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雕虫小技”出自《隋书·李德林传》

“雕虫小技”出自《隋书·李德林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796 更新时间:2023/12/18 14:15:59

“雕虫小技”出自《隋书·李德林传》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年轻时为了入仕做官,常以诗作文为敲门砖,譬如他当时曾向善于为朝廷引进人才的韩朝忠写过一封《与韩荆州书》的自荐信,开篇便是:“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识荆”一词,就是这样来的)”,信的最后,还不忘自贬一番:“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雕虫小技”出自《隋书·李德林传》:“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也有学者认为,雕虫小技,最初的叫法为“雕虫篆刻”,源于西汉文学家扬雄的《法言·吾子》,他把自己年少时喜欢作赋的天资,认为不过是雕虫篆刻的技艺,成年后就不再为之了。

“篆刻”容易理解,然何谓“雕虫”?

“虫”,在这里指的是一种书体,即“虫书”,又称“鸟虫书”或“鸟虫篆”(先秦时期“鸟”也称为“羽虫”,指有翅膀的虫),亦如清代段玉裁《注》中写道:“鸟虫书,谓其或象鸟、或象虫,虫亦称羽虫也。”

鸟虫书,其字形与鸟形融为一体,又或是在字旁附加鸟形作装饰;其笔画故作蜿蜒盘曲状,有如虫类身体之弯曲。鸟虫书是先秦篆书的变体,为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于吴、越、楚、蔡、宋等南方诸国的一种特殊的美术字体,代表着那个时代对文字的审美。

鸟虫体,在当时除了用于旗帜、兵器、符信外,更多出现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装饰,不少还在刻文的凹线内用金错嵌(错金工艺),更显高贵华丽。因为,“雕”除了指大型猛禽(鸟类)外,还包含琢刻义,故古人把书写或刻写鸟虫书体,称之为雕虫。再后来,古人约定俗成地把写书法喻为雕虫,而把写文章称之为雕龙。

然而,这种不易掌握的雕虫书体,怎么会沦落为“小技”呢?

“小技”是什么?技,从手、从支,手与支合起来表示一种维持生活或支撑家庭的手工活,其本义是赖以谋生的手艺。“小技”就是微不足道的手艺,又或是不足挂齿之技巧。虽然雕虫书体在春秋战国时代被南方诸国广泛使用,也曾列为秦书八体中的一种,但毕竟属装饰性的美术书体,实用性不强,后来,也就慢慢地被人们遗弃了,故自汉代以后甚少再现。

不过,我们时下还能偶尔在坊间或集市上,见到民间艺人用自制的竹笔或木笔书写一种所谓的鸟虫书法,至于这种色彩鲜艳、有如东北炕头上的大花被面的字体是否与先秦的雕虫书体有着渊源关系,笔者不得而知。

又因雕虫书体固定式的装饰性,与书法追求彰显个性的风格难以相合,故被后来的文人雅士,斥为俗套或匠气而不为之,孙过庭在《书谱》一书中,就将鸟虫书鄙薄为“巧涉丹青,功亏翰墨”的小技而已。

“技”之所以成为“小”,“雕虫小技”之所以被喻为微不足道的技能,其中还有一个历史和社会原因。手艺由人掌握,因此“技”的延伸义,也指从事一些行业或手工业的人,即工匠或匠人。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以农为本,是当时的历史选择。在重农抑工商的政策下,我国古代匠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凡是与技有关的人和事,似乎都不被社会所重视,难登大雅之堂、难入富贵之列。

金文中的“百工”,是近乎奴隶的手工业劳动者。至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提出了“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理论,客观上促成了后来封建社会中“士、农、工、商”的地位划分。唐宋时期,手工业者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到元代,政府又通过严格的“匠户”制度,对工匠进行种种限制和奴役。直至清代以后,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匠户制度才被废除。

在古代中国,既然匠人处于社会底层,也谈不上什么政治地位,故其所从事的职业,也就不是一件可以炫耀的事了,别说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相比,甚至还不能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农比量齐观,在“巧夺天工”、“鬼斧神工”、“能工巧匠”的赞誉背后,他们对文明社会的贡献,最终也免不了“雕虫小技”“奇技淫巧”之归宿,故也就有了“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之社会歧视,根深蒂固。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李德林:出离凡尘皆繁华

    历史解密编辑:德林社标签:朝阳,圣者,李德林

    文 | 二掌柜余晖如血落凡尘,再无岁月可回头。站在午后的斜阳里,我们遥望春天的繁华。当我们向2022年挥手,已经泪流满面。长春4岁的小婉君在妈妈的怀里最后一次撒娇:“妈妈,我不想走了。”怒江畔,亚古村,两位坚韧的男子想找到一份DNA的主人,给一个苦命女人一丝希望的光。遥远的泰晤士河在哭泣,那个给英国

  • 李德林:通晓军事权谋,遇其时,得隋文帝赏识,却以悲剧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李德林,杨坚,丞相,苏威,宇文邕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潭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里,水镜先生司马徽曾对刘备说过一句让人感叹不尽、惆怅不已的话。刘备投奔刘表,驻守于新野,遭到荆州本土势力代表蔡瑁的猜忌防范。蔡瑁为除刘备,设“鸿门宴”,邀刘备赴会襄阳。刘备得荆州谋士伊籍的提醒,及时离席,从西门出逃,马跃檀溪,遇上了水镜先生司马

  • 杨瓒功成要求贬为庶民,当时宇文珠不懂,不过到后来却是最安全的

    历史解密编辑:窗前外的红杏标签:杨坚,庶民,宇文珠,长公主,南北朝,独孤皇后,平民百姓,杨瓒(隋朝),顺阳公主(北周)

    悠悠的历史长河之中,可能庙堂之高的地方是最危险的,而江湖之远的求身之所才是安全的。正如隋文帝杨坚的三弟杨瓒,当兄长建立大隋称帝当了皇上之后,封自己为滕王,其夫人为王妃时,后求独孤皇后要求将自己与夫人贬为庶民,当时夫人极不情愿,后来应允了,却不想最后这样才是最安全的!杨瓒是隋文帝杨坚的三弟,人称杨三郎

  • 疯狂淫乱的高洋,颠覆你对皇帝的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微笑依旧标签:高洋,李祖娥,高湛,娄太后,皇后

    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高洋赶跑了孝静帝,改国号为齐,年仅24岁就成为了开国之君,执政初期还有所作为,后期变得荒诞不经,喜怒无常,开启了他荒唐淫乱的后半生。剧版高洋高洋嗜酒成性,经常会和亲信歌姬通宵达旦饮酒作乐,毫无节制。寒冬时节,正常情况下都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避免冻到自己,而高洋却反其道而行,赤身骑

  • 高洋皇帝竟要自己的庶母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聊教育标签:高欢,北魏,尔朱荣,魏明帝,高洋皇帝

    556年,皇帝高洋命庶母尔朱英娥侍寝:“太妃早已侍奉过三位皇帝,多我一个又能怎样。”尔朱英娥怒从中来,愤然拒绝:“我虽不是你的生母,但好歹也是你父亲的妾侍,这种事情让我如何答应!”高洋听罢,拔剑刺向尔朱英娥。南北朝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乱世,而作为南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北魏,就已经有了乱世的迹象。有这样一

  • 高洋皇帝竟要自己庶母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海叔聊种植标签:高洋,皇帝,高欢,尔朱荣,高澄,皇上

    556年,皇帝高洋命庶母尔朱英娥侍寝:“太妃早已侍奉过三位皇帝,多我一个又能怎样。”尔朱英娥怒从中来,愤然拒绝:“我虽不是你的生母,但好歹也是你父亲的妾侍,这种事情让我如何答应!”高洋听罢,拔剑刺向尔朱英娥。尔朱英娥是北魏权臣尔朱荣icon的长女,她出生于富贵世家,父亲在朝廷中又是大官,地位举足轻重

  • 历史上高欢、高洋、高长恭,和高思继、高怀德、高怀亮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高洋,兰陵王,高怀德,高欢,高怀亮,思继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对古代的姓氏有个大致的了解,主要有两方面需要注意,其一就是战乱年代人口流动很大,世系很难得到传承,所以跨越年代很大的世系很难保存下来,这个时候伪造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其二就是姓氏自先秦时期发展过来后二合为一,有一段混乱期,改姓以及赐姓比较常见。基于此,我们来看看题目中涉及

  • 北齐高洋-一个疯子皇帝的养成史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高洋,皇帝,王莽,太监,宦官,北齐高洋,高洋(演员),电视演员,艺术家,电影演员

    北齐和西晋非常相似,两个朝代都是通过篡位取得政权,两个朝代都有一个罕见的现象,那就是国家从开国皇帝就开始荒淫无道。北齐文宣帝高洋是北齐开国皇帝,公元550年,高洋废掉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自己当家。高洋当皇帝的头几年还算勤勉,在西面挡住了西魏宇文泰的进攻,北面则主动出击,把柔然、契丹等北方蛮族打得屁滚尿流

  • 555年,皇帝高洋醉酒,朝岳母扑去,婀娜岳母惊道:我可是你娘!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评标签:皇帝,醉酒,岳母,娄昭君,李皇后,高洋(演员)

    550年,高洋皇帝喝醉,一脸笑嘻嘻地扑向岳母。岳母见状,迅速一个闪身,连连后退。看着婀娜的岳母,高洋笑得越发渗人,他顺手拿起一旁的弓箭,瞄准了岳母的脸…高洋皇帝,北齐文宣帝,即北齐的开国皇帝。自高洋皇帝开始,除了几位在位时间非常短的皇帝之外,几乎是所有北齐皇帝一个比一个更加荒淫无度、暴力肆虐,行为非

  • 杨振宁、林高演、林青霞,名誉博士!

    历史解密编辑:南国今报标签:林青霞,杨振宁,博士,林高演,香港大学,教授

    日前,香港大学在官网发布公告,公告称香港大学将于11月2日举行第207届学位颁授典礼,颁授名誉博士学位予3位杰出人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香港小轮(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林高演,演员、作家林青霞。公告指,杨振宁教授因重要科研成果享国际殊荣和奖项无数,其超卓成就亦备受全球24所大学认同,香港大学向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