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朝元老夏原吉:一生奉献给了大明,终是肥了天下,瘦了自己

五朝元老夏原吉:一生奉献给了大明,终是肥了天下,瘦了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博览历史 访问量:1111 更新时间:2024/1/23 19:08:06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明代五朝元老夏原吉,一生都为了大明的发展和政治稳定而奔波忙碌。但是,他兢兢业业一辈子,自己的日子却过的清贫,就算被抄家,也甘愿为大明付出。

可以说,大明盛世是夏原吉的心血,没有他,又何来盛世。而关于夏原吉的故事,就要从靖难之役说起。

图源网络

朱棣本来是没有资格继位的,在朱元璋在位时,当时的太子朱标早早逝世,就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朱允炆继位之后,或许是太年轻气盛,大肆削藩,引起了朱棣不满。于是朱棣忍无可忍,最终起兵,夺取了皇位。而夏原吉也是在这时,开始了真正传奇的一生。

早年夏原吉

夏原吉,字维喆,谥号忠靖,祖籍江西德兴,在明朝历史上与蹇义齐名。

据《皇明通纪》记载,有人他夏原吉是屈原的转世之身,夏父夏时敏不愿意儿子重蹈屈原的覆辙,于是起名:原吉。

夏原吉雕像(图源网络)

夏时敏出生于书香世家,家风纯正,早年间家境优渥,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迫于贼寇猖獗,不得不带着妻子举家逃窜。

抵达湘阴后,妻子为他生育了三个儿子,而夏原吉就是家中的长子。

因为在异地他乡,钱财来之不易,家中重担全压在夏时敏一人身上,日子过得无比艰难。好在,明朝开放县学和府学,他经人举荐,担任给乡绅孩子授课的教书先生,家中日子才慢慢好起来。

图源网络

可是,生活向来都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夏时敏不久后因病撒手人寰,留下了年仅十六岁的夏原吉和身体孱弱母亲,还有年幼的两个弟弟。从此,夏原吉小小的肩膀上就扛起了养育家庭的重担。

“你父亲去世了我们娘四个可怎么活啊?”夏原吉母亲唉声叹气的说道。

“没事的,母亲,交给我吧,你不用担心。”十六岁的夏原吉坚定地回答。

图源网络

其实,夏时敏在世时日子过的不富裕,但是对夏原吉的教育却是相当严厉。所以他后来才能成为明辨是非、通情达理的名人。

起初,夏原吉与父亲一般,做教书先生,但是他的志向不至于此,每到夜间,便挑灯夜读,终于在1390年时中举人。

洪武二十三年,夏原吉被湖北乡荐举荐进入国子监读书。

夏原吉(画像)

“你叫什么名字?”

“鄙人夏原吉。”

“从现在起,朕破例提拔你为户部主事。”

这是朱元璋初次遇见夏原吉时,对他的封赏。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开自己的官僚之旅。

说起夏原吉,不仅是身居高位的大明权臣,更是亲近待人的长辈。

朱元璋(画像)

有次,他出,碰到天下雨,鞋袜湿透,下属急忙烤干袜子,却在烤的过程中,烧掉了一只袜子。

如果按照其他重臣,势必会以权势压人,但夏原吉不仅没有生气,还安慰下属不用担忧。

另外,有一次,夏原吉吃厨师做的菜,但是太咸。为了不让厨师受罚,他也忍着没说。

图源网络

这两件不足以挂在心上的小事,这足以见的夏原吉温和敦厚的高贵品质,也预示着他的一心为大明,而自己却两袖清风的一生。

为大明当牛做马的一生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夏原吉被擢升为户部右侍郎。

建文帝期间,他长时间在外考察,未能担任户部事务,在巡视福建地区不久后,移驻湖北蕲州。

图源网络

后来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推翻建文帝而夺取政权。为了清除异己,朱棣大肆屠杀前朝官员,但是夏原吉不仅没有受到株连,反而因为自身的高贵品质,被委以重任。

而在此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胆战心惊的故事!

当时,夏原吉被关押,却不慌不忙地问:“能否宽限我三天时间?”

图源网络

“为何?”朱棣诧异万分,而他却依旧没有任何慌张,回答:“户部官员四下逃窜,钱粮账册混在一起,再给我三天时间,我就可以把这些混乱的账册整理完,到时候方便交接。”

朱棣听后,打量着眼前这个人,然后默默的拿起手上的笔从那册“生死簿”上划掉夏原吉的名字。

他以生死关头依旧忧国忧民的坚持,打动了朱棣,同时也用这颗心,助力大明开创盛世。

图源网络

明朝历史长达227年,担任户部尚书的一共有127人之多,平均任期不到两年,而夏原吉却凭借一己之力担任户部尚书长达27年,把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当之无愧的“大明第一管家”。

在永乐朝年间,夏原吉展示出超高的治世水平。之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由藩王入承大统之后,十分重视他的才能,让其又担任户部左侍郎。

不过,这一次,朱棣任命夏原吉时,却遭到了激烈反对。

图源网络

“夏原吉是前朝余孽,不应该受到重用,理应处极刑。”朱棣的侍卫提议。

“夏原吉是朱元璋亲自提拔的,他能忠于朱元璋,也能忠于朱允炆,为什么就不会忠于我呢!”朱棣无比确定。

月余之后,夏原吉被提拔为户部尚书,得以开始真正管理明初的财政,这也是他成为大明第一财政官的第一步。

图源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与其他朝代不同,自建立后迎来三个盛世:朱元璋在位期间的洪武盛世、朱棣在位期间的永乐盛世、朱高炽和朱瞻基共同创立下的仁宣之治。

而这三个盛世之中,都有夏原吉的存在。

而且,在三朝盛世之中,朱棣是最能花钱、也是最敢花钱的一位:五次北伐、六次下西洋、迁都北京。

图源网络

这些事迹放在中国封建历史朝代任何一朝中,都可能会使得朝堂覆灭,但是在永乐一朝,不仅没有覆灭,而且开创盛世,甚至最后顺利地交接给儿孙辈。

要论功行赏,夏原吉当属第一人。可以说,他就是大明的“钱袋子”,放眼整个古代史,都是数一数二的财政人才。

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夏原吉奉命解决浙西一带的水患问题,沿着大禹所开的三江入海的故道,动用了十几万的民工,疏浚吴淞江下游,上与太湖相接,然后量地建闸,按照季节的不同开闭闸门。

图源网络

期间,他自己日夜守在灾区,身穿布衣,徒步往返。

下属看着夏原吉凡事亲力亲为,于心不忍,劝说道:“大人身体金贵,怎么能亲自来呢?快回去歇着吧!”

可是,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百姓还在受苦,我怎么能忍心将自己处在舒适的环境之中呢?”

工程竣工之际,夏原吉上奏折:“水虽然已经由故道入海,但支流还没有全部疏通,还不是长久之计。”

图源网络

因此,他在两年之后,夏又请命重返浙西,历时九个月,疏浚白茆塘、刘家河、大黄浦,

次年,浙西一带又相继发生了饥荒,夏原吉又带领官员解决了饥荒问题。不久后,由于上一任户部尚书去世,他被召回并且代理户部事。

有次朱棣在朝堂上询问大臣天下有多少钱粮,其他人都支支吾吾,唯独夏原吉对答如流,这让朝堂的大臣的瞠目结舌,无一人不佩服他的才能。

图源网络

此外,朱棣为做出些历史功绩,大肆征战、盖宫殿、兴修水利等等,而这背后,都离不开夏原吉都尽心筹划,以保证国家的各项开支,连接起国家的资金链,使得明朝的财政不至于崩塌。

换句话说,他像是明朝的一根重要顶梁柱,以微薄之力撑起明朝的半边天。若是没有他的话,明朝历史可能就不是227年。

当然,夏原吉深知朝堂上的水很深,但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图源网络

因为夏原吉的心中始终有大明的百姓,而且真正做到如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自己的一生都给了大明,却从来没有向大明索取过什么。

直到现在,每当人们谈起夏原吉,都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清官。

许是伴君如伴虎,君心难测,哪怕是相伴十九年之久的朱棣与夏原吉,都难逃君臣相悖的结局。

永乐十九年(1421年)冬,成祖将要大举远征沙漠,命夏原吉与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工部尚书一起讨论,还专门询问他关于钱财问题。

图源网络

“朕此次出征可否妥当?”

“连年出兵,都无功而返,军马储备已损失十分七八,加上灾荒不断发生,现在已经内外交困了。况且您圣体欠安,还需要调养,就请遣将出征,不要劳动车驾了。”

成祖大怒,一气之下将夏原吉关进了监牢,并且下令抄家。但是让所有人震惊的是,他的家里除了御赐之物,只剩下坛坛罐罐和一些粗布麻衣。

后来,成祖坚持远征,不过最后都无功而返,打道回府。

图源网络

在成祖第二次回京途中,病魔缠身,临死前说:“夏原吉爱我。”

可能成祖自己在征战过程中,也意识到了自己离不开夏原吉的辅佐,而这一句“夏原吉爱我”,不仅表达了自身浓浓的愧疚之情,也是对夏原吉的歉意和对他才能的充分肯定。

可是这世上毕竟没有后悔药,成祖最后也只能含恨而终。

朱棣(画像)

朱棣驾崩,其子朱高炽继位。即位后第一件事情是将还在牢狱之中的夏原吉释放出来,并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而夏原吉也是真心对待,尽心尽力辅佐明仁帝,帮助其推行仁君之举:造福百姓,轻徭薄赋,重视商业,发展农耕,将明朝盛世又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明仁帝逝世之后,其子明宣帝朱瞻基继位,年号宣德。夏原吉又继续辅佐明宣帝,开创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

朱瞻基(画像)

可是,他也仅仅只是辅佐了朱瞻基五年,宣德五年之时,因病逝世,享年65岁。

朱瞻基悲痛不已,下令:只要是夏原吉的后代,一律不用缴纳税赋。

苦尽甘来,万世永存

夏原吉出生贫苦,多亏夏父从小严厉的教导,才能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后作为大明第一财政官,本可以效仿其他官员,在这个人人都渴望的“肥差”之上大肆敛财,后辞官归隐,过上潇洒自如的日子,

但是,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另外一条忠臣之路,虎狼横行,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两难的境地。

图源网络

而夏原吉却凭借一己之力,供给了大明二十七年。期间,他两袖清风,对上无愧于天,对下无愧于地,不负国家,不负百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政绩上的诸多成就,夏原吉著有《万乘肇基集》、《东归稿》、《夏忠靖公集》,为后人研究大明历史以及进一步了解他自身人物品质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也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记载。

图源网络

《明史》称赞夏原吉为“肱骨之臣”、“蔚为宗臣”,称其一生可“树人之效”;并以《尚书》中的话来赞誉他,即“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

姚广孝也曾高度评价夏原吉:“夏某温而不宠,威而不猛,古之遗爱也。”

明宣宗朱瞻基更是认为:“此朕擎天柱也,天下付若等,朕高枕无忧矣。”

图源网络

夏原吉是明初盛世的奠基者,效忠的不仅仅是大明帝王和大明,更是这天下的百姓。因此,他注定会在中国历史上永垂不朽,千古留名、万世流芳。

更多文章

  • 夏原吉:肥了朝廷瘦了自己,朱家给他30年时间,他还朱家五朝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历来都很现实标签:朱棣,尚书,夏原吉,朱高炽,开国皇帝朱元璋

    1424年的8月12日,朱棣在榆木川卧床不起,生命垂危,只剩最后一口气了,却突然满眼悔恨,拼尽全力说了一句:“夏原吉爱(护)我!”然后带着遗憾离开了。倘若不翻看史书查阅,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夏原吉是谁?他到底是何身份?也不明白朱棣临终前为何会对他念念不忘?明朝历史上,夏原吉并不是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不

  • 明初“建文忠臣”黄子澄和陈迪,在山东“登州卫”都有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胶东故事会标签:黄子澄,陈迪,进士,登州卫,尚书,朱棣,山东省,陈迪(网球运动员),网球赛事,网球运动员

    靖难之役,是明初的一个历史大事件。燕王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后,对原建文帝麾下的忠臣大加报复,当事者多被处以极刑,其家人亲属也广受牵连,要么一同被杀,要么充军或没官。明代实行卫所制度,被充军者多半都会被发配到相应的卫所当中。胶东半岛属海防前沿,卫所众多。靖难之后,就有不少“建文忠臣”后裔被发配到这里。以“

  • 忠肝义胆的黄子澄,结果却惨被肢解,家中女眷被20人轮流玷污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黄子澄,朱棣,朱元璋,刘启,周亚夫,皇帝

    在朱元璋去世以后,本来天下应该已经稳定了,但没奈何因为皇位选择的问题,结果又导致了一场大战。这场战争史书称之为靖难之役,其结果也是以明成祖朱棣胜利,建文皇帝不知下落而告终。虽然这场战争充满着各种神奇的谜团,但是,如果要讨论建文皇帝失败的直接原因,那么毫无疑问,建文皇帝的狗头军师一定要被拉出来批评。其

  • 黄子澄:建文忠臣,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女眷世代充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黄子澄,朱允炆,朱棣,朱元璋

    黄子澄是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身边的一个知名忠臣,出生在今天的大岗山乡大坑村人。在洪武十八年的时候,黄子澄参加了会试并成功荣获了第一名,在接下来更进一步的殿试中,也是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朱元璋很是看好黄子澄便让其去伴读东宫,逐渐累官至太常寺卿,在此期间,黄子澄曾经和皇太孙朱允炆谈论过关于削藩的事情

  • 悲情才子黄子澄:丢了状元,误了国事,忠臣变罪人,家眷被逼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妈耶冯宝宝标签:朱棣,燕王,黄子澄,朱允炆,李景隆,悲情才子,开国皇帝朱元璋

    公元1399年8月,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不满建文帝削藩,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起兵反叛,拉开了明王朝历时四年之久的皇权争夺战。1402年6月,燕军攻进都城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在一片火海中不知所终,朱棣登基称帝,是为明成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靖难之役"给后人留下最多的

  • 1402年,黄子澄兵败被擒、大骂不止后身亡,朱棣:妻妹充入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朱棣,黄子澄,朱允炆,朱高炽,朱高熙,明成祖,开国皇帝朱元璋

    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重去世,享年71岁。但与此同时,他的叔叔们——诸侯诸侯却成了朱允炆的影子,怨声载道,不肯离去。以朱棣为首的十三王,仿佛中了朱允炆朋友的权杖,让他寝食难安。对于祝允山来说,诸侯王的威胁远比北渊大。如果他继续将他控制在叔叔们的手中,势必会成为威胁和削弱他皇位的跳板。此外,为

  • 黄子澄:忠肝义胆的他因何被朱棣肢解,家中女眷遭玷污、沦为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子澄,朱棣,朱允炆,朱元璋,皇位,朱标

    最是无情帝王家,诚然,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历史性地位,他们为了权力可以变得麻木不仁,也可以陷害忠良,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皇帝并非是一个完全的正面形象。在明朝时期就有一位公认的忠臣,他便是黄子澄。然而令世人未曾料到的是,就是以这样一个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的臣子,却被朱棣杀害了,而在黄子澄

  • 黄子澄:忠肝义胆的他为何被朱棣肢解,家族女眷被玷污、沦为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黄子澄,朱棣,朱允炆,朱元璋,朱标

    就封建社会历史发展来说,最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帝,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莫属。一位靠着自身的才华与本领,最终改变了自己农民的命运,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可以说,他的人生经历称得上“传奇”一词,可传奇皇帝朱元璋,似乎也没有逃过子孙争夺皇位的命运。要知道,朱元璋起初最看好的孩子便是朱标,也就是朱棣的兄长。然而

  • 忠心耿耿的黄子澄,为何惨被肢解,家中女眷被20人轮流玷污?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黄子澄,朱棣,朱允炆,朱元璋,皇位,朱标

    古代皇帝千千万,开国皇帝最厉害,要建立起一个新的政权相当不容易,其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个传奇,妥妥的草根逆袭,还是和尚出身的草根。只是他再厉害也无法改变后代为了皇位兵戈相见的局面。后人皆知朱棣推翻了侄儿朱允炆后登上皇位,朱棣的成功其实要感谢朱允炆身边有一个瞎指挥的军师——黄子澄。皇位不稳,力

  • 黄子澄:忠肝义胆的他为何被朱棣肢解,家中女眷遭玷污、沦为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清竹雅韵标签:黄子澄,朱棣,朱允炆,朱元璋

    明朝时期,要说最受明太祖朱元璋宠爱的,除了太子朱标之外,那么一定是朱允炆了。然而,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却没能维持好他创下的太平盛世。子孙夺嫡、同室操戈,这一切都在靖难之役后落入朱棣之手,最终以朱棣称帝、建文帝下落不明告终,追往溯源,靖难之役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朱允炆的狗头军师黄子澄。黄子澄的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