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小小:西湖水中泪,西泠桥畔骨

苏小小:西湖水中泪,西泠桥畔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吴哥故事集 访问量:2546 更新时间:2024/1/23 11:01:07

01

苏小小,南齐时期钱塘首屈一指的名妓,家中祖辈曾在东晋朝廷为官。

而后家人为躲避战乱,一路从姑苏流落到钱塘,凭借祖产经营生意,逐渐在当地站稳脚跟,成为了家境殷实的商人。

苏小小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甚为宠爱,因为她长得娇小可爱,所以取名叫小小。

美满睦的幸福生活,在苏小小十五岁那年,戛然而止。

父母先后离她而去,令刚过及笄之年的妙龄少女,瞬间变得孤苦伶仃。于是,苏小小忍痛变卖了全部家产,带着自己的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桥畔。

她们二人相依为命,居住在苍松翠柏环绕的清幽小楼里,每日省吃俭用,依靠积蓄艰难地生活着。

好在此处山清水秀,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当中,让苏小小暂时减缓了失去双亲之痛,和对自己未来的忧虑。

02

迷恋西湖山水的苏小小,自制了一辆油壁车,整日徘徊于钱塘的湖光山色中,排遣愁思。

清秀灵动的外貌,恬淡优雅的气韵,渐渐地,引起了当地英俊少年郎们的注意。

有一群风流倜傥的公子哥们,追在苏小小的车后,默默跟随。

孑然一身的苏小小,此刻没有了父母的管束,也体会到了世事无常,索性开始活得洒脱随性起来。

才情横溢的她,便在自己的小楼里,结交志趣相投的人雅士。

这样一来,既给自己单调枯燥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快乐,又能彼此切磋诗文,乐而不为呢。

以文会友,品茶作诗,却又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苏小小的芳名,在钱塘一带的文人圈里,迅速传播开来,走红的苏小小,很快就成为了当时最火的诗伎。

03

有一天,苏小小坐在油壁车中,像平常一样到周边游玩,途中碰到了一位玉树凌风的年轻公子,名叫阮郁。

苏小小发现自己对此人的感觉,和她平日里接触的那些人都不同,不知为何,见到他,便觉脸颊发热,心跳加速,不敢直视他的双眼。

阮郁也被眼前这如下凡仙女般的佳人所深深吸引,挪不开脚步。

于是,怦然心动的两人,一同来到苏小小的家中,不知从何说起,却又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讲给对方听,相逢恨晚的两人,交谈甚欢。

苏小小相信自己的眼睛,更相信自己的心声,她觉得阮郁就是值得自己托付终身的那个人。

所以,这个缺少温暖和关怀的柔情女子,不愿再等待下去,她大胆表白,让阮郁留宿在了自己的香闺之中。

一夜春宵之后,苏小小与阮郁便形影不离,每天携手畅游山水之间。

可惜,阮郁的父亲不久后就听说了此事,自己的儿子天天与钱塘的妓女私混在一起,令他非常生气,不由分说地把他逼回了金陵。

04

自从阮郁走后,苏小小日夜期盼,渴望情郎能够早日归来。可是,对方一直杳无音信,思念的苦楚,与日俱增地灼烧着苏小小的心田,发觉团聚无望的佳人,终于病倒了。

听说了她的遭遇,以前的一些交情深厚的友人,都赶来劝慰,在他们的陪伴下,苏小小慢慢地敞开了心扉,恢复了往日的神采,继续着从前的那种门庭若市的生活。

在一个暖阳高照的秋日里,苏小小于湖滨漫步,偶然见到一个相貌酷似昔日情郎的人,但衣着打扮却不尽相同,此人穿着朴素,而且神情沮丧。

受好奇心的驱使,苏小小上前询问,得知此人名叫鲍仁,因为盘缠不够,无法进京赶考,正在发愁。

苏小小阅人无数,识人经验相当丰富,她觉得此人气宇不凡,他日必能考取功名,就主动为其提供钱财上的资助。得到美人慷慨相助,鲍仁感激不尽,满怀抱负地奔赴了京城。

时任上江观察使的孟浪,因公来到钱塘,久闻苏小小的大名,又碍于自己的身份,不便亲自登门,于是派人请她到自己府中。

没想到,苏小小并不买他的账,催了好几次,才不情愿地与他相见。

孟浪看着不给自己面子的苏小小,决定难为她一下,给她一个下马威,便指着庭外一株梅花,命她立刻做诗。

不料,苏小小从容不迫地随口说道:“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孟浪听后,大为震惊,对她赞佩不已。

05

红颜多薄命,才情难消受,谁也没想到,苏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就不堪春寒,香消玉殒了。

这时已经金榜题名的鲍仁,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恰好顺道,经过苏小小家,本想借此机会,好好感谢她当年的相助之恩,却始料未及地赶上了她的葬礼。

此刻,鲍仁的脑海中,只记得当日两人相遇时的场景,想到这一切,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悲痛。

鲍仁不顾众人的目光,官员的威仪,身上的重任。不禁跑到苏小小的棺木前,抚棺大哭,并为她立碑题字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曾有诗云:“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墓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叫“慕才亭”,据说,就是苏小小资助过的这个书生鲍仁所建。

西泠桥畔埋玉骨,西湖山水绕香魂。山水美人两不负,自有后人谱佳话。

更多文章

  • 民间故事:苏小小

    历史解密编辑:誰許誰一世情深PLUS标签:苏小小,歌妓,青楼,民间故事,阮郁,鲍仁

    #文史知识局##民间故事#南齐时,钱塘(今杭州)西泠桥畔一户姓苏的人家生下一女,取名为小小。这女孩儿长得眉清目秀,至五、六岁时,更是聪慧过人。父亲吟诗诵文,她一跟就会,亲戚朋友都夸她长大必成为才女。小小六岁时,父亲不幸病故。孤女寡母,靠借贷维持生计。时间一久,亲友都拉下了一副冷面孔,只有热心肠的贾姨

  • 史上名妓:凄楚哀婉苏小小

    历史解密编辑:大卷毛标签:书生,银子,阮郁,翠翠,诗人,苏小小,史上名妓,青楼女子

    齐高帝建国初期,南北朝对垒相持,战斗激烈南朝内部分裂,干戈骤起。南宋灭亡后,宗室遗臣逃往北方,勾结北魏进攻南齐。战火延烧到西陵,西陵守备苏广洁以死抵抗北魏军,无奈兵力不支战败,他负伤流血,性命垂危令家人苏安去救小姐苏小小。西陵被烧得成为废墟,苏安冲入残火硝烟之中始终未见到苏小小。一日,吴山道一客栈的

  • 别看紫苏小小一个,全身都是宝!家里种一盆,解毒,驱寒,防感冒

    历史解密编辑:思思段子手标签:紫苏,紫苏叶,排骨,鸡蛋,生姜

    夏天是真的到了,天气又闷又热。在这个时候,人们的食欲就会迅速下降,要想改善这个问题,就在做菜的时候,加入一点紫苏,消胀除湿,养胃健脾。紫苏不仅是一味中药,也是一种美味的食材,营养价值非常高,适当的吃一些紫苏,能起到非常不错的养生效果,对人体的健康也是十分有帮助。在古时候,紫苏还被拿来当做茶叶,在宋朝

  • 杭州西湖畔怎会有歌伎苏小小的一席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无为令标签:歌伎,诗人,西泠桥,苏小小墓,杭州西湖

    |您的关注是我坚持前行强大动力|今年11月初,我也拜访了杭州西湖,西湖的美被千古称颂,千百年来,留下的许多典故为人熟知。当我站在苏小小墓前,内心莫名震撼,在名人墓冢垒垒的西湖畔,怎会有歌伎苏小小的一席之地呢?苏小小,史料均无记载,身世亦不可考,她的形象更多是建立在文化记忆与文学想象中。相传苏小小是南

  • 客人欲褪去名妓苏小小脚腕的红绳,她害羞道:请为妾留最后的颜面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评标签:名妓,江南,阮郁,鲍仁,情郎,诗人,苏小小

    南朝时期,一代名妓苏小小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就是在自己的脚踝处绑上一道红绳。当客人想要将其解下来的时候,她羞涩地说:“奴家褪去此物,就一丝不挂了,请为奴家留些许颜面。”苏小小出生于江南地区,她的祖上曾经是有名的官员。但是到了父母这一代的时候,开始家道中落,不得不做点小生意谋生。很快,苏小小便在二人的期

  • 苏小小虽是“名妓”,但她留下的爱情故事,却被人传颂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赵启说体育标签:苏小小,名妓,青楼,李贺,阮郁,鲍仁

    烟雨江南自古出美女,若说江南景致哪里最好,西湖绝对算的翘楚,西湖有长桥,却不如情人的情谊长;西湖有断桥,爱情更是藕断丝连。就在西湖的西泠桥边,有一座坟,里面住着千古名妓苏小小。若你不了解她的过去,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李贺看到她的坟墓,都忍不住发出“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的感慨。苏小小生在商贾之家,她家

  • 民间故事:一代名妓苏小小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苏小小,青楼,名妓,妓女,阮郁,鲍仁

    苏小小是六朝南齐(公元479-502年)时的钱塘(今杭州)名妓。她出生于妓女之家,所以从小就不知道父亲是谁。母亲去世后,门庭冷落,苏小小更是缺乏照顾,只有在各位姨娘,也就是她母亲以前的同行姐妹之间长大。不过,或许是住在西泠桥畔的缘故,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地灵人杰,苏小小从小受到西湖山水的滋养

  • 白雪阳春传雅曲之鲍令晖

    历史解密编辑:可可娱乐人标签:流萤,爱恨,鲍令晖

    我嗅令晖竹与桐爱恨谁辨早从戎惟窥流萤紫兰绕雅女惆怅忆春红

  • 南朝唯一的女诗人,鲍令晖十首诗,情感细腻,对爱情忠贞,真好呀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鲍令晖,诗人,诗作,诗歌,鲍照

    在我国古代,有几对兄妹在我国文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比如:东汉时期班固、班昭兄妹治学著书;西晋时期左思、左棻兄妹以文采闻名天下;南朝时期鲍照、鲍令晖兄妹,因手足情深成为时代佳话,又以诗歌闪耀光芒。今天,我们介绍鲍照、鲍令晖兄妹中的妹妹,欣赏鲍令晖的十首诗作,感受其诗工稳的对仗,得当的对偶句,尤其女

  • 北魏妖后胡充华:养男宠、杀亲儿,立女婴为帝,还妄图勾搭小叔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篮篮标签:胡充华,太后,北魏,皇帝,元恪

    小编:宣武帝元恪的皇后胡氏名字不可考,史书上多称之灵太后。粉丝甲:我记得《北史演义》里面曾经说她叫胡仙真。粉丝乙:你说的那个小说都是杜撰的,不可信,我记得好像是因为她嫁给宣武帝受封充华,所以就叫胡充华。胡氏:本宫如此优秀,史书连个名字都没有给本宫留吗?宣武灵皇后,胡氏,安定郡临泾县人,北魏时期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