo"科。原鸮科已灭绝;草鸮科世界有10种,中国有3种;鸱鸮科世界有126种,中国有24种,如雕鸮、鸺鹠、长耳鸮等。中国鸮形目的所有种,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萨尔浒战役双方的兵力如何?11万打不过5万,这就是所谓的命运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萨尔浒战役,明朝,战史风云

    萨尔浒战役,是1619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的反击之战,也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那么,11万的明军为何会大败与努尔哈赤的5W后金军?无将可用,财政败坏萨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