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类小说中以真实历史上出现的人物为原型的角色数量不少,但若论形象改变之大的,莫过于单雄信和徐茂公二人,二人的形象可谓来了个颠覆性的改变。单雄信在被李世民擒获后,徐茂公的表现也是完全不同,救与不救,历史上徐茂公的选择完全不一样。
历史上的单雄信和徐茂公
单雄信是隋末唐初有名的猛将,使一柄马槊,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飞将”,徐茂公(也叫徐世勣,即唐初名将李勣)与他是同乡,二人情若兄弟,同生共死,在一起参加义军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后来二人一起投奔了隋末有名的起义军瓦岗寨,成为翟让手下有名的大将。翟让勇猛有余,但应该不算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人。在隋末有名的枭雄,蒲山公李密上山后,翟让听从王伯当、徐茂公的劝说,将首领之位让给了李密。不料李密疑心颇重,在听闻翟让的手下劝说他夺权后,借鉴赏宝弓之名勒死了翟让,徐茂公也在混乱之下被乱兵砍伤。
作为原翟让的亲信,单雄信自然也是要被清除的。但单雄信不甘心就这样身死,选择了向李密屈服。他下跪求饶,李密惜才,念其武力出众,勇猛过人,选择饶过了他。徐茂公也在单雄信的求情下保住了性命。
后来瓦岗兵败,单雄信和徐茂公二人分道扬镳,各投自认的明主。单雄信投降了洛阳王世充,而徐茂公则脱离瓦岗投奔了李世民。
王世充被李世民打败后,单雄信兵败被俘。李世民觉得单雄信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且还有过险些袭杀自己的经历,没有选择招降单雄信,坚持要斩杀单雄信。徐茂公此时已经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明知求情会让自己在李世民面前减分,即便明知不可为,徐茂公仍然选择为自己的好友求情。
当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单雄信的结局时,徐茂公甚至还取自己的肉给单雄信,以示自己不曾忘记当年的情谊。单雄信知道自己会死,也知道徐茂公已经尽到了好友的责任,他并没有怪罪徐茂公,而是含笑赴死。
演义中的单雄信和徐茂公
隋唐演义类小说版本极多,但几乎所有版本的演义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单雄信当成了正面人物来塑造,而单雄信的好友徐茂公则形象大跌,其行为很多时候其实与反面人物无异。
演义中单雄信与徐茂公仍然是好友,在贾家楼大结义中,二人与其他四十四人一起歃血为盟,结义为兄弟。徐茂公排行老三,单雄信则排名第五。不同的是演义中的单雄信居住在山西潞州二贤庄,不再是山东人。
演义中的单雄信不同于历史上的单雄信卑躬屈膝,为性命不惜下跪求饶,颜面尽失。秦琼在演义中号称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但在义气方面,单雄信相比秦琼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在有些版本中,秦琼的形象还有些瑕疵,如和罗成互相传艺时选择藏私。
演义中的单雄信对好友可谓是掏心掏肺,仁至义尽。对秦琼,他不只是送盘缠,上下打点帮助秦琼摆脱杀身之祸,还在秦琼被发配北平时帮忙照顾其家人,为他家盖了一所全新的宅子。对罗成、程咬金等人,在他们落魄时前来投奔已经在王世充处取得高位的单雄信,单雄信对三人是全力相助,尽力帮忙。
可惜单雄信的全心付出却并未得到那帮结义兄弟的同等对待。众兄弟大反山东时,作为神算子的徐茂公,明明已经算出结局,以及单雄信家人的下场,却以天意不可违的理由拒绝告知单雄信,结果其他兄弟都全身而退,只有单雄信家人遭了殃,全家被杀。他全心对待收留的程咬金罗成等人,却在不久之后未曾告知单雄信悄悄出走,投奔了他人。
单雄信最终看透了这帮所谓兄弟的嘴脸,在王世充即将兵败时,怒而选择了单骑踹营,最终被罗成所擒。在唐营的贾家楼兄弟众多,却没有一个人为他说好话。甚至连徐茂公都没有真心为他向李世民求情,临上刑场时徐茂公的送别话更是绝情之极,单雄信气得痛骂徐茂公,连他的送别酒都不曾喝。
众兄弟之中,也就程咬金一番话打动了单雄信,单雄信选择喝下了程咬金的送别酒。最终在演义中,青龙转世的单雄信怒而上演了一出“青龙四转世,白虎三投唐”,其中二世青龙盖苏文斩杀了瓦岗二十余将,三世青龙安禄山杀绝了徐茂公一脉的后人,算是替单雄信报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