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住进大别墅,吹上空调,再来个加湿器,这种神仙日子是不是想着都安逸?
如今,咱们吃的小麦、稻谷也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啦!你不信?跟着小直去见识见识~
近日,直播绵阳记者来到位于绵阳江油的小溪坝镇粮油收储站,5座大平房仓映入眼帘,顺着仓外的阶梯拾级而上,步入0P15号仓,扑面而来的是舒适的凉意和稻谷淡淡的清香。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粮仓里,却处处是“智慧设计”。
粮仓里配备着空调,可以让粮食处于相对低温的环境当中,让储藏过程中的各项指标,都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有利于延缓陈化、降低损耗,达到安全储粮的目的。
此外,还有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等多项储粮新技术,能迅速有效降低粮食的水分和温度,防止粮食发热、变质,还能有效抑制虫霉、改善储粮条件、保持粮食的稳定性,可谓是科技感满满。
平整的谷堆下,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各种探测器和接收器,其中,温度传感器就有192个,它们就像一个个“哨兵”,24小时全天候监测着粮堆各处的温度变化。
“目前,站上粮食储备规模在3万吨左右,我们在储备中加强精细化管理。相比于传统的粮食储备,现在的智能升级改造,能更有力地科学储粮。现在我们也在逐步扩大改造。”小溪坝镇粮油收储站保管员左世勇说。
据他介绍,该粮油收储站共投入280余万元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引入了智慧粮库系统,可全面掌握粮食储藏期间虫害、粮温、仓温、气体的实时数据,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监测。
“智慧粮库系统包含粮情检测系统、室内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等内容。粮食有什么变化,就会及时传到电脑上以及手机APP上。我们每天24小时实行监控,并且与省上的系统对接,有什么问题就能得到及时的反映和反馈,更好地确保粮食的安全储存。”左世勇说。
目前,该收储站共设置了10个智慧粮仓,储存的粮食主要是小麦、稻谷。
近年来,江油市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国有粮食企业实施低温粮库 “仓顶阳光” 等绿色节能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粮食储存能力,节能减损成效明显。
“下一步 ,我们将借助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契机,整合优质储粮资源,有力保障全市粮食安全,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江油力量。”江油市发展和改革局党委委员叶欣说。
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记者:杨沐琪
责编:曾秀云
校对:崔英
江油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