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被走私最多的哺乳类动物是什么?大象(象牙)?犀牛(犀牛角)?都不是,是穿山甲。世界上预计每年会有超过10万只穿山甲被非法捕捉售卖,直接将它们从一个数量庞大的家族杀掠成为一级保护动物。
在中国的传统中医药典籍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很多关于穿山甲的功效,甚至还细分了各个部分的不同作用。这样相当于“权威”的记载介绍让很多人对穿山甲的作用深信不疑,极大地抬高了穿山甲的商业价值。
当保护的壳成为催命符曾经BBC拍摄过一部关于穿山甲的纪录片,里面呈现了一个残忍的猎杀视角,针对穿山甲坚硬的防御,盗猎者采用水煮、火烤、击打、兽夹和灌水泥等方式,还有直接生扒外壳和皮层,争取最大限度的得到穿山甲的鳞片。这么多方式得到鳞片是要干什么呢?入药。
穿山甲的鳞片对于它们自己来说主要是保护作用,对于人类来说却是一种价值极高的“补品”。李时珍曾经记载其作用为:穿山甲,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盖此物穴山而居,寓水而食,出阴入阳,能窜经络,达于病所故也。
穿山甲每年一胎,每胎一崽。幼崽在出生后的半个月后才会睁眼,且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办法独自生存,只能巴拉着母亲的尾巴共同生活,直到6个月后可以脱离母亲生活。
而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穿山甲的数量已经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减少了90%还要多,如果继续下去,它们将在10年左右走向灭绝。就像是题目中说的:人类再不住手,我们只能和穿山甲说一句永别。
2014年,穿山甲已经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然而有一类人具有这样的叛逆,叫做“越不让做什么,反而越想做什么”。物种的珍贵性似乎反而加大了对这种物品需求,使猎杀行动更加猖獗,激增暴利。
可能有年代差的朋友们没有看过这部皮影风的动画片,但是穿山甲可能还是听过一些。大多数人应该都没有见过活的穿山甲,反而是某些药店里可能会出现它们的某一个部分。穿山甲真的可以凿壁穿山吗?它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物?
穿山甲是世界上唯一的鳞甲目哺乳动物,全身都长了坚固的鳞片,看着起来杀伤力和战斗力都非常MAX,但是其个性实际上非常温顺,攻击几乎为零。它们是一种地栖类的哺乳动物,昼伏夜出,以白蚁为食,其和身体产不多长的舌头可以轻松卷起洞内的白蚁,1只穿山甲就能保证250亩森林不被白蚁侵占,维护森林的健康。
但是,这样的防御鳞片能成为它们的保护壳,也能成为无情的催命符,被死死地咬着不放,要么等到敌人主动放弃,要么将自己在这条路上耗尽。
但是当这种“被威胁”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偏差,比如人类仗着能力的强大对部分野生动物单方面的绝对压制与屠戮。我们站在自然界之上,几乎完全将人类的利益排在所有事物之前,对自然界“指点江山”,掌控其他生物的生死存亡,就像是一个失去控制的“上帝”。
很多动物身上的作用其实并没有那么厉害,穿山甲的鳞片也和一般生物的指甲成分差不多,其他药用价值也并不大,并且都能在其它方面找到更合适的替代品。为什么说更合适?
很多野生动物体内,都带有很多细菌和病毒,会因为人类自己的捕杀和食用而从自然界传播到社会。这些年的SARS、新冠和埃博拉病毒等,都很有可能并不是病毒主动侵染了人类,而是人类通过野生动物的捕杀自己得到了反噬。这在某种程度上又何尝不是一种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