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面对瓦岗诸将,李世民最恨单雄信,最爱秦琼罗士信,他最怕谁呢?

面对瓦岗诸将,李世民最恨单雄信,最爱秦琼罗士信,他最怕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1451 更新时间:2024/2/2 9:31:56

一、李渊最该感谢的两个人

李渊为何仅用七年时间,就横扫天下?其实,主要是靠两个人。

其一就是李世民,堪称史上最开挂的牛人。一人就消灭了多半个大唐的竞争对手。

如西秦薛举父子、刘武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还有刘黑闼……李建成面对的刘黑闼,是被李世民打丢了魂的。因此李建成才能依靠魏征 “攻心为上”的计谋,彻底解决——并非证明李建成军事上有多牛。

这第二位,恐怕让许多人都意想不到,这就是李密!李渊晋阳起兵时,无非是诸多反隋势力中的一个寻常角色。

因为当时最强大的反隋力量,就是李密统领的瓦岗寨。这点连李渊自己都承认,并写信给李密:您才是真正的大哥,我李渊老啦,没法跟你比。

其实从《说唐》、《隋唐演义》中也能看出来这点。只不过都是虚化了李密,让秦琼成为瓦岗势力的代表人物,横行隋唐江湖而已。

正史中,李密对大唐最大的贡献,就是把隋朝几乎所有的精锐,都吸引了过去。以王世充为对手,洛阳城为中心点,双方展开了生死大战。却给李渊奇袭长安城去摘桃子,和趁机疯狂壮大势力,创造出了时间和空间。

最终,李密跟王世充迎头相撞,搞得彼此爹妈都不认识了。虽王世充最后取得了胜利,却也让大隋精锐几乎团灭。

哪怕他吸纳了瓦岗势力,如单雄信、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罗成原型)、裴仁基裴行俨(裴元庆原型),都无法弥补损失。

至于另一些瓦岗势力,则被唐朝,其实就是李世民接收了,如徐世勣(徐茂公、李勣)、魏征、张亮等,这三位都上了凌烟阁。再加上后来转投李世民的秦琼、程咬金……瞅瞅凌烟阁24功臣中,有多少瓦岗势力?

所以李渊也好,李世民也罢,欠李密一声“谢谢啊——”从这“李渊最该感谢的两个人”中,就能看出来,瓦岗势力在隋唐之时,有多重要和关键。

都说李世民厉害,但他的核心精锐“玄甲军”,之所以能发挥出恐怖战力,就在于有了罗士信、秦琼、程咬金、李勣等人助阵。而尉迟恭之所以投降李世民,也是因先被秦琼击败于美良川。

那么对于李世民来言,当他面对瓦岗诸将时,最恨的人是谁?最爱的人又是谁?还有,最怕的又是哪位?咱先从最恨的这位说起……

二、最恨单雄信

瓦岗诸将中,李世民最恨单雄信,几乎是公认的。对于李世民来言,这一辈子最悲催的记录,就是单雄信给予的。他遭到了单雄信追杀,眼看就要挂掉时,徐世勣及时赶来,制止了单雄信。

这段在《旧唐书》中有过记载: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

也就是说,徐世勣大吼:单二哥不得无礼,这是秦王李世民。单雄信一听,竟然就被吓得惶恐而退……你信吗?无非一贯的历史套路,美化一下李世民罢了。指不定当时李二凤有多悲催呢。

李世民是个傲娇的性子,曾吹嘘过:我持弓,你尉迟老黑挥槊,就算面对百万敌兵,也不在话下。可事实却是,遭到了单雄信如此摩擦。你让李世民如何一时能拐过弯来?

因此,当李世民灭掉王世充后,为何非要杀掉单雄信,哪怕徐世勣那么苦苦哀求都不行?

一则是,单雄信曾追杀李世民,让李二凤失了体面。

二则是,单雄信做人,实在有点反复无常,让人看着胆小。

三则最关键,李世民一战擒双王后,天下大势已定,还需要单雄信这等“猛人”吗?价值不大了。

若单雄信跟秦琼、程咬金一样,早些时间投降,估计单二哥的历史名声,绝非如今这样。只能说,投降也是技术活,也需要体现价值。刀架脖子时投降,跟主动丢下武器投降,完全是两回事。

总而言之,由于李世民最恨单雄信,所以最终杀掉了他,应是历史定论。至于有的史料记载说:是李渊命李世民杀掉单雄信的,跟李世民无关!也没法推翻这个定论。

李世民立下这么大功劳,还是秦王加皇子,若他真心想留单雄信可以吗?太简单了,几乎是一句话的事。可为啥却不说,不保?奥妙就在于此。

三、最爱罗士信和秦琼

也许有人会脱口而出,咋不是尉迟恭?对不起,尉迟老黑不属于瓦岗势力。那么瓦岗诸将中,李世民最喜欢谁?有两位瓦岗名将入榜。

第一位就是罗士信(罗成原型)。罗士信也跟李世民一样,属于少年英豪。所谓同为少年,彼此热血同。

罗士信曾是李密手下的“四大金刚”,也就是李密四大内军统领(总管)之一,分别是:秦琼、程咬金、裴行俨和罗士信。李密曾豪言:我这八千精锐内军,能吊打百万众,横扫天下如卷席!

奈何,王世充统领的是隋朝精锐,战力异常强悍,在一次大战中,罗士信受伤被俘,归顺了王世充。

但罗士信根本看不上王世充,后来转投李世民。也就是说,罗士信是第一位投降李世民的瓦岗猛将,再加上年轻,被李世民喜欢的不要不要的。

后来在大战刘黑闼时,罗士信为解洺水城之危,毅然入城替换王君廓,最终战死于此,年仅二十三岁左右。李世民悲痛异常,重金赎回其遗骸,赐谥号为勇。

显然李世民非常喜爱罗士信。一则两人年岁相仿,都是年轻人,自然共同话题啥的就多。二则罗士信实在太勇猛,可谓李世民最锐利的“爪牙”。也正是因如此,在《说唐》或《隋唐演义》中,罗士信就变成了那位冷面银枪的“罗成”。

第二位就是秦琼。公允来言,秦琼不如罗士信那么被李世民喜爱。

一则秦琼属于老江湖。二则是李渊才是最爱秦琼的人。在秦琼击败尉迟恭后,专门给秦琼写信表示:你就是想吃我的肉,我也立马割下来给你。

之所以列入秦琼,无非是照顾一下《隋唐演义》等的影响。也就是说保全秦琼在民间的形象。甚至笔者都感觉,论受李世民的喜爱度,程咬金都在秦琼之上。这大概也是为何在玄武门之变时,秦琼不显眼的原因。

千万别听有些网文乱忽悠,秦琼实锤参加玄武门之变了。无非不显眼,或说功劳不突出罢了。若是罗士信活着,笔者认为,他极有可能取代尉迟恭,成为李世民第一助手,当然这仅是猜测。

四、最怕李勣

瓦岗诸将中,哪位成就最高?没错,就是号称唐初两大战神之一的李勣!

第一战神李靖,属于隋朝势力,舅舅韩擒虎,集隋唐兵家之大成,李世民都服气。

第二战神李勣,属于瓦岗势力,曾跟翟让、单雄信并称瓦岗三巨头。同时他也是李靖的两位高徒之一,另一位是谁?

就是那位被严重忽视大唐猛人侯君集。只不过李靖太精明,看出侯君集不靠谱,没把本事全教给他。为此还搞得侯君集,跑到李世民面前告状。而李世民真就问罪李靖来了。李靖这才说明:据我观察,侯君集迟早要谋反。(出自《唐太宗与李靖问对》)

侯君集是李世民亲信心腹。由此可见,对于李世民来言,他最在乎的其实不是李勣如何。而是一门心思地想让侯君集,成为继李靖之后的大唐“战神”。

那么李世民为何如此偏心?就四个字:害怕李勣!

单雄信和李勣是铁哥们,在李密死后,两人同属瓦岗势力的带头大哥。

再加上李勣非常年轻,前途无量。你若是李世民,会不会忌惮这种人?以至于到了李世民晚年时,这股忌惮,就发展为“怕”了。

李世民的遗言就是告诉李治:我已经找茬,把李勣给贬出京师了。若他不服气,你便杀之。若他听话且无怨言,那等我死后,你立马调他回来。如此一来,就等于你对李勣就有了恩德,便能驾驭他了。

看着是不是有股子毛骨悚然的感觉?李世民若不怕李勣,为何如此安排?

而究其根本,就在于李勣,始终无法撕掉的“瓦岗势力”这个标签。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来,隋唐之时的瓦岗势力到底有多强悍了!

标签: 李世民秦琼罗士信单雄信李勣

更多文章

  • 李世民能接受其他英雄,为何非要处死单雄信?对方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李密,李渊,秦琼,隋朝,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

    隋朝末年,天下难逃大乱定律,各地有雄心壮志之人纷纷自组山头,成立义军,互相争抢地盘。而李渊、李世民父子得天独厚,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终给大唐盛世奠基。后来,李世民不念血浓于水的兄弟情义,先发制人杀自己的大哥,夺得了皇位。为此历史上的李世民是一个比较冷血的帝皇,如果无奈杀兄是为了欲望夺取帝王,那么

  • 一向宽容的李世民,为何要坚持处死单雄信?事实原来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王世充,李密,秦琼,吕布

    大家都知道,隋朝末年,天下战乱频发,所谓乱世出英雄,民间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杰出人物,其中单雄信就是其中的一位。因为单雄信排行老二,因此也被称为单二哥,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单雄信为人十分耿直,并且武艺高强,颇有战斗力。然而有个奇怪的问题,那便是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为何不和秦琼等人一起投降李世民呢?他最后到

  • 那么多瓦岗英雄投奔王世充,为何王世充只留住单雄信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王世充,单雄信,罗士信,秦琼,李世民,李密

    李密和王世充决战失败后,带着王伯当魏征等残兵败将投奔了李渊,把所有瓦岗英雄一股脑儿留给了王世充。王世充对这些瓦岗英雄关怀备至,礼贤下士,作出一副求贤若渴的姿态,但是不到半年,这些瓦岗大佬们纷纷叛逃,另投新主,跑去给李渊打工去了,最后只剩下单雄信一个人给他卖命。这里就有个问题,难道这些瓦岗英雄一个个都

  • 隋唐演义:赤发灵官单雄信被杀以后,秦琼是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凯玩娱乐标签:秦琼,单雄信,程咬金,李世民,秦叔宝,罗成

    很多人都这样说过:单雄信被杀以后,秦琼无动于衷,完全忘记了单雄信生前对他的好,秦琼根本就不配一个“义”字!其实这样说是误会秦琼秦叔宝了。单雄信死后,秦琼的所作所为都对得起单二爷,绝对够朋友!下面咱们就简单说一说单雄信死后,秦琼是怎么做的。话说罗成挂帅,大破洛阳城,一日锁五龙,生擒了单雄信。由于单雄信

  • 单雄信被擒后,为何只有徐茂公为其求情?演义与历史却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单雄信,秦琼,程咬金,李世民,王世充,李密

    隋唐演义类小说中以真实历史上出现的人物为原型的角色数量不少,但若论形象改变之大的,莫过于单雄信和徐茂公二人,二人的形象可谓来了个颠覆性的改变。单雄信在被李世民擒获后,徐茂公的表现也是完全不同,救与不救,历史上徐茂公的选择完全不一样。历史上的单雄信和徐茂公单雄信是隋末唐初有名的猛将,使一柄马槊,有万夫

  • 单雄信和徐茂公的关系不好?史书可不是这么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单雄信,秦琼,王世充,程咬金,李世民,李密

    隋唐英雄的故事在各种演义、评书和影视剧中都有体现,很多英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罗成、徐茂公等等。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有意思,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单雄信和秦琼的关系是最好的,他们之间是很好的朋友。这种观点也的确在演义、评书和各种影视剧中都有体现,而关于单雄信和徐茂公之间的关系

  • 尉迟恭和单雄信都是唐朝降将,两人结局大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大超说历史标签:唐朝,隋朝,单雄信,尉迟恭,李世民,安史之乱

    尉迟恭和单雄信都是唐朝历史上的重要将领,但他们被李世民待遇的方式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同。首先,尉迟恭和单雄信来投降李世民的背景不同。尉迟恭是降顺唐朝的,他在降唐时还带来了极为重要的战争情报,对唐朝军队的指挥和决策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而单雄信是在安史之乱期间投降唐廷的,他与叛军关系密切,甚至在安史之乱爆

  • 如果李世民不杀单雄信,单雄信会成为玄武门之变首功之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李世民,单雄信,玄武门之变,王世充,尉迟恭,李密,隋朝

    单雄信绝对是瓦岗群雄中的异数,他很小就有大志,念书时看中了学堂院子中央的一棵枣树,十八岁弃文从武,将老树伐而作枪,枪头重达七十斤,起名寒骨白,意思枪头挥舞时一片银白,令人感到沁入骨髓的冷。翟让在瓦岗山拉起了杆子,单雄信首先加盟,接着徐懋公也入了伙,兄弟三人打造了日后群雄争霸的人才基地,李唐王朝赖以立

  • 单雄信在临死前为何只喝了程咬金的酒?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程咬金,单雄信,秦琼,李世民,尉迟恭,王世充,徐茂公,隋朝,唐朝

    曾经是贾柳店歃血为盟同生共死的好兄弟,转眼间就各为其主战场相见你死我活。这对比很强烈,但也很常见,在乱世中,要让39个人永远一心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或许机器人能做到吧。血痛快地流了,酒痛快地喝了,碗痛快地砸了,但是你还是你,我还是我,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一起渡过难关,遇到富贵的

  • 妄言隋唐(二十七)单雄信的悲剧人生是源于重义轻利的人物性格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单雄信,秦琼,程咬金,罗成,王伯当,徐茂公

    赤发灵官单雄信在小说《说唐》中其实是一位非常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小说开篇时他是九省绿林总瓢把子,他所在的山西潞州二贤庄是绿林黑道上坐地分赃的大码头,那时候他可以说是风光无限。然而到了小说中后期,单雄信日子却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尽管最后在王世充手下获得了信任,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但也只能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