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421年,朱棣将夏原吉下狱抄家,3年后,朱棣却说:夏原吉爱我

1421年,朱棣将夏原吉下狱抄家,3年后,朱棣却说:夏原吉爱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1352 更新时间:2024/1/14 11:55:29

明朝历经两百多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虽然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封建王朝灭亡的命运,但总体上来看,还是要比清朝末年要强上许多。

在大明十六帝中,有两位皇帝较为出色,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以布衣出身硬生生为子孙后代打出一个天下,另一位则是明成祖朱棣,虽说他的皇位是从侄子手中抢来的,但他在登上皇位之后励精图治,打造出了永乐盛世,其功绩不输给朱元璋。

不仅如此,朱棣在位期间还平定倭寇,五次亲征漠北,为大明奠定了强盛根基,然而英明神武如朱棣,在第五次北征时却病死在途中。而令人感到疑惑的是,朱棣在临终前,还莫名其妙地说了五个字:夏原吉爱我。

那么,夏原吉是何许人也,为何朱棣在临终前会说出这样一句话呢?

夏原吉何许人也

夏原吉祖籍江西德兴,他出生时正值元末乱世,为了躲避战乱,他的父亲夏时敏带领着家人迁居到湖南湘阴,然而不幸的是,父亲夏时敏不久之后就去世了,赡养三个孩子的重任一下子压在了母亲身上,可想而知夏原吉一家的境况该有多么糟糕。

夏原吉作为家中的长子,自然也要替母亲分担一些养家的重任,所以除了发奋读书之外,也少不了帮助母亲干活赚钱。后来,夏原吉因学问扎实被推荐进入国子监读书,而正是在国子监中,他遇到了生命的贵人,明太祖朱元璋。

据《明史·夏原吉传》记载:

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擢户部主事。

有一次,朱元璋路过国子监,看到监生们大多都在嬉戏打闹,朱元璋见此情景,心中有些恼怒。这时,一名正襟危坐,专心读书的学子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纵然外界声音嘈杂,他也似乎没有听见一般,朱元璋大感惊异,后来提拔夏原吉到户部工作。

到了户部之后,夏原吉将分内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这让他获得了户部尚书郁新的赏识,每当遇到难以抉择的事务,经常找夏原吉商量处理。

大才之人总会受到妒忌,户部有一个刘姓郎中曾经向朱元璋诬告夏原吉,朱元璋知道夏原吉素有才能,经常辅佐户部尚书处理事务,认为刘郎中是在诬陷夏原吉,于是将刘郎中治罪,由此可见,夏原吉颇受朱元璋的重视。

户部尚书为国理财

建文帝登基后的第二年,夏原吉被派往各地巡察,两年后夏原吉才得以回到南京,而此时,朱棣的靖难之役已经到达尾声,不久之后,朱棣登基称帝,仍然对夏原吉重用有加。

当时,朱棣的亲信认为夏原吉是建文旧臣,不应该将其放在户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而朱棣则怒斥亲信说,夏原吉是洪武帝提拔起来的大臣,既然他能忠于洪武帝,又能为建文帝用心办事,又怎么会不忠于我呢。

之后,朱棣又将夏原吉提拔为户部尚书,夏原吉工作有多尽责呢?他将各地的户口、田赋、府库等详细信息都记在一个小本本上以便随时观看。有一天,朱棣问夏原吉天下钱粮有多少,夏原吉对答如流,这使得朱棣对他更加看重。

当时的大明刚刚结束战乱,各地可谓百废待兴,朱棣不仅大肆封赏靖难功臣,造宝船下西洋宣扬大明国威,修《永乐大典》彰显文治,还要修建宫殿、陵寝,每一项工程都需要大量钱财做支撑。

按照一般方法,朝廷需要钱就要向老百姓们加税,可夏原吉经历过百姓们的生活,知道加税对老百姓的影响有多大,所以他极其不情愿向老百姓们伸手要钱,但朝廷也很需要钱,夏原吉这个户部尚书可不好当。

不过,夏原吉还是想出了办法,他向朱棣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请裁冗食,平赋役;严盐法、钱钞之禁;清仓场,广屯种,以给边苏民,且便商贾。

总而言之,夏原吉不会向百姓们加税,还要想方设法为朝廷挣钱,但不管朱棣有多么能花钱,最后都能被夏原吉解决,可以说,夏原吉就是大明朝廷的大管家与“钱袋子”,如果没有夏原吉,朱棣不可能打造出“永乐盛世”。

力劝朱棣,惨遭下狱

永乐年间,朱棣常年在外征战,为大明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永乐十九年(1421年),刚建成的北平三处宫殿失火,朱棣下令让户部筹集资金尽快修缮,也正是在这一年,朱棣要开始第三次远征漠北,让户部拨款保障后勤。

连年的开支让夏原吉压力很大,他连安抚民力的机会都没有,于是夏原吉上奏请求朱棣要节省财力、爱惜身体,放弃这次北征:

比年师出无功,军马储蓄十丧八九,灾眚迭作,内外俱疲。况圣躬少安,尚须调护,乞遣将往征,勿劳车驾。

不仅是户部,连兵部、工部和礼部等主事人皆不赞成出兵,这惹得朱棣震怒,下令将夏原吉等人关入狱中,并且抄没其家。

结果令人意想不到,夏原吉作为大明的“钱袋子”,家中除了朱棣曾经赏赐的钱钞外,只有一些普通的瓦瓦罐罐了。夏原吉被朱棣关了3年,期间太子朱高炽多次为夏原吉求情,但都被朱棣严词拒绝,他认为没有夏原吉,他照样能够顺利北征。

结果永乐二十年的北征,朱棣因为“粮尽”而还,两年后,朱棣再次动北征,结果在到达榆木川后,朱棣病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朱棣感叹地说了一句:夏原吉爱我。

此时,朱棣才幡然醒悟,夏原吉是真正为他着想的忠臣,朱棣留下此番遗言或许是告诉太子朱高炽,上位之后可以将夏原吉从狱中放出并重用。

结语

从后面的历史来看,不仅是明仁宗对夏原吉恩礼有加,明宣宗对这位老臣也十分重视,也正是在夏原吉的建议下,明宣宗才下定决心亲征叛乱的汉王朱高煦,使得朱瞻基坐稳了皇位。

夏原吉强大的理财能力为朱棣实现自己的抱负提供了坚实的财力基础,不然朱棣想要五征漠北、派郑和下西洋、修撰《永乐大典》等都是痴心妄想,可以说,没有夏原吉就没有永乐盛世,就没有永乐大帝的名传千古。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五朝元老夏原吉:一生奉献给了大明,终是肥了天下,瘦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历史标签:朱棣,明朝,五朝,夏原吉,朱瞻基,朱允炆,开国皇帝朱元璋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明代五朝元老夏原吉,一生都为了大明的发展和政治稳定而奔波忙碌。但是,他兢兢业业一辈子,自己的日子却过的清贫,就算被抄家,也甘愿为大明付出。可以说,大明盛世是夏原吉的心血,没有他,又何来盛世。而关于

  • 夏原吉:肥了朝廷瘦了自己,朱家给他30年时间,他还朱家五朝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历来都很现实标签:朱棣,尚书,夏原吉,朱高炽,开国皇帝朱元璋

    1424年的8月12日,朱棣在榆木川卧床不起,生命垂危,只剩最后一口气了,却突然满眼悔恨,拼尽全力说了一句:“夏原吉爱(护)我!”然后带着遗憾离开了。倘若不翻看史书查阅,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夏原吉是谁?他到底是何身份?也不明白朱棣临终前为何会对他念念不忘?明朝历史上,夏原吉并不是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不

  • 明初“建文忠臣”黄子澄和陈迪,在山东“登州卫”都有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胶东故事会标签:黄子澄,陈迪,进士,登州卫,尚书,朱棣,山东省,陈迪(网球运动员),网球赛事,网球运动员

    靖难之役,是明初的一个历史大事件。燕王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后,对原建文帝麾下的忠臣大加报复,当事者多被处以极刑,其家人亲属也广受牵连,要么一同被杀,要么充军或没官。明代实行卫所制度,被充军者多半都会被发配到相应的卫所当中。胶东半岛属海防前沿,卫所众多。靖难之后,就有不少“建文忠臣”后裔被发配到这里。以“

  • 忠肝义胆的黄子澄,结果却惨被肢解,家中女眷被20人轮流玷污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黄子澄,朱棣,朱元璋,刘启,周亚夫,皇帝

    在朱元璋去世以后,本来天下应该已经稳定了,但没奈何因为皇位选择的问题,结果又导致了一场大战。这场战争史书称之为靖难之役,其结果也是以明成祖朱棣胜利,建文皇帝不知下落而告终。虽然这场战争充满着各种神奇的谜团,但是,如果要讨论建文皇帝失败的直接原因,那么毫无疑问,建文皇帝的狗头军师一定要被拉出来批评。其

  • 黄子澄:建文忠臣,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女眷世代充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黄子澄,朱允炆,朱棣,朱元璋

    黄子澄是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身边的一个知名忠臣,出生在今天的大岗山乡大坑村人。在洪武十八年的时候,黄子澄参加了会试并成功荣获了第一名,在接下来更进一步的殿试中,也是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朱元璋很是看好黄子澄便让其去伴读东宫,逐渐累官至太常寺卿,在此期间,黄子澄曾经和皇太孙朱允炆谈论过关于削藩的事情

  • 悲情才子黄子澄:丢了状元,误了国事,忠臣变罪人,家眷被逼为娼

    历史解密编辑:妈耶冯宝宝标签:朱棣,燕王,黄子澄,朱允炆,李景隆,悲情才子,开国皇帝朱元璋

    公元1399年8月,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不满建文帝削藩,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起兵反叛,拉开了明王朝历时四年之久的皇权争夺战。1402年6月,燕军攻进都城南京,建文帝朱允炆在一片火海中不知所终,朱棣登基称帝,是为明成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靖难之役"给后人留下最多的

  • 1402年,黄子澄兵败被擒、大骂不止后身亡,朱棣:妻妹充入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朱棣,黄子澄,朱允炆,朱高炽,朱高熙,明成祖,开国皇帝朱元璋

    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重去世,享年71岁。但与此同时,他的叔叔们——诸侯诸侯却成了朱允炆的影子,怨声载道,不肯离去。以朱棣为首的十三王,仿佛中了朱允炆朋友的权杖,让他寝食难安。对于祝允山来说,诸侯王的威胁远比北渊大。如果他继续将他控制在叔叔们的手中,势必会成为威胁和削弱他皇位的跳板。此外,为

  • 黄子澄:忠肝义胆的他因何被朱棣肢解,家中女眷遭玷污、沦为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黄子澄,朱棣,朱允炆,朱元璋,皇位,朱标

    最是无情帝王家,诚然,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历史性地位,他们为了权力可以变得麻木不仁,也可以陷害忠良,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皇帝并非是一个完全的正面形象。在明朝时期就有一位公认的忠臣,他便是黄子澄。然而令世人未曾料到的是,就是以这样一个忠心耿耿、一心为国的臣子,却被朱棣杀害了,而在黄子澄

  • 黄子澄:忠肝义胆的他为何被朱棣肢解,家族女眷被玷污、沦为官妓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黄子澄,朱棣,朱允炆,朱元璋,朱标

    就封建社会历史发展来说,最具有传奇色彩的皇帝,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莫属。一位靠着自身的才华与本领,最终改变了自己农民的命运,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可以说,他的人生经历称得上“传奇”一词,可传奇皇帝朱元璋,似乎也没有逃过子孙争夺皇位的命运。要知道,朱元璋起初最看好的孩子便是朱标,也就是朱棣的兄长。然而

  • 忠心耿耿的黄子澄,为何惨被肢解,家中女眷被20人轮流玷污?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黄子澄,朱棣,朱允炆,朱元璋,皇位,朱标

    古代皇帝千千万,开国皇帝最厉害,要建立起一个新的政权相当不容易,其中,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个传奇,妥妥的草根逆袭,还是和尚出身的草根。只是他再厉害也无法改变后代为了皇位兵戈相见的局面。后人皆知朱棣推翻了侄儿朱允炆后登上皇位,朱棣的成功其实要感谢朱允炆身边有一个瞎指挥的军师——黄子澄。皇位不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