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济公在哪出生?就在浙江这座小城,旅游资源丰富徐霞客都流连忘返

济公在哪出生?就在浙江这座小城,旅游资源丰富徐霞客都流连忘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马且停旅途记 访问量:4558 更新时间:2023/12/30 13:52:16

知道天台的人不多,但对于号称中国最良心的国清寺——不少游客都有耳闻,而国清寺就在天台县境内。

早在1800多年前天台就已经立县,古时候这里就凭借着“山水神秀、佛宗道源”名声大噪。深厚的底蕴让这里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它是佛教天台宗发源地、和合文化发祥、地道教南宗创立地;它也是五百罗汉应化地、济公活佛出生地;它更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徐霞客曾三次游览天台的天台山。

不仅人文古迹旅游资源丰富,天台境内山水神秀,拥有华顶国家森林公园、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第一高瀑天台山大瀑布等重量级的自然景观。

旅行攻略

想要好好领略天台魅力的话,在我看来至少需要3天时间,去拜访古刹、去欣赏大瀑布、去品味天台风味。

推荐路线

DAY 1 :各地交通至天台 ——桐柏宫——天台山大瀑布——始丰湖公园(入住塔后民宿,晚餐可前往百县千碗体验店:土灶头)

DAY 2 :石梁飞瀑——华顶国家森林公园——唐诗小镇——济公故居——和合人间文化园——入住雷迪森酒店(晚餐可体验和合诗宴)

DAY 3 :国清寺——天台博物馆——安科新村——(午餐可在花麦地溪边小厨品尝)——返程

其他旅行贴士

①出行方式

本次出行主要以动车高铁+包车方式为主。(以杭州出发)

杭州东站每天有多趟前往天台的高铁和动车,到达县城后可选择包车或者租车自驾,开旅程。(如果不选择包车或者自驾的话,可以选择公共交通,缺点就是比较耗时)

②费用

天台县城的消费不算太高,不少景点都免费,加上住宿也并不到,所以这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旅行目的地。

------Day1------

桐柏宫

推荐指数:四星

有什么看点:桐柏宫虽然是新建的建筑群,但却可以让你领略到道教主流全真派南宗祖庭的魅力,加上依山傍水整个桐柏宫的景色非常秀美。

怎么去:济公亭站乘坐天台506路/天台509路/天台513路到桐柏宫站下

天台山大瀑布

推荐指数:四星

有什么看点:自古以来天台山大瀑布就名扬天下,东晋大文豪孙绰在其游记中将大瀑布成为天台的标志性景点。整个景区内最核心的看点就是这条高325米,最宽90米的瀑布,堪称中华第一高瀑。

怎么去:青年广场站可乘坐天台8路到琼台仙谷站下车

------Day2------

石梁飞瀑

推荐指数:四星

有什么看点:如果说天台山大瀑布凭借着雄壮闻名于世的话,那么在我看来石梁飞瀑则凭借着奇特取胜。奇特之处就在于它有一条二丈左右的巨大石梁,横跨在两崖之间,瀑布从梁下飞泻而下。

怎么去:天台北站乘坐天台513路(或 天台506路 ) 在大兴坑站下车

济公故居

推荐指数:三星半

有什么看点:或许很多游客知道济公,但却不知道他出生在哪里。其实济公就出生在天台县永宁村,如今天台县赤城路449号复原了济公李府,重建后的建筑包含了济公佛院、济公亭、石墙桥等,重现“活佛”圣迹。

怎么去:天台山高铁站乘坐19路 (或 天台1路 )在济公亭站下

和合人间文化园

推荐指数:三星

有什么看点:这个文化园可以让你领略作为和合文化发源地的魅力,里面陈列着不少和合二仙的文物,可重点关注。

------Day3------

国清寺

推荐指数:五星

有什么看点:这是天台旅行最让我期待的一个景点,其一这里免费开放给游客,非常良心;其二这里的旅游看点丰富,这里有隋代高僧种下的1300多年的隋梅;

这里有始建于隋代重修于南宋的隋塔;这里有重13吨的明代释迦牟尼青铜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罗汉、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朱熹等名人的摩崖手迹等。

怎么去:天台山高铁站乘坐7路在国清景区站下

天台博物馆

推荐指数:四星

有什么看点:和国内很多顶级博物馆相比,仅6000多件的馆藏数量并不出彩。不过细细看的话,还是会发现一些特色的文物,比如镇馆之宝乾隆年间的“西湖全景”12屏刻漆寿屏、恐龙骨化石、唐“大中七年”铭茶碾以及传教寺宋代护法天王石刻造像等都可以重点关注。

怎么去:天台山高铁站乘坐7路 在国清景区站下

这是我的第一次台州天台之行,可以说不论是壮观的天台大瀑布,抑或是奇特的石梁飞瀑,或者秀美的华顶国家森林公园和始丰湖公园,再或者是诠释天台人文魅力的济公故居、天台博物馆、和合文化园以及千年古刹国清寺等,都让我对这座宝藏小城刮目相看。(作者: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

更多文章

  • 徐霞客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也没完成《徐霞客游记》,作者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学史思今标签:中国,明朝,探险家,散文家,徐霞客游记

    1619年,32岁的徐霞客远游归来,发现小妾连同腹中的孩子,居然被妻子卖了。孩子生下来后,坚决不随徐姓,但令人惊讶的是,正是这个外姓孩子,才使得徐霞客的一世英明得以流传下来。徐霞客原名徐弘祖,生于江苏一个富足的书香门第家庭。他自幼天资聪颖,博览家中万卷藏书,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曾被誉为“博雅君子”。

  • 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为何要以徐霞客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当年明月,徐霞客,明朝那些事儿,晏几道,鲁迅,冯唐

    徐宏祖出生的时候,是万历十五年。在那个年头,要想出人头地,青史留名,只有一条路——考试。徐宏祖不想考试,不想出人头地,不想青史留名,他只想玩。不扔沙包,不滚铁环,四处转悠,遇山就爬,遇河就下,人极小,胆极大。他极其讨厌考试,长大后,让他去考科举,死都不去。这号人的下场(按照正常剧情),被拉回家打一半

  • 浙江又一古镇走红,入选首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门票免费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朱桀的行走日记标签:江南,浙江,衢州,古镇,清湖,徐霞客

    说起到浙江旅游,除了杭州、绍兴,还有一座城市给我印象极其深刻,那就是衢州。作为我国江南第一座古城,同时也是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衢州不只山川景色秀美,文化遗存丰富,还连续多年推行“全球免费游”活动,可以说是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极高。今天我所打卡的便是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衢州江山市。江山地处浙

  • 浙江天台山藏着一处奇观,罕见的石梁飞瀑,徐霞客曾为之惊叹

    历史解密编辑:甄君雅说美食标签:瀑布,浙江,明朝,徐霞客,天台山,散文家,石梁飞瀑,自然景观

    说起浙江天台市最著名的旅游景区,我认为非“天台山”莫属。天台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誉海内外,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天山间景点遍布,其中比较热门的有国清寺、赤城山、石梁飞瀑、华顶国家森林公园、琼台仙谷等,都是深受游客喜爱和欢迎的景点。而历史上的文化古道浙东“唐诗之路

  • 100年前他从19岁开始行脚,35年踏遍名山大川,有徐霞客第二之称

    历史解密编辑:云水终南标签:终南山,高僧,茅蓬,居士,徐霞客,行脚

    如果说金钱就是信仰,那么现在那么多的旅行博主还可以理解,但是在100年前,有一位旅行家,他为了自己的信仰,靠着双脚,徒步35年,踏遍名山大川,就令人赞叹了。他就是民国时著名的居士高鹤年。一高鹤年,江苏省兴化县刘庄人(今大丰市刘庄镇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卒于1962年,享年91岁。自幼

  • 徐霞客留下的“金名片”

    历史解密编辑:光明日报标签:徐霞客,宁海,徐霞客游记,前童古镇,古道

    诗和远方,成为时下人们追求的目标。其实,若论旅游达人,能和明代徐霞客比肩的恐怕不多。在那个“远游不易”的年代,胸怀“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之志的他,壮游四海30载,留下煌煌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这部书,堪称中国游记的鼻祖。也是一部气象万千的“中华山水志”!那么,你知道《徐霞客游记》开篇写的是哪

  • 徐霞客都多次迷路的哀牢山, 究竟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杜林说健康标签:游记,瀑布,山势,明朝,徐霞客,哀牢山,散文家,自然景观

    徐霞客是我国一个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和科学家,他曾经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并留下了许多与中国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等有关的珍贵记录,在徐霞客的旅行生涯中,他曾到过四川的哀劳山探险,就让我们跟随徐霞客的游记一起去看下吧。一、简介哀劳山是位于我国四川凉山的一座大山,在当地的彝族文化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海拔高

  • 这些地方,几百年前就是“网红”打卡地!徐霞客看了都说中

    历史解密编辑:河南卫视标签:黄山,山东,龙门,明朝,旅行家,散文家,徐霞客游记

    转发、评论本文有机会获奖,规则详见文末。徐霞客旅游线路XU XIA KE LV YOU XIAN LU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乃以一隅自限耶。——《徐霞客墓志铭》说到中国旅游,绕不开徐霞客,更绕不开他的《徐霞客游记》。 今天是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也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 让

  • 昆滇风云|徐霞客与云南的鸡枞菌

    历史解密编辑:开屏新闻客户端标签:石屏,林中,明朝,鸡枞菌,云南省,散文家,徐霞客游记

    鸡枞菌为白蘑科植物鸡枞的子实体,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作为山珍海味中山珍的代表,鸡枞菌一直备受食客追捧。其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及各种维生素。鸡枞菌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也可作为配菜提鲜,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鲜甜,为菌中之

  • 崇善寺恶僧私吞静闻和尚遗物,徐霞客求见南宁知府讨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阿六讲古标签:徐霞客,静闻,崇善寺,鸡足山,崇祯

    鄙人徐霞客一生纵情山水,远离官场是非。可人生于世,岂能事事如意?崇祯十年(1637年),我就为友情打了一桩官司。按道理,人有情有义,事有理有据,官司就能赢,可结果并非如此。此事对我触动颇大,以至于对大明王朝产生一种隐约的不祥预感。1崇祯十年十二月初十,在离开整整七十五天后,我从太平府(今崇左)重新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