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三,是
。弥勒佛是民间最为人所熟知,又极为亲切的笑佛,又称
弥勒笑佛、大肚佛、大肚弥勒佛。
农历三月初三,也是月和日相同、“双三”的重日,因此古人认为这一天是
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
大肚弥勒佛
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手捻佛珠,还有一副“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笑脸和大大的肚子。
弥勒佛在民间的知名度很高,在很多古刹庙宇和景区景点,都能看到这个充满
烟火之气、喜感十足、极富魅力的
大肚弥勒佛。
弥勒佛天天笑口常开,寓意
达观自在、洒脱大度、与人为善,给人带来温暖色彩的欢喜、希望和光明。
很多人熟知的大肚弥勒佛形象,就是在小说《西游记》中关于弥勒佛的描述,生动而又光彩照人:
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一腔春意喜盈盈,两眼秋波光荡荡。
敞袖飘然福气多,芒鞋洒落精神壮。极乐场中第一尊,南无弥勒笑和尚。
农历三月初三,是弥勒佛“布袋和尚”的重生之日
布袋和尚,
真名真姓,
只知布袋和尚自称
契此。
布袋和尚
心宽体胖、出语无定、云游四方
,常用
佛杖挑着一个大布口袋
,若是有人向他
请禅问道
,他寥寥数语即可解惑释忧,偶尔又矜持不语,有时还捧腹大笑。
后梁贞明二年三月三日,布袋和尚
坐化于岳林寺东廊下的磐石之上
,在他重生之时,说了一首有名的偈子: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从此之后,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各大佛寺庙宇都要
举行纪念活动。
大肚弥勒佛和民间常说的布袋和尚,是什么关系?
很多人喜欢
弥勒佛和布袋和尚
,往往又容易搞混分不清,其实
那个笑口常开的大肚和尚,是弥勒佛和布袋和尚的混合产物
日出日落,花谢花开,
看光看影看风景,遇山遇水遇一人。
山川、草原、湖泊,
世间万般美好,不及轻轻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