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里头文化对历史有什么影响?和夏朝有什么关系

二里头文化对历史有什么影响?和夏朝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148 更新时间:2024/1/21 0:15:15

夏代的经济生产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提高,反映在物质化上更加丰富。豫西(洛阳)地区的二里头文化,是夏代中心区域的代表性文化。从二里头文化的遗迹遗物,可以看出夏代社会经济的基本状况。

由于夏文化是许多地区不同氏族交融的产物,在这广阔的地域内,各地的二里头文化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豫西地区的二里头类型、晋南地区的东下冯类型、豫北冀南地区的下七垣类型、豫东地区的下岗类型。这些不同类型,是不同渊源的龙山文化时期氏族部落文化传统承袭发展的结果。

在夏文化的中心地带分布的是二里头文化的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为夏王朝所直接统治,其它类型则可能是与夏后氏联密切或有姻亲关系的方国。

据考古研究,早在夏代,二里头文化已影响长江以南乃至长三角地区,二里头文化南传的路线有两条。西线从南阳盆地过随枣走廊进入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地区,再分东、西两路,西路从江汉平原西部溯江而上经三峡西到达川西成都平原,或南过长江进入湘西的澧水和沅水流域; 东路从江汉平原东部地区顺江东下至九江再转入赣江流域和鄱阳湖地区,或南渡长江沿幕阜山西麓、洞庭湖东岸进入湘江流域。东线从淮河上游的豫南过淮河进入安徽江淮地区。

二里头文化从西线大规模南传始自二里头三期,也不排除始自二里头二期的可能。至迟到二里头四期,二里头文化已经占据了江汉平原地区。而太湖流域马桥文化出土二里头因素遗物遗存的年代也被断代为二里头二期。

从考古学层面上说,二里头文化南传,终结了南方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本地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模式,开了宏观上伴随中原地区文化变迁节奏而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二里头文化南传给业已衰落的南方地区文化强烈的外部刺激,促使南方各地域文化以新的面貌复兴。

新的考古发现,使一度归于沉寂的中国考古界关于夏商分界的讨论重新出现新的兴奋点。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关于二里头文化与夏商文化的关系问题,持不同观点的学者都能从新发现中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证据,“这完全是两个声音,但有一点值得放心,无论持什么观点,没有人怀疑新发现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说。“从新发现中,人们几乎可以触摸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脉动了。”许宏说。但作为都城的二里头,它的内涵布局及其演变过程、它的文化面貌及其背后人们共同的社会生活与组织结构、它的族属国别以及人地关系等诸多课题,还只是粗线条的把握。就其族属和国别而言,当前的研究尚未超出推论的范畴,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问题的最终解明,仍有待于带有较多历史信息的内证性遗存比如文字的发现。

更多文章

  • 清朝最惨公主,改嫁3次,最后晚年悲凉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古代的女人没有什么地位,即使是那些身份尊贵的公主,也只不过是在成年之前,能够享受到一些荣华富贵而已。因为只要她们到了13、14岁的样子,很多都会被父皇利用,被迫成为和亲的对象,被送到陌生的地方,与陌生人的结为妻子。那里无论是生活还是风俗,都与公主此前的生活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些高高在上的公主

  • 康熙做的这两件事,让人们怒火中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清朝,风云人物

    很多人在提及清朝的康熙帝时,都会认为他是“千古一帝”,给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由于康熙少年杀鳌拜,后来又平三藩,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重用汉臣,还使得国力日渐富强。所以,很多人认为康熙就是一代明君。可是,当你真正了解历史后,就会发现,在另一个方面,康熙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昏君,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源头

  •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真是因对楚王的承诺才命令撤退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又害得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各奔东西。重耳逃亡到楚国时,得到了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有一天,楚王又设宴招待重耳。酒过三巡,楚王问重耳:“日后公子若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如何报答寡人?”重耳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说:“

  • 揭秘五虎上将的最后一战,箕谷之战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五虎上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章武三年(223年),刘备在夷陵惨败,从此一病不起,最终病逝于白帝城。刘禅继位以后,政事上的大小事务,都由诸葛亮决定。诸葛亮花了三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治理蜀汉,发展蜀汉的国力。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诸葛亮先打败

  • 丁戌奇荒中,老百姓为什么没有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丁戌奇荒,清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最怕的就是各种自然灾害。因为这个自然灾害的牵连非常广,老百姓会因为饥荒而造反,四处逃窜。宫里的人一边要想办法去救济那些老百姓,一边还要想办法去安抚那些暴乱的人,让他们好好冷静一下。这几乎成了每一次饥荒常见的现象,但是被称为历史上在光绪年间爆发“丁戌奇荒”中,百姓却死都不愿意造反。这背后的原因

  • 曹家曾四次接驾康熙,为什么被雍正抄家了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雪芹,清朝,野史秘闻

    缘起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写了场大火,火起葫芦庙,烧了整条街,脂砚斋批注道:“写出南直招祸之实病。”这实病指的是一场严峻的政治局面,那就是雍正元年朝廷清查江南亏空。雍正这把火烧垮了江南许多大户,随着曹家最大靠山李煦倒台,曹家开始走向没落。李煦因父李士桢而荣。李士桢原姓姜,明朝兵败被俘,押送辽东,后

  • 方从哲与明末三大案有什么关系?惠世扬为什么那么痛恨方从哲?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方从哲,明朝,风云人物

    方从哲,字中涵,明代万历、泰昌朝时期内阁首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泰昌元年九月十一日,刚刚继位不久天启皇帝朱由校,收到了一封奏疏。作者是工科右给事中的惠世扬。文章写的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内容只有一条:内阁首辅方从哲是个大混蛋,皇上你快点把他咔嚓吧。为了表达愤怒,惠世扬直接给

  • 朱元璋杀了大量开国功臣,为什么唯独放过了汤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汤和,文史百科

    公元1368年,乞丐皇帝朱元璋在一大帮开国功臣的鼎力相助下创立了明朝,表面上朱元璋给所有的开国功臣们都封了赏。但是背地里,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的命运都很悲惨。朱元璋明里暗里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杀了傅友德、.刘伯温,蓝玉,徐达等开国功臣。那么,你必定要问了,朱元璋为什么唯独放过了汤和?小编剖析了下,主要应

  • 彭城之战发生时的背景是什么?刘邦为何会输给项羽?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是西楚霸王 项羽 一代英雄,穷途末路,令人叹惋。从这一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知道,项羽确是英雄人物,不畏强秦,敢于斗争,并且骁勇善战。我们今天在很多的文艺作品中都能够看到他的事迹和人生的传奇。那么,提到项羽,不得不提的另一个人物就是后来的汉高祖 刘邦 。我们都知道,这一段历史的结

  • 湘军控制了江南的半壁江山,清政府是怎么消灭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湘军,清朝,历史解密

    湘军是我国晚清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军事集团。湘军崛起于太平天国时期,是由曾国藩一手创办的。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湘军异军突起,鼎盛时期的湘军拥兵数十万,控制了东南的半壁江山,让清政府始终寝食难安。不过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清政府却很快搞掉了这个势力庞大的集团,让湘军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那么清政府是怎么搞掉