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记载了很多群体事件的《徐霞客游记》,在明朝是敏感书籍|文史宴

记载了很多群体事件的《徐霞客游记》,在明朝是敏感书籍|文史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宴 访问量:3068 更新时间:2024/1/20 19:53:23

“因为山在那里”,马洛里此言也可用于中国17世纪的地理学家徐弘祖身上。徐弘祖,字振之,号霞客,生于长江岸边的苏南江阴。

二十六年,行程两万余里,遍及十六省,大半个中国,留下五十万言游记。甚至已有学者提出“徐学”的概念,专为研究徐霞客和他的游记,地理的、历史的、民俗的,甚至文学的……

“异类”徐霞客和他的著作

他昏昧柔弱,“口不能道”,可一旦和他“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又突然能言善辩

1640年冬,云南丽江,一位年过半百的瘦削老人,身患重病,他已停止了万里远游,在这里停留了一年。西行的夙愿仍未完成,也就此结束。

由敬重他的丽江土司派人护送,他被抬上滑竿送回几千公里之外的江苏江阴。第二年正月,在新年的喜庆中,他悄然离世。这一年,他 54岁。

弥留之际,他将毕生心血凝聚而成的游记手稿交给好友、家中塾师季梦良,托他代为刊印。死前,还紧握着考察中带回的两块石头。

1587年,一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出生于江阴的一个没落大家族。幼年的他,喜读《山海经》等地理、探险之类的书籍,他的族兄徐仲昭说他“性酷好奇书”,若是“囊无遗钱”,就卖衣服换来。

江苏江阴徐霞客故居

称其为地理学家,是现代地理学界的推崇。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异类。科举入仕,是那时读书人的价值观和毕生追求的目标,但徐家祖上几代人屡次科场不第,到徐霞客时,家人已心灰意冷。他仅参加了一次失败的科考,从此便与科举绝缘,终以丈量山海走完54年的人生。

在给好友陈继儒的书信中,徐霞客模仿司马迁《报任安书》,以《致陈继儒书》自陈心迹,“恨上无以穷天文之杳渺,下无以研性命之深微,中无以砥世俗之纷纭”,天文、儒家义理都不是他所能及,世俗纷扰更令他痛苦,只有高山峡谷之间,他愿意目测步量,发誓“漫以血肉,偿彼险峻”。

因为不容于正统,《明史》中没有给他立传。倒是明末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写下一篇《徐霞客传》,为我们刻画了这位地理学家的地理天赋。

他昏昧柔弱,“口不能道”,可一旦和他“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他又突然能言善辩;他平生未写过华丽的文章,但“行游数百里”,能“就破壁枯树”,点燃松枝干穗,记录所见。如同记账目,如同高手画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始于51岁的“西游”,才算真正的一次地理考察,义无反顾,他让仆人把掩埋自己的铁锹都带上了

“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没能恪守。还在年少时,他已去过家乡附近的太湖等地,但没有留下游记。他父亲早逝,但有老母在堂,不得远游。后来母亲鼓励他实现平生志向,于是,徐霞客头戴母亲为他做的远游冠,开始了断断续续的出游。

“游必有方”,却是一直坚持到母亲去世。从28岁(1613年)开始,他每年春草初萌时出发,秋叶染霜时归来。每次行前规划好路程、时间,与母亲约定好期限,至期必归,也不忘带回一些奇石作为给母亲的礼物。

而每次回家,母亲乐于听他讲述沿途见闻,也成为对一个志在记游四方的儿子最大的鼓励。

但也正因此,在这一阶段(1613—1633年),他还不能称为探险家或地理学家,而更像一个游客。从浙江天台山开始,他依次游览了雁荡山、武夷山、庐山、黄山、嵩山、五台山、华山、恒山诸名山,前后二十年,却仅有游记5万字,全书的十分之一。许多他向往已久的地方,因为路途遥远而作罢。

母亲去世后,他在家守孝三年。此后几年,他的二子也相继成婚,为人子、为人父的责任均已尽到。而他自己已年过五十,时日无多,遂决意西游,实现平生夙愿。

徐霞客旅行线路图

1636年,在他51岁时,与家中的顾姓仆人和僧人静闻,从江阴出发,开始了向西南边地的万里远游。为表示义无反顾,他让仆人把掩埋自己的铁锹都带上了。

僧人静闻欲登佛教圣地、云南大理鸡足山,礼拜迦叶,请求跟从。于是他们一主、一仆、一僧,跋涉于浙江、江西、湖南的山山水水中。有时行走山路,也会雇挑夫、轿夫。因为与以往短期出游不同,这次徐霞客带了很多书籍、行李。

静闻于衡阳遇劫匪受伤而死,徐霞客与顾仆继续西游广西、贵州,直至云南丽江。这次游历(1636—1639年)才算是一次真正的地理考察。许多蛮荒之地,甚至无人曾踏足,他们的到访,不能算后无来者,应当是前无古人。

旅途:他们带着铁锅,常买来米粮蔬菜鱼肉,自己做饭

清初学者潘耒在为《徐霞客游记》作序时,说他“暝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食”。

他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把高峻山岩当作床席,用溪水饮食沐浴,把山中猴猿当作伴侣。晚上投宿,或被拒之门外,或“猪圈客铺,共宿一处”。在九嶷山三分石,甚至于寒冬之夜、风雨交加中在山顶淋雨一晚。

寺庙屡屡出现在徐霞客的游记中,他去寺庙,不仅仅是他“意趣所寄,往往出入释老仙佛”,更为现实的原因是,作为一介布衣的他,往往要借住寺庙并寻求向导。那时的寺庙,还会为远行者提供一个住处,奉上一顿斋饭。

张勇在《徐霞客旅行中的食宿问题研究》中统计,徐霞客西行中一半以上是住寺庙,其次为旅店、民家。只是从东边的江浙到西南的云贵,越来越偏远,旅店越来越少。还好在云贵一带,因为朋友的推荐,他结识了一些当地官员,得到礼遇,可以住官署、驿站,甚至征用民夫。

徐霞客楚游(湖南游)线路图

他们旅途中不仅在固定的饭馆、酒肆吃饭,还遇到了临时的小吃点,大道之上、交通要津,“土人担具携饭,卖饭于此”。

但不少旅店、小佛庵、民家无力提供饮食,他们常自带铁锅,买来米粮蔬菜鱼肉,“令顾仆就炊于庵内”;有时乘船的时间较长,也只能在船上做饭。

当然,山野中经常连生火也不得,他们就带着大筒,装果饼,“剖橘柚为午餐”,或“出胡饼啖之”。

饮食简单,但因旅途见闻广博,徐霞客却尝了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单是肉食,他就吃过湖南湘江的竹鱼,广西的黄鼠、竹豚鼠,云南的鹿肉、牦牛舌、金钱鱼。

在广西,少数民族食生鱼,“以葱及姜丝与盐醋拌而食之”,云南永昌的土人“出火酒糟生肉以供”,徐霞客吃不下,为了充饥勉强而食。而土人“以为至味”,专用它来款待贵客。

游资:三年西行,折合今天的币值,大概花了16-20万元

身为一介布衣,徐霞客出游没有任何的政府资助,全凭家财供养。江阴徐家是当地大族,到徐霞客时,虽已几代未能中科举,家道衰微,但仍能保证他出游。

徐霞客有兄弟三人,分家时得田地二百亩。此外,还得益于他母亲的帮助。这个老太太精于纺织,织出的布匹能与丝绸媲美,能卖出丝绸的价格。她表现出了衰落的缙绅之家应有的干练,带着家中女仆,甚至形成了一个手工作坊,那与丝绸一样细密的布匹挽救着一个家族的最后命运,以及一个伟大地理学家的梦想。

没落之家的开支仍大量消耗在藏书上。自少年时代形成的搜罗奇书的爱好虽使家中更为窘迫,却也使徐霞客的万里之行有了更为充分的准备。

这种充分,除了各种天下名胜、海内异闻等被科举士人所轻视的知识储备外,更直接的是,他遍寻沿途各地的地方志。

自明代开始,中国的官修地方志形成定例,那些虽有着种种缺陷(如为官家代言)的地方志,却记录了各地的山川风光、历史掌故及道路村镇。本地“八景”若何,沿途道路里程几许,驿铺码头位于何处,如此种种,都成为徐霞客出行的“旅游手册”。

虽然 出 身地主家庭,但徐霞客的旅行是典型的‘穷游’。

他是典型的“穷游”,有些地方“米价颇贱,二十文可饱三四人”,有些则“米肉诸物价俱两倍于他处”。交通问题,水行乘船,陆行坐肩舆,无论客船、布船,还是米船、桔船,都搭载过这位远行者。

山行还需雇向导、挑夫。没有负担时挑夫的工价“每日一分”,负担时“每日三分半”。

旅行途中的每次意外损失,都使徐霞客的旅费问题雪上加霜。衡阳遇劫匪,损失不少于百两银子;靖州遇小偷,被盗去“数金”;到云南,一直跟随的顾仆最终也携款潜逃,卷走了丽江土司送给徐霞客的“黑香白镪十两、黄金四两”。

王安庭在《徐霞客西南游旅费杂考》中粗略估算,就这最长的一次西行而言,徐霞客约花费、损失银子270两,以当时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人民币600-800元的购买力折算,他三年西行,大概花了16-20万元。

因为频繁记载了当时暴乱,在后来游记刊行时,刊印者怕官府查究,竟不敢接手

“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上下攀援,以绳索横渡峡谷,这是徐霞客行游时的矫健;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这是他旅行中的常态。

进入湖南的徐霞客,这种常态依旧,但已年过五十的人,身体的状态已不复往昔。

从江阴出发前,徐霞客就已经常“骤疾”,此次是为考察西南边陲,并探索长江上源,万里西行,可能是不归路,于是在临行时告诉家人,“譬如吾已死,幸勿以家累相牵”。

就当我死了吧!竟是如此“绝情”。

钱谦益的评价是,他“以性灵游,以躯命游”。

在当时,《徐霞客游记》是“敏感书籍”

相比自然的艰险,更多的磨难总来自于人和那个时代。徐霞客到湖南时,北方李自成、南方张献忠,早已起事多年,而湘南丛林中苗瑶作乱、山民暴动,也多次出现在他的游记中。

“东安有大盗临城,祁阳亦有盗杀掠也”;蓝山“为盗焚破,零落可怜”;宜章高云山“大盗二百余人自北来,主人俱奔,襁负奔避后山”……

动乱,已蔓延至他所经过的每一方山水、每一个城镇;“豺虎昼行,山田尽芜”,这是他看到的湘南景象。甚至,因为频繁记载了当时的暴乱(这是官府不允许传之后世的),在后来游记刊行时,刊印者怕官府查究,竟不敢接手。

湘江遇劫匪只是其中最悲惨的一次,徐霞客跳江逃命,同行的桂王府从事被杀,静闻伤重而死。当徐霞客游完湘南,欲溯湘江入广西时,念及静闻要朝拜云南鸡足山的遗愿,就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着这尸骨一同入广西,经贵州到云南,最终把他埋葬在鸡足山迦叶道场里,了却了静闻的夙愿。

附录

本意快速穿过湖南入广西,但被遭遇劫匪,才滞留于此作短线游

湘东南茶陵、攸县境内,诸小溪发源于罗霄山脉西麓,西流、汇合为孱弱茶水,灵秀洣水,于衡山县入湘江。于此溯湘水而上,可直入广西。

1637年,徐霞客与那一僧、一仆自江西入湖广(当时湖南、湖北合为一省湖广),本意沿这水路入广西。他万里西行,在湖南的主要目的,为茶陵云阳山、南岳衡山、永州柳宗元遗迹,此后,便可别过湖广,专注于广西的万千溶洞。

衡阳城南的劫匪,杀伤静闻,劫掠了他所有资财,这个他行程中最艰险的一刻却让他在湖南多逗留了一月。在静闻于衡阳养伤,远行资费还未筹措时,他以家中田产为抵押,从一个叫金祥甫的“他乡故知”处借得“二十金”,作短线之游,行走湘南。这才有了他更为楚南三府十八县(现湘南27县市)、历时115天、行程约1500公里、留下57000余字游记的“楚游”。只是,徐霞客西行回乡不久即病故,这二十金并未归还。

他也几乎折返。被洗劫一空,仅以身免,金祥甫劝他回去。但他想到,以半百年纪回乡,加以如此凶险之经历,妻子儿女“必无放行之理”。还是继续走吧、走吧,借钱也要走。

于是,徐霞客在湖南的行程,被这衡州城南的劫匪“划分”成了两段,前一段,从茶陵山行,于冰雪之中攀爬云阳山、钻麻叶洞,顺洣水过攸县,由衡山县城登陆步行,上南岳,详考衡山名胜,顶风冒雨进入衡州城。

后一段,借钱溯潇湘,经常宁、祁阳,至永州寻访柳宗元遗迹;从双牌趋舟抵道州(今道县),瞻仰周敦颐之濂溪祠,夜宿月岩,穿山越岭历江永、江华,进入宁远九疑山,冬夜大雨中,在山顶淋了一夜;继续东行至临武、宜章,入郴州,登苏仙岭,放舟郴江、耒水,过永兴、耒阳复至衡州。

不幸静闻伤重而死,他与顾仆再溯湘水,由东安出湘境而入广西。

游记整理:200余万字游记,我们今天只能看到50万字

徐霞客写下游记共200余万字,但路途中曾有散失,在他死前将手稿交付与家中塾师季梦良时,就已残缺。

而此时的江浙,也已进入佃农、雇工频繁暴动,杀掠地主、商人的时代。徐霞客死后五年,江阴佃农暴动,身为当地大族的徐家未能幸免,包括徐霞客长子在内的全家20口人被害,季梦良的誊抄本游记和部分徐霞客手稿被烧毁。

此后季梦良、徐霞客族兄徐仲昭都曾为《游记》整理、刊印奔走,一代文坛领袖钱谦益也曾受托编印,还为徐霞客这位不入正史的奇人列传。

今天所见的50万字游记,实为残缺本,那些或许更为奇妙的风物、经历,更优美的文字,已如同风餐露宿、历经艰险的徐霞客一样,过早地消逝了。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更多文章

  • 徐霞客单靠“穷游”走遍了半个中国?读他的游记,事实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游记,穷游,驿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时尚,而且伴随着国人精神世界的逐渐丰富,以前那种观光旅游业过渡为休闲旅行。旅行中, 人们了解了从没有去过的地点的风土人情、秀美风光、人文地理、美食美景,而那句“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也成为当下年轻人们追捧的语句。然而,旅行虽让热爱生活的人们

  • 今有驴友探险,古有徐霞客差点迷路,哀牢山险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心城以北plus标签:峡谷,游记,山峰,驴友,明朝,徐霞客,哀牢山,散文家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哀牢山”,这一在近现代怪事频出的奇山位于云南境内,其地势本就险峻、复杂,山底与山顶之间的温差大,冷热交替。这也是哀牢山为何频发遇难事故,难以搜寻遇难者遗体,甚至由事故衍生出诸多怪异怪谈的直接原因。现代

  • 动车通了 跟着徐霞客游保山

    历史解密编辑:云南新闻广播标签:徐霞客,保山,崇祯,腾冲,云南,永昌

    2022年7月22日,作为中缅国际通道重要组成部分的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开通运营。从此,你可以乘坐动车造访保山这个徐霞客笔下的“西南一大都会”。当你走过保山,有一天闲暇的时候打开《徐霞客游记》,你会发现,霁虹桥、卧佛寺、龙王潭、哀牢山玉泉金井、金鸡温泉、太保山、龙泉池……或者是腾冲的叠水河瀑布、大洞

  • 徐霞客:没考功名也不上班,却一生都在游山玩水,他哪来的钱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李自成,明朝,唐伯虎

    提起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驴友,那么明朝的徐霞客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徐霞客出生于一个富足的书香人家,其祖上更是曾经富甲一方,不过由于其高祖徐经涉嫌科举舞弊案(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科举之途之所以止步解元,就与这桩科举舞弊案有着极大的关系),徐家也由此开始走下坡路。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徐家传到徐霞客

  • 高铁直达!唐风遗韵、美食销魂的浙江小城,徐霞客游记开篇就是它

    历史解密编辑:趣事小豆标签:唐风,宁海,古风,小红书,浙江省,徐霞客游记

    400年前有位少年立志走遍天下于是从1608年开始,22岁的他开始了为期30年的旅行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大河后来他把旅行经历写成了书它就是《徐霞客游记》今天的宝藏小城就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摄影@小红书-Judie这里有700年历史的“石头王国”石头屋子石头窗,还有保存完好的骡马古道摄影@小红书-球丝全

  • 江阴徐霞客镇成功创建“江苏省健康镇”

    历史解密编辑:江南时报融媒体标签:江苏省,徐霞客镇,江阴市,健康镇,徐霞客,江阴

    近日,由江苏省爱卫会命名的2022年江苏省健康镇村(社区)名单出炉,其中江阴市徐霞客镇成功创建“江苏省健康镇”,该镇新须毛村成功上榜“江苏省健康村”。近年来,徐霞客镇紧紧围绕建设“大美霞客”的总目标,以健康镇建设为重点、以环境整治为基础,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推进健康镇创建工作,先后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

  • “旅行达人”徐霞客:达人之所未达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社华舆标签:桂林,名山,明朝,陈继儒,散文家,旅行达人,徐霞客游记

    『编者按: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一生足迹遍及中国21个省区市,撰成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有着怎样的旅行经历?诗人徐刚在光明日报撰文解答。文章如下:』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21个省区市,“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经过30年游历考察,撰成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

  • 全国各地徐霞客研究会专家学者发唁电沉痛悼念傅宗科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五道堂标签:徐霞客,傅宗科,冯友兰,唁电,于光远

    柳哲京城游学堂的一位朋友告我“傅宗科先生走了”,我没听说啊!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过年前后,我们还有联系呢!看了傅先生微信,又百度搜索,证实傅先生确实走了,在今年的4月8日,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北漂学者柳哲前几天,在微信还是qq,好像看到先生头像,心想他可能又有消息告诉我吧,由于忙,也没太在意!今天,通

  • 第二十一届徐霞客开游节开幕

    历史解密编辑:信息新报标签:宁海,文旅,旅游,徐霞客,开游节

    5月19日上午,庆祝“中国旅游日”2023年浙江省主会场活动暨第二十一届徐霞客开游节开幕式在西门城楼广场举行。应邀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中国地质学会徐霞客研究分会会长、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王宝才,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梁群,中国青年报社社长刘健,文化和旅游部

  • 成为徐霞客的六个条件,连毛主席都想学他,你可以吗?

    历史解密编辑:老四讲事标签:黄山,明朝,毛主席,唐伯虎,散文家,徐霞客游记

    没有人能像他一样,纯粹为了旅行而旅行。没有人能像他一样,可以放下一切去旅行。没有人能像他一样,把整个人生甚至生命都献给旅行。他,就是千古奇人——徐霞客。徐霞客画像有多少人喊着,要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可喊完了,还是得老老实实干活儿。就连毛主席当年也曾经说过,“……我很想学徐霞客。……他就是走路,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