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朝风云(三七)副将劝陈庆之杀元顥占据洛阳,陈庆之为何拒绝?

两朝风云(三七)副将劝陈庆之杀元顥占据洛阳,陈庆之为何拒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2366 更新时间:2024/2/14 8:40:43

南北朝时代是战乱频出时代,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和英雄人物。南梁名将陈庆之北伐北魏的战役便是其中之一,此战以少胜多,打得酣畅伶俐,被前辈称赞为“千载之下,令人向往”。陈庆之也因此战成为南梁第一名将,甚至被称为南北朝第一奇将。此战中他率领仅仅七千的南梁军队北伐北魏,先后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攻破北魏数十万军队,在洛阳拥立北魏宗室元顥称帝,可以说是所向无敌。在陈庆之攻占洛阳后,副将马佛念曾劝他杀元顥占据洛阳,却被他所拒绝,这让很多他的粉丝感到不解。

对于陈庆之为何拒绝杀掉元顥占据洛阳,放弃在洛阳割据自立的机会,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见解。从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看,陈庆之做出这种决策是有着多方面的考虑。这其中基因他本身所处政治地位和军队战斗力的原因,也与当时南北朝对立的大局势有关。

陈庆之北伐北魏实际上是一场非常偶然的战争,并不是南梁做好准备的北伐战争,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投入非常少。从现有的历史资料看,南梁方面只投入了陈庆之及其麾下的七千白袍军,中央禁军的主力并没有越过南梁和北魏的边境,所以在这场战争中陈庆之实际上是处于孤军深入的不利地位。

当时北魏发生以六镇起义为首的大规模叛乱,尔朱荣率领麾下军队围剿叛军,并在战争中逐渐崛起。在北魏朝廷内部胡太后与孝明帝元诩争权,于是元诩秘密调尔朱荣入京争夺皇权。可是尔朱荣还没进京,元诩就被胡太后毒杀,这迫使尔朱荣一怒之下率军杀入洛阳,处死了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然后尔朱荣拥立元子攸称帝,并发动河阴之变屠杀北魏朝廷的王公大臣。于是在洛阳之外的北魏宗室纷纷南逃避难,其中就有汝南王元悦、临淮王元彧、北海王元颢。河阴之变后尔朱荣以自己的心腹重组北魏朝廷,北魏宗室们也纷纷回归洛阳。

但是逃到南梁的元顥没有随其他宗室北归,而是直接投像了梁武帝萧衍。于是萧衍封元顥为魏王,派陈庆之率领七千白袍军护送他回归洛阳。然后元顥在涣水称帝,授予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在陈庆之护送元顥北上的过程中,引起了北魏朝廷的激烈反应,他们派出了精锐的军队阻挡元顥接近洛阳。于是陈庆之便以七千白袍军一路北伐,直接杀向了洛阳。这一路战争从铚县出发,陈庆之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城,连拔荥阳、虎牢两大重兵集结之地,长驱直入北魏首都洛阳,杀得数十万北魏军队不断崩溃。

当时北魏权臣尔朱荣率领自己的大军在三齐之地平定邢杲叛乱,孝庄帝元子攸被陈庆之的犀利吓破了胆,只能仓皇逃出洛阳,撤军到长子避难。于是元顥顺利进入洛阳,由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百官迎接入宫。元顥登上帝位后便封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增邑万户。接着打量的北魏溃兵向着洛阳集结,投靠到元顥的新政权麾下,于是元顥也有了几十万大军。这些大军胡汉混杂,贪婪腐败,而元顥也沉迷于大胜之中,日日歌舞享乐,不理政务。在这种情况下,陈庆之的副将马佛念便提出杀元顥占据洛阳自立的建议。

从历史背景来看,陈庆之当时拒绝这种建议,是非常合理的,也是综合各方形势的判断。而马佛念提出这个建议,实际上是被胜利冲昏头脑,对战争形势盲目乐观的结果。从战场形势看,虽然陈庆之的七千白袍军杀得中原魏军人仰马翻,但并没有伤筋动骨,魏军的有生力量还在。实际上魏军在大多数战争中表现出的是一触即溃的惨败,却并没有死多少人。从战争治资源和军队数量,北魏方面还是有着绝对优势的。很多北魏军队投靠元顥,是因为元顥作为北魏宗室的身份。如果陈庆之杀了元顥占据洛阳,必然被北魏各军群起而攻之。

虽然说北魏军的单位战斗力远不如陈庆之的白袍军,可关键是人家人多啊。以七千人和数十万军队打消耗战,就算每一场都打赢了,那消耗也是不可估量的。这种战争打下去,不败也败了。更何况洛阳虽然为坚城,但地理位置不是特别适合防守,陈庆之只有七千人,也不足以防守洛阳。陈庆之打仗是充分利用七千精锐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如果困守洛阳,早晚有被耗死的一天。而且陈庆之的军队都是南朝人,作为客军在北方没有根基。广泛得罪了北方人,容易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很可能没有立足之地。

所以从军事上看,杀元顥占据洛阳是不可行的,更不好说在这里割据自立了。从政治上看,陈庆之当时也处于极度不利的境地。他当时同时受到了元顥和萧衍两位皇帝的猜忌,这使得他不得不谨慎决策。进入洛阳后虽然元顥给陈庆之加官晋爵,却拒绝了给白袍军补给和增援的要求。他还写信给梁武帝萧衍,提出南朝军队北上增援会引发北方人的集体反抗,请求南朝军队停止北上。萧衍还真听了元顥的话,让南朝军队止步国境线上,使得陈庆之等待的援兵没了下文。此时虽然陈庆之在两国地位极高,但实际上已成为两个皇帝猜忌的对象。

对元顥而言,陈庆之的南朝军队是巨大的威胁,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还是政治上的。只要有陈庆之在的一天,就提醒着元顥是萧衍册封的南梁魏王,他向萧衍称臣的事情。这个事情一旦公开,元顥在政治上就失去了称帝的合法性,会收到北魏朝廷和宗室的广泛质疑。而元顥也不希望自己成为萧衍的傀儡,所以必须赶走陈庆之。但他又不希望陈庆之回撤到魏梁边境,因为那样陈庆之可能带着边境的南梁军队北上,这就成为更大的威胁。所以他既不给陈庆之增兵,又不允许他回撤徐州,而是想要陈庆之和尔朱荣打个两败俱伤。

对于萧衍而言,陈庆之攻破洛阳,他最担心的便是他在洛阳自立称帝。以陈庆之的军事能力,加上北魏庞大的国家资源,这将会对南梁形成极大的威胁。萧衍让北上的梁军止步于边境,看似听了元顥的话,实际上是猜忌陈庆之的表现。他怕这些军队北上后反而被陈庆之掌握,成为千里送人头的礼物。陈庆之手里只有七千军队,而且在北上过程中有了损失。这点军队是不足以造反的,反而能够充分的牵制元顥。萧衍的目的就是要让陈庆之和元顥互相掣肘,把这两人当成他在北魏的提线木偶,左右北魏的国家形势。

陈庆之正是因为看清楚了政治上处于这种不利的境地,他才拒绝了马佛念提出的割据洛阳的建议。这个建议看似诱人,实际上是个巨大的火坑。在面临尔朱荣数十万大军的反扑之时,再去搞这种内斗的事情,全军覆灭就指日可待了。而且这种事情一干,不但失信于南北两个朝廷,还断绝了返回南朝的道路。

陈庆之当时是非常理智的,是从军事和政治多个层面出发的考虑,而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给自己留了很充分的退路,所以在被尔朱荣数十万大军围攻,在遭遇山洪暴发而失败后,才能够全身而退回到南梁。如果他听了马佛念的话,恐怕只有埋骨洛阳一条死路了。

标签: 陈庆之尔朱荣北魏洛阳萧衍平定

更多文章

  • 陈庆之是如何攻打北魏的?陈庆之北伐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陈庆之,北魏,尔朱荣,萧衍,梁武帝

    前言南梁大将陈庆之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凭借着自己仅有的七千余人,一路从建康打到了洛阳城,历时十四个月,战无不克。虽然最后陈庆之的北伐之路被尔朱荣截停在黄河岸边,但陈庆之之前的功绩亦令人无法忘怀。他究竟是如何以少胜多一路推进到敌方都城之下的?寒门儒将陈庆之1、陈庆之的过人之处陈庆之自幼出

  • 陈庆之北伐:从北魏当时的战局来看,为何陈庆之北伐如此顺利?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陈庆之,北魏,尔朱荣,羊侃,梁军,元颢

    历史背景永安元年(528)的十月份前后,对于刚刚即位半年的孝庄帝而言,整个北魏帝国的形势似乎在逐渐恢复好转∶先是宗正珍孙消灭了濮阳刘举,继而,尔朱荣就灭了葛荣,不久,北魏朝廷又挟战胜之威派征虏将军韩子熙招降了邢杲。在荆州地区,费穆生擒了南梁曹义宗,顺利地解除了南方的威胁;在徐州地区,南梁王弁也知难而

  • 有“关公”之勇的南北朝第一猛将,被陈叔宝坑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陈叔宝,陈霸先,杨坚,侯景,吴明彻

    他一生多次投降,却被称为南北朝第一猛将,有“关公再世”之勇,以此来看人生挺成功的。其实他是个“失败者”,为国家征战前方,却被后方的皇帝给绿了,不仅没了尊严,还因无心应战惨败亡国。今天,我们聊聊这位南北朝的“大冤种”。01他出生即巅峰,祖父是南梁的右将军,父亲是始兴郡丞,家族稳居南梁高位,在皇帝短命的

  • 一代昏君南陈后主陈叔宝,醉心诗文和音乐,荒废朝政,耽于酒色

    历史解密编辑:史唠客标签:陈叔宝,张丽华,陈后主,孔子,昏君

    南陈皇帝陈顼死后,在其葬礼上,二儿子陈叔陵公然刺杀太子陈叔宝。不过因为大胖子陈叔宝脖子太粗,所以没被砍死。但是这次刺杀,让陈叔宝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按说应该会铭记一生。但陈叔宝好了伤疤就忘了疼,正式登基之后继续过起了没心没肺的日子。在中国历代昏君之中,陈叔宝都是占有极重要一席的“著名昏君”

  • 将军战前托皇帝陈叔宝照顾好妻子,他含泪答应,回宫后便召来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陈叔宝,皇帝,陈宣帝,杨坚,皇位,陈后主

    公元557年,南梁宰相陈霸先逼迫后梁皇帝萧方智将皇位禅让给自己,自此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陈国建立。聪慧过人且精于权谋的陈霸先,可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的后辈儿孙却荒废了其辛苦创立的家业。陈国从公元557年建立到公元589年灭亡,期间的32年里一共经历了5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之中,其实前四位

  • 荒唐皇帝陈叔宝,到底多荒唐?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陈叔宝,皇帝,杨坚,陈霸先,梁武帝,陈后主

    作者:阿赖耶识一首“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千百年来讽刺了陈叔宝作为皇帝的荒唐无能。作为昏君,无非就是好色、暴戾、无能、奢靡。但是荒唐却鲜少是形容的皇帝的,陈叔宝被刻在耻辱柱上,就是因为荒唐。(一)陈叔宝的世界里是没有父亲的存在的陈叔宝,也被人叫做陈后主,他是南北朝时期南陈的亡国之君。作为

  • 陈叔宝说“国破不在惜,唯美人丽华在怀”,隋文帝:真没心肝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名人堂标签:杨坚,诗人,陈叔宝,美人丽,张丽华,隋炀帝,隋文帝,陈后主,南北朝

    公元589年,南陈灭亡,国君陈叔宝被隋文帝杨坚软禁后,终日长吁短叹。杨坚问及原因,陈叔宝回答:“国破不在惜,唯美人丽华在怀。”意思是只要张丽华在,就算南陈灭亡也无所谓。杨坚摇头:这人真没心肝,并告诉陈叔宝:“张丽华已死。”陈叔宝顿时嚎啕大哭,痛心美人的离去。这个没心肝的陈叔宝。国家灭亡了,他不在意;

  • 她是最美苏小小,擅演刻薄女人和慈母,嫁足球运动员保养赛戚美珍

    历史解密编辑:胖虎说故事标签:拳击,诗人,苏小小,陈慧娴,赛戚美珍,足球运动员

    白音15岁出道,服务TVB 35年。她演过上百个角色,几乎个个都是经典。白茵原名陈慧娴,后改名陈慧娴,人称“白茵姐姐”。 1942年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祖籍广东新会。她出演的第一部电影《苏小小》就让她一炮而红,受到电影公司的高度评价。她还参演过《慈禧太后的秘密生活》、《虎山盟》、《大盗传奇》、《可怜

  • 民国情僧:刺杀康有为勾引苏小小,34岁离奇死亡其原因令人震惊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苏曼殊,康有为,苏小小,鲁迅,陈独秀,名妓

    他是民国第一情僧,吃糖吃肉成性,刺杀康有为,勾引苏小小,女友为他自杀,然而,34岁时却在医院离奇死亡,原因令人震惊。1918年,年仅34岁的民国第一情僧苏曼殊去世,死后葬在名妓苏小小的身边。这位僧人曾三次剃发做和尚,三次又逃跑还俗。最后,在医院离奇死亡,原因令人震惊。要说苏曼殊的风流,怕是多少有点遗

  • 张岱《陶庵梦忆》笔下的女性,除苏小小之外,这二位也奇情可感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贺,清朝,苏小小,桃花扇,柳如是,李清照,散文家,科学家,陶庵梦忆,张岱(明朝)

    历代文人笔下,女性之美,容颜之色常常倒在其次。李渔说,女性的美,要有才,有艺,有态度;而明代戏曲研究家潘之恒论女性,说要“才、慧、致”兼具,简直把容颜排除在外。到了清代,《桃花扇》中的女主人公李香君之美,就美在“布荆人,名自香”;同样具有这种美感的,还有让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花了数十万字作传的柳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