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宁7月13日消息(记者吴良艺 通讯员农媛 林婷玮)7月12日,记者从南宁市公安局获悉,自2021年6月底启动“守望”工程建设以来,南宁市新建社会面公共视频摄像头近12.3万路,进一步强化了城市平安“脉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近日,南宁市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称,家里的老人家在医院住院期间出走,失踪超过48小时。警方接警后立即启用“守望”工程摄像头搜索,在12小时内成功找到了该名走失老人。
能够快速找到走失的老人,得归功于遍布大街小巷的视频摄像头。据南宁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四大队副大队长黄泳介绍,2021年6月,南宁市公安局创新发起“守望”工程建设活动,按照“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面公共视频摄像头系统的建设,得到了积极响应。
南宁警方通过社会面公共视频摄像头了解社会治安情况(央广网发 记者吴良艺 摄)
与此同时,公安机关依托“守望”工程大范围、高密度的视频系统,在治安管控、侦查办案、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实现“破案率提升、发案数下降”的目标。
一组数据显示,自启动“守望”工程以来,南宁市刑事、治安警情年内累计同比下降11.35%,街面侵财案件等各类违法犯罪发案数同比下降了6.45%,扒窃、“两抢”、接触类诈骗等发案数均实现不同程度下降。公安机关通过走失人员快速接处警绿色通道上半年找到走失人员4813人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至98.5%。
此外,南宁市“守望”工程公共视频摄像头还进一步覆盖监控盲区,填补了安全死角。摄像头高密度“布防”,成为警方全面获取线索、精准锁定嫌疑人、快速破案的利器。2022年以来,南宁警方依托“守望”工程建设,破案率同比2021年上升24.8%,利用视频破案占到65.56%,其中35%的战果得到了“守望”工程的硬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