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只是我从医的第17个年头,但论起对这家医院的感情、对医生的这份职业的崇敬,其实在我小时候就埋下了种子。”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放射科介入室组长王劭这样说:“我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现在工作也在这里。长辈们从孩童时的谆谆教诲,求学中的研学深思,工作时的积极践行,入党后的信仰升华,时间可以改变,‘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信念却从未改变。”
工作踏实任劳任怨
工作中的王劭任劳任怨,永远以病人为中心。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放射科介入组刚刚组建之初,王劭便加入了这个团队。“那时我们引进的设备在桂林市是首屈一指的,即使放在现在,其他兄弟单位的同行过来做手术时也经常夸赞我们设备好用。“王劭说。一到医院,王劭便一头扎进工作间,踏实工作,勤勤恳恳。“一进入工作间,我就不知道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下雨还是天晴了。“王劭笑着说。由于介入组对具备操作资质的医生要求必须相对固定,作为介入组技术骨干的他经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还要24小时手机无关机候诊休假期间及深夜的急诊手术。妻子在十月怀胎分娩后,王劭为了能一边照顾妻子和刚出生的龙凤胎,一边兼顾介入室的工作,选择了离医院最近的月子中心,随时准备参与急诊手术抢救病人。对于自己在事业上坚持,王劭认为是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应该有的样子。那就是自己在党旗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铮铮誓言、对共产党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忠实践行。
“虽然介入手术是使用细小导管导丝引导下的微创手术,任何细小的操作失误都有可能对病人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王劭说,“我的父亲曾经在这家医院的药剂科工作。他时常提醒我,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遵守规程。”从医以来,王劭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患者一视同仁,始终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放射科介入室组长任职期间,介入室没有出现任何医疗差错和医疗感控事件,多次在上级部门检查时和院三甲复评审中均获得好评。
医德铸魂守底线
对医生而言,医术只是根,医德才是魂!“那是刚刚参加工作时,有一次在抢救一个危重病号,病人家属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当我准备进入手术室时,病人家属拉住我,想要给我塞一个红包,”王劭说,“虽然我理解病人家属的焦虑,但我还是婉拒了。我向病人家属解释,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基本工作。不论有没有红包,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所以在面对手术病人和家属的礼品和财物时,不管患者或者家属是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送的,还是为了表示真诚谢意送的,王劭一概都心平气和地婉言谢绝。
在一次介入室大C臂X线球管打火损坏,维修方更换球管开出200万的高价。王劭拒绝了维修方的多次“好意”,坚持和本院维修工程师不分日夜十多天抢修球管,分拆球管,找到打火位置,进行维修,最后用极低的成本维修好了X线球管,一直使用至今,为医院节省维修更换大C臂X线球管的高额费用并获得医院的嘉奖。面对器械商和维修方的吃请,王劭都义正言辞地拒绝。王劭心深知,吃一次、收一次,就有下次,收下的吃请,给不了病人和家属安心,反而助长不正之风,泯灭的是医者仁心,丧失的是医护责任。
疫情面前勇逆行
在新冠病毒疫情期期间,王劭从不退缩,每次参与核酸采样都踊跃积极报名,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争做逆行人。多次在支援外地抗疫和市内大型核酸采样工作中,作为组长带领10人以上队伍进行核酸采样并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特别在支援荔浦市核酸采样中,获得当地政府高度评价。
回望自己从医近二十载的工作经历,王劭认为是对父辈教诲的诠释和传承,让他对自己的工作始终坚持精诚不倦,对病人热情服务,对同事平易近人,始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医生救死扶伤的铮铮誓言,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